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7795U -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7795U
CN219607795U CN202320398895.3U CN202320398895U CN219607795U CN 219607795 U CN219607795 U CN 219607795U CN 202320398895 U CN202320398895 U CN 202320398895U CN 219607795 U CN219607795 U CN 219607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heat exchanger
steam
semicircular
pla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88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
张俊慧
寇元龙
李生元
赵元英
张竞文
李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Yuanda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Yuanda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Yuanda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Yuanda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88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7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7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7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半圆壳体内安装有螺旋体,螺旋体的中间处安装有芯体组件,半圆壳体顶中部的右侧安装有蒸汽导管,蒸汽导管顶部安装有蒸汽侧接口,当冷侧介质(工艺介质)由热交换器冷侧进口进入热交换器外部螺旋体,经过螺旋通道,最后汇集芯体部位,再流出换热器。热侧介质(蒸汽)由换热器中心位置进口流入,流经螺旋通道,最后从螺旋体外部流出,可以通过厚壁半管提高芯体的强度及刚度,小半管结构增加蒸汽侧扩容空间,使蒸汽流速减低,对芯体的冲击减弱,同时整个芯体强度和刚度增加,固定底座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小了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属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行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如申请号为:201810516071.5公开了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包括板体间等间距交叉设置的第一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第一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内外两侧通过端板密封夹紧固定,从而使第一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之间形成有相互隔离、间隔布置的冷流通道和热流通道,其中:冷流通道和热流通道内固定有折流装置,折流装置包括若干个导流柱,导流柱在冷流通道和热流通道内沿换热介质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导流柱固定在第一螺旋板和\或第二螺旋板上,导流柱的导流柱时,至少部分换热介质流经导流柱时,至少部分换热介质改变流向,从导流柱与端板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增加换热介质,在冷流以及热流通道中的行程。
上述结构仍然存在不足:上述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的螺旋板暴露在外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不便于放置,容易晃动,上述结构的芯体抗冲击力较低,因此需要一种螺旋板换热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螺旋板换热器,本半圆壳体由两个半圆筒体焊合而成,焊合后作为螺旋板换热器的壳体;螺旋体由两张焊有定位柱的平行的卷板焊合而成,螺旋体外部与半圆壳体焊合,半圆壳体内部与芯体组件焊合,在半圆壳体的外部根据工程需要,将工艺侧接口和蒸汽侧接口焊接形成了新型组合半管芯体结构的螺旋板换热器的主体结构;固定底座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所述半圆壳体开有许多圆孔,这些圆孔和外圈定位柱一一对应,对应好时从壳体外侧放入定位柱,待与内侧螺旋板实际接触到后,点焊定位,全部定位柱固定好后,统一焊合所有定位柱,螺旋体由螺旋卷板和定位柱焊合而成,定位柱由常规定位柱和过渡定位柱组成,最里圈定位柱过渡定位柱由低到高逐渐过渡到要求的标准定位间距,芯体由两半圆钢管与中心隔板组焊而成,中心隔板中部开孔,且另外扣一个小半圆管小半圆管有增加一侧扩容空间和加强中心隔板的作用,小半圆管两端封堵,当冷侧介质(工艺介质)由热交换器冷侧进口进入热交换器外部螺旋体,经过螺旋通道,最后汇集芯体部位,再流出换热器。