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965U - 一种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965U
CN219584965U CN202320625192.XU CN202320625192U CN219584965U CN 219584965 U CN219584965 U CN 219584965U CN 202320625192 U CN202320625192 U CN 202320625192U CN 219584965 U CN219584965 U CN 219584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ontainer
box body
end seal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51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初
温锦平
蔡丽婷
郑祥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51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包括:两个箱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且两个所述箱体彼此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形成开口且相连;端封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端封板通过所述侧壁上设置的限位收纳结构收纳于所述侧壁表面,且被配置为当两个箱体被拆分时与所述侧壁分离并封堵所述箱体的开口。本申请的箱体配备的端封板放置于侧壁的限位收纳结构,端封板收纳于侧壁表面,对箱体内空间的占用少,不影响两两组合的箱体正常装载货物;既能作为一个大容量集装箱使用,交付给客户后又能迅速转换成两个小容量集装箱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用于运输货物的常用储存设备。为了降低小容量集装箱的运输成本,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制造可分为两个小容量集装箱的大容量集装箱,这样运输成本按照一个集装箱计算,相对成本会降低。
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需要该种集装箱真正能作为一个大容量集装箱使用,并且交付给客户后又能迅速转换成两个小容量集装箱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提出的至少部分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
一种集装箱,包括:
至少两个箱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且彼此相互靠近的两个箱体的端部分别形成开口且相连;
端封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端封板通过所述侧壁上设置的限位收纳结构收纳于所述侧壁表面,且被配置为当多个箱体被拆分时与所述侧壁分离并封堵所述箱体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收纳结构包括:
底部拉环,有两个及以上,分布设于所述侧壁底部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沿所述侧壁底边缘延伸设置;
限位压板,设于所述侧壁顶部的顶侧梁,用于将端封板的顶部压覆于所述侧壁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压板焊接于所述箱体的顶侧梁或侧壁,且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侧壁之间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封板收纳于所述侧壁靠近开口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封板和所述箱体的侧壁为波纹板,且所述端封板与所述侧壁在波坑、波峰位置分别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箱体的开口通过连接板可拆卸地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开口四角分别设有加固角件;两个箱体的开口处位置对应的加固角件之间通过角连接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焊接于所述加固角件。
上述集装箱,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箱体配备的端封板放置于侧壁的限位收纳结构,端封板收纳于侧壁表面,对箱体内空间的占用少,不影响两两组合的箱体正常装载货物。
(2)到达目的地后可将两两组合的箱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拆除从而将两个箱体分开,再取下端封板,用端封板将两个箱体的端部开口封堵起来形成一个小的仓储箱/物流箱。既能作为一个大容量集装箱使用,交付给客户后又能迅速转换成两个小容量集装箱使用,一箱多用,进一步降低运输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主视图;
图2为端封板通过限位收纳结构收纳于侧壁表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集装箱去掉顶壁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
10、箱体;11、开口;111、加固角件;112、竖向角立柱;12、侧壁;13、底侧梁;14、顶侧梁;
20、端封板;21、波坑;22、波峰;
31、底部拉环;32、限位压板;
40、连接板;
50、角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贯穿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表述“或”包含一起列举的词语的任意或所有的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含A或者B,或可以包含A和B两者。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耦合”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
至少两个箱体10,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且两个所述箱体10彼此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形成开口11且相连;
端封板20,位于所述箱体10内且靠近所述箱体10的侧壁12设置,所述端封板20通过所述侧壁12上设置的限位收纳结构收纳于所述侧壁12表面,且被配置为当多个箱体10被拆分时与所述侧壁12分离并封堵所述箱体10的开口11。
具体的,当多个箱体10首尾相接组合时,箱体10的箱内均为连通,可形成10尺+10尺=20尺,20尺+20尺=40尺,10尺+30尺=40尺等形式。相当于一个标准的20尺或40尺的两端开门的仓储箱/物流箱。这样运输成本按照一个集装箱计算,相对成本将会降低,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
这样的组合集装箱,两个箱体10一体吊装、堆垛十分方便,也刚好能卡接到集装箱船甲板表面的卡槽上,完全能满足出运装载满载货物的要求。
组成的双箱体10结构密封性好、箱体10刚性强。连接的两个集装箱整体强度足够,能通过横向刚性试验,能够适用于高堆码的海运场景。
本申请的箱体10(标准的10尺箱、20尺箱、30尺箱)配备的端封板20放置于侧壁12的限位收纳结构,端封板20收纳于侧壁12表面,对箱体10内空间的占用少,不影响两两组合的箱体10正常装载货物。
到达目的地后,可将两两组合的箱体10之间的连接结构比如连接板40拆卸下来从而将两个箱体10分开,再取下端封板20,用端封板20将两个箱体10的端部开口11封堵起来形成一个小的(标准的10尺、20尺、30尺)仓储箱/物流箱。既能作为一个大容量集装箱使用,交付给客户后又能迅速转换成两个小容量集装箱使用,一箱多用,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收纳结构包括:
底部拉环31,有两个及以上,分布设于所述侧壁12底部的底侧梁13,所述底侧梁13沿所述侧壁12底边缘延伸设置;
限位压板32,设于所述侧壁12顶部的顶侧梁14,用于将端封板20的顶部压覆于所述侧壁12的表面。
