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6728U -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6728U
CN219596728U CN202320317527.1U CN202320317527U CN219596728U CN 219596728 U CN219596728 U CN 219596728U CN 202320317527 U CN202320317527 U CN 202320317527U CN 219596728 U CN219596728 U CN 219596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uckle
groove
shaf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75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闯
彭南礅
杨碧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y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y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y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y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75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6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6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6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包括循环式限位机构、刀板座轴、刀板座和手柄,刀板座轴用于转动连接三辊机机架,刀板座安装在刀板座轴上,手柄安装在刀板座上,循环式限位机构安装在刀板座轴的一端上,其包括卡扣限位轴、卡扣、卡板连接座、拉簧和连接卡板;卡扣限位轴通过卡板连接座安装在三辊机机架上,卡板连接座被刀板座轴穿设;卡扣转动安装在卡扣限位轴上;连接卡板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三辊机机架,另一端套接在刀板座轴上,并在该另一端开设有滑轨槽,滑轨槽内活动容置有卡扣,滑轨槽朝向刀板座轴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滑动卡槽,与该一侧槽壁正对的另一侧槽壁具有缺口。该出料组件便于操作,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出料组件中的刮料件。

Description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辊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背景技术
出料组件是三辊研磨机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其主要用于将经三辊机研磨完毕的材料从出料辊轴处刮出,从而便于收集。一般而言,三辊机出料组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由刀板座和刮刀组成的刮料件,另一个是由弹簧、旋转轴、手柄组成的旋转组件。工作时,由旋转组件提供压紧力,使得刮料件的刮刀贴紧出料辊轴,进而使刮料件与出料辊轴相切完成刮料出料工作。
在进行三辊机准备工作和三辊机操作时,出料组件都是操作比较频繁的组件,现有的出料组件因其缺少方便操作的限位机构而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刮料件:刮料件因为需要与材料直接接触,因此,在三辊机工作前和工作完成后都需对刮料件进行拆装及清洗等工作。由于出料组件缺少方便操作的限位机构,在拆装刮料件时,需克服旋转组件提供的将刮料件压向出料辊轴的压紧力,这使刮料件在安装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操作不简便,并影响工作效率。
2.在研磨分散高硬度纳米级材料时,如纳米级陶瓷材料,容易在研磨分散时出现材料从刮料件刮刀处漏至刮料件底部的情况,且该种情况较为严重的,目前,在处理这种情况时,一般会通过增设额外的加工工艺来解决,具体为,在三辊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旋转组件抬起刮料件,然后利用刮刀将刮料件处漏下的材料刮出回收。由于现有的出料组件缺少易操作的限位机构,在进行上述额外增加的加工工艺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未能把持好旋转组件而导致刮料件在旋转组件的拉力作用下猛然撞向出料辊轴的情况,该情况的发生会造成刮料件或者出料辊轴损坏。
因此,现有的出料组件有待改善。而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具备方便易操作的限位机构,从而便于操作出料组件,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出料组件中的刮料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包括循环式限位机构、刀板座轴、刀板座和手柄,所述刀板座轴用于转动连接三辊机机架,所述刀板座安装在刀板座轴上,所述手柄安装在刀板座上,所述循环式限位机构安装在刀板座轴的一端上,其包括卡扣限位轴、卡扣、卡板连接座、拉簧和连接卡板;
