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7055U -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7055U
CN219607055U CN202321294300.6U CN202321294300U CN219607055U CN 219607055 U CN219607055 U CN 219607055U CN 202321294300 U CN202321294300 U CN 202321294300U CN 219607055 U CN219607055 U CN 219607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aerator
outlet
exhaust
recover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43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书超
段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Hebei Long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43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7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7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7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减温装置以及凝结水箱,除氧器包括排气门;减温装置包括壳体和供水管,供水管部分延伸至壳体内且设置有位于壳体内顶端的喷口,喷口用于向壳体内喷洒来自供水管的减温水,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一排气口,进气口与排气门连通,第一排气口位于进气口的上方;凝结水箱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排水口以及第三排水口,第二进水口连通于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一泵连通于除氧器的第一进水口,第三排水口连通于供水管。该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可以回收从除氧器排出的热汽中的部分水分和热量,进而可以减少汽轮机组的补水量以及降低燃煤量。

Description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除氧器排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除氧器的主要作用为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气体,保证锅炉给水的品质,亚临界机组汽水品质要求为除氧器出口含氧量≤7ppb,为保证给水品质合格,汽轮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除氧器排气门长期保持开启来排出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和其他气体,每吨水约从排气门排出1kg的热汽,热汽中含有较多的水分,会造成热力系统工质损失,会增大汽轮机组的补水量,同时,排出的热汽中含有大量的热量,热量的散失也会使锅炉增加燃煤量,会降低整个电厂的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该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可以回收从除氧器排出的热汽中的部分水分和热量,进而可以减少汽轮机组的补水量以及降低燃煤量,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包括排气门;减温装置,包括壳体和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内顶端的喷口,所述喷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喷洒来自所述供水管的减温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以及凝结水箱,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一泵连通于所述除氧器的第一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还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排水口之间的疏水扩容器。
可选地,所述疏水扩容器包括第三进水口、第四排水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进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水口,所述第四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泵。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
可选地,所述凝结水箱的布置高度低于所述疏水扩容器的布置高度。
可选地,所述凝结水箱还包括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通过冷却器连通于所述供水管。
可选地,所述供水管上设有凝结水泵。
可选地,所述供水管上设有第二截止阀。
可选地,所述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排气门的排气总管,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排气总管,且沿所述排气总管中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排气总管的第一连通处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总管的第二连通处的下游,所述排气总管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处和所述第二连通处之间的第三截止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所提供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除氧器中的热汽(或称高温蒸汽)可以先经由排气门排出,再通过进气口进入壳体内,通过供水管和喷口向壳体内喷入减温水,以与从排气门排出的热汽进行热交换,热汽中能够被凝结的水蒸气降温冷凝后形成凝结水,并与减温水混合后聚集的混合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口排出并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凝结水箱,凝结水箱可以将混合水通过第一泵体再次排至除氧器,由此可以回收利用热汽中含有的水分,以减少水分流失,从而可以减少汽轮机组的补水量。此外,由于减温水与水蒸气混合后,水蒸气的热量被聚集的混合水吸收,混合水带着热量可以继续从第一进水口进入除氧器内,由此可以利用从排气门排出的热汽的热量,减少热量流失,从而可以降低燃煤量,降低成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除氧器;101-排气门;102-第一进水口;110-排气总管;120-第三截止阀;2-减温装置;201-进气口;202-第一排水口;203-第一排气口;210-壳体;220-供水管;221-喷口;3-凝结水箱;301-第二进水口;302-第二排水口;303-第三排水口;310-第一泵;320-第二泵;4-疏水扩容器;401-第三进水口;402-第四排水口;403-第二排气口;404-第一排水管;405-第二排水管;406-第一截止阀;407-第二截止阀;5-凝结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参考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1、减温装置2以及凝结水箱3,除氧器1包括排气门101,减温装置2包括壳体210和供水管220,供水管220部分延伸至壳体210内且设置有位于壳体210内顶端的喷口221,喷口221用于向壳体210内喷洒来自供水管220的减温水,壳体210上设置有进气口201、第一排水口202以及第一排气口203,进气口201与排气门101连通,第一排气口203位于进气口201的上方,凝结水箱3包括第二进水口301和第二排水口302,第二进水口301连通于第一排水口202,第二排水口302通过第一泵310连通于除氧器1的第一进水口102。
