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4261U -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4261U
CN219594261U CN202320359532.9U CN202320359532U CN219594261U CN 219594261 U CN219594261 U CN 219594261U CN 202320359532 U CN202320359532 U CN 202320359532U CN 219594261 U CN219594261 U CN 219594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arrel
shell
gap
mouth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95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雪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t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t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t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t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95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4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4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4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容器外壳,包括中空筒体和配置在所述筒体端部的口沿部,所述筒体上部形成有肩形部,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沿竖直方向的重叠部分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结合部,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肩形部内侧,所述结合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冶金结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容器,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层,所述外壳为前述的容器外壳。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间隙设置在肩形部的内侧以使得在肩形部较窄时也能设置用以连接筒体和口沿部的结合部,此种结构应用更广,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广的容器外壳及容器。
背景技术
水杯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饮水需求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为了满足人们对饮水温度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如保温杯之类的容器,其能够降低杯中液体与外界环境的换热速度以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不仅能让热水保持一定温度,也可以让冷饮之类的东西保持一定温度。其中,由钛金属制成的保温杯以其结构强度高及抗摔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钛质保温杯由钛质内胆和金属外壳形成真空保温杯,金属外壳的筒体通常采用钢质外壳,但金属外壳的口部往往采用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怎样把钢材质和钛材质的材料有效的焊接在一起,达到钛真空产品所需要的技术参数是个难题。
如专利号为CN21676252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容器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容器,采用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在外壳筒体的肩部横向放置结合层,通过加热复打的方式使三层金属进行粘合连接,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将不锈钢与钛金属通过结合层进行连接,但是有些金属外壳肩部较窄则不易设置结合层,其应用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更广、实用性更强的容器外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容器外壳,包括中空筒体和配置在所述筒体端部的口沿部,所述筒体的上部形成有肩形部,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沿竖直方向的重叠部分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结合部,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肩形部内侧,所述结合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冶金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设定温度下通过挤压使所述结合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冶金结合。间隙设置在肩形部的内侧,结合部亦竖向设置在肩形部的内侧,当筒体的肩形部较窄时也可以设置结合部连接筒体和口沿部。需要说明的是,该内侧是指肩形部和内胆之间形成的区域,不包括内胆内部的区域。结合部在高温下经过挤压后会变薄并向上延伸,使结合部分别与筒体上部与口沿部下部达到冶金结合状态以连接筒体和口沿部,冶金结合是指用高温使结合层的两侧变软,易于加工,达到筒体和口沿部结合的目的,此种结合方式相比于一般激光焊接方式其结合处更为密致,不会产生气孔、假焊等问题,密封效果更佳。具体地,适于挤压结合部的设定温度为300~800℃。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上部向上延伸伸入所述口沿部内以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结合部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筒体的上端面,结合部未全部填满所述间隙,在保证筒体和口沿部结合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能够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上部向上延伸伸入所述口沿部内以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结合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筒体的上端面平齐,结合部与筒体上端面平齐以使口沿部和筒体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口沿部的下部向下延伸伸入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口沿部的下端向外弯折且所述筒体的上端向内弯折以围合成所述间隙,间隙由口沿部下端筒体上端弯折围合形成,结合部填充在该间隙内,在挤压过程中不易从间隙中溢出。
优选地,所述结合部构造为环形,口沿部和筒体均配置为圆柱形,结合部环设在口沿部和筒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结合部为设置在所述间隙的铜合金环或铝合金环,铜合金和铝合金质地软,在高温下易发生形变。
优选地,所述口沿部和所述筒体均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和节省成本,有经济价值。
优选地,所述口沿部为钛材料制成,所述筒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口沿部与人体口部直接接触,而钛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好,长期与外界接触不易产生有害物质,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器,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层,所述外壳为前述的容器外壳,具体地,外壳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内胆为钛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内胆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端与所述口沿部的上端焊接,以形成密闭的真空保温层,减少内胆里的液体与外界的热交换,达到保温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部竖向放置在肩形部内侧,当肩形部较窄时也能稳定连接筒体和口沿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将结合部沿横向设置在肩形部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面更广,无论肩形部的宽窄,都不影响结合部的设置。