所述卡扣限位轴通过卡板连接座安装在三辊机机架上,所述卡板连接座被刀板座轴穿设,且所述卡板连接座和刀板座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卡扣转动安装在卡扣限位轴上,转动轴线与所述刀板座轴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卡扣还与刀板座轴间隔设置;所述卡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刀板座轴的转动轴线,所述卡扣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均呈凹槽状;所述连接卡板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三辊机机架,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刀板座轴上,并在该另一端开设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槽内活动容置有卡扣,所述滑轨槽朝向刀板座轴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滑动卡槽,与该一侧槽壁正对的另一侧槽壁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沿着滑轨槽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于滑动卡槽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滑轨槽的槽宽大于卡扣的宽度,但小于所述卡扣长度的一半;所述卡扣限位轴位于卡扣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滑动卡槽沿着滑轨槽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卡扣的宽度,但小于所述卡扣的长度;所述滑动卡槽的槽深和滑轨槽设置滑动卡槽的一侧槽壁至卡扣限位轴之间的间距之和大于卡扣限位轴至卡扣两端端部的距离;所述滑动卡槽槽口处靠近拉簧的一端与缺口远离拉簧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卡扣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卡板通过键连接刀板座轴。
优选地,所述连接卡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簧通过拉杆与连接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簧连接三辊机机架的一端位于连接卡板的下方,所述拉簧在刀板座抵接三辊机的出料辊时处于竖直的拉伸状态。
优选地,所述连接卡板上设置有卡扣限位板,所述卡扣限位板覆盖在滑轨槽上,其与所述卡板连接座分设在连接卡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扣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卡扣限位轴通过限位滑槽活动连接卡扣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手柄安装在刀板座的外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出料组件设置了循环式限位机构,该循环式限位机构可以限制刀板座的动作,使得刀板座保持远离三辊机出料辊的状态以便于刀板座的拆卸和安装,或者使得刀板座缓慢复位至贴合三辊机出料辊,避免出现猛然撞向出料辊轴而导致出料辊轴或者刮料件损伤的情况,且,该循环式限位机构使得单人操作即可实现刀板座的安装和拆卸,且安装和拆卸操作更安全、更便捷,同时,单人单手操作出料组件的方式,便于操作三辊机出料组件时可以同时进行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异常点的记录,实现配置较少实验人员的情况下获得更加高效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未安装连接卡板和拉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安装连接卡板和拉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出料组件工作时循环式限位机构位置,图3-2为下压手柄至刀板座抬起时的极限位置,图3-3为刀板座保持抬起状态时循环式限位机构的工作限位位置,图3-4为刀板座复位按压手柄时循环式限位机构的极限位置,图3-5为循环式限位机构的回位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三辊机时处于刮料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三辊机时处于限位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循环式限位机构1、卡扣限位轴1.1、卡扣1.2、卡板连接座1.3、拉簧1.4、拉杆1.5、卡扣限位板1.6、连接卡板1.7、滑轨槽1.7.1、滑动卡槽1.7.2、缺口1.7.3、刀板座轴2、刀板座3、手柄4、机架5、出料辊轴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包括循环式限位机构1、刀板座轴2、刀板座3和手柄4,所述刀板座轴2用于转动连接三辊机机架5,所述刀板座3安装在刀板座轴2上,为可拆卸连接方式,以便于拆卸下来清洗,所述手柄4安装在刀板座3上,扳动手柄4可以带动刀板座3和刀板座轴2在三辊机机架5上转动,优选使所述手柄4安装在刀板座3的外侧壁上。
