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602U -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602U
CN219605602U CN202320518070.0U CN202320518070U CN219605602U CN 219605602 U CN219605602 U CN 219605602U CN 202320518070 U CN202320518070 U CN 202320518070U CN 219605602 U CN219605602 U CN 21960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combustion chamber
air
fan
mai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80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80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风机组件包括有主风机、鼓风叶片和进风通道,鼓风叶片连接于主风机的转轴,并远离主风机的进风口设置,进风通道的进风口通过鼓风叶片与主风机连接,进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于燃气热水器内的燃烧室。利用主风机与鼓风叶片的同频转动,带动主风机处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燃烧室,为燃烧室内提供辅助气源。在外界风压不断增大时,在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量,风机使用的效率更高,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可以节省电机等运动部件、耗电部件的数量,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燃气热水器进水管将冷水输送至换热器中,燃气燃烧加热换热器中的水,然后通过出水管输送出供用户使用。但是,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面对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进水流量的波动、燃烧气体的纯度、外界风力大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燃气热水器的恒温性能或者燃气热水器无法正常工作。
其中,当外界风压过大时,可能会造成燃气热水器出现点火点不着,燃烧不充分或者燃烧效率变低等问题,使得燃气热水器的适应能力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具有抗风能力的燃气热水器一般通过在主风机的排风口增设风压传感器进行风压的检测,当风压传感器检测到风压值时,就相应地调整主风机的转速,主风机的进风口处的风速也相应产生变化,其中风机转速提高的数值与外界风压数据的大小之间成线性关系。但该种设置在外界风压不断增大时,风机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转速,但是风机转速所带来的风量使用效率并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外界风压不断增大时,通过不断提高风机转速导致风量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风机组件,安装于燃气热水器的内部,包括有主风机,其特点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有:鼓风叶片,所述鼓风叶片连接于所述主风机的转轴,并远离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设置;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通过所述鼓风叶片与所述主风机连接,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内的燃烧室。
在本方案中,在主风机远离进风口的转轴上设置鼓风叶片,进风通道的进风口通过鼓风叶片与主风机连接,鼓动主风机处的空气进入进风通道,并通过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向燃烧室喷射。通过该种设置,燃烧室内的空气主要来源于主风机进风口处的空气,再利用主风机与鼓风叶片的同频转动,带动主风机处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燃烧室,为燃烧室内提供辅助气源。在外界风压不断增大时,在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量,风机使用的效率更高,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利用主风机的电机驱动鼓风叶片转动实现鼓风目的,可以节省电机等运动部件、耗电部件的数量,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
较优的,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尺寸与所述燃烧室在连通处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平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可以使得进风通道的空气通过出风口的若干通孔,充分进入到燃烧室内,以发挥辅助气源的作用。
较优的,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连通处正对于所述燃烧室设置。
在本方案中,相对于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连通处与燃烧室交错设置,通过该种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燃烧室的重叠面积,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进风通道的空气通过出风口进入到燃烧室内。
较优的,所述进风通道上设置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相对于所述进风通道可移动以密封或打开所述进风通道。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利用隔挡件调节进风通道的密封或打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打开或关闭进风通道,操作灵活且方便。
较优的,所述进风通道的材质为耐腐蚀材质。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避免进风通道内部出现冷凝水或者燃烧室内的冷凝水进入到进风通道内,可能出现的腐蚀问题。
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点在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燃烧室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主风机与所述燃烧室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主风机启动后在主风机的进风口处吸收空气,促使吸收的空气经过燃烧室,与燃气混合燃烧后释放热量,对热交换器内的水进行加温,布局合理,操作方便。
较优的,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靠近所述主风机的一侧,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主风机的一侧。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使得主风机进风口、燃烧室和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依次排列,在燃烧室的两侧分别有主风机进风口进行吸气以及进风通道的出风口进行鼓风,充分保障了燃烧室内部的空气量,并且可以使得燃气热水器内部局部更为合理。
较优的,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主风机的一侧间隔设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避免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燃烧室远离主风机的一侧紧密接触,阻挡了主风机吸收的空气进入到燃烧室内部。
较优的,在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竖直方向上,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顶部,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当燃气热水器竖直放置时,从而使得高温烟气对热交换器内的水加热后,进一步从上方主风机的出风口排出。同时,在主风机的进风口位于燃烧室的顶部的情况下,与主风机的转轴连接的鼓风叶片也位于燃烧室的顶部,以从燃烧室的顶部获得气源并鼓风至燃烧室,使得鼓风气源相对远离燃烧室,避免鼓风气源与主风机进风口处的气源重合,进一步增加进入燃烧室内部的空气。
