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5845U -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5845U
CN219575845U CN202320898821.6U CN202320898821U CN219575845U CN 219575845 U CN219575845 U CN 219575845U CN 202320898821 U CN202320898821 U CN 202320898821U CN 219575845 U CN219575845 U CN 219575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battery assembly
battery
strapping
assembly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88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柳华
张小清
姚建英
周金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Xinl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Xin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Xinl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Xin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88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5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5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5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上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包括端板组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捆扎钢带,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池组装端板,两个电池组装端板用于共同夹持电池组;每一捆扎钢带包括一个钢带主体以及两个捆扎带,钢带主体位于两个电池组装端板之间,每一钢带主体分别与两个捆扎带连接,每一捆扎带扣压在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上,电池组装端板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个限位区,捆扎带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区内。通过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将电池组捆扎,确保电池组的组装稳定性,而捆扎带将钢带主体扣压在电池组装端板上,适用于任何具有捆扎带的钢带,有效地提高了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车辆所需的能量和电压需求,其动力电池系统由单个或多个电池包组成。一般来讲,每个电池包由若干个电池模组组成,电池模组又由若干个电芯构成,不同的电芯在组成模组时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对于方壳或软包电池的成组,通常使用钢带来固定电池组。每个模组内的电芯使用钢带捆扎在一起,既方便成组,又能适应电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膨胀现象,例如,申请号为202221532090.5的专利申请。
然而,传统的电池模组捆扎结构,所使用的钢带为特制的,导致适用的钢带结构单一,无法灵活适应不同的电池模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的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端板捆扎装置,包括:端板组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捆扎钢带,所述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池组装端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形成有捆扎空间,所述捆扎空间用于收容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电池组;每一所述捆扎钢带包括一个钢带主体以及两个捆扎带,所述钢带主体位于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所述钢带主体用于与所述电池组抵接,每一所述钢带主体分别与两个所述捆扎带连接,所述捆扎带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每一所述捆扎带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上,以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相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具有限位区,所述捆扎带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开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区之间,所述容置凹槽用于收容所述捆扎带的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具有扣压弧面,所述捆扎带压合于所述扣压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捆扎带具有弧形结构,所述捆扎带与所述扣压弧面相互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捆扎带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捆扎钢带还包括一个连接钢带,每一所述连接钢带分别与两个位于同一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上的捆扎钩挂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区内,所述连接钢带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具有镂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带主体与两个所述捆扎带一体成型。
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将电池组捆扎,确保电池组的组装稳定性,而捆扎带将钢带主体扣压在电池组装端板上,即只需有捆扎带可将钢带主体连接在电池组装端板上,使得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稳定连接,从而使得捆扎钢带和电池组装端板共同稳定捆扎电池组,适用于任何具有捆扎带的钢带,有效地提高了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端板捆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端板捆扎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端板捆扎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端板捆扎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再一实施例中端板捆扎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端板捆扎装置中端子座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端子座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散热通风排管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散热通风排管的示意图;
图10为又一实施例中散热通风排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板捆扎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捆扎装置包括端板组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捆扎钢带,所述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池组装端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形成有捆扎空间,所述捆扎空间用于收容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电池组;每一所述捆扎钢带包括一个钢带主体以及两个捆扎带,所述钢带主体位于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所述钢带主体用于与所述电池组抵接,每一所述钢带主体分别与两个所述捆扎带连接,所述捆扎带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每一所述捆扎带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上,以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相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电池组。通过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将电池组捆扎,确保电池组的组装稳定性,而捆扎带将钢带主体扣压在电池组装端板上,即只需有捆扎带可将钢带主体连接在电池组装端板上,使得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稳定连接,从而使得捆扎钢带和电池组装端板共同稳定捆扎电池组,适用于任何具有捆扎带的钢带,有效地提高了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板捆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端板捆扎装置10包括端板组件100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捆扎钢带200。