从除氧器1的排气门101排出的热汽通常包括能够被凝结的水蒸气以及不能被凝结的氢、氮、润滑油蒸汽等,由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氧器1中的热汽可以先经由排气门101排出,再通过进气口201进入壳体210内,通过供水管220和喷口221向壳体210内喷入减温水,以与从排气门101排出的热汽进行热交换,热汽中能够被凝结的水蒸气降温冷凝后形成凝结水,并与减温水混合后聚集的混合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口202排出并通过第二进水口301进入凝结水箱3,凝结水箱3可以将混合水通过第一泵310再次排至除氧器1,由此可以回收利用热汽中含有的水分,以减少水分流失,从而可以减少汽轮机组的补水量。此外,由于减温水与水蒸气混合后,水蒸气的热量被聚集的混合水吸收,混合水带着热量可以继续从第一进水口102进入除氧器1内,由此可以利用从排气门101排出的热汽的热量,减少热量流失,从而可以降低燃煤量,降低成本。
通过供水管提供的减温水可以采用汽轮机系统中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或者也可以利用凝结水箱3中的混合水,当采用凝结水箱3中的混合水作为减温水时,凝结水箱3还可以包括第三排水口303,第三排水口303通过冷却器连通于供水管220。这样,可以通过冷却器(图中未示出)将自凝结水箱3的第三排水口303排出的混合水进行降温后,通过供水管220供给至壳体210内。例如,冷却器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冷却设备,例如列管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等,其中,冷却器优选采用水冷式的冷却器,这样,冷却器可以通过冷却水冷却来自凝结水箱3中的高温的混合水,而冷却水升温后温度升高成为高温水,该高温水可以用于汽轮机组中,或者可以用于取暖等,以充分利用凝结水箱3中的高温的混合水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还包括连通在第二进水口301和第一排水口202之间的疏水扩容器4。通过这种方式,疏水扩容器4可以对从第一排水口202排出的水进行扩容和降压,可以将经由第一排水口202排出的混合水以较低的压力通过第二进水口301输送至凝结水箱3,由于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局部管路会出现压强过高的情况,设置疏水扩容器4可以对整个系统的管路进行降压,可以防止管路因压强过高而产生膨胀裂开的情况,提高了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工作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疏水扩容器4包括第三进水口401、第四排水口402以及第二排气口403,第三进水口401通过第一排水管404连接于第一排水口202,第四排水口402通过第二排水管405连通于第二进水口301。通过这种方式,第三进水口401可以接收来自第一排水管404的混合水,第四排水口402可以在疏水扩容器4的水量逐渐增多时,及时将疏水扩容器4内的混合水进行排出,由于进入疏水扩容器4内的混合水经换热后温度较高且有较高的压力,第二排气口403可以将疏水扩容器4内部的压力进行释放,可以对疏水扩容器4起到降压的作用。
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疏水扩容器4的存水量和降压效果,可以将第四排水口402设置在疏水扩容器4的顶部或靠近顶部的位置,经由第一排水管404排出的混合水可以在疏水扩容器4内进行扩容,当混合水的水量逐渐增多,水位到达疏水扩容器4的顶部时再从第四排水口402排出,这样,疏水扩容器4可以增加对混合水的储存时间,也可以便于第二排气口403释放更多的压力,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二排水管405上设置有第二泵320,通过这种方式,第二泵320可以将疏水扩容器4内部的混合水更快地泵至凝结水箱3,提高了运输水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排水管404上设有第一截止阀406,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截止阀406可以对第一排水管404进行截流,这样,减温水可以与从排气门101排出的热汽在壳体210内进行充分地热交换,待热交换完毕后,再打开第一截止阀406,混合水再从第一排水管404排向疏水扩容器4,提高了减温水与热汽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凝结水箱3的布置高度低于疏水扩容器4的布置高度。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当疏水扩容器4内部的混合水足够多时,通过第四排水口402排出的混合水会因自然重力而流至凝结水箱3中,或者,在第二排水管405上设置有第二泵320时,也可以通过第二泵320将混合水泵送至凝结水箱中,随后可以通过第一泵310再次将凝结水输至除氧器,也可以将混合水通过给水泵等其他泵体送至锅炉,完成整个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的热力循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供水管220上设有凝结水泵5,通过这种方式,凝结水泵5可以更快地将流经供水管220的减温水泵至减温装置2的壳体210内,可以提高热汽与减温水在壳体210内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供水管220上设有第二截止阀407,通过这种方式,第二截止阀407可以对供水管220进行截流,这样,可以防止过多的减温水从供水管220排出,而产生较多的未进行充分热交换的减温水,提高了减温水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排气门101的排气总管110,进气口201和第一排气口203分别连通于排气总管110,且沿排气总管110中气体的流动方向,第一排气口203与排气总管110的第一连通处位于进气口201与排气总管110的第二连通处的下游,排气总管110上设置有位于第一连通处和第二连通处之间的第三截止阀120。通过这种方式,第三截止阀120可以将第一连通处和第二连通处进行截断,这样,经由排气门101排出的热汽会通过排气总管110和进气口201先进入壳体210内与凝结水进行热交换降温,降温后,不能凝结的蒸汽再通过第一排气口203从排气总管110排出,这样,可以减少热汽中的热量浪费。此外,通过此种方式,可以直接在原有除氧器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以在原有排气总管110上增设第三截止阀120,并且将减温装置2的进气口201和第一排气口203各自通过管路连通于第三截止阀120的上下游,由此可以减少改装制造成本。