具体实施时,端封板20的下部可插入底部拉环31与侧壁12之间,同时限位压板32将端封板20的顶部压在侧壁12的表面,从而将端封板20以插接的形式固定收纳在侧壁12表面、底侧梁13和顶侧梁14之间,进一步减小了对箱内空间的占用,使两两组合的连箱箱体10装载更多货物。且当两个箱体10分开后从侧边即可快速抽出端封板20并封堵箱体10的端部开口11,操作方便、快捷。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压板32焊接于所述箱体10的顶侧梁14或侧壁12,且所述限位压板32与所述侧壁12之间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限位压板32焊接牢固,且所述限位压板32与所述侧壁12之间的间隙用于插入端封板20的顶部边缘,限位压板32可将端封板20的顶部压覆于所述侧壁12的表面。
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封板20收纳于所述侧壁12靠近开口1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板收纳于箱体10的开口11附近,有利于两个箱体10分解后快速从开口11处取下端封板20并及时安装,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安装速度。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封板20和所述箱体10的侧壁12为波纹板,且所述端封板20与所述侧壁12在波坑21、波峰22位置分别对应。
具体的,端封板20利用插接方式隐藏设在侧壁12表面且所述端封板20与所述侧壁12在波坑21、波峰22位置分别对应,可以完全贴合侧壁12的表面设置,完全不会占用箱内的空间,使两两组合的连箱箱体10的装载量最大化,装载最多量的货物,充分利用箱体10内空间、成本可降至最低。
并且述端封板20与所述侧壁12的波坑21、波峰22位置分别对应,端封板20完全贴附在侧壁12上,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端封板20与侧壁12之间空隙很小,运输中不会发生相互碰撞导致表面损伤或导致产生噪音。
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箱体10的开口11通过连接板40可拆卸地相连。具体的,箱体10的开口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竖向角立柱112,可将两个箱体10开口11处同侧的两个竖向角立柱112利用连接板40连接起来。实际操作时,可利用螺钉将连接板40与两个竖向角立柱112分别连接起来,实现同侧的两个竖向角立柱112的连接。到达目的地后,可旋下螺钉、将两两组合的箱体10之间的连接板40拆卸下来,从而将两个箱体10分开,再用端封板20将两个箱体10的端部开口11封堵起来形成一个小的(标准的10尺、20尺、30尺)仓储箱/物流箱,箱体10拆解操作方便、快捷。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的开口11四角分别设有加固角件111;两个箱体10的开口11处位置对应的加固角件111之间通过角连接件50相连。
具体的,一方面,四角处加设的加固角件111提升了箱体10端部开口11的强度,另一方面,两个开口11之间的四角处每两个对应的加固角件111皆通过角连接件50相连,可提升两个箱体10四角处的连接强度,连接的两个箱体10整体强度足够,能通过严苛的横向刚性试验,能够适用于高堆码的海运场景,充分保证了运输、吊装使用中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焊接于所述加固角件。焊接后连接强度极高,作为角连接件50使用,能避免两个箱体10的四角连接部位发生断裂或扭转变形,大大提升了强度和使用安全性。
以上描述中,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改进,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箱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且彼此相互靠近的两个箱体的端部分别形成开口且相连;
端封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端封板通过所述侧壁上设置的限位收纳结构收纳于所述侧壁表面,且被配置为当多个箱体被拆分时与所述侧壁分离并封堵所述箱体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收纳结构包括:
底部拉环,有两个及以上,分布设于所述侧壁底部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沿所述侧壁底边缘延伸设置;
限位压板,设于所述侧壁顶部的顶侧梁,用于将端封板的顶部压覆于所述侧壁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压板焊接于所述箱体的顶侧梁或侧壁,且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侧壁之间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封板收纳于所述侧壁靠近开口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封板和所述箱体的侧壁为波纹板,且所述端封板与所述侧壁在波坑、波峰位置分别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两个箱体的开口通过连接板可拆卸地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四角分别设有加固角件;两个箱体的开口处位置对应的加固角件之间通过角连接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焊接于所述加固角件。
CN202320625192.X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集装箱 Active CN219584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5192.XU CN219584965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5192.XU CN219584965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965U true CN219584965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6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5192.XU Active CN219584965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3314A (en) Container construction
US10059509B2 (en) Assembly box for transportation
US20170240351A1 (en) Stacked collapsible container
CN203255547U (zh) 运输容器和运输容器堆
CN201385824Y (zh) 一种托盘箱
US10336530B2 (en) Disassembleable cheese container with wrap-around interlock and increased fill volume
US20010008251A1 (en) Reusable assembled box and method of transport thereof
US5743421A (en) Instant crate
CN219584965U (zh) 一种集装箱
CN112110010A (zh) 组装式运输用包装箱
US3542234A (en) Container with walls collapsible in a stacked condition
CN216995867U (zh) 连接集装箱
JP2013103723A (ja) 電池パックの積載システム、積載方法、及び積載構造
CN219791221U (zh)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
CN1348910A (zh) 装配式集装厢
US6041954A (en) Container for liquids, particularly for wine and spirits
CN2931376Y (zh) 一种集装箱侧板
CN213229462U (zh) 一种可组装的瓦楞纸纸箱
AU2008219350B2 (en)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Method for Non-Iso-Standard Containers
CN215156557U (zh) 一种可折叠式中空板周转箱
CN220465195U (zh) 一种车辆及其货厢和带侧门的侧板总成
CN104870326A (zh) 用于在运输托盘上的箱式结构体的角件
CN216862144U (zh) 一种搬运运输用可抗划伤的加固型纸箱
CN220097320U (zh) 一种可转换式集装箱
JP3215086U (ja) 果物の輸送及び貯蔵のため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