较优的,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远离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开设有泄流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种设置,当进风通道内有冷凝水或者燃烧室内的冷凝水滴入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处,利用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上设置的泄流孔,方便冷凝水的排出,避免造成腐蚀以及出现堵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燃烧室内的空气主要来源于主风机进风口处的空气,再利用主风机与鼓风叶片的同频转动,带动主风机处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燃烧室,为燃烧室内提供辅助气源。在外界风压不断增大时,在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量,风机使用的效率更高,避免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燃气热水器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机组件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机组件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燃气热水器100
主风机200
第一进风口210
第一出风口220
铝轴套300
鼓风叶片400
进风通道500
第二进风口510
第二出风口520
通孔521
泄流孔522
隔挡件530
集烟罩600
燃烧室700
热交换器800
进水口910
出水口920
气阀组件9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100,该燃气热水器100的内部设置有风机组件、燃烧室700和热交换器800,风机组件包括有主风机200、鼓风叶片400和进风通道500,鼓风叶片400连接于主风机200的转轴,并远离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设置,进风通道500的第二进风口510通过鼓风叶片400与主风机200连接,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连通于燃气热水器100内的燃烧室700。
具体的,如图1所示,燃气热水器100按照图示位置放置,在竖直方向上燃气热水器100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主风机200、热交换器800、燃烧室700和气阀组件930,燃气热水器100的进水口910和出水口920均设置于底部,热交换器800由管道组成,并设置在燃烧室700和主风机200之间,管道的两端向燃气热水器100的底部延伸并分别与进水口910和出水口920连接。
如上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有主风机200,主风机200设置于燃气热水器100的顶部,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连接有集烟罩600,如图1所示,集烟罩600的截面为L形的壳体,其中在集烟罩600竖直方向的一面开设有连接口,利用该连接口使得集烟罩600与主风机200连通,集烟罩600的底部为开口结构,通过设置集烟罩600,可以改变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方向,使得位于风机下方的空气可以通过集烟罩600进入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
主风机200的第一出风口220位于风机的正上方,当用户打开水管开关后,冷水从进水口910进入热交换器800后,主风机200开始转动,在主风机200第一进风口210处形成负压,空气从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处被吸进主风机200的内部,此时控制气阀组件930喷入燃气,并开始点火,点火成功后,燃气混合空气燃烧后,释放热量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加热冷水成热水,热水从出水口920排出,高温烟气加热换热器内的水后,自身会产生降温,经过降温的后的烟气集中到集烟罩600内,通过集烟罩600进入主风机200内并从主风机200的第一出风口220排出,空气和集烟气的流动方向如图2和图3中虚线箭头所指方向。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风机组件还包括有鼓风叶片400和进风通道500,鼓风叶片400通过铝轴套300连接于主风机200的转轴,并与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相对设置,进风通道500的第二进风口510通过鼓风叶片400与主风机200连接,进风通道500在竖直方向上向燃气热水器100的底部延伸,并在燃烧室700的底部处弯曲,向燃烧室700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出风口520,即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燃烧室700的下方。通过该种设置,燃烧室700内的空气主要来源于主风机200进风口处的空气,再利用主风机200与鼓风叶片400的同频转动,带动主风机200处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500进入燃烧室700,为燃烧室700内提供辅助气源,进风通道500内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2和图3中实线箭头所指方向,在外界风压不断增大时,在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进入燃烧室700内的空气量,风机使用的效率更高,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利用主风机200的电机驱动鼓风叶片400转动实现鼓风目的,可以节省电机等运动部件、耗电部件的数量,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处设置集烟罩600,当风机的摆放方向如图1所示时,则可以利用集烟罩600将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方向变换成开口朝下,使得位于风机下方的空气可以通过集烟罩600进入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同时可有利于经过降温后的烟气集中到集烟罩600内,最终从主风机200的第一出风口220排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集烟罩600,例如将图1中主风机200的摆放方向旋转90度,使得主风机200的进风口开口往下,主风机200的出风口可以开口向左,但是需要相应的改变鼓风叶片400的位置以及进风通道500的具体结构。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为一平面,该平面的尺寸与燃烧室700在连通处的尺寸相匹配,该平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21。
具体的,进风通道500的第二进风口510通过鼓风叶片400连接于主风机200,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在竖直方向位于燃烧室700的下方,则进风通道500需要从上方主风机200的位置延伸至下方燃烧室700的位置,其中延伸到燃烧室700的底部时向燃烧室700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出风口520,第二出风口520为一平整平面,该平面的形状尺寸与燃烧室700底部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并在该平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21。通过该种设置,使得进风通道500上的第二出风口520延伸至燃烧室700的底部时,进风通道500里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520上的通孔521,充分进入到燃烧室700内,以发挥辅助气源的作用。进一步的,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在与燃烧室700的连通处正对于燃烧室700设置,即当第二出风口520的形状尺寸与燃烧室700底部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时,二者又正对设置,相对于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在连通处与燃烧室700交错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与燃烧室700的重叠面积,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进风通道500的空气通过第二出风口520进入到燃烧室700内。
如图2和图3所示,进风通道500上设置有隔挡件530,隔挡件530相对于进风通道500可移动以密封或打开进风通道500。具体的,在进风通道500至上向下延伸时,在进风通道500上设置有隔挡件530,隔挡件530相对于进风通道500可移动,使得进风通道500可以在被密封或者被打开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关于隔挡件53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任何可以隔挡的结构。利用隔挡件530调节进风通道500的密封或打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打开或关闭进风通道500,操作灵活且方便。