本公开示例性地描述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的工作过程,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除氧器1所产出的热汽通过排气门101排出,关闭第三截止阀120,热汽从进气口201进入壳体210内,打开第二截止阀407,减温水从凝结水泵5通过供水管220从喷口221喷至壳体210内,与热汽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毕后,能够被凝结的水蒸汽会与减温水混合为混合水,不能够被凝结的氢、氮、润滑油蒸汽等会通过第一排气口203排出,打开第一截止阀406,混合水会通过第一排水管404,流向疏水扩容器4内,疏水扩容器4的第二排气口403会进一步将混合水内存在的压力进行排出,以对疏水扩容器4进行泄压,当疏水扩容器4内部的混合水的水位达到第四排水口402的高度时,混合水会从第四排水口402排出,经过第二泵320泵至凝结水箱3中,凝结水箱3可以对混合水进行分流,一部分混合水经由第一泵310泵回除氧器1,可以节省除氧器1的耗水量,另一部分混合水经过冷却器后通过凝结水泵5泵回供水管220,可以再次通过喷口221对壳体210内的热汽进行降温。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氧器,包括排气门;
减温装置,包括壳体和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内顶端的喷口,所述喷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喷洒来自所述供水管的减温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以及
凝结水箱,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一泵连通于所述除氧器的第一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还包括连通在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排水口之间的疏水扩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扩容器包括第三进水口、第四排水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进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水口,所述第四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箱的布置高度低于所述疏水扩容器的布置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箱还包括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通过冷却器连通于所述供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上设有凝结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上设有第二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排气门的排气总管,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分别连通于所述排气总管,且沿所述排气总管中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排气总管的第一连通处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总管的第二连通处的下游,所述排气总管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处和所述第二连通处之间的第三截止阀。
CN202321294300.6U 2023-05-25 2023-05-25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Active CN219607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4300.6U CN219607055U (zh) 2023-05-25 2023-05-25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4300.6U CN219607055U (zh) 2023-05-25 2023-05-25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7055U true CN21960705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3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4300.6U Active CN219607055U (zh) 2023-05-25 2023-05-25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7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455A (zh) 一种节能型储热供热系统
US516523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required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in vacuum deaerators
CN113404563B (zh) 一种低压缸切缸供热机组低加回热系统
CN208418890U (zh) 一种空冷机组高背压稳压供热系统
CN105401985B (zh) 分布式能源站气化lng的系统及方法
CN105508055B (zh) 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及方法
CN219607055U (zh) 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CN201568260U (zh) 用于空气压缩机系统的废热回收系统
CN208588112U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冷系统
CN108561190B (zh) 一种汽轮机轴封系统
CN207108543U (zh) 锅炉给水的除氧系统
CN100378297C (zh) 一种电力循环系统
CN213627791U (zh) 一种用于联合循环发电厂的进气加热系统
CN105605554B (zh) 3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的凝结水补水方法及装置
CN104405458B (zh) 火电厂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
CN115355088B (zh) 一种水电解氢气发电系统
CN205807620U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热泵的循环水供热系统
CN214624453U (zh) 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
CN215863336U (zh) 一种除氧器放空蒸汽回收装置
CN219932271U (zh) 一种用汽轮机低温凝结水冷却高温疏排水和蒸汽的系统
CN212656868U (zh) 一种用于抽凝式改背压式空冷汽轮机组的疏水排汽结构
CN216243607U (zh) 一种分馏塔液氮回收系统
CN214369344U (zh) 一种发电机组
CN207741608U (zh) 一种余热利用收能器及具有该收能器的收能装置
CN219800944U (zh) 一种液流电池水汽回收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