所述端板组件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池组装端板110。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之间形成有捆扎空间102,所述捆扎空间102用于收容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电池组。每一所述捆扎钢带200包括一个钢带主体210以及两个捆扎带220。所述钢带主体210位于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之间,所述钢带主体210用于与所述电池组抵接,每一所述钢带主体210分别与两个所述捆扎带220连接。所述捆扎带220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每一所述捆扎带220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上,以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相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电池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钢带主体210和电池组装端板110将电池组捆扎,确保电池组的组装稳定性,而捆扎带220将钢带主体210扣压在电池组装端板110上,即只需有捆扎带220可将钢带主体210连接在电池组装端板110上,使得钢带主体210和电池组装端板110稳定连接,从而使得捆扎钢带200和电池组装端板110共同稳定捆扎电池组,适用于任何具有捆扎带220的钢带,有效地提高了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个限位区104,所述捆扎带2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区10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区104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所述限位区104作为所述捆扎带220的扣压连接区域,所述限位区104实现了所述捆扎带22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挂扣限位,便于将所述捆扎带220挂扣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使得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同一侧边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共同向内运动,以将所述电池组夹持,提高了对所述电池组的夹持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开设有容置凹槽107,所述容置凹槽107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区104之间,所述容置凹槽107用于收容所述捆扎带220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两个侧边分别有一个所述限位区104,即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的两个限位区104相对设置,而所述容置凹槽107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区104之间,具体地,所述捆扎带220的两个端部叠加焊接处的厚度增大,此时将所述捆扎带220的焊接处移至与所述容置凹槽107对应,使得所述捆扎带220的焊接处的增厚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凹槽107,从而使得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与所述捆扎带220之间的捆绑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所述捆扎带220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捆扎时更加平整。此外,所述容置凹槽107还减轻了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具有扣压弧面,所述捆扎带220压合于所述扣压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压弧面位于所述限位区104内,具体地,所述限位区104的表面为弧形面,便于所述捆扎带220滑动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上,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所述捆扎钢带200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的组装效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捆扎带220具有弧形结构,所述捆扎带220与所述扣压弧面相互贴合,使得所述捆扎带220与所述扣压弧面保持相互平行,从而使得所述捆扎带22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相互平行设置,这样,在组装时,所述捆扎带220可快速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边上,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捆扎钢带200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的组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开设有卡接槽106,所述捆扎带220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接槽10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106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外侧,即所述卡接槽106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背离所述电池组的一面,也即所述卡接槽106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钢带主体210。在所述捆扎带220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时,所述捆扎带220的部分内嵌于所述卡接槽106内,使得所述捆扎带22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稳定卡接,有效地提高了所述捆扎带22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之间的组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每一所述捆扎钢带200还包括一个连接钢带230,每一所述连接钢带230分别与两个位于同一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的捆扎带2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带230位于两个所述捆扎钢带200之间,每一所述连接钢带230分别与两个所述捆扎钢带200同一侧的捆扎带220连接,使得两个所述捆扎钢带200通过所述连接钢带230实现连接,从而使得两个所述捆扎钢带200形成环状结构,具体地,两个所述捆扎钢带200以及两个所述连接钢带230形成回字形结构,将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捆扎在一起,使得所述电池组所使用的钢带结构不同,从而使得所述端板捆扎装置所适用的钢带种类增多,提高了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开设有限位槽108,所述限位槽108位于所述限位区104内,所述连接钢带230位于所述限位槽108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08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背离所述电池组的一面,所述限位槽108与所述连接钢带230对应,使得所述连接钢带230卡设于所述限位槽108内,便于将所述连接钢带230限制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指定位置,起到对所述连接钢带230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的限位作用,有效地避免了所述连接钢带230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的滑动,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捆扎钢带200对所述电池组的捆扎稳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具有镂空结构,使得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重量减小,在确保对所述电池组的稳定捆扎情况下,将所述端板捆扎装置的整体重量降低,便于对所述电池组进行运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内部具有多个三角板,以形成多个三角支撑结构,在形成镂空的内部结构情况下,还能提高对所述电池组的捆扎稳定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带主体与两个所述捆扎带一体成型,以提高所述捆扎钢带的整体刚性强度。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带与所述捆扎带一体成型。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捆扎钢带通过所述连接钢带一体成型。