所述循环式限位机构1安装在刀板座轴2的一端上,以通过刀板座轴2安装在三辊机机架5上,优选将循环式限位机构1设置在三辊机机架5外侧。所述循环式限位机构1包括卡扣限位轴1.1、卡扣1.2、卡板连接座1.3、拉簧1.4和连接卡板1.7;所述卡扣限位轴1.1通过卡板连接座1.3安装在三辊机机架5上,所述卡板连接座1.3被刀板座轴2穿设,且所述卡板连接座1.3和刀板座轴2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卡扣1.2转动安装在卡扣限位轴1.1上,转动轴线与所述刀板座轴2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卡扣1.2还与刀板座轴2间隔设置;所述卡扣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刀板座轴2的转动轴线,所述卡扣1.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均呈凹槽状;所述连接卡板1.7的一端通过拉簧1.4连接三辊机机架5,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刀板座轴2上,并在该另一端开设有滑轨槽1.7.1,所述滑轨槽1.7.1内活动容置有卡扣1.2,所述滑轨槽1.7.1朝向刀板座轴2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滑动卡槽1.7.2,与该一侧槽壁正对的另一侧槽壁具有缺口1.7.3,所述缺口1.7.3沿着滑轨槽1.7.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于滑动卡槽1.7.2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式限位机构1通过卡板连接座1.3与刀板座轴2连接,使得卡板连接座1.3上的卡扣1.2能够与刀板座轴2可以相对运动,循环式限位机构1的连接卡板1.7与刀板座轴2连接,其可随刀板座轴2转动,同时也能带动刀板座轴2转动,因为,连接卡板1.7一端的转动会促使其连接拉簧1.4的一端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拉簧1.4受拉具有弹性力,当松开施加在刀板座轴2上的作用力后,拉簧1.4就会通过连接卡板1.7带动刀板座轴2反向旋转复位,因此,连接卡板1.7和刀板座轴2是可以相互带动共同旋转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使所述连接卡板1.7和刀板座轴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卡板连接座1.3是与三辊机机架5连接在一起,其与三辊机机架5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两者固连,具体可通过螺栓件连接,因此,当刀板座轴2带动连接卡板1.7旋转或者连接卡板1.7带动刀板座轴2旋转时,卡板连接座1.3上的卡扣限位轴1.1是固定不动的,由于卡扣1.2转动安装在卡扣限位轴1.1上,且卡扣1.2嵌在滑轨槽1.7.1中,卡扣1.2在连接卡板1.7运动的过程会与滑轨槽1.7.1存在位移,并且被滑轨槽1.7.1的槽壁触动而在卡扣限位轴1.1上相对转动,当卡扣1.2两端或者侧壁被滑动卡槽1.7.2槽口处的两端抵接和/或被缺口1.7.3远离拉簧1.4的一端抵接时,卡扣1.2就不能相对卡扣限位轴1.1旋转,同时也会导致连接卡板1.7相对固定,从而促使刀板座轴2和刀板座3保持此时所处的状态,即,保持刀板座3与三辊机出料辊轴6相切接触的状态或者与三辊机出料辊轴6间隔设置的状态。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做以下设定:滑动卡槽1.7.2槽口处具有两限位点,该两限位点位于槽口沿着滑轨槽1.7.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分别为A点和B点,其中,A点靠近拉簧1.4所在端,缺口1.7.3远离拉簧1.4的一端具有一限位点,为C点。
其次,设定出料组件在三辊机正常工作的状态为原始状态,即刀板座3和刮刀均与出料辊轴6贴合的状态,此时,卡扣1.2位于滑轨槽1.7.1的一端,该一端为滑动卡槽1.7.2和拉簧1.4之间的一端,拉簧1.4处于原始拉伸状态,如图3-1所示。
然后,需要对刀板座3进行拆卸和安装时,需要将刀板座3扳开,使得刀板座3与三辊机出料辊轴6间隔设置,具体操作是:下压手柄4,手柄4带动刀板座轴2旋转,与刀板座轴2固定的刀板座3、连接卡板1.7跟随着一起顺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卡扣1.2被滑轨槽1.7.1的槽壁抵接而相应转动;当连接卡板1.7转动至使C点与卡扣1.2一端(A端)的凹槽接触时,连接卡板1.7推动卡扣1.2顺时针旋转直至限位状态,如图3-2所示;此时,缓慢松开手柄4,在拉簧1.4的作用下连接卡板1.7带动刀板座轴2一起逆时针旋转,旋转过程A点会与卡扣1.2另一端(B端)的凹槽接触并推动卡扣1.2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至如图3-3所示的限位状态时,卡扣1.2B端的凹槽受到A点给予的两种相反的作用力,卡扣1.2和连接卡板1.7均不可相对运动,此时,刀板座3保持与三辊机出料辊分离的状态且固定不动,可对刀板座3进行拆装。