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1023U -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1023U
CN219581023U CN202223073002.2U CN202223073002U CN219581023U CN 219581023 U CN219581023 U CN 219581023U CN 202223073002 U CN202223073002 U CN 202223073002U CN 219581023 U CN219581023 U CN 219581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plate
electrode plate
screening device
rotar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30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腾
郭安福
吴越
张利顺
范振师
侯志毅
张晓雯
陈远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Shanxi Fus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che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che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aoche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0730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1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1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1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筛分装置,包括:滚筒筛、支撑板、固定圈与电极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滚筒筛通过固定圈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圈套设于所述滚筒筛外周并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上极板与下极板,所述上极板水平设置于滚筒筛上方,所述下极板水平设置于滚筒筛下方,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极板、下极板环绕滚筒筛形成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筛分过程中提高尘土的去除率,同时能够抑制筛分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质分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在垃圾处理及回收再利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中的石子、玻璃、泥沙等不可利用的物质分离出来。滚筒筛广泛应用于分选技术中,可以根据颗粒粒径大小来控制分选过程,具有分选精度高,结构简单,筛分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垃圾处理及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例如申请号为202220614563.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滚筒筛,实现了使过滤筒带动里面的垃圾进行转动,使垃圾里的石子、玻璃、泥沙等不可利用的物质,通过过滤筒所设有的一组筛孔漏到工作箱体内,并通过出料口落入到外设收集装置内,能够对垃圾进行除尘操作,有利于实现对垃圾进行分离。但该实用新型提出的滚筒筛,筛分效率较低,无法实现连续筛分。
为了提高筛分效率,目前市面上多采用如申请号为20212029083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滚筒式厨余垃圾分选机”的结构,即滚筒筛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可以实现连续筛分。但发明人发现,这种结构由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均为敞开式,对于含有尘土较多的垃圾,在筛分时容易出现严重的扬尘污染的现象。此外,目前市面上的现有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垃圾与不可利用物质的分离,但仅仅能够根据滚筒上的孔结构筛分出大颗粒的石子、玻璃、泥沙等不可利用物质,未关注小颗粒尘土的去除,经过简单筛分后的可回收垃圾内仍然会存在大量尘土,在后续转运、处理或回收再利用过程中仍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筛分装置,通过设置电极板,能够抑制筛分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并且可以在筛分过程中提高尘土的去除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包括:滚筒筛、支撑板、固定圈与电极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滚筒筛通过固定圈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圈套设于所述滚筒筛外周并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上极板与下极板,所述上极板水平设置于滚筒筛上方,所述下极板水平设置于滚筒筛下方,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极板、下极板环绕滚筒筛形成箱体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圈与滚筒筛接触位置设置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环绕设置于所述滚筒筛外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滚动轴与设置在滚动轴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滚筒筛与所述下极板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筛的进料口的高度高于出料口的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筛内壁设置有螺旋凹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后挡圈,所述后挡圈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挡圈为环状或带缺口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贴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筛的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与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下极板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电源组件和导线管道,所述电源组件通过设置在导线管道内的导线,为上极板和下极板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