在对所述电池组的实际捆扎组装时,所述电池组被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和所述捆扎钢带所捆扎固定,所述电池组的电能输出端需要引出,而捆扎好后的电池组如果再单独引出导线,将极大影响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性。为了便于将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引出,即省去单独制作导线作为电池组的输出端,请参阅图3,所述端板捆扎装置还包括捆扎排组接线端子300,所述捆扎排组接线端子300包括端子座310、接电导电片320以及接电极柱330,所述端子座31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端部连接,所述接电导电片320开设有第一通孔302以及第二通孔304,所述接电极柱330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302内并与所述端子座310连接,所述第二通孔304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极对应,且所述第二通孔304内穿设有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座310作为所述接电导电片320以及所述接电极柱330的基座,所述端子座310固定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例如,所述端子座31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卡接,便于将所述端子座310稳定安装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所述接电导电片320作为所述电池组的输出引出结构,所述接电导电片320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极接触,所述接电导电片320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电池组,并延伸至所述端子座310上。所述接电导电片320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端子座310上,所述接电导电片320靠近所述端子座31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02与所述接电极柱330卡接,所述接电导电片320远离所述端子座31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04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极卡接,使得所述接电导电片320将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极与所述接电极柱330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极与所述接电极柱330实现电连接,便于将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能通过所述接电极柱330输出,无需在单独增设导线将所述电池组的各输出端引出,只需通过所述捆扎排组接线端子300即可实现快速电能输出,而且还不会导致导线分布杂乱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所述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收尾对应放置的电池单体,即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正负极颠倒,而且,相邻两个电池单体通过一个导电片实现电路流通,例如,其中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与相邻的电池单体的负极对应,且通过一个导电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端子座310包括端子支撑部312、端子连接部314以及端子限位部316,所述端子支撑部312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端部,所述端子支撑部312与所述接电导电片320抵接,所述端子支撑部312用于支撑所述接电导电片320以及所述接电极柱330,所述端子支撑部312还通过所述端子连接部314与所述端子限位部316连接,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限位槽101以及第二限位槽103,所述端子连接部314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1内,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内,所述第一限位槽101的开口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支撑部312位于所述接电导电片320以及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之间,所述端子支撑部312用于将所述接电导电片320和所述接电极柱330支撑,便于所述接电导电片320和所述接电极柱330的连接。所述端子连接部314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1内,所述端子连接部314对所述端子支撑部31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确保所述接电导电片320和所述接电极柱330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所述端子限位部316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内,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对所述端子支撑部312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限位,确保所述接电导电片320和所述接电极柱330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101的开口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的开口,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槽10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形成“凸”字形结构,即上小下大的凹槽结构,从而使得在平行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的侧面方向上,所述端子限位部316的直径大于所述端子连接部314的直径,此时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和所述端子连接部314同样形成“凸”字形结构,便于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匹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端子座310还包括与所述端子限位部316连接的限位凸起318,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还开设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连通的限位通孔105,所述限位凸起318卡设于所述限位通孔105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318位于所述端子限位部316上,所述限位凸起318凸设于所述端子限位部316上,所述限位凸起318凸出于所述端子限位部316的表面,在所述端子座310安装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上时,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内,而且,所述限位凸起318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通孔105内,使得所述限位凸起318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之间的卡接位置增多,有效地提高了所述端子座310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1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包括限位管3162以及限位弹片3164,所述限位管3162与所述端子连接部314连接,所述限位管3162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安装凹槽306,所述安装凹槽306的开口朝向背离所述端子连接部314,所述限位弹片3164位于所述安装凹槽306内,所述限位弹片3164还与所述安装凹槽306的底部连接,其中,所述限位凸起318设置于所述限位弹片316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管3162作为所述端子限位部316的限位主体,所述限位管3162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限位弹片3164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306内,使得所述限位弹片3164的摆动空间可在所述限位管3162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限位弹片3164的活动空间增大。这样,在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安装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内时,所述限位凸起318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03滑动抵接,所述限位弹片3164为所述限位凸起318提供回缩至所述限位管3162提供弹力,便于所述限位凸起318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内的移动,而在所述限位凸起318移动至所述限位通孔105对应位置时,所述限位弹片3164恢复正常状态,即所述限位弹片3164的弹力释放,便于将所述限位凸起318送入所述限位通孔105内,还便于所述限位弹片3164抵持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03的侧壁上,使得所述限位凸起318在所述限位通孔105内的卡设更加稳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限位部316具有三角形结构,以提高整体机械强度。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端子限位部316还包括抵持加强筋3166,所述抵持加强筋3166位于所述限位管3162的内壁上,所述抵持加强筋3166与所述限位管3162的延伸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持加强筋3166对所述限位管3162内,对所述限位管3162的管壁进行强度增强,使得所述限位管3162的整体机械强度得到提高。而且,在所述限位弹片3164受到挤压时,所述抵持加强筋3166与所述限位弹片3164抵接,以避免所述限位弹片3164过度挤压形变而损坏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所述限位弹片3164的损坏几率。
