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7281U - 激光雷达加热膜 - Google Patents

激光雷达加热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7281U
CN219577281U CN202320336131.1U CN202320336131U CN219577281U CN 219577281 U CN219577281 U CN 219577281U CN 202320336131 U CN202320336131 U CN 202320336131U CN 219577281 U CN219577281 U CN 219577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ing film
conductive
electrode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61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衡亚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ai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ai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ai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ai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61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7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7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7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激光雷达加热膜,涉及加热膜技术领域。其中,该激光雷达加热膜,包括:第一基材层;粘结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上;导电层,设置于远离第一基材层一侧的粘结层上;电极层,设置于导电层的周边沿上;绝缘层,设置于远离第一基材层一侧的粘结层上;及第二基材层,设置于远离电极层一侧的导电层上;其中,绝缘层的形状与电极层的形状相吻合,且绝缘层覆盖电极层。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是在PET上的ITO镀层做加热层同时丝印电极线线路,后面在上面丝印整面绝缘油墨,在使用中存在因外界高温及高湿的环境,从而影响产品的加热性能,以及其表面的绝缘层硬度只有1H左右,存在因外界异物造成刮伤影响到加热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激光雷达加热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加热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上的ITO(氧化铟锡)镀层做加热层同时丝印电极线线路,后面在上面丝印整面绝缘油墨,在使用中存在因外界高温及高湿的环境,从而影响产品的加热性能,以及其表面的绝缘层硬度只有1H左右,存在因外界异物造成刮伤影响到加热性能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加热膜,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激光雷达加热膜,包括:第一基材层;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绝缘层,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材层一侧的所述粘结层上;导电层,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材层一侧的所述粘结层上;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导电层的周边沿上;及第二基材层,设置于远离所述电极层一侧的所述导电层上;其中,所述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电极层的形状相吻合,且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电极层。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的形状呈条状或带状,所述电极层的形状为与所述绝缘层的形状相吻合的条状或带状。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层上具有端部引出区域,所述端部引出区域上连接有柔性电路板。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层上远离所述粘结层一侧设置有AR增透层。
作为优选,所述AR增透层的周边沿设置有遮光油墨层,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形状与所述电极层的形状相吻合,且覆盖所述电极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油墨、导电油漆或ITO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基材层(1)为PC或PMMA。
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层为OCA光学胶或OCR液体光学胶。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层为导电银浆、导电碳浆、透明导电油墨或铜丝。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基材层为PET。
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调整膜层位置和改变绝缘层形状的方式,通过调整膜层层间位置和通过所述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电极层的形状相吻合,且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电极层,达到了缩小绝缘层面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便于散热和便于对激光的波长透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是在PET上的ITO镀层做加热层同时丝印电极线线路,后面在上面丝印整面绝缘油墨,在使用中存在因外界高温及高湿的环境,从而影响产品的加热性能,以及其表面的绝缘层硬度只有1H左右,存在因外界异物造成刮伤影响到加热性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雷达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基材层;2、粘结层;3、绝缘层;4、导电层;5、电极层;51、端部引出区域;6、第二基材层;7、柔性电路板;8、AR增透层;9、遮光油墨层。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加热膜。该一种激光雷达加热膜包括:第一基材层1;第一基材层1是指基板或衬板,能够实现良好的支撑和供其他材质固定的效果。进一步的,第一基材层1为PC或PMMA,即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够实现良好的注塑效果,从而确保结构稳定的效果。
粘结层2,设置于第一基材层1上;通过在第一基材层1上涂覆或涂布设置有粘结层2,能够实现良好的粘合效果,从而实现与其他层体良好的配合效果。进一步的,粘结层2为OCA光学胶或OCR液体光学胶。OCA是将光学丙烯酸胶水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层离型薄膜,得到的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由于OCA一般以双面胶带的形式出厂,所以也称为光学胶带或光学双面胶,通过采用OCA作为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合效果,且易于实现和便于操作。
绝缘层3,设置于远离第一基材层1一侧的粘结层2上;能够实现良好的电气绝缘效果,从而提高加热膜的安全性能;同时,还能实现与其他层体良好的配合效果。
导电层4,设置于远离第一基材层1一侧的粘结层2上;通过设置有导电层4,能够实现良好的电传导效果,从而提高电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导电层4为导电油墨、导电油漆或ITO层;能够确保导电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多种导电材质选择的效果。其中,导电层4可以通过印刷、喷涂、PVD等方式实现。
电极层5,设置于导电层4的周边沿上;电极层5即导电线路,通过设置有电极层5,能够实现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的效果,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驱动效果;导电线路根据产品的具体线路设计,可采用蚀刻、印刷、喷墨打印、点胶、埋丝等方式实现。电极层5包括但不限于:正极和负极,能够实现良好的导通效果。进一步的,电极层5为导电银浆、导电碳浆、透明导电油墨或铜丝;能够实现多种形式选择的效果,从而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第二基材层6,设置于远离电极层5一侧的导电层4上;能够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二基材层6为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能够实现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抗高温和电绝缘性优良的效果。
