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7786U -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07786U CN219607786U CN202223539408.5U CN202223539408U CN219607786U CN 219607786 U CN219607786 U CN 219607786U CN 202223539408 U CN202223539408 U CN 202223539408U CN 219607786 U CN219607786 U CN 2196077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body
- heat exchanger
- tubular heat
- head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管体、管束、折流挡板、隔板、膨胀节、封头组和保温层,管体上端架柱的设置实现了多组管式热交换器的叠加和连接,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对能量的利用率的提高,和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多组管式热交换器的叠加和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的稳固安装和摆放,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二滤网有效防止了热流体中杂质进入热交换器时导致内部堵塞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导致换热器清洁不便,减少了因长时间清洁不当出现装置表面的污垢或灰尘对装置进行腐蚀,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需要和居民使用过程中,公知的流体类物料热交换设备有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等,物料在上述设备中通过热交换而达到特定的温度,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柱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部分管式换热器较大,导致换热器清洁不便,长时间清洁不当可能会出现装置表面的污垢或灰尘对装置进行腐蚀,从而导致装置出现使用寿命减少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换热器在长时间使用时,内部可能会出现杂质,杂质可能会出现出水口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效率减半的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本申请通过安装在冷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入口处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解决了换热器在长时间使用时,内部可能会出现杂质,杂质可能会出现出水口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效率减半的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管体、管束、折流挡板、隔板、膨胀节、封头组和保温层;
管体呈圆柱形管状结构;
折流挡板具有数个,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
管束具有数个,且其呈水平设置在管体内部;
管板具有两个,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的两端
膨胀节竖直设置在管体外部,且其内部与管体联通;
封头组水平设置在管体的端口处;
保温层水平设置在管体外部的外壁上。
优选地,封头组包括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
第一封头水平设置在管体的一端;
第二封头水平设置在管体的另一端。
优选地,第一封头设置有冷流体入口、冷流体出口、第一滤网、第一密封圈和分流板;
冷流体入口设置在第一封头的上端;
冷流体出口设置在第一封头的下端;
第一滤网垂直设置在冷流体入口的内部;
第一密封圈竖直设置在第一封头连接管体的一端;
分流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封头的内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第二封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第二密封圈竖直设置在第二封头连接管体的一端。
优选地,管体还设置有架柱、支撑腿、热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和清洗口;
架柱具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的上端的两端位置;
支撑腿具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的下端的两端位置;
热流体进口水平设置在管体外部的侧面位置;
热流体出口水平设置在管体外部的侧面位置;
清洗口竖直设置在管体的下端。
优选地,支撑腿还设置有固定板;
固定板水平设置在支撑腿的下端。
优选地,热流体进口还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第二滤网竖直设置在热流体进口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管式换热器的安装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提高,架柱的设置实现了多组管式热交换器的叠加和连接,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对能量的利用率的提高,和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多组管式热交换器的叠加和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的稳固安装和摆放。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二滤网有效防止了热流体中杂质进入热交换器时导致内部堵塞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导致换热器清洁不便,减少了因长时间清洁不当出现装置表面的污垢或灰尘对装置进行腐蚀,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沿从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沿从B-B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1-管体;11-架柱;12-支撑腿;121-固定板;15-热流体进口;151-第二滤网;16-热流体出口;17-清洗口;
2-管束;
3-折流挡板;
4-管板;
5-膨胀节;
6-封头组;61-第一封头;611-冷流体入口;612-冷流体出口;613-第一滤网;614-第一密封圈;615-分流板;62-第二封头;621-第二密封圈;
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5所示,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管体1、管束2、折流挡板3、隔板、膨胀节5、封头组6和保温层7;
管体1呈圆柱形管状结构;
折流挡板3具有数个,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内壁上;
管束2具有数个,且其呈水平设置在管体1内部;
管板4具有两个,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两端
膨胀节5竖直设置在管体1外部,且其内部与管体1联通;
封头组6水平设置在管体1的端口处;
保温层7水平设置在管体1外部的外壁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管体1、管束2、折流挡板3、管板4、膨胀节5、封头组6和保温层7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高效且方便安装和后期清洗维修的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封头组6可拆卸的方式实现了轻松的后期维修和清洗工作,同时保温层7有效降低了热交换过程中能量的损失,能大大提高管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膨胀节5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管式热交换器对于热交换的流体的温度的承受极限,减少了热流体过热对装置的损伤。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封头组6包括有第一封头61和第二封头62;
第一封头61水平设置在管体1的一端;
第二封头62水平设置在管体1的另一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第一封头61和第二封头62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更方便的拆卸维修和安装工作,同时也为后期的清洗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性,实现了管式换热器安装的便捷性。
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封头61设置有冷流体入口611、冷流体出口612、第一滤网613、第一密封圈614和分流板615;
冷流体入口611设置在第一封头61的上端;
冷流体出口612设置在第一封头61的下端;
第一滤网613垂直设置在冷流体入口611的内部;
第一密封圈614竖直设置在第一封头61连接管体1的一端;
