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340U -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9340U
CN219569340U CN202320666394.9U CN202320666394U CN219569340U CN 219569340 U CN219569340 U CN 219569340U CN 202320666394 U CN202320666394 U CN 202320666394U CN 219569340 U CN219569340 U CN 219569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end
building
joint
spliced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63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东
汤全
唐靖
姜波
胡剑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Construction Shenzhe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Construction Shenzhe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Construction Shenzhe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filed Critical Third Construction Shenzhe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3206663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9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9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9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所述建筑构件的两侧均为接合端面,所述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有斜坡,且所述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有缺口;其中,多个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够相互拼接,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预设形状的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预设深度的凹槽。该建筑构件通过正“V”密拼拼缝处理以及分段式预制的结构形式,解决了以往装配整体式楼梯需要大吨位塔吊进行安装的问题,减少了塔吊型号、数量,提升塔吊使用效率,降低了项目施工成本。并且,为今后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的主流,就住宅而言,住宅一般选用的装配式构件为叠合板、叠合楼梯,拼接主要形式为现浇板带连接。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已经成为我国的产业政策,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楼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工程实践经验尚不丰富,尚存在部分问题需解决,其中叠合板拼缝的处理是关键问题之一。
传统的叠合板拼接型式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直角叠合板,通过预留5cm左右的现浇板带拼缝进行拼接操作。然而,这种操作方式存在吊装施工误差、铝合金龙骨与叠合板底不能充分结合、楼面浇筑完成后拼缝位置漏浆严重,后期打凿处理难度大、增加人工修补成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所述建筑构件的两侧均为接合端面,所述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有斜坡,且所述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有缺口;
其中,多个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够相互拼接,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预设形状的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预设深度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斜坡为平面斜坡,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V型拼缝;
和/或,所述缺口为L型缺口,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U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斜坡为曲面斜坡,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弧型拼缝;
和/或,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铺设有用于提高抗拉强度的玻纤网。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分别贴装有美纹纸。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紧密拼接,以使所述凹槽上下接口错位不超过1m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紧密拼接,以使相邻的接合端面之间形成的接合缝隙不大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构件至少包括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多个上述装配式建筑构件;
其中,多个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相互拼接,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预设形状的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预设深度的凹槽;所述拼缝内灌注有混凝土,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抗裂砂浆。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的灌注高度超过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顶面,且所述混凝土内设有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附加钢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正“V”密拼拼缝处理以及分段式预制的结构形式,解决了以往装配整体式楼梯需要大吨位塔吊进行安装的问题,减少了塔吊型号、数量,提升塔吊使用效率,降低了项目施工成本。