热侧介质(蒸汽)由换热器中心位置进口流入,流经螺旋通道,最后从螺旋体外部流出,可以通过厚壁半管提高芯体的强度及刚度,小半管结构增加蒸汽侧扩容空间,使蒸汽流速减低,对芯体的冲击减弱,同时整个芯体强度和刚度增加,固定底座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小了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半圆壳体,半圆壳体内安装有螺旋体,螺旋体的中间处安装有芯体组件,半圆壳体顶中部的右侧安装有蒸汽导管,蒸汽导管顶部安装有蒸汽侧接口,蒸汽导管左侧安装有侧导管,侧导管顶部安装有工艺侧接口,半圆壳体外壁左侧安装有排气口,半圆壳体底部四侧安装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底部安装有底片,且螺旋体、工艺侧接口、蒸汽侧接口、蒸汽导管和侧导管相互连通,壳体连接片安装在固定支座顶部处与半圆壳体外壁连接,螺旋体由定位柱和螺旋卷板焊接而成。
优选的,半圆壳体由两个半圆筒体焊合而成,螺旋体由两张焊有定位柱的平行卷板焊合而成。
优选的,螺旋体的外部与半圆壳体焊合而成。
优选的,芯体组件由两个半圆型钢管与中心隔板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本半圆壳体由两个半圆筒体焊合而成,焊合后作为螺旋板换热器的壳体;螺旋体由两张焊有定位柱的平行的卷板焊合而成,螺旋体外部与半圆壳体焊合,半圆壳体内部与芯体组件焊合,在半圆壳体的外部根据工程需要,将工艺侧接口和蒸汽侧接口焊接形成了新型组合半管芯体结构的螺旋板换热器的主体结构;固定底座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所述半圆壳体开有许多圆孔,这些圆孔和外圈定位柱一一对应,对应好时从壳体外侧放入定位柱,待与内侧螺旋板实际接触到后,点焊定位,全部定位柱固定好后,统一焊合所有定位柱,螺旋体由螺旋卷板和定位柱焊合而成,定位柱由常规定位柱和过渡定位柱组成,最里圈定位柱过渡定位柱由低到高逐渐过渡到要求的标准定位间距,芯体由两半圆钢管与中心隔板组焊而成,中心隔板中部开孔,且另外扣一个小半圆管小半圆管有增加一侧扩容空间和加强中心隔板的作用,小半圆管两端封堵,当冷侧介质(工艺介质)由热交换器冷侧进口进入热交换器外部螺旋体,经过螺旋通道,最后汇集芯体部位,再流出换热器。热侧介质(蒸汽)由换热器中心位置进口流入,流经螺旋通道,最后从螺旋体外部流出,可以通过厚壁半管提高芯体的强度及刚度,小半管结构增加蒸汽侧扩容空间,使蒸汽流速减低,对芯体的冲击减弱,同时整个芯体强度和刚度增加,固定底座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小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中:1-半圆壳体,2-螺旋体,3-工艺侧接口,4-蒸汽侧接口,5-芯体组件,6-固定支座,7-壳体组合件,8-蒸汽导管,9-名牌架,10-定位柱,11-底片,12-工艺侧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半圆壳体1,半圆壳体1内安装有螺旋体2,螺旋体2的中间处安装有芯体组件5,半圆壳体1顶部的右侧安装有蒸汽导管8,蒸汽导管8顶部安装有蒸汽侧接口4,蒸汽导管8左侧安装有工艺侧导管12,工艺侧导管12顶部安装有工艺侧接口3,半圆壳体1外壁左侧安装有名牌架9,半圆壳体1底部四侧安装有固定支座6,固定支座6底部安装有底板11;且螺旋体2与工艺侧接口3、蒸汽侧接口4、蒸汽导管8和工艺侧导管12分别连通,壳体组合件7安装在固定支座6上,连接部位在半圆壳体1外壁上,螺旋体2由定位柱10和螺旋卷板焊接而成。
总工作原理:本半圆壳体1由两个半圆筒体焊合而成,焊合后作为螺旋板换热器的壳体;螺旋体2由两张焊有定位柱的平行的卷板焊合而成,螺旋体外部与半圆壳体1焊合,半圆壳体1内部与芯体组件5焊合,在半圆壳体1的外部根据工程需要,分别与工艺侧接口3和蒸汽侧接口4焊接形成了新型组合半管芯体结构的螺旋板换热器的主体结构;固定底座6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所述半圆壳体1开有许多圆孔,这些圆孔和外圈定位柱一一对应,对应好时从壳体外侧放入定位柱,待与内侧螺旋板实际接触到后,点焊定位,全部定位柱固定好后,统一焊合所有定位柱,螺旋体由螺旋卷板和定位柱焊合而成,定位柱由常规定位柱和过渡定位柱组成,最里圈定位柱过渡定位柱由低到高逐渐过渡到要求的标准定位间距,芯体由两半圆钢管与中心隔板组焊而成,中心隔板中部开孔,且另外扣一个小半圆管小半圆管有增加一侧扩容空间和加强中心隔板的作用,小半圆管两端封堵,当冷侧介质(工艺介质)由热交换器冷侧进口进入热交换器外部螺旋体2,经过螺旋通道,最后汇集芯体部位,再流出换热器。