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1725U - 一种光纤格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1725U
CN219571725U CN202222901049.7U CN202222901049U CN219571725U CN 219571725 U CN219571725 U CN 219571725U CN 202222901049 U CN202222901049 U CN 202222901049U CN 219571725 U CN219571725 U CN 219571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ight
luminous
grating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10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功名
刘江波
代昌
初雨轩
马志国
叶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xi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xi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xi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xi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10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1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1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1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光零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纤格栅,包括格栅本体、格栅面罩以及回光格栅支架,格栅面罩与回光格栅支架之间设置有发光光纤件,在发光光纤件的两端设置有光纤模组,发光光纤件安装在回光格栅支架上,光纤模组具有发光源并耦合到发光光纤件上进行发光,发光光纤件发出的光经格栅面罩透出格栅本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发光体采用发光光纤件与回光格栅支架卡接的结构,减小了产品的深度和重量,降低了产品的电功耗和成本,提升了感知质量,电子模块集成且独立化,为一个独立的单子单元,直接布置在机舱内部,使用螺接的方式固定到回光格栅支架上,便于后期的维修及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格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光零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纤格栅。
背景技术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在整车格栅上集成发光功能,但是传统的发光形式,需要将所有的零部件安装在一个密闭的盒子内部,这就导致需要较大的深度空间,且需要使用更加多的材料,导致产品的重量增加,而且当前的发光形式为LED点阵布置,这就导致LED的数量很多,致使产品的成本很高,且电子系统位于黑盒子内部,导致售后维护困难,综上所述传统的发光格栅空间占用很大,很重,价格高且售后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款更薄更轻,发光更均匀,更具性价比的光纤格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格栅,包括格栅本体、格栅面罩以及回光格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面罩与回光格栅支架之间设置有发光光纤件,在发光光纤件的两端设置有光纤模组,发光光纤件安装在回光格栅支架上,光纤模组具有发光源并耦合到发光光纤件上进行发光,发光光纤件发出的光经格栅面罩透出格栅本体。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回光格栅支架上开设有与发光光纤件形状相仿的卡槽,所述的发光光纤件卡接在卡槽处。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卡槽呈半圆形,发光光纤件内侧卡在卡槽处并与其贴合,所述的卡槽将光线反射并从发光光纤件外侧发出光线。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卡槽位置处为高反白材料制成。
作为另一种方式,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发光光纤件一体组合有光纤支架,所述的发光光纤件与光纤支架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安装到回光格栅支架上。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光纤模组包括有PCB板部以及散热部,所述的散热部位于PCB板部的下部并用于散热,所述的PCB板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每个固定组件对应的PCB板部处设置一个发光源,在固定组件上卡接有发光光纤件,发光源经发光光纤件导出发光。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有卡设部以及弹性部,发光光纤件包括有光纤体部和水晶头部,所述的水晶头部插入卡设部,弹性部顶在光纤体部和水晶头部之间的台阶处。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弹性部包括有圆形主体,在圆形主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弹性槽,弹性槽将整个圆形主体分为多个弹性卡片部,在圆形主体中间开设有供发光光纤件伸入的插入孔槽。
在上述的一种光纤格栅中,所述的弹性卡片部为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取消密闭黑盒子结构,发光体采用发光光纤件与回光格栅支架卡接的结构,回光格栅支架与发光光纤件为仿形设计,减小了产品的深度和重量,降低了产品的电功耗和成本,提升了感知质量,仅在发光光纤件的两端布置LED,使整条发光光纤件均匀无色差发光,然后将发光光纤件摆放成造型定义的形状,用以实现客户想要的点亮图案,电子模块集成且独立化,为一个独立的单子单元,直接布置在机舱内部,使用螺接的方式固定到回光格栅支架上,便于后期的维修及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光纤格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光光纤件一体组合有光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光纤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光纤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中,PCB板部100;散热部200;固定组件300;卡设部400;弹性部500;弹性槽501;弹性卡片部502;插入孔槽600;光纤体部700;水晶头部800;台阶900;发光源1000;格栅本体1001;格栅面罩1002;回光格栅支架1003;发光光纤件1004;卡槽1005;光纤模组1006;光纤支架100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光纤格栅,包括格栅本体1001、格栅面罩1002以及回光格栅支架1003,格栅面罩1002与回光格栅支架1003之间设置有发光光纤件1004,在发光光纤件1004的两端设置有光纤模组1006,发光光纤件1004安装在回光格栅支架1003上,光纤模组1006具有发光源并耦合到发光光纤件1004上进行发光,发光光纤件1004发出的光经格栅面罩1002透出格栅本体1001,这里本专利主要是取消了传统的黑盒子结构,将回光格栅支架1003集成在原格栅支架上,沿着回光格栅支架1003将发光光纤件1004布置成造型定义的图案,电子模块实现自密封和提供光源及驱动控制的功能,从而使整个产品达到薄壁,轻量化以及售后易维护优点。
