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6149U -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6149U
CN219596149U CN202320596324.0U CN202320596324U CN219596149U CN 219596149 U CN219596149 U CN 219596149U CN 202320596324 U CN202320596324 U CN 202320596324U CN 219596149 U CN219596149 U CN 219596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peline
carbonization furnace
box device
cool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6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quan Spring River Nano Plant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quan Spring River Nano Plant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quan Spring River Nano Plant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quan Spring River Nano Plant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6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6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6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6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尾气助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炭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炭化炉装置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洞,炭化炉装置的顶部中间第一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装置,第一管道装置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喷淋箱装置,喷淋箱装置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洞,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喷淋箱装置的一侧顶端第二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喷淋箱装置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三圆形孔洞,喷淋箱装置的一侧底端第三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滤网,有利于阻挡,木炭在燃烧后产生一些浮尘粉末,保护气管、收集装置或净化装置内避免堆积浮尘粉末。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尾气助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炭化炉的种类有三种,普通型(只能用于生产木炭,不能收集燃气);木材炭化设备(用于炭化树枝、木块、椰子壳块、家具厂里的边角料块等该设备可配置气化炉装置回收气体变成燃气可供炭化炉自用或其它);炭粉生产线(用于生产碳粉的机器,可以将稻壳、锯末、竹末炭化成碳粉经加工可成活性炭),炭化炉在炭化可以将浓烟转换成可燃气体,减少产生的浓烟对环境的污染,充分的做到了自供自给。
目前市场上的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还存有不足,1、现有的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炉体排放的气体,都是通过气管与气体收集装置或净化装置直接衔接,木炭在燃烧后,容易产生一些浮尘粉末,浮尘粉末容易随着气体一同进入收集装置或净化装置内,浮尘粉末的进入容易造成粉末的堆积,导致气管堵塞情况,同时也会对收集装置或净化装置使用造成影响,2、现有的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制造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炭化炉装置,所述炭化炉装置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洞,炭化炉装置的顶部中间第一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装置,所述第一管道装置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喷淋箱装置,所述喷淋箱装置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洞,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喷淋箱装置的一侧顶端第二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箱装置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三圆形孔洞,所述喷淋箱装置的一侧底端第三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炭化炉装置包括有炭化炉主体,所述炭化炉主体正面开设有圆形大孔,所述炭化炉主体正面靠近圆形大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侧靠近炭化炉主体的圆形大孔固定连接有炭化炉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装置包括有第一管道主体,所述第一管道主体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第一管道主体的另一侧底端半圆槽内活动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杆,所述抽杆位于第一管道主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箱装置包括有喷淋箱外壳,所述喷淋箱外壳的内腔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形小槽,所述喷淋箱外壳的内腔顶部中间圆形小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箱装置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喷淋箱装置的另一侧底端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设有冷却箱装置,所述冷却箱装置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喷淋箱装置的底部中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装置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四圆形孔洞,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冷却箱装置的一侧顶端第四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装置的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装置包括有冷却箱外壳,所述冷却箱外壳的内腔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洞,所述冷却箱外壳的内腔靠近固定板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多个螺栓,每个所述螺栓的一端通过固定板的一侧两端螺纹孔洞与其对应的冷却箱外壳的内腔一侧两端螺纹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装置包括有控制箱外壳,所述控制箱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靠近控制箱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的正面顶端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控制器主体的正面顶端方形凹槽内安装有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冷却箱装置的底部中间设有第四管道,所述冷却箱装置的底端中间开设有第五圆形孔洞,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冷却箱装置的底端中间第五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炭化炉装置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六圆形孔洞,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炭化炉装置的一侧底端第六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滤网,有利于阻挡,木炭在燃烧后产生一些浮尘粉末,保护气管、收集装置或净化装置内避免堆积浮尘粉末。