需要复位时,再次下压手柄4,使手柄4带动刀板座轴2和连接卡板1.7再次顺时针旋转,A点顺时针转动会脱离卡扣1.2B端的凹槽,C点则逐渐接触卡扣1.2朝向C点的一侧侧壁(A侧壁)并且接触点位于A端所在端,C点在旋转的过程推动卡扣1.2顺时针旋转,直至C点和B点同时接触卡扣1.2的A侧侧壁,如图3-4所示,此时,由于B点作用在卡扣1.2B端所在端,施加了促使卡扣1.2逆时针转动的作用力,而C点则是对卡扣1.2施加令其顺时针的作用力,卡扣1.2在两作用力的作用下保持固定不动的状态,即为另一限位状态,此时,卡扣1.2的B端容置在滑动卡槽1.7.2中、A端位于缺口1.7.3内,而下压手柄4也不能带动刀板座3继续顺时针旋转;当缓慢松开手柄4后,再一次在拉簧1.4的作用下促使连接卡板1.7再一次逆时针旋转,B点和C点脱离卡扣1.2,A点逐渐与卡扣1.2朝向拉簧1.4的一侧侧壁(B侧壁)接触,接触后推动卡扣1.2顺时针旋转,卡扣1.2的B端在滑动卡槽1.7.2中旋转至朝向C点所在侧,卡扣1.2A端则旋转至滑动卡槽1.7.2和拉簧1.4之间,并容置到滑轨槽1.7.1中,当A点脱离卡扣1.2B侧壁后,卡扣1.2完全容置在滑轨槽1.7.1中,直至刀板座3和刮刀均与三辊机的出料辊轴6贴合,卡扣1.2完全位于滑轨槽1.7.1在滑动卡槽1.7.2和拉簧1.4之间的部分,此时,恢复出料组件的原始状态,如图3-5所示。这样即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由上述可知,无论刀板座轴2和连接卡板1.7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卡扣1.2只能顺时针旋转,不会逆时针旋转,利用该一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组件可实现单手操作刀板座3并实现限位、回位等状态,简化操作。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槽1.7.1的槽宽大于卡扣1.2的宽度(略大于即可),但小于所述卡扣1.2长度的一半,以便于卡扣1.2在滑轨槽1.7.1内滑动,且不影响卡扣1.2的旋转和容置到滑动卡槽1.7.2、缺口1.7.3中;所述卡扣限位轴1.1位于卡扣1.2的中部,也位于滑轨槽1.7.1槽宽方向的中部,即,卡扣1.2的两端关于卡扣限位轴1.1对称设置。所述滑动卡槽1.7.2沿着滑轨槽1.7.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卡扣1.2的宽度,但小于所述卡扣1.2的长度,以便于卡扣1.2的端部能够容置到滑动卡槽1.7.2中,从而实现卡扣1.2的旋转;所述滑动卡槽1.7.2的槽深和滑轨槽1.7.1设置滑动卡槽1.7.2的一侧槽壁至卡扣限位轴1.1之间的间距之和大于卡扣限位轴1.1至卡扣1.2两端端部的距离,避免卡扣1.2旋转过程其端部抵接到滑动卡槽1.7.2的槽底;所述滑动卡槽1.7.2槽口处靠近拉簧1.4的一端与缺口1.7.3远离拉簧1.4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卡扣1.2的长度,以避免卡扣1.2的两端同时被A点和C点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卡板1.7上设置有拉杆1.5,所述拉簧1.4通过拉杆1.5与连接卡板1.7连接,以便于拉簧1.4与连接卡板1.7的连接。所述拉簧1.4连接三辊机机架5的一端位于连接卡板1.7的下方,所述拉簧1.4在刀板座3抵接三辊机的出料辊时处于竖直的拉伸状态,以便于拉簧1.4提供促使刀板座3和连接卡板1.7反向旋转的拉力,使得刀板座3和刮刀贴合出料辊轴6,实现刮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卡板1.7上设置有卡扣限位板1.6,所述卡扣限位板1.6覆盖在滑轨槽1.7.1上,其与所述卡板连接座1.3分设在连接卡板1.7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扣限位板1.6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卡扣限位轴1.1通过限位滑槽活动连接卡扣限位板1.6,通过卡扣限位板1.6来限制卡扣1.2侧向移动,避免卡扣1.2侧移而脱落卡扣限位轴1.1。
在三辊机正常工作刮料时,循环式限位机构1的位置状态如图3-1所示,刀板座3及刮刀与出料辊轴6贴合,壳将材料收集到刀板座3内,如图4所示。当需将刀板座3抬起并旋转至限位位置时,下压手柄4至极限位置并缓慢松开,即可实现刀板座3抬起并与出料辊保持分离状态,如图5所示,此时,循环式限位机构1的位置状态如图3-3所示。当需将刀板座3复位至刮料状态时,再次下压手柄4并缓慢松开至刀板座3与出料辊轴6贴紧。此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单手操作即可实现刀板座3的刮料状态及抬起限位状态循环切换,操作便捷、高效。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包括循环式限位机构、刀板座轴、刀板座和手柄,所述刀板座轴用于转动连接三辊机机架,所述刀板座安装在刀板座轴上,所述手柄安装在刀板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式限位机构安装在刀板座轴的一端上,其包括卡扣限位轴、卡扣、卡板连接座、拉簧和连接卡板;
所述卡扣限位轴通过卡板连接座安装在三辊机机架上,所述卡板连接座被刀板座轴穿设,且所述卡板连接座和刀板座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卡扣转动安装在卡扣限位轴上,转动轴线与所述刀板座轴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卡扣还与刀板座轴间隔设置;所述卡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刀板座轴的转动轴线,所述卡扣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均呈凹槽状;所述连接卡板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三辊机机架,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刀板座轴上,并在该另一端开设