筒筛分装置,针对垃圾筛分过程中的扬尘问题和现有垃圾筛分装置未关注小颗粒尘土去除的问题,通过设置上极板和下极板,在筛分过程中对小颗粒的尘土进行静电吸附,可以提高尘土的去除率,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筛分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筒筛分装置在出料口方向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筒筛分装置在进料口方向上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右支撑板;2、滚筒筛;3、左支撑板;4、上极板;5、下极板;6、固定圈;7、驱动电机;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电机支撑板;11、电源组件;12、导线管道;13、滚动轴;14、传送带;15、前挡板;16、后挡圈;17、后挡板;18、螺旋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滚筒筛分装置,包括:滚筒筛2、支撑板、固定圈6与电极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1,所述滚筒筛2通过固定圈6设置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1之间,所述固定圈6套设于所述滚筒筛2外周并与所述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上极板4与下极板5,所述上极板4水平设置于滚筒筛2上方,所述下极板5水平设置于滚筒筛2下方(图中被遮挡未示出),上极板4与下极板5呈对称设置,所述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1、上极板4、下极板5环绕滚筒筛2形成箱体结构。
为了保证安全,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1均为不导电材料,且上极板4和下极板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外壳,以保证使用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圈6的内侧,即与滚筒筛2接触位置,设置有深沟球轴承,从而可以在实现支撑滚筒筛的同时提高滚筒筛的转动的效率,促使其实现联动。
为了稳定固定滚筒筛,固定圈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滚筒筛2的驱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滚筒筛旋转。具体的,包括驱动电机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和电机支撑板10。电机支撑板10用于支撑驱动电机。第一齿轮8为小齿轮,第二齿轮9为大齿轮,所述驱动电机7与所述第一齿轮8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与所述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环绕设置于所述滚筒筛2的外周。在驱动电机7的带动下,第一齿轮8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滚筒筛2实现转动。
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齿轮传动替换为带传动或其他传动形式,还可以在传动装置外侧加设保护罩或防尘装置,以提高在恶劣环境下传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滚动轴13与设置在滚动轴13上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滚筒筛2与所述下极板5之间,用于收集筛分出的石子、玻璃、泥沙等不可利用的物质以及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沉降下来的尘土,并传送出筛分装置。
为了实现连续筛分,在本实施例中,滚筒筛2的设置方式为倾斜设置,如图1-2所示,图1为滚筒筛2的出料口方向,图2为进料口方向,进料口与地面的高度大于出料口与地面的高度。同时还在滚筒筛2内部设置了螺旋凹道18,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滚筒筛2的旋转与内部螺旋凹道18的配合,实现了近似于螺旋输送机的输送原理,可以带动待筛分物料自行由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实现连续筛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料口外侧还设置了后挡圈16,后挡圈16为环状或带缺口的环状结构,与左右支撑板固定连接。后挡圈16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滚筒筛2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贴合在一起,即在本实施例中,后挡圈16和滚筒筛之间为切合状态,通过滚筒筛2出料口的凸起和后挡圈16上的凹槽贴合以固定滚筒筛的位置,并且不妨碍其转动。
所述滚筒筛2的进料口下方还设置有前挡板15,所述前挡板15与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1和下极板5接触,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筛分出来的石子、玻璃、泥沙等飞溅出来,也可以对内部的扬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前挡板15设置为绝缘材料,还能够起到屏蔽和保护作用。
所述滚筒筛2的出料口位置还设置有后挡板17,所述后挡板17设置于滚动轴13的下方,与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1和下极板5接触。后挡板17为绝缘材料,起到遮挡和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极板4和下极板5通过电源组件11实现供电,通过导线管道12内部的导线连接上极板和下极板,为上极板和下极板施加所需电压,以实现静电吸附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组件内部可以包括电池和升压模块、控制模块等,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通过电池供电,而是直接外接电源,同时相应设置整流模块,将交流市电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滚筒筛2出料口下方的传送带处还设置了刮板和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位于滚动轴13外侧下方,用于收集传送出来的石子、玻璃、泥沙等不可利用的物质和部分尘土,刮板用于将附着在传送带表面无法自行下落至收集装置内的尘土刮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滚筒筛分装置,通过外加静电场实现除尘操作。