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控制箱装置,有利于制造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能源、适用于工业化连续生产的炭化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箱装置结构剖面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道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炭化炉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箱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炭化炉装置;101、炭化炉主体;102、卡扣;103、炭化炉门;2、第一管道装置;201、第一管道主体;202、滤网;203、抽杆;3、第二管道;4、喷淋箱装置;401、喷淋箱外壳;402、连接轴;403、喷淋主体;5、第三管道;6、出水管;7、支撑柱;8、冷却箱装置;801、冷却箱外壳;802、固定板;803、螺栓;804、冷却器;9、控制箱装置;901、控制箱外壳;902、合页;903、箱门;904、控制器主体;10、连接杆;11、支撑腿;12、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炭化炉装置1,炭化炉装置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洞,炭化炉装置1的顶部中间第一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装置2,第一管道装置2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3,第二管道3的一端设有喷淋箱装置4,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洞,第二管道3的一端与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顶端第二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三圆形孔洞,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底端第三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炭化炉装置1包括有炭化炉主体101,炭化炉主体101正面开设有圆形大孔,炭化炉主体101正面靠近圆形大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102,卡扣102的一侧靠近炭化炉主体101的圆形大孔固定连接有炭化炉门10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装置2包括有第一管道主体201,第一管道主体201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半圆槽,第一管道主体201的另一侧底端半圆槽内活动连接有滤网202,滤网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杆203,抽杆203位于第一管道主体201的外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箱装置4包括有喷淋箱外壳401,喷淋箱外壳401的内腔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形小槽,喷淋箱外壳401的内腔顶部中间圆形小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02,连接轴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主体40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箱装置4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圆形通孔,喷淋箱装置4的另一侧底端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第三管道5的一端设有冷却箱装置8,冷却箱装置8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支撑柱7的顶部与喷淋箱装置4的底部中间进行固定连接,冷却箱装置8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四圆形孔洞,第三管道5的一端与冷却箱装置8的一侧顶端第四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冷却箱装置8的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装置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箱装置8包括有冷却箱外壳801,冷却箱外壳801的内腔一侧设有固定板802,固定板802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洞,冷却箱外壳801的内腔靠近固定板802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凹槽,固定板802的一侧设有多个螺栓803,每个螺栓803的一端通过固定板802的一侧两端螺纹孔洞与其对应的冷却箱外壳801的内腔一侧两端螺纹凹槽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板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器80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箱装置9包括有控制箱外壳901,控制箱外壳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合页902,合页902的一侧靠近控制箱外壳9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门903,箱门903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主体904,控制器主体904的正面顶端开设有方形凹槽,控制器主体904的正面顶端方形凹槽内安装有显示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箱装置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1,冷却箱装置8的底部中间设有第四管道12,冷却箱装置8的底端中间开设有第五圆形孔洞,第四管道12的一端与冷却箱装置8的底端中间第五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炭化炉装置1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六圆形孔洞,第四管道12的另一端与炭化炉装置1的一侧底端第六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时,将炭化炉门103顺着卡扣102,将需要燃烧的植物放入炭化炉主体101内,植物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浮尘粉末,气体和浮尘粉末会通过炭化炉主体101的顶部的第一圆形小孔进入到第一管道装置2内,少量的浮尘粉末会与气体一同进入第一管道装置2内,第一管道装置2的内部有滤网202,滤网202会阻挡浮尘粉末,气体则通过滤网202进入到第二管道3内,再从第二管道3通往喷淋箱装置4内,打开箱门903控制控制器主体904,使喷淋箱外壳401内部中间固定着连接轴402,连接轴402下方的喷淋主体403会对气体进行喷淋,喷淋的气体会通过第三管道5前往冷却箱装置8内,喷淋的水会通过喷淋箱装置4另一侧出水管6流出,冷却箱装置8顶部的支撑柱7支撑着喷淋箱装置4,支撑腿11用于支撑冷却箱装置8,固定板802固定住冷却器804,螺栓803将固定板802固定在冷却箱外壳801内腔一侧,冷却箱装置8内的气体会被内腔一侧的冷却器804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会通往冷却箱装置8底部中间的第五圆形孔洞,进入到第四管道12内,第四管道12内的气体被喷淋与冷却后会净化成可燃气体,净化后的气体会从第四管道12进入到炭化炉主体101内进行燃烧,在长时间使用后,滤网202表面会推积大量的浮尘粉末,可抓住滤网202一侧的抽杆203,将抽杆203带动滤网202抽出,将滤网202清洗即可放回。

