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2351U - 一种数控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2351U
CN219582351U CN202320944111.2U CN202320944111U CN219582351U CN 219582351 U CN219582351 U CN 219582351U CN 202320944111 U CN202320944111 U CN 202320944111U CN 219582351 U CN219582351 U CN 219582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achine tool
chamber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41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勇
张正旺
梅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uqiao Zheyu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uqiao Zheyu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uqiao Zheyu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uqiao Zheyu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41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2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2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2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包括:机床本体,机床本体内部设有操作室,操作室的左端设置有钻头,操作室的右端设置有卡盘;冷凝结构,冷凝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机床本体上,实现冷凝水喷洒位置的改变,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一转动机构底部相连,可以改变冷凝水喷洒的角度,第三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二转动机构上,第三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喷头本体,实现冷凝水的喷洒。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能够根据已编好的程序,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
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冷却液来对刀具进行冷却保护,但是刀具在使用时,其切削位置会跟随加工需求发生移动,但是目前的切削液管道为固定式,无法调节,容易出现冷却液无法准确喷洒在刀具上,造成刀具散热不及时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调节切削液喷洒角度和喷洒位置的数控机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控机床,达到了方便调节冷凝水喷洒角度和喷洒位置的效果,同时能够对切削液中的铁屑进行去除。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包括:
机床本体,机床本体内部设有操作室,操作室的左端设置有钻头,操作室的右端设置有卡盘;
冷凝机构,冷凝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机床本体上,第一转动机构底部相连有第二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三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喷头本体。
在本技术方案中,机床本体内部设有操作室,操作室的左端设置有钻头,操作室的右端设置有卡盘,冷凝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机床本体上,第一转动机构底部相连有第二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三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喷头本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机构包括:
转动室,转动室设置在机床本体上部;
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竖直设置在转动室内且与机床本体旋转连接;
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在机床本体的上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室内,并与第一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竖直设置在转动室内,第二转动杆上端与机床本体旋转连接,下端延伸至操作室内;
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杆上;
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旋转板,旋转板与第二转动杆延伸部分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转动室设置在机床本体上部,第一转动杆竖直设置在转动室内且与机床本体旋转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机床本体的上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室内,并与第一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竖直设置在转动室内,第二转动杆上端与机床本体旋转连接,实现转动,下端延伸至操作室内,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杆上,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旋转板与第二转动杆延伸部分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第二旋转机构包括:
凹槽,凹槽设置在旋转板底部;
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在凹槽底部;
转动座,转动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转动座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
在本技术方案中,凹槽设置在旋转板底部,第二电机固定在凹槽底部,转动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结构紧固,转动座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第三转动机构包括:
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在空腔内侧端;
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上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
轴承,空腔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圆孔,轴承安装在圆孔的内部;
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横向设置在空腔内,且与轴承滑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同心紧固连接;
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矩形开口,矩形开口设置在转动座底部,且与空腔相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三电机固定在空腔内侧端,第三转动杆上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圆孔设置在空腔的两侧壁上,轴承安装在圆孔的内部,第四转动杆横向设置在空腔内,且与轴承滑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同心紧固连接,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矩形开口设置在转动座底部,且与空腔相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喷头本体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上,喷头本体顶部连接有进液管。
在本技术方案中,喷头本体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上,喷头本体顶部连接有进液管,实现冷却液的喷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在机床本体上;
吸附机构包括:
传动室,传动室设置在机床本体上且与操作室相通;
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与传动室的内顶部转动连接;
传动轮,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和传动杆上,两个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转动棒,转动棒水平设置在传动室内,转动棒的左端与传动室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棒的右端延伸至操作室内且与操作室右侧内壁转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底部;