分流板615水平设置在第一封头61的内部的中间位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冷流体入口611、冷流体出口612、第一滤网613、第一密封圈614和分流板615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管式换热器的更高效率的热转换,第一滤网613有效防止了冷流体中杂质进入热交换器时导致内部堵塞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第一密封圈614增加了管式热交换装置的密封性,有效防止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泄露导致的生产事故的发生,分流板615可以实现流体在管体1内部更长时间的流动,能有效增加管式热交换装置的热转换效率。
参见图5所示,第二封头62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21;
第二密封圈621竖直设置在第二封头62连接管体1的一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第二密封圈621增加了管式热交换装置的密封性,有效防止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泄露,从而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参见图2和图3所示,管体1还设置有架柱11、支撑腿12、热流体进口15、热流体出口16和清洗口17;
架柱11具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上端的两端位置;
支撑腿12具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下端的两端位置;
热流体进口15水平设置在管体1外部的侧面位置;
热流体出口16水平设置在管体1外部的侧面位置;
清洗口17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下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架柱11、支撑腿12、热流体进口15、热流体出口16和清洗口17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管式换热器的安装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提高,架柱11的设置实现了多组管式热交换器的叠加和连接,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对能量的利用率的提高,支撑腿12的设置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的稳固安装和摆放,清洗口17可方便后期对管式热交换装置的清洁和清洗工作,可排除管体1内部集聚杂质,防止管体1内部堵塞。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支撑腿12还设置有固定板121;
固定板121水平设置在支撑腿12的下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固定板121实现了管式换热器的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多组管式热交换器的叠加和连接的稳定性,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对能量的利用率的提高,也实现了管式热交换器的稳固安装和摆放。
参见图3所示,热流体进口15还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第二滤网151竖直设置在热流体进口15的内部。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管式换热器装置通过第二过滤网有效防止了热流体中杂质进入热交换器时导致内部堵塞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体(1)、管束(2)、折流挡板(3)、隔板、膨胀节(5)、封头组(6)和保温层(7);
管体(1)呈圆柱形管状结构;
折流挡板(3)具有数个,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内壁上;
管束(2)具有数个,且其呈水平设置在管体(1)内部;
管板(4)具有两个,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两端
膨胀节(5)竖直设置在管体(1)外部,且其内部与管体(1)联通;
封头组(6)水平设置在管体(1)的端口处;
保温层(7)水平设置在管体(1)外部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封头组(6)包括有第一封头(61)和第二封头(62);
第一封头(61)水平设置在管体(1)的一端;
第二封头(62)水平设置在管体(1)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封头(61)设置有冷流体入口(611)、冷流体出口(612)、第一滤网(613)、第一密封圈(614)和分流板(615);
冷流体入口(611)设置在第一封头(61)的上端;
冷流体出口(612)设置在第一封头(61)的下端;
第一滤网(613)垂直设置在冷流体入口(611)的内部;
第一密封圈(614)竖直设置在第一封头(61)连接管体(1)的一端;
分流板(615)水平设置在第一封头(61)的内部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封头(62)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21);
第二密封圈(621)竖直设置在第二封头(62)连接管体(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管体(1)还设置有架柱(11)、支撑腿(12)、热流体进口(15)、热流体出口(16)和清洗口(17);
架柱(11)具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上端的两端位置;
支撑腿(12)具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下端的两端位置;
热流体进口(15)水平设置在管体(1)外部的侧面位置;
热流体出口(16)水平设置在管体(1)外部的侧面位置;
清洗口(17)竖直设置在管体(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支撑腿(12)还设置有固定板(121);
固定板(121)水平设置在支撑腿(12)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热流体进口(15)还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第二滤网(151)竖直设置在热流体进口(15)的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39408.5U CN219607786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39408.5U CN219607786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07786U true CN219607786U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5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39408.5U Active CN219607786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07786U (zh) |
-
2022
- 2022-12-29 CN CN202223539408.5U patent/CN2196077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545386U (zh) | 一种自清洁式换热装置 | |
CN219607786U (zh) | 一种分体式管式换热器 | |
CN212030279U (zh) | 缠绕管式换热器 | |
CN207006937U (zh) | 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 | |
CN213931429U (zh) | 一种方便清理的换热装置 | |
CN215864795U (zh) | 一种节能式轴向变空间烟气冷凝器 | |
CN214250209U (zh) | 一种制冷剂两相混合流进液均布装置及其应用的蒸发器 | |
CN209978667U (zh) | 一种电采暖换热装置 | |
CN201600042U (zh) | 组合式高效螺旋板酸汽冷凝冷却器 | |
CN204987945U (zh) | 一种高效换热器 | |
CN202915770U (zh) | 板壳式热交换器 | |
CN206905594U (zh) | 一种管式冷却器 | |
CN207035905U (zh) | 一种大孔板缩放管高效换热器 | |
CN213902031U (zh) | 一种新型翅片管式换热器 | |
CN205049016U (zh) | 翅片式换热器 | |
CN220624993U (zh) | 一种高效换热的换热器 | |
CN214950767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内翅片换热管 | |
CN109506503A (zh) | 一种高效双程换热器 | |
CN214038495U (zh) | 板式空气预热器 | |
CN209116842U (zh) | 一种相变换热器 | |
CN218916012U (zh) | 一种立式缠绕管式换热器 | |
CN221444893U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多介质管壳式换热器 | |
CN221882266U (zh) | 一种换热装置及炼油化工冷凝水梯级利用系统 | |
CN216385206U (zh)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
CN221629790U (zh) | 一种套管式空气预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