Claims (8)

1.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炭化炉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装置(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洞,炭化炉装置(1)的顶部中间第一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装置(2),所述第一管道装置(2)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3),所述第二管道(3)的一端设有喷淋箱装置(4),所述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洞,第二管道(3)的一端与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顶端第二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三圆形孔洞,所述喷淋箱装置(4)的一侧底端第三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装置(1)包括有炭化炉主体(101),所述炭化炉主体(101)正面开设有圆形大孔,所述炭化炉主体(101)正面靠近圆形大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102),所述卡扣(102)的一侧靠近炭化炉主体(101)的圆形大孔固定连接有炭化炉门(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装置(2)包括有第一管道主体(201),所述第一管道主体(201)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第一管道主体(201)的另一侧底端半圆槽内活动连接有滤网(202),所述滤网(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杆(203),所述抽杆(203)位于第一管道主体(20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箱装置(4)包括有喷淋箱外壳(401),所述喷淋箱外壳(401)的内腔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形小槽,所述喷淋箱外壳(401)的内腔顶部中间圆形小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02),所述连接轴(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主体(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箱装置(4)的另一侧底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喷淋箱装置(4)的另一侧底端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第三管道(5)的一端设有冷却箱装置(8),所述冷却箱装置(8)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顶部与喷淋箱装置(4)的底部中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装置(8)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四圆形孔洞,所述第三管道(5)的一端与冷却箱装置(8)的一侧顶端第四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装置(8)的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装置(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装置(8)包括有冷却箱外壳(801),所述冷却箱外壳(801)的内腔一侧设有固定板(802),所述固定板(802)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洞,所述冷却箱外壳(801)的内腔靠近固定板(802)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固定板(802)的一侧设有多个螺栓(803),每个所述螺栓(803)的一端通过固定板(802)的一侧两端螺纹孔洞与其对应的冷却箱外壳(801)的内腔一侧两端螺纹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器(8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装置(9)包括有控制箱外壳(901),所述控制箱外壳(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合页(902),所述合页(902)的一侧靠近控制箱外壳(9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门(903),所述箱门(903)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主体(904),所述控制器主体(904)的正面顶端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控制器主体(904)的正面顶端方形凹槽内安装有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装置(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1),所述冷却箱装置(8)的底部中间设有第四管道(12),所述冷却箱装置(8)的底端中间开设有第五圆形孔洞,所述第四管道(12)的一端与冷却箱装置(8)的底端中间第五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炭化炉装置(1)的一侧底端开设有第六圆形孔洞,所述第四管道(12)的另一端与炭化炉装置(1)的一侧底端第六圆形孔洞进行固定连接。
CN202320596324.0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Active CN219596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324.0U CN219596149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324.0U CN219596149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6149U true CN219596149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6324.0U Active CN219596149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6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57176U (zh) 一种阻燃电缆燃烧试验机
CN204933175U (zh) 一种饲料加工厂的除尘系统
CN219596149U (zh) 一种植物炭化炉尾气再利用装置
CN204093252U (zh) 模块化组合节能除尘器
CN203247235U (zh) 一种等离子体垃圾生物质气化装置
CN209730955U (zh) 一种带有高效静音的发电机
CN215828696U (zh) 一种流化床与固定床复合的煤气化炉
CN214075647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用烟气除尘装置
CN206566668U (zh) 一种一体多室气化炉用烟气净化装置
CN205893178U (zh) 焦油裂解反应装置
CN202081066U (zh) 利用生物质燃料连续制备可燃气体的生产设备
CN214694020U (zh) 一种气化炉内气化安全稳定导气装置
CN218989184U (zh) 一种气化炉过滤装置
CN214201388U (zh) 一种大气污染监测装置
CN205730435U (zh) 一种新型的火力发电厂尾气处理装置
CN211141953U (zh) 一种新型连续式炭化设备及其可燃气引导排出结构
CN204550469U (zh) 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
CN214147934U (zh) 一种用于voc反应器的内筒结构
CN204534598U (zh) 垃圾焚烧炉
CN219223419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7103759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发电系统
CN207212464U (zh) 一种排气歧管
CN201412863Y (zh) 节能环保助燃器
CN212081237U (zh) 一种新能源用生活焚烧炉
CN207674471U (zh) 生物质颗粒锅炉管内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