2.将结合部在高温下反复滚压以使结合部变薄并向上延伸,使筒体上端与口沿部下端的金属与结合层达到冶金结合状态形成杯体外壳,结合处相较于传统激光焊接方式更加密致,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未设置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结合部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口沿部;12.筒体;121.肩形部;13.间隙;14.结合部;2.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或者限定,否则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和“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等;当然,还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外壳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口沿部11和具有深底内腔的筒体12。在本实施例中,口沿部11构造为圆柱形,由钛材料制作而成;筒体12构造为圆柱形,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筒体12也可以由其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请参阅图2和图3,口沿部11套设在筒体12的上端,两者沿竖直方向的重叠部分形成间隙13,筒体12形成有肩形部121,间隙13位于肩形部121的内侧,间隙13内放置有环形的结合部14,将口沿部11、筒体12和结合部14固定后加热至600℃,同时对结合部14进行挤压,使结合部14变薄并向上延伸,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请参阅图4,结合部14、口沿部11和筒体12三者相互接触的面熔化,形成熔体后冷却凝固,达到结合的目的。具体地,结合部14为延展性优良的铜金属环,在其他实施例中,结合部14也可以为铝金属环。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部14在挤压之前的原始高度为5mm,原始宽度为2mm。在其他实施例中,结合部14原始高度也可以为3、4、6mm等,原始宽度为1、3、4mm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器,在本实施例中,该容器为钛质保温杯,包括前述的外壳1和内胆2,内胆2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端与口沿部11的上端焊接,以形成密闭的真空保温层,减少内胆2里的液体与外界的热交换,达到保温的目的,具体地,内胆2为钛材料制成。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外壳1和与外壳1焊接的钛质内胆2,焊缝位于外壳1上部,外壳1和内胆2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真空保温层,该外壳1包括口沿部11和套设在口沿部11下端的筒体12,口沿部11的下部向下延伸伸入筒体12的上部,即筒体12套设在口沿部11的下端,口沿部11的下端向外弯折且筒体12的上端向内弯折以围合成封闭的间隙13,该间隙13构造为一矩形空间,结合部14填充在该间隙13内。
具体地,如图6所示,筒体12的上部设置有相邻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口沿部11下端围合成间隙13,第二凸台形成肩形部121,由于第一凸台位于第二凸台的内侧,所述间隙13位于肩形部121的内侧。
另外,口沿部11由钛质材料一体制作而成,筒体12由不锈钢材料一体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外壳,包括中空筒体和配置在所述筒体端部的口沿部,所述筒体上部形成有肩形部,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沿竖直方向的重叠部分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结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肩形部内侧,所述结合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口沿部冶金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部向上延伸伸入所述口沿部内以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结合部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筒体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部向上延伸伸入所述口沿部内以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结合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筒体的上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沿部的下部向下延伸伸入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口沿部的下端向外弯折且所述筒体的上端向内弯折以围合成所述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构造为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为设置在所述间隙的铜合金环或铝合金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沿部和所述筒体均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沿部为钛材料制成,所述筒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9.一种容器,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端与所述口沿部的上端焊接。
CN202320359532.9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Active CN219594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9532.9U CN21959426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9532.9U CN21959426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4261U true CN219594261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7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9532.9U Active CN21959426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4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9499B2 (en)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container
CN206518417U (zh) 一种钛制复合保温杯
US20120061050A1 (en)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beverage at an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emperature
CN112617553A (zh) 一种抗菌保温杯及其加工工艺
CN219594261U (zh) 一种容器外壳及容器
CN209437033U (zh) 一种真空保温钛杯
CN101015893A (zh) 一种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
CN218552006U (zh) 一种真空绝热容器
CN220212572U (zh) 一种杯体的内钛外钢连接结构
CN216854427U (zh) 一种电热容器
CN101015894A (zh) 不锈钢容器及其制法
CN217743904U (zh) 一种真空保温容器
CN218023245U (zh) 一种双层容器
CN220275339U (zh) 一种钛钢复合杯体结构
JPH0274223A (ja) 保冷・保温用金属製二重容器の製造方法
CN217565577U (zh) 一种复合保温杯
CN217565576U (zh) 一种复合保温杯
CN216651954U (zh) 一种容器
CN217013471U (zh) 一种降低废品率的喇叭口真空保温壶
CN216651956U (zh) 一种容器
CN217429688U (zh) 一种内胆及具有该内胆的容器
CN212149657U (zh) 一种钛金属保温容器
CN216754123U (zh) 一种容器
CN216089929U (zh) 一种钛杯的抽真空结构
CN211883482U (zh) 一种钛真空保温容器的抽真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