进一步的,进风通道500的材质均采用耐腐蚀材质,避免进风通道500内部出现冷凝水或者燃烧室700内的冷凝水进入到进风通道500内,可能出现的腐蚀问题。
如上所述,该燃气热水器100中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位于燃烧室700靠近主风机200的一侧,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位于燃烧室700远离主风机200的一侧,使得主风机200第一进风口210、燃烧室700和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依次排列,在燃烧室700的两侧分别有主风机200第一进风口210进行吸气以及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进行鼓风,充分保障了燃烧室700内部的空气量,并且可以使得燃气热水器100内部局部更为合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100中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可以位于燃烧室700远离主风机200的一侧,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位于燃烧室700靠近主风机200的一侧,则就会使得主风机200的第一进风口210在燃烧室700的底部吸收空气,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在燃烧室700的顶部将空气吹进燃烧室700,但是如此设置可能会相应增加管道的长度以及燃气热水器100内部布局的复杂度。
进一步的,在燃气热水器100的竖直方向上,主风机200的进风口位于燃烧室700的顶部,进风通道500的出风口位于燃烧室700的底部,通过该种设置,当燃气热水器100竖直放置时,从而使得高温烟气对热交换器800内的水加热后,进一步从上方主风机200的第一出风口220排出。同时,在主风机200的进风口位于燃烧室700的顶部的情况下,与主风机200的转轴连接的鼓风叶片400也位于燃烧室700的顶部,以从燃烧室700的顶部获得气源并鼓风至燃烧室700,使得鼓风气源相对远离燃烧室700,避免鼓风气源与主风机200进风口处的气源重合,进一步增加进入燃烧室700内部的空气。
如图1所示,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与燃烧室700远离主风机200的一侧间隔设置。具体的,当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位于燃烧室700远离主风机200的一侧时,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较优的与燃烧室700远离主风机200的一侧间隔一定距离,避免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与燃烧室700远离主风机200的一侧紧密接触,阻挡了主风机200吸收的空气进入到燃烧室700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通道500的第二出风口520在远离燃烧室700的一侧开设有泄流孔522,当进风通道500内有冷凝水或者燃烧室700内的冷凝水滴入到进风通道500的出风口处,利用进风通道500的出风口上设置的泄流孔522,方便冷凝水的排出,避免造成腐蚀以及出现堵风的问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机组件,安装于燃气热水器的内部,包括有主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有:
鼓风叶片,所述鼓风叶片连接于所述主风机的转轴,并远离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设置;
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通过所述鼓风叶片与所述主风机连接,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内的燃烧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尺寸与所述燃烧室在连通处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平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所述连通处正对于所述燃烧室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上设置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相对于所述进风通道可移动以密封或打开所述进风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材质为耐腐蚀材质。
6.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燃烧室;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主风机与所述燃烧室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靠近所述主风机的一侧,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主风机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主风机的一侧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竖直方向上,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顶部,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远离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开设有泄流孔。
CN202320518070.0U 2023-03-13 2023-03-13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Active CN21960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8070.0U CN219605602U (zh) 2023-03-13 2023-03-13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8070.0U CN219605602U (zh) 2023-03-13 2023-03-13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602U true CN21960560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5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8070.0U Active CN219605602U (zh) 2023-03-13 2023-03-13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6237U (zh) 油烟热水一体机
CN106288072A (zh) 电化学空调系统
CN105202730B (zh) 可调风向的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CN206176708U (zh) 燃气热水装置
CN219605602U (zh) 风机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06398805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风机和排烟系统以及燃气热水器
KR101780170B1 (ko) 배기가스 폐열을 이용한 온풍장치
CN209484659U (zh) 一种节能环保炉
CN110966762B (zh) 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燃气热水器
CN206398804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风机和排烟系统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06831821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6521873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07688435U (zh) 一种集气罩以及应用有该集气罩的燃气热水器
CN206398963U (zh) 燃气热水器
CN201053827Y (zh) 热处理炉的废气循环利用系统
KR200391170Y1 (ko) 온풍기용 폐기열 회수 장치
CN110966748A (zh) 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
CN206352856U (zh) 一种暖风箱
CN117091296B (zh) 一种高效热回收燃气热水器冷凝装置
KR200391171Y1 (ko) 온풍 및 온수 생성 폐기열 회수 장치
CN209643258U (zh) 一种应用于变频器上的散热装置
CN116558120A (zh)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
CN220062125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5523731U (zh) 强抽式燃气热水器
CN213873206U (zh) 一种冷凝式壁挂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