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棒上,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传动室设置在机床本体上且与操作室相通,传动杆的上端与传动室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传动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和传动杆上,两个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转动棒水平设置在传动室内,转动棒的左端与传动室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棒的右端延伸至操作室内且与操作室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底部,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棒上,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吸附机构还包括:
磁条,磁条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位于操作室内的转动棒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磁条设置有若干个,均匀的分布在位于操作室内的转动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有第一转动机构,达到改变喷洒位置的效果。
2.设置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三转动机构,方便调节冷凝水喷洒角度。
3.设置有吸附装置,能够对铁屑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三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为:1-机床本体、2-操作室、3-传动轮、4-传动带、5-喷头本体、6-转动室、7-第一转动杆、8-第一电机、9-第二转动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旋转板、13-凹槽、14-第二电机、15-转动座、16-空腔、17-第三电机、18-第三转动杆、19-传动室、20-轴承、21-第四转动杆、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矩形开口、25-进液管、26-传动杆、27-转动棒、28-第三锥齿轮、29-第四锥齿轮、30-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包括:
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1内部设有操作室2,操作室2的左端设置有钻头,操作室2的右端设置有卡盘;
冷凝机构,冷凝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第一转动机构底部相连有第二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三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喷头本体5。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机床本体1内部设有操作室2,操作室2的左端设置有钻头,操作室2的右端设置有卡盘,冷凝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实现冷凝水喷洒位置的改变,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一转动机构底部相连,可以改变冷凝水喷洒的角度,第三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二转动机构上,第三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喷头本体5,实现冷凝水的喷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第一转动机构包括:
转动室6,转动室6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部;
第一转动杆7,第一转动杆6竖直设置在转动室5内且与机床本体1旋转连接;
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安装在机床本体1的上端,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室6内,并与第一转动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9竖直设置在转动室6内,第二转动杆9上端与机床本体1旋转连接,下端延伸至操作室2内;
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杆7上;
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杆9上,第二齿轮11与第一齿轮10相啮合;
旋转板12,旋转板12与第二转动杆9延伸部分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转动室6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部,第一转动杆6竖直设置在转动室5内且与机床本体1旋转连接,第一电机8安装在机床本体1的上端,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室6内,并与第一转动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9竖直设置在转动室6内,第二转动杆9上端与机床本体1旋转连接,下端延伸至操作室2内,第一齿轮10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杆7上,第二齿轮11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杆9上,第二齿轮11与第一齿轮10相啮合,旋转板12与第二转动杆9延伸部分固定连接,当第一电机8工作时,第一转动杆7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第二齿轮11带动第二传动杆9转动,最后实现旋转板12的转动,实现冷凝水喷洒位置的改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第二旋转机构包括:
凹槽13,凹槽13设置在旋转板12底部;
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固定在凹槽13底部;
转动座15,转动座15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转动座15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16。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凹槽13设置在旋转板12底部,第二电机14固定在凹槽13底部,转动座15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转动座15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16,第二电机工作时,输出轴带动转动座15转动,实现冷凝水喷洒角度的改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第三转动机构包括:
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固定在空腔16内侧端;
第三转动杆18,第三转动杆18上端与第三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
轴承20,空腔16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圆孔,轴承20安装在圆孔的内部;
第四转动杆21,第四转动杆21横向设置在空腔16内,且与轴承20滑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22,第一锥齿轮22与第三转动杆18的底端同心紧固连接;
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21上,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22相啮合;
矩形开口24,矩形开口24设置在转动座15底部,且与空腔16相通。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第三电机17固定在空腔16内侧端,第三转动杆18上端与第三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圆孔设置在空腔16的两侧壁上,轴承20安装在圆孔的内部,设置轴承20能够实现转动,第四转动杆21横向设置在空腔16内,且与轴承20滑动连接,第一锥齿轮22与第三转动杆18的底端同心紧固连接,第二锥齿轮23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21上,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22相啮合,矩形开口24设置在转动座15底部,且与空腔16相通,矩形开口的设置使喷头本体5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调整角度,当第三电机17开始工作时,第三传动杆18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第四转动杆21也随之转动,此时喷头本体5随着第四转动杆21转动,实现喷洒角度的改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喷头本体5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21上,喷头本体5顶部连接有进液管25。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喷头本体5固定连接在第四传动杆21上,喷头本体5顶部连接有进液管25,实现冷却液的喷洒。
实施例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还包括:
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在机床本体1上;
吸附机构包括:
传动室19,传动室19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且与操作室2相通;
传动杆26,传动杆26的上端与传动室19的内顶部转动连接;
传动轮3,传动轮3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7和传动杆26上,两个传动轮3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
转动棒27,转动棒27水平设置在传动室19内,转动棒27的左端与传动室19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棒27的右端延伸至操作室2内且与操作室2右侧内壁转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28,第三锥齿轮28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6的底部;
