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6000U -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6000U
CN219606000U CN202320443170.1U CN202320443170U CN219606000U CN 219606000 U CN219606000 U CN 219606000U CN 202320443170 U CN202320443170 U CN 202320443170U CN 219606000 U CN219606000 U CN 219606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an
gearbox
lower she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31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x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x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x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x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31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6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6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6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封盖、输入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变速箱工作时,动力设备带动输入轴旋转,实现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旋转带动输出轴旋转,从而进行变速传动,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变速传动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可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竖向向下的风吹拂,进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工作降温,从而实现在变速箱工作时,可对其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传动齿轮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通过内部齿轮的组合,形成传动变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传动设备,目前,变速箱安装时大多是直接将变速箱箱体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变速箱在运行时,内部齿轮高速转动时,变速箱体将产生震动,这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变速箱工作震动会带动支架一起震动,使得变速箱在运行时发出噪音,影响使用。
现有技术CN216895689U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箱体,包括底座、变速箱体、连接块和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垫和支撑板,通过在底座上安装减震垫,减震垫上有支撑板,将变速箱体安装在支撑板上,至此,减震垫内具有蜂窝型缓冲层,缓冲层具有抗挤压和抗震的作用,缓冲层上的通孔能减小震动波动传递,震动波会在缓冲层内反射相互抵消,当变速箱体运作产生的震动会被减震垫吸收,减小变速箱体的震动,使得因震动产生的噪音变小,不会打扰到工人的日常工作。
但在使用时,上述专利缺少散热结构,而变速箱内部传动齿轮又常处于啮合传动状态,将会产生极大热量,散热不及时,容易导致变速箱内部齿轮磨损加快,降低变速箱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在变速箱工作时,可对其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传动齿轮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一侧,还包括辅助装置;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封盖、输入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封盖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一侧,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输入轴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位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
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插座和油塞,所述插座与所述封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封盖上;所述油塞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一侧。
其中,所述下壳体具有密封凸边,所述密封凸边位于所述下壳体上。
其中,所述上壳体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密封凸边配合,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
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风扇,所述支架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一侧;所述第三风扇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一侧,封盖安装在上壳体上,输入轴转动安装在下壳体内,第一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输出轴转动安装在下壳体内,第二齿轮安装在输出轴上,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风扇安装在上壳体一侧,第二风扇安装在上壳体一侧,变速箱工作时,动力设备带动输入轴旋转,实现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旋转带动输出轴旋转,从而进行变速传动,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变速传动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可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竖向向下的风吹拂,进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工作降温,从而实现在变速箱工作时,可对其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传动齿轮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速箱箱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变速箱箱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下壳体、102-上壳体、103-封盖、104-输入轴、105-第一齿轮、106-输出轴、107-第二齿轮、108-第一风扇、109-第二风扇、110-插座、111-油塞、112-密封凸边、113-密封槽、201-支架、202-第三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是变速箱箱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包括下壳体101、上壳体102和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封盖103、输入轴104、第一齿轮105、输出轴106、第二齿轮107、第一风扇108、第二风扇109、插座110和油塞111。通过前述方案能够在变速箱工作时,可对其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传动齿轮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对变速箱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传动齿轮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102与所述下壳体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上壳体102通过螺栓与所述下壳体101进行连接,所述上壳体102上设置有泄气头,泄气头为单向阀结构,泄气头内部的泄气管道中,设置有滑芯和弹簧,变速箱内部气体压力过大时,将推动滑芯滑动,并压缩弹簧,从而使得变速箱内部与外界进行连通,气压减小时,弹簧推动滑芯复位,进行安全保护和利于空气流通散热。
其中,所述封盖103与所述上壳体1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102一侧,所述输入轴104与所述下壳体10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101内,所述第一齿轮105与所述输入轴10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输入轴104上,所述输出轴106与所述下壳体10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101靠近所述输入轴104一侧,所述第二齿轮107与所述输出轴106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齿轮105啮合,且位于所述输出轴106上,所述第一风扇108与所述上壳体1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102靠近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第二风扇109与所述上壳体1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102靠近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封盖10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02上,所述输入轴104的两侧安装轴端,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01上,所述第一齿轮105通过平键和锁紧螺栓安装在所述输入轴104上,所述第一齿轮105与所述输入轴104的安装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套筒,用于进行所述第一齿轮105的限位,所述输出轴106的两侧安装轴端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01上,所述第二齿轮107通过平键和锁紧螺栓安装在所述输出轴106上,所述第二齿轮107与所述输出轴106的安装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套筒,用于进行所述第二齿轮107的限位,便于其与所述第一齿轮105稳定啮合,所述上壳体102上开设矩形滑槽,便于所述第一风扇108和所述第二风扇109安装,所述第一风扇108和所述第二风扇109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02上,安装后,通过安装所述封盖103进行保护。