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槽内活动容置有卡扣,所述滑轨槽朝向刀板座轴的一侧槽壁上开设有滑动卡槽,与该一侧槽壁正对的另一侧槽壁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沿着滑轨槽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于滑动卡槽的相对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槽的槽宽大于卡扣的宽度,但小于所述卡扣长度的一半;所述卡扣限位轴位于卡扣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卡槽沿着滑轨槽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卡扣的宽度,但小于所述卡扣的长度;所述滑动卡槽的槽深和滑轨槽设置滑动卡槽的一侧槽壁至卡扣限位轴之间的间距之和大于卡扣限位轴至卡扣两端端部的距离;所述滑动卡槽槽口处靠近拉簧的一端与缺口远离拉簧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卡扣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板通过键连接刀板座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簧通过拉杆与连接卡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连接三辊机机架的一端位于连接卡板的下方,所述拉簧在刀板座抵接三辊机的出料辊时处于竖直的拉伸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板上设置有卡扣限位板,所述卡扣限位板覆盖在滑轨槽上,其与所述卡板连接座分设在连接卡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扣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卡扣限位轴通过限位滑槽活动连接卡扣限位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安装在刀板座的外侧壁上。
CN202320317527.1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Active CN219596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7527.1U CN21959672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7527.1U CN21959672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6728U true CN219596728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7527.1U Active CN21959672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6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6681A (zh) 一种可自动排除废料的模切机
CN112547609A (zh) 一种印刷智能制造用压平装置
CN219596728U (zh) 一种三辊机出料组件
CN208812703U (zh) 一种便于刮刀拆装的柔性印刷机
CN114247782A (zh) 一种四辊预弯卷板机
CN110014760A (zh) 一种会计用自动盖章装置
CN115502122B (zh) 一种滚筒残胶清理组件及高速干式复合机
CN115228226A (zh) 一种环保型石化尾气的分离处理设备
CN114916266A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翻土机
CN110708908B (zh) 一种数据收集及处理装置
CN113952997A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废料粉碎回收装置
CN113509972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可回收利用设备
CN112878080A (zh) 一种避免成块且自动破碎的再生纸张加工辅助装置
CN110064477B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碎纸机
CN22086444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刮胶功能的炼胶机
CN115090381B (zh) 一种中药碾压装置
CN209350428U (zh) 一种用于扣板生产的木屑收集装置
CN220700385U (zh) 一种沥青防水卷材的压花装置
CN220697005U (zh) 一种废旧油桶的粉碎设备
CN220627629U (zh) 一种便于更换公共触头的微动开关
CN219580750U (zh) 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设备
CN21594010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处理装置
CN219257832U (zh) 压紧结构及贴膜剥离装置
CN218285320U (zh) 一种具有预定位置自检功能的电动螺栓刀
CN218520744U (zh) 用于数码印刷机的收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