具体而言,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1的材料均为不导电材料,同样的为了防止金属材料对电场的屏蔽,滚筒筛也相应采用高强度的非导电材料,通过向上极板与下极板施加电压,在装置内部形成静电场,在筛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由于筛分导致的扬尘进行吸附,使扬尘下落,一部分尘土直接下落到传送带上,一部分下落至滚筒筛的外壁和内壁上,另一部分下落回垃圾表面,实现了对扬尘污染的抑制;另一方面,对于垃圾表面的尘土和由于吸附作用下降至滚筒筛内壁和外壁上的尘土,也能够提供持续向下的吸附力,在滚筒筛不断的滚动下,滚筒筛外壁的尘土可以由于重力作用或吸附力作用降至传送带表面,垃圾表面和滚筒筛内壁的尘土由于持续向下的吸附力和重力作用,会逐渐聚集到滚筒筛的底部位置,并逐渐通过滚筒筛上的开孔流出滚筒筛,落至传送带上,并随着传送带传送出筛分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筒筛分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比较便利,可实现小型化,可应用于小型的垃圾处理装置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人工或输送带的形式由进料口送入待筛分的垃圾,驱动电机带动滚筒筛旋转;由于螺旋凹道和进出料口高度差的存在,筛分过程中,垃圾可以由进料口逐步向出料口移动,垃圾内大颗粒的杂质可通过滚筒筛上的小孔分离出来,落至滚筒筛下方的传送带上;小颗粒的尘土一部分会由于旋转而扬起,形成扬尘,另一部分会附着在垃圾表面和滚筒筛表面;通过上下极板外加的静电场,给尘土提供一个向下的吸附力,即可一定程度上克服扬尘现象,同时提高筛分过程中的尘土去除率,提高了筛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滚筒筛、支撑板、固定圈与电极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滚筒筛通过固定圈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圈套设于所述滚筒筛外周并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上极板与下极板,所述上极板水平设置于滚筒筛上方,所述下极板水平设置于滚筒筛下方,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极板、下极板环绕滚筒筛形成箱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圈与滚筒筛接触位置设置深沟球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环绕设置于所述滚筒筛外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滚动轴与设置在滚动轴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滚筒筛与所述下极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筛的进料口的高度高于出料口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筛内壁设置有螺旋凹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后挡圈,所述后挡圈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挡圈为环状或带缺口的环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圈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贴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筛的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与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下极板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源组件和导线管道,所述电源组件通过设置在导线管道内的导线,为上极板和下极板供电。
CN202223073002.2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Active CN219581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3002.2U CN21958102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3002.2U CN21958102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1023U true CN219581023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6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3002.2U Active CN21958102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1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0027A (zh) 一种生活垃圾筛分设备
CN219581023U (zh) 一种滚筒筛分装置
CN211677981U (zh) 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213287046U (zh) 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用的石油焦研磨装置
CN113117797A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用废料处理装置
CN115501945B (zh) 一种月壤钛铁矿分选装置
CN215026762U (zh) 芝麻油加工的精炼除渣装置
CN209061202U (zh) 一种新型磁选粉碎装置
CN205550796U (zh) 生活垃圾筛分设备
CN213133905U (zh) 一种可分级处理的生态肥料加工用筛选装置
CN212768303U (zh) 一种高精度调和添加剂调和用废渣无尘收集装置
CN112264132B (zh) 建筑垃圾模块化破碎、分选设备
CN209378537U (zh) 一种旋流式污垢分离器
CN216023895U (zh) 一种具有清理杂质的斗式提升机粉尘过滤装置
CN108906319B (zh) 一种废铁回收用分类装置
CN220444317U (zh) 一种基于硫酸钾颗粒肥生产的除尘装置
CN101665876B (zh) 有色金属冶炼尾渣存留金属提取机
CN22080440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筛网的矿筛
CN212328603U (zh) 一种矿山机械双传送带感应的除铁设备
CN110721794A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破碎分选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3000574U (zh) 一种磁选系统
CN213000573U (zh) 一种高效磁选机
CN217016979U (zh)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方便清理的永磁筒
CN109986719A (zh) 一种用于塑料加工的新型塑料静电分离机
CN218872608U (zh) 一种钢制弯管防腐环氧粉末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No. 448,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Linyi County, Yu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44100

Patentee after: SHANXI FUS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252000 No.1 Hunan Road,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OCHE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