第四锥齿轮29,第四锥齿轮29固定连接在转动棒27上,第四锥齿轮29与第三锥齿轮28相啮合。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机床还由吸附机构,传动室19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且与操作室2相通,传动杆26的上端与传动室19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传动轮3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7和传动杆26上,两个传动轮3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转动棒27水平设置在传动室19内,转动棒27的左端与传动室19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棒27的右端延伸至操作室2内且与操作室2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28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6的底部,第四锥齿轮29固定连接在转动棒27上,第四锥齿轮29与第三锥齿轮28相啮合。当第一转动杆7转动时,传动轮3通过传动带4带动传动杆26转动,随即第三锥齿轮28带动第四锥齿轮2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棒27转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除了包括实施例6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吸附机构还包括:
磁条30,磁条30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位于操作室2内的转动棒27上。
本实施例可以看出,磁条30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位于操作室2内的转动棒27上,磁条能够吸住铁屑,转动棒能够带动磁条转动,可以更好更多的吸住铁屑,提升工作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内部设有操作室(2),操作室(2)的左端设置有钻头,操作室(2)的右端设置有卡盘;
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第一转动机构底部相连有第二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三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喷头本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
转动室(6),所述转动室(6)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部;
第一转动杆(7),所述第一转动杆(7)竖直设置在转动室(6)内且与机床本体(1)旋转连接;
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安装在机床本体(1)的上端,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转动室(6)内,并与第一转动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转动杆(9),所述第二转动杆(9)竖直设置在转动室(6)内,第二转动杆(9)上端与机床本体(1)旋转连接,下端延伸至操作室(2)内;
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7)上;
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杆(9)上,第二齿轮(11)与第一齿轮(10)相啮合;
旋转板(12),所述旋转板(12)与第二转动杆(9)延伸部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
凹槽(13),所述凹槽(13)设置在旋转板(12)底部;
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在凹槽(13)底部;
转动座(15),所述转动座(15)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转动座(15)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机构包括:
第三电机(17),所述第三电机(17)固定在空腔(16)内侧端;
第三转动杆(18),所述第三转动杆(18)上端与第三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
轴承(20),空腔(16)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圆孔,轴承(20)安装在圆孔的内部;
第四转动杆(21),所述第四转动杆(21)横向设置在空腔(16)内,且与轴承(20)滑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2)与第三转动杆(18)的底端同心固定连接;
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二锥齿轮(23)固定连接在第四转动杆(21)上,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22)相啮合;
矩形开口(24),所述矩形开口(24)设置在转动座(15)底部,且与空腔(16)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5)固定连接在第四转动杆(21)上,喷头本体(5)顶部连接有进液管(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在机床本体(1)上;
所述吸附机构包括:
传动室(19),所述传动室(19)设置在机床本体(1)上且与操作室(2)相通;
传动杆(26),所述传动杆(26)的上端与传动室(19)的内顶部转动连接;
传动轮(3),所述传动轮(3)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7)和传动杆(26)上,两个所述传动轮(3)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
转动棒(27),所述转动棒(27)水平设置在传动室(19)内,转动棒(27)的左端与传动室(19)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棒(27)的右端延伸至操作室(2)内且与操作室(2)右侧内壁转动连接;
第三锥齿轮(28),所述第三锥齿轮(28)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6)的底部;
第四锥齿轮(29),所述第四锥齿轮(29)固定连接在转动棒(27)上,第四锥齿轮(29)与第三锥齿轮(28)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
磁条(30),所述磁条(30)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位于操作室(2)内的转动棒(27)上。
CN202320944111.2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数控机床 Active CN219582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4111.2U CN21958235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数控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4111.2U CN21958235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数控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2351U true CN219582351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4111.2U Active CN21958235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数控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2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6899A (zh) 具有钻孔车削复合功能的数控机床
CN205325169U (zh) 一种具有多轴铣钻同步加工功能的加工设备
CN218592283U (zh) 一种流水线式正反车钻复合中心
CN110315112B (zh) 一种智能型机械加工用加工设备
CN219582351U (zh) 一种数控机床
CN116713745B (zh) 一种多工位弹簧罩加工机床
CN218799411U (zh) 一种龙门结构双刀库高速机床
CN202763057U (zh) 高效数控车削加工中心
CN219254257U (zh) 一种阶梯刀口刀具
CN116587069A (zh) 一种多工位数控机床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53766A (zh) 一种带清洁换刀系统的数控机床
CN213195758U (zh) 一种阀体加工设备
CN207326409U (zh) 一种万向车铣复合装置
CN209970074U (zh) 多轴自动伸缩动力头
CN114043288A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可转位多功能精密夹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06869A (zh) 一种具备双刀具切换功能的机械臂末端执行器
CN207787756U (zh) 一种多轴自动钻床
CN217570929U (zh) 一种多孔工件用加工装置
CN112605416A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温控式数控钻床
CN210677086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新型动力铣头装置
CN116572072A (zh) 一种自冷却型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
CN212371755U (zh) 一种雕铣机冷却装置
CN109794792A (zh) 数控加工中心的换刀方法
CN116475848B (zh) 一种多工序集成式机床
CN215240007U (zh) 一种cnc磨削加工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