CN212014176U -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4176U
CN212014176U CN201921698726.1U CN201921698726U CN212014176U CN 212014176 U CN212014176 U CN 212014176U CN 201921698726 U CN201921698726 U CN 201921698726U CN 212014176 U CN212014176 U CN 212014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frame
fixed column
cover body
forest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87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an Xincan Brand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Xincan Brand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Xincan Brand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Xincan Brand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87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4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4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41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电网外周缺少一圈防止蚊虫第一次电击之后飞走的情况,降低了蚊虫的捕捉效率,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柱框、第二固定柱框、第三固定柱框、罩体和电网罩;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框,所述第一固定柱框内圈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框,所述第一固定柱框与第二固定柱框之间的空隙为第一圆槽,所述第二固定柱框内圈安装有第三固定柱框,所述第二固定柱框与第三固定柱框之间的空隙为第二圆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诱虫灯外周安装有一圈电网罩,电网罩会电击想要靠近诱虫灯的蚊虫们,被电击的蚊虫被电晕或者电死之后掉落到第三圆槽内,罩体可防止部分未被直接电死的蚊虫反向飞走。

Description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业捕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里面种植的一些花草树木容易引来一些蚊虫清扰,人们经常会在园林内游逛散步,过多的蚊虫会叮咬来往的人们影响他们正常的散步游玩,同时园林内容易出现一些爬行害虫影响花草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需要一种林业用捕捉虫的装置。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895633U)一种林业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虫装置本体,所述捕虫装置本体包括太阳能板,储能装置,逆变器,蓄电池,控制柜,所述太阳能板呈倒V形结构,所述储能装置以及所述逆变器设于所述两太阳能板之间,所述控制柜设于所述捕虫装置本体的一侧,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柜的控制器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逆变器底端设有诱虫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通过电网对蚊虫进行电击,电击之后的蚊虫在第一次电击之后可能未被电晕之后直接离开,电网外周缺少一圈防止蚊虫第一次电击之后飞走的情况,降低了蚊虫的捕捉效率;2.该装置部分蚊虫被电晕或者电死之后的尸体掉落直接在电网外面,一方面可能影响后面蚊虫继续扑向诱虫灯,另一方那个面地面上的蚊虫尸体不易清理影响地面美观。本申请通过罩体的安装避免第一次未被电死的蚊虫后期直接飞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解决了害虫尸体清理麻烦、捕捉效率底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柱框、第二固定柱框、第三固定柱框、罩体和电网罩;
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框,所述第一固定柱框内圈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框,所述第一固定柱框与第二固定柱框之间的空隙为第一圆槽,所述第二固定柱框内圈安装有第三固定柱框,所述第二固定柱框与第三固定柱框之间的空隙为第二圆槽,所述第三固定柱框的内部空隙为第三圆槽,所述第三圆槽的上端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下端穿过第二圆槽以底板可移动连接;
所述罩体为圆柱体空心结构,罩体上表面密封且下表面为敞开结构,所述罩体靠近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数组进虫孔,罩体内部顶端安装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灯左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罩体内侧安装有电网罩,所述电网罩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罩体外侧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底部安装有光伏转换器,所述底板前后侧壁上安装有两组提杆,所述罩体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框和第二固定柱框为圆柱体空心且上下为敞开的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柱框为圆柱体空心且底部为密封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网罩的下端与第三固定柱框内部的上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槽内放置有毒诱食。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板的能量输出端与光伏转换器的能量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伏转换器的能量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能量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诱虫灯和电网罩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有第二圆槽,将罩体穿过第二圆槽放置在底板上端,罩体位于第二圆柱框和第三固定柱框之间,可固定住罩体左右移动,提高了罩体的稳定性,在需要清理第一圆槽和第三圆槽内的害虫尸体时可握住拉把将罩体从上端拿起,然后将底板倾倒使虫害倒入垃圾桶内,操作简单,提高了害虫清理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在罩体上端设置有数组进虫孔,在罩体内部安装有诱虫灯,可通诱虫灯吸引具有趋光性的蚊虫飞蛾等通过进虫孔进入罩体内部,诱虫灯外周安装有一圈电网罩,电网罩会电击想要靠近诱虫灯的蚊虫们,经过电击之后的蚊虫被电晕或者电死之后掉落到第三圆槽内,提高了消灭蚊虫的高效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圆槽内放置有毒诱食,可放入一些想要清理的害虫喜欢的食物在里面,然后在食物里面参杂有毒物质,通过食物吸引一些虫害,提高了害虫清理的高效性,在罩体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点电板,可通过太阳能电板将太阳的能量存储到蓄电池中,提高了能量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固定柱框;3、第二固定柱框;4、第一圆槽;5、第二圆槽;6、第三固定柱框;7、第三圆槽;8、罩体;9、诱虫灯;10、蓄电池;11、电网罩;12、进虫孔;13、太阳能电板; 14、光伏转换器;15、拉把;16、提杆;17毒诱食;1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柱框 2、第二固定柱框3、第三固定柱框6、罩体8和电网罩11;