其中,绝缘层3的形状与电极层5的形状相吻合,且绝缘层3覆盖电极层5;通过采用绝缘层3与电极层5的形状相吻合或匹配的方式,即将电极层5的主体部分进行覆盖,同时需确保绝缘层3完全覆盖,能够实现良好的电气绝缘效果的同时,还能节省原料成本、便于加热膜的散热,以及便于对激光的波长透过;绝缘层3的材料大部分是针对550nm波长,激光雷达的是905nn波长的,故镀层针对此波长设计。
本申请中,因导电层4、电极层5和绝缘层3通过OCA贴附在PC板上,把叠层放在内部可减少镀层的刮伤影响到加热的性能,从而可有效防止产品表面因刮伤或外界高温高湿的环境影响而造成加热性能不佳的问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调整膜层位置和改变绝缘层3形状的方式,通过调整膜层层间位置和通过绝缘层3的形状与电极层5的形状相吻合,且绝缘层3覆盖电极层5,达到了缩小绝缘层3面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便于散热和便于对激光的波长透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是在PET上的ITO镀层做加热层同时丝印电极线线路,后面在上面丝印整面绝缘油墨,在使用中存在因外界高温及高湿的环境,从而影响产品的加热性能,以及其表面的绝缘层3硬度只有1H左右,存在因外界异物造成刮伤影响到加热性能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绝缘层3的形状呈条状或带状,电极层5的形状为与绝缘层3的形状相吻合的条状或带状;通过采用条状或带状的形式,能够实现减小面积的效果,从而实现其功能的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将绝缘层3和电极层5的形状均设计成条状和带状,且绝缘层3将电极层5完全覆盖,能够实现良好的绝缘效果。
进一步的,电极层5上具有端部引出区域51,端部引出区域51上连接有柔性电路板7;能够实现与外部部件良好的电性连接效果,从而确保稳定实现加热膜功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导电层4上远离粘结层2一侧设置有AR增透层8。通过设置有AR增透层8,能够增加905nm波长的透过率,AR增透层8可通过PVD、喷涂、贴膜等方式实现,AR增透层8可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选择保留或取消。
进一步的,AR增透层8的周边沿设置有遮光油墨层9,遮光油墨层9的形状与电极层5的形状相吻合,且覆盖电极层5。通过使用遮光油墨层9,从外观上看可达到一体黑的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外观显示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材层(1);
粘结层(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上;
导电层(4),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材层(1)一侧的所述粘结层(2)上;
电极层(5),设置于所述导电层(4)的周边沿上;
绝缘层(3),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材层(1)一侧的所述粘结层(2)上;及
第二基材层(6),设置于远离所述电极层(5)一侧的所述导电层(4)上;
其中,所述绝缘层(3)的形状与所述电极层(5)的形状相吻合,且所述绝缘层(3)覆盖所述电极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的形状呈条状或带状,所述电极层(5)的形状为与所述绝缘层(3)的形状相吻合的条状或带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5)上具有端部引出区域(51),所述端部引出区域(51)上连接有柔性电路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4)上远离所述粘结层(2)一侧设置有AR增透层(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R增透层(8)的周边沿设置有遮光油墨层(9),所述遮光油墨层(9)的形状与所述电极层(5)的形状相吻合,且覆盖所述电极层(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4)为导电油墨、导电油漆或ITO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为PC或PMM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2)为OCA光学胶或OCR液体光学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5)为导电银浆、导电碳浆、透明导电油墨或铜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层(6)为PET。
CN202320336131.1U 2023-02-28 2023-02-28 激光雷达加热膜 Active CN219577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131.1U CN219577281U (zh) 2023-02-28 2023-02-28 激光雷达加热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131.1U CN219577281U (zh) 2023-02-28 2023-02-28 激光雷达加热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7281U true CN219577281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3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6131.1U Active CN219577281U (zh) 2023-02-28 2023-02-28 激光雷达加热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7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878C (zh) 触摸面板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2141865B (zh) 单层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947398B2 (en) Dual-substrat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0481116C (zh) 触摸面板和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7854300U (zh) 电子设备
US20110083882A1 (en)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319767A (zh) 液晶显示器、电子设备、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314005A (zh) 显示装置
US8350727B2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248618A (zh) 装饰膜片、后壳、终端及终端后壳生产方法
CN105117714A (zh) 一种指纹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182796U (zh) 触控屏及其触控模组
CN103270604A (zh)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2122223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92043A (zh) 装饰膜和电子装置
CN203299773U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具有触控模组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CN219577281U (zh) 激光雷达加热膜
CN213814209U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致变色组件
CN103971787B (zh) 透明导电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9879376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显示屏的导电布
CN107145265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906196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09968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3366779U (zh) 导电膜
CN113794027B (zh) 电池盖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