这里回光格栅支架1003上开设有与发光光纤件1004形状相仿的卡槽1005,发光光纤件1004卡接在卡槽1005处,卡槽1005呈半圆形,发光光纤件1004内侧卡在卡槽1005处并与其贴合,卡槽1005将光线反射并从发光光纤件1004外侧发出光线,这里发光的部分采用发光光纤件1004与回光格栅支架1003卡接的结构,由于回光格栅支架1003与发光光纤件1004为仿形设计,这样提供发光光纤件1004的路径,使得发光光纤件1004与回光格栅支架1003更加贴合,卡槽1005位置处为高反白材料制成,卡槽1005将光线反射并从发光光纤件1004外侧发出光线,这样用以提高产品的亮度,由于回光格栅支架1003为基本壁厚,从而减小了产品的深度和重量,这里作为另一种方式,如图3所示,这里发光光纤件1004一体组合有光纤支架1007,发光光纤件1004与光纤支架1007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安装到回光格栅支架1003上。
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光纤模组1006包括有PCB板部100以及散热部200,散热部200位于PCB板部100的下部并用于散热,这里散热部200呈间隔片状,这样可以快速的将热量排出,防止烧毁发光光纤,为方便对发光光纤进行固定,快捷的安装和更换,这里PCB板部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300,这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固定组件300的个数,每个固定组件300对应的PCB板部100处设置一个发光源1000,在固定组件300上卡接有发光光纤件1004,发光源1000经发光光纤件1004导出发光,发光源1000可以为LED或者激光器,这样降低了产品的电功耗和成本,提升了感知质量,仅在发光光纤件1004的两端布置LED,使整条发光光纤件1004均匀无色差发光,然后将发光光纤件1004摆放成造型定义的形状,用以实现客户想要的点亮图案。
固定组件300包括有卡设部400以及弹性部500,发光光纤件1004包括有光纤体部700和水晶头部800,水晶头部800插入卡设部400,卡设部400采用金属制造的,水晶头部800卡接在卡设部400上,并且直接定位到PCB板部上,由于采用了金属支架,可以进一步缩小发光源1000与发光光纤的距离,提高光学效率,发光源1000产生的热量通过背部粘结的散热部200辐射到环境中,弹性部500顶在光纤体部700和水晶头部800之间的台阶900处,水晶头部800的宽度大于光纤体部700,弹性部500包括有圆形主体,在圆形主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弹性槽501,弹性槽501将整个圆形主体分为多个弹性卡片部502,弹性卡片部502为六个,这样使得弹性力分布更加均匀,可以牢靠对发光光纤进行固定,在圆形主体中间开设有供发光光纤件伸入的插入孔槽600,使用时将水晶头部800穿过插入孔槽600并向卡设部400插入,这时弹性卡片部502就被水晶头部800撑开,当水晶头部800插入卡设部400后,弹性卡片部502就刚好顶靠在光纤体部700和水晶头部800之间的台阶900处,从而防止整个发光光纤脱出,可以快速的实现安装和固定,通过螺钉将圆形主体螺接到散热部200上,这样缩小了发光源到光纤的距离,又提高了发光源的功率,从而显著提升了整个模组光学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光纤格栅,包括格栅本体、格栅面罩以及回光格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面罩与回光格栅支架之间设置有发光光纤件,在发光光纤件的两端设置有光纤模组,发光光纤件安装在回光格栅支架上,光纤模组具有发光源并耦合到发光光纤件上进行发光,发光光纤件发出的光经格栅面罩透出格栅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光格栅支架上开设有与发光光纤件形状相仿的卡槽,所述的发光光纤件卡接在卡槽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呈半圆形,发光光纤件内侧卡在卡槽处并与其贴合,所述的卡槽将光线反射并从发光光纤件外侧发出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位置处为高反白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光纤件一体组合有光纤支架,所述的发光光纤件与光纤支架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安装到回光格栅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模组包括有PCB板部以及散热部,所述的散热部位于PCB板部的下部并用于散热,所述的PCB板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每个固定组件对应的PCB板部处设置一个发光源,在固定组件上卡接有发光光纤件,发光源经发光光纤件导出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有卡设部以及弹性部,发光光纤件包括有光纤体部和水晶头部,所述的水晶头部插入卡设部,弹性部顶在光纤体部和水晶头部之间的台阶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包括有圆形主体,在圆形主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弹性槽,弹性槽将整个圆形主体分为多个弹性卡片部,在圆形主体中间开设有供发光光纤件伸入的插入孔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卡片部为六个。
CN202222901049.7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光纤格栅 Active CN219571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1049.7U CN219571725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光纤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1049.7U CN219571725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光纤格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1725U true CN219571725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6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1049.7U Active CN219571725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光纤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1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5502B1 (ko) 가로등용 모듈형 조명 램프
JP3126462U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
KR20110007536A (ko) 패널형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20120049576A (ko) 도로조명용 가로등 유닛
US7611270B1 (en) Lighthead mounting structure
CN219571725U (zh) 一种光纤格栅
JP6313563B2 (ja) 車輌用灯具
CN209744278U (zh) 车辆用前照灯
JP2016046264A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CN115681889A (zh) 一种光纤格栅
KR101272400B1 (ko) 천장 설치용 면광원 조명장치
JP5819497B1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KR200491955Y1 (ko) 에지형 면발광장치용 조명프레임과 이것을 이용한 에지형 면발광장치
CN218883822U (zh) 一种自耦合光纤模组结构
JP5893693B1 (ja) 照明装置用発光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CN210831809U (zh) Led总成和低成本省空间曲线状信号灯
CN213177803U (zh) 一种led线形灯
CN210864609U (zh) 双塔式发光散热器
CN219550327U (zh) 结合led和激光的车灯
JP6324017B2 (ja) 車輌用灯具
CN212929745U (zh) 吸顶灯
CN219623980U (zh) 一种灯具电源安装结构
CN220338301U (zh) 背景光组件及灯具
JP5630788B2 (ja) 照明装置
JP5669092B2 (ja) Led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