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框2,所述第一固定柱框2内圈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框3,所述第一固定柱框2与第二固定柱框3之间的空隙为第一圆槽4,所述第二固定柱框3内圈安装有第三固定柱框6,所述第二固定柱框3与第三固定柱框6之间的空隙为第二圆槽5,所述第三固定柱框6的内部空隙为第三圆槽7,所述第三圆槽7的上端安装有罩体8,所述罩体8的下端穿过第二圆槽5以底板1可移动连接;
所述罩体8为圆柱体空心结构,罩体8上表面密封且下表面为敞开结构,所述罩体8靠近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数组进虫孔12,罩体8 内部顶端安装有诱虫灯9,所述诱虫灯9左侧安装有蓄电池10,所述罩体8内侧安装有电网罩11,所述电网罩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罩体8外侧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板13,所述太阳能电板13底部安装有光伏转换器14,所述底板1前后侧壁上安装有两组提杆16,所述罩体8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8。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柱框2和第二固定柱框3为圆柱体空心且上下为敞开的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柱框6为圆柱体空心且底部为密封的结构。
其中,所述电网罩11的下端与第三固定柱框6内部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圆槽4内放置有毒诱食17。
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板13的能量输出端与光伏转换器14的能量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伏转换器14的能量输出端与蓄电池10的能量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蓄电池10输出端与诱虫灯9和电网罩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装置放在园林苗木旁边,通过控制面板 18打开诱虫灯9,从而可吸引蚊虫过来,吸引过来的蚊虫从进虫孔 12进入罩体8内部,然后经过诱虫灯11外圈的一层电网罩11电击之后掉入第三圆槽7内,在第一圆槽5内放入一些爬行害虫喜爱的食物,食物里面参杂有毒物质,一些爬行害虫爬入第一圆槽5内进食时被毒杀,需要清理害虫尸体时可拉住拉把15将罩体8拿下来,然后握住提杆16将底板1倾倒,从而将第一圆槽5和第三圆槽7内的害虫尸体倒入垃圾桶内处理,设计简单,成本较低,较为实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柱框(2)、第二固定柱框(3)、第三固定柱框(6)、罩体(8)和电网罩(11);
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框(2),所述第一固定柱框(2)内圈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框(3),所述第一固定柱框(2)与第二固定柱框(3)之间的空隙为第一圆槽(4),所述第二固定柱框(3)内圈安装有第三固定柱框(6),所述第二固定柱框(3)与第三固定柱框(6)之间的空隙为第二圆槽(5),所述第三固定柱框(6)的内部空隙为第三圆槽(7),所述第三圆槽(7)的上端安装有罩体(8),所述罩体(8)的下端穿过第二圆槽(5)以底板(1)可移动连接;
所述罩体(8)为圆柱体空心结构,罩体(8)上表面密封且下表面为敞开结构,所述罩体(8)靠近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数组进虫孔(12),罩体(8)内部顶端安装有诱虫灯(9),所述诱虫灯(9)左侧安装有蓄电池(10),所述罩体(8)内侧安装有电网罩(11),所述电网罩(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罩体(8)外侧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板(13),所述太阳能电板(13)底部安装有光伏转换器(14),所述底板(1)前后侧壁上安装有两组提杆(16),所述罩体(8)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框(2)和第二固定柱框(3)为圆柱体空心且上下为敞开的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柱框(6)为圆柱体空心且底部为密封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罩(11)的下端与第三固定柱框(6)内部的上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槽(4)内放置有毒诱食(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板(13)的能量输出端与光伏转换器(14)的能量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伏转换器(14)的能量输出端与蓄电池(10)的能量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0)输出端与诱虫灯(9)和电网罩(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1921698726.1U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4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8726.1U CN212014176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8726.1U CN212014176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4176U true CN212014176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87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4176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41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2599A (zh) * 2021-02-23 2021-05-11 陈豪杰 一种农业用捕虫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2599A (zh) * 2021-02-23 2021-05-11 陈豪杰 一种农业用捕虫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0390A (zh) 一种复合式害虫捕获机
CN211241384U (zh) 一种用于园林花卉种植的诱虫装置
CN212014176U (zh)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CN213369525U (zh) 一种植物保护灭虫灯
CN212116771U (zh) 一种农业病虫害诱杀器
CN207505774U (zh) 一种复合式害虫捕获机
CN205093413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害虫诱捕装置
CN211153449U (zh) 一种简易防逃逸农业害虫诱捕器
CN214102882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植物防虫害装置
CN213095645U (zh) 诱捕器
CN210900553U (zh) 一种建筑外墙专用的移动植物墙体系统
CN210538358U (zh) 一种农业果树驱虫装置
CN212971331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灭虫装置
CN105284754A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害虫诱捕装置
CN220255460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18588040U (zh) 一种具有防雨水功能的水稻种植害虫诱捕网
CN217012416U (zh) 一种玫瑰种植用杀虫灯
CN113854256B (zh) 一种用于樱桃树的生物杀虫设备
CN221284353U (zh) 一种害虫捕杀装置
CN215775053U (zh) 一种农业杀虫作业装置
CN218354249U (zh) 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221011608U (zh) 一种核桃种植用除虫装置
CN217407517U (zh) 一种适用于林木的蛀干害虫抓捕装置
CN215380952U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防逃杀虫箱
CN218681416U (zh) 一种黄精种苗种植用诱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