热侧介质(蒸汽)由换热器中心位置进口流入,流经螺旋通道,最后从螺旋体2外部流出,可以通过厚壁半管提高芯体的强度及刚度,小半管结构增加蒸汽侧扩容空间,使蒸汽流速减低,对芯体的冲击减弱,同时整个芯体强度和刚度增加,固定底座能够使螺旋板换热器其在放置使用的时候更加牢固不易晃动,使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小了维修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半圆壳体1由两个半圆筒体焊合而成,螺旋体2由两张焊有定位柱的平行卷板焊合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体2的外部与半圆壳体1焊合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芯体组件5由两个半圆型钢管与中心隔板焊接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壳体(1),半圆壳体(1)内安装有螺旋体(2),螺旋体(2)的中间处安装有芯体组件(5),半圆壳体(1)顶中部的右侧安装有蒸汽导管(8),蒸汽导管(8)顶部安装有蒸汽侧接口(4),蒸汽导管(8)左侧安装有侧导管(12),侧导管(12)顶部安装有工艺侧接口(3),半圆壳体(1)外壁左侧安装有排气口(9),半圆壳体(1)底部四侧安装有固定支座(6),固定支座(6)底部安装有底板(11),且螺旋体(2)、工艺侧接口(3)、蒸汽侧接口(4)、蒸汽导管(8)和侧导管(12)相互连通,壳体组合件(7)安装在固定支座(6)顶部处与半圆壳体(1)外壁连接,螺旋体(2)由定位柱(10)和螺旋卷板焊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半圆壳体(1)由两个半圆筒体焊合而成,螺旋体(2)由两张焊有定位柱的平行卷板焊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螺旋体(2)的外部与半圆壳体(1)焊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芯体组件(5)由两个半圆型钢管与中心隔板焊接而成。
CN202320398895.3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Active CN219607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8895.3U CN21960779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8895.3U CN21960779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7795U true CN21960779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8895.3U Active CN21960779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7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1245A1 (zh) 一种板式气气热交换器
CN219607795U (zh)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CN213984712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新型换热器
CN101696862B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全焊接板束
CN207095352U (zh) 一种新型气液板式换热器
CN218821800U (zh) 一种换热器组件
CN113804020B (zh) 一种折流蛇形铜管换热装置
CN102200398B (zh) 双壳体换热器
CN210089474U (zh) U型管换热组件
CN207280260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塔内换热器
CN203443431U (zh) 立式两级板壳式换热器
CN216815133U (zh) 板式换热器
CN216523265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214010073U (zh) 一种新型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CN213179540U (zh) 一种机油用复合式换热器
CN218238479U (zh) 一种高效能换热器
CN218673259U (zh) 一种节能耐腐换热装置
CN113790617B (zh) 一种紧凑型弹性蛇形铜管换热器
CN216245712U (zh) 一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CN213335668U (zh) 一种高效管式换热器
CN220270172U (zh) 一种新型管式换热器
CN215766635U (zh) 一种钎焊板式换热器
CN218155672U (zh) 一种多股流固定管板换热器
CN211291123U (zh) 一种具有导流作用的换热器
CN212082090U (zh) 一种灵活设置组合式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