又进一步地,所述端板捆扎装置还包括多个散热通风排管,每一所述散热通风排管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相邻电池单体之间。所述散热通风排管用于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工作时的散热,以提高所述电池组的散热性能,从而提高所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风排管的内部具有多个三角片体,以形成多个三角支撑结构,在形成镂空的内部结构情况下,还能提高对所述电池组的散热,详见附图8。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风排管的内部除了有多个三角板,还有单独位于散热通风排管的边缘内壁上的多个片体,详见附图9。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风排管的内部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片体,每一个所述片体分别与所述散热通风排管的两个边缘内壁连接,详见附图1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与所述散热通风排管具有相同的镂空结构,形状和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板捆扎装置包括端板组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捆扎钢带,所述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池组装端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形成有捆扎空间,所述捆扎空间用于收容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电池组;每一所述捆扎钢带包括一个钢带主体以及两个捆扎带,所述钢带主体位于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所述钢带主体用于与所述电池组抵接,每一所述钢带主体分别与两个所述捆扎带连接,所述捆扎带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每一所述捆扎带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上,以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相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电池组。通过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将电池组捆扎,确保电池组的组装稳定性,而捆扎带将钢带主体扣压在电池组装端板上,即只需有捆扎带可将钢带主体连接在电池组装端板上,使得钢带主体和电池组装端板稳定连接,从而使得捆扎钢带和电池组装端板共同稳定捆扎电池组,适用于任何具有捆扎带的钢带,有效地提高了对所捆扎的电池组的适配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端板捆扎装置,包括:
端板组件,所述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池组装端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形成有捆扎空间,所述捆扎空间用于收容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电池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捆扎装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捆扎钢带,每一所述捆扎钢带包括一个钢带主体以及两个捆扎带,所述钢带主体位于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之间,所述钢带主体用于与所述电池组抵接,每一所述钢带主体分别与两个所述捆扎带连接,所述捆扎带位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每一所述捆扎带扣压在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上,以使两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相向移动并挤压所述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个限位区,所述捆扎带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开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区之间,所述容置凹槽用于收容所述捆扎带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的侧边具有扣压弧面,所述捆扎带压合于所述扣压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带具有弧形结构,所述捆扎带与所述扣压弧面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捆扎带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捆扎钢带还包括一个连接钢带,每一所述连接钢带分别与两个位于同一个所述电池组装端板上的捆扎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区内,所述连接钢带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装端板具有镂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主体与两个所述捆扎带一体成型。
10.一种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板捆扎装置。
CN202320898821.6U 2023-04-19 2023-04-19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Active CN219575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8821.6U CN219575845U (zh) 2023-04-19 2023-04-19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8821.6U CN219575845U (zh) 2023-04-19 2023-04-19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5845U true CN219575845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8821.6U Active CN219575845U (zh) 2023-04-19 2023-04-19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5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4846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JP4515961B2 (ja) 二次電池を利用した電池モジュール
US7790313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11705575B2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US20050287429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752918A1 (en) Batte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2535962A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enhanced welding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US20050287427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8463901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KR20140006410A (ko) 전지팩
CN209786120U (zh)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CN102064333A (zh) 电池
KR101478707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모듈 어셈블리용 베이스 플레이트
KR20070112490A (ko) 전지모듈
EP3154108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KR20120016354A (ko)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JP6872142B2 (ja) 組電池
KR100627360B1 (ko) 집전판용 플레이트와 이의 이차 전지 및 전지 모듈
JP5186647B2 (ja) 2次電池
CN111463367A (zh)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1937178B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219575845U (zh)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KR20120136542A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의 단자 연결 구조
CN116454521A (zh) 端板捆扎装置以及锂电池模组
KR101297171B1 (ko) 이차 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