其次,所述插座110与所述封盖10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封盖103上,所述油塞111与所述下壳体10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插座110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封盖103上,所述第一风扇108和所述第二风扇109的输入线缆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插座110的输出铜排上,所述插座110的入口与外部供电插头进行连接,所述下壳体101上设置螺纹油口,便于所述油塞111安装,所述下壳体101内润滑油在设置时,因所述第二齿轮10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105,故润滑油只需淹没所述第二齿轮107一定位置即可,便可在所述第二齿轮107旋转时,可将润滑油在与所述第一齿轮105啮合配合时,进行输送配合。
然后,所述下壳体101具有密封凸边112,所述密封凸边112位于所述下壳体101上,所述下壳体101上设置有所述密封凸边112,便于安装密封,避免润滑油渗出。
最后,所述上壳体102具有密封槽113,所述密封槽113与所述密封凸边112配合,所述密封槽113位于所述上壳体102靠近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上壳体102上设置有所述密封槽113,便于与所述密封凸边112配合,所述密封槽113与所述密封凸边112配合后,在通过螺栓将所述上壳体102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01上,从而可提升所述下壳体101与所述上壳体102配合端面的密封性能。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变速箱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工作散热时,首先,通过所述下壳体101的连接法兰进行变速箱安装固定,并让所述输入轴104的花键轴端与动力设备的配合花键筒配合,便于传动,变速箱工作时,动力设备带动所述输入轴104旋转,实现所述第一齿轮105旋转,所述第一齿轮105旋转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07旋转,所述第二齿轮107旋转带动所述输出轴106旋转,从而进行变速传动,在所述第一齿轮105和所述第二齿轮107进行变速传动时,将产生极大的热量,这时,所述第一风扇108和所述第二风扇109可对所述第一齿轮105和所述第二齿轮107进行竖向向下的风吹拂,进行所述第一齿轮105和所述第二齿轮107的工作降温,从而实现在变速箱工作时,可对其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有效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传动齿轮使用寿命,从而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其中图4是变速箱箱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支架201和第三风扇202。
所述支架201与所述下壳体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第三风扇202与所述支架2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201靠近所述下壳体101一侧,所述支架201的截面形状为“L”形,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壳体101上,并对称安装,所述第三风扇20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支架201上。
所述下壳体101在变速箱工作时,因所述第一齿轮105和所述第二齿轮107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所述下壳体101将会进行热传导,所述第三风扇202可对所述下壳体101表面进行吹拂,利于所述下壳体101快速散热,同时可加快所述下壳体101的热传导,也将有利于变速箱壳体进行快速散热,利于延长变速箱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一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装置;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封盖、输入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封盖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一侧,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输入轴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位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插座和油塞,所述插座与所述封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封盖上;所述油塞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具有密封凸边,所述密封凸边位于所述下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密封凸边配合,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三风扇,所述支架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一侧;所述第三风扇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下壳体一侧。
CN202320443170.1U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Active CN219606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3170.1U CN219606000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3170.1U CN219606000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6000U true CN219606000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4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3170.1U Active CN219606000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6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8318B (zh) 一种具有降温和滑环防尘功能的风力发电机
CN219606000U (zh) 一种变速箱箱体结构
CN215817727U (zh) 定子冷却水泵用电机冷却风导流罩
CN111720492A (zh) 一种重载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1975840U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防护装置
CN212436170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CN114427594A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挖掘机用电动缸结构
CN212775481U (zh) 一种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094981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减速机保护罩
CN211343403U (zh) 自动润滑式低噪防爆风机
CN212028478U (zh) 一种压路机用行走减速机
CN112968566A (zh) 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
CN217643452U (zh) 一种带有恒温罩的户外监控设备
CN218717399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飞轮结构
CN212839326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减速机
CN216842477U (zh) 一种液压油缸用具有防护结构的液压油缸缸体
CN212210738U (zh) 一种双出力减速电机
CN219205087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检修防护装置
CN216564168U (zh) 一种配电柜的减震散热结构
CN209738331U (zh) 一种高效安全冷却散热压机
CN203176586U (zh) 风冷旋转接头
CN212114969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冷风机电机
CN21380853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减震轴承座
CN220101521U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CN219287308U (zh) 一种电机转轴用同步传动的风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