2、为提高装配式结构的安全性、缩短项目整体工期提供有益经验,为今后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板的拼接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预制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0、预制叠合板;20、附加钢筋;30、预制楼梯;1、斜坡;2、缺口;101、V型拼缝;102、U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两侧均为接合端面,并且,在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有斜坡,在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有缺口。由此,在装配时,多个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够相互拼接,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预设形状的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预设深度的凹槽,以解决吊装困难、拼缝漏浆等建筑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该建筑构件为预制叠合板10,可用于楼顶的铺设。
具体的,预制叠合板的接合端面顶端形成平面斜坡1,预制叠合板的接合端面底端形成L型缺口2。由此,当相邻两个预制叠合板拼接后,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V型拼缝101,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U型凹槽102。
在上述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紧密拼接,以使凹槽上下接口错位不超过1mm,并且,相邻的接合端面之间形成的接合缝隙不大于5mm。由此,通过将预制叠合板由传统的直角叠合板改为板侧带斜坡板底带5mm缺口的叠合板,从而使叠合板拼缝处理方法由传统的预留5cm板带的型式转换为正“V”型密拼处理。由此,预制叠合板下口相贴,预制叠合板之间间隙小,避免了吊装施工误差、拼缝位置漏浆严重等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只需将叠合板下口预留的U型凹槽填补密实即可,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工二次处理拼缝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该斜坡1和缺口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斜坡1为曲面斜坡,缺口2为弧形缺口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弧型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弧形凹槽。
本实施例中,具体施工时,凹槽内还需铺设有用于提高抗拉强度的玻纤网,并且,凹槽的内壁两侧分别贴装有美纹纸。此外,在V型拼缝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混凝土的灌注高度超过预制叠合板的顶面,且混凝土内设有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附加钢筋20。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整体拼接强度,避免后期开裂。
下面对预制叠合板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装配式预制叠合板带凹槽正“V”密拼拼缝处理工艺流程为: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标高调整→楼板支撑体系安装→叠合式预制楼板吊装→板底拼缝调整→楼板混凝土浇筑→板底拼缝挂设玻纤网→板底拼缝凹槽砂浆填缝。
具体过程如下:
1)板缝硬架标高调整
目前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故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两侧亦设硬架支撑。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若发现偏差超过5mm,应及时校正,为叠合板正确、精准吊装提供前提条件。
2)楼板支撑体系安装
叠合板下支撑系统由铝合金工字梁、托座、装配式住宅独立钢支柱和稳定三脚架组成。
独立钢支撑、工字梁、托架分别按照平面布置方案放置,调到设计标高后拉小白线并用水平尺配合调平。放置主龙骨,工字梁采用可调节木梁U型托座进行安装就位。
根据叠合楼板规格,板下设置相应个数的支承点,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至设计标高。
3)叠合板吊装
根据在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在施工现场设置叠合板专用的堆场。吊装采用塔吊进行吊装,吊装前对塔吊进行巡检,对塔吊机操工证件进行检查,确保吊装安全。楼板吊装前应将支座基础面及楼板底面清理干净,避免点支撑;
吊装时先吊铺边缘窄板,然后按照顺序吊装剩下来的板。每块楼板起吊用4个吊点,吊点位置为格构梁上弦与腹筋交接处,距离板端为整个板长的1/4到1/5之间。吊装索链采用专用索链和4个闭合钓钩,平均分担受力,多点均衡起吊,单个索链长度为4m。
楼板铺设完毕后,板的下边缘不应该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也不应出现空隙,局部无法调整避免的支座处出现的空隙应做封堵处理;支撑柱可以作适当调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无缝隙。叠合楼板的安装铺设顺序严格按照板的安装布置图进行。
4)叠合板板底拼缝调整
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对拼缝位置进行以下检查调整:
①叠合板编号检查:每块板都有对应编号,对照叠合板拼装图,确认板的设置位置,确保每块板安装正确;
②凹槽复核,拼缝处叠合板下部需设置凹槽,凹槽是为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高效填补拼缝,所以,拼缝处凹槽的留置极为重要,故在完成叠合板吊装之后要逐一检查叠合板下凹槽是否留设到位。
③拼缝凹槽调整,凹槽复核完毕后需对凹槽位置进行调整,保证两块板拼接紧密,凹槽上下接口位置平齐,凹槽接口上次错位不超过1mm,凹槽调整完成后,方可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工作。
5)叠合板拼缝挂设玻纤网
在叠合板拼缝位置满铺耐碱玻纤网,玻璃纤维网格布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用于叠合板拼缝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拼缝处后期开裂,玻纤网挂设完毕后方可对叠合板拼缝处凹槽进行抗裂砂浆填补。
6)叠合板拼缝抗裂砂浆填补
在叠合使用抗裂砂浆对叠合板拼缝处5mm凹槽进行填补。抗裂砂浆是一种新型的抗龟裂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直接披刮于混凝土板面,干透后形成表面粗糙,具有不龟裂、不透黄、不脱落之功效,使腻子具有更好的附着力不影响后期装饰装修且操作简便,无毒环保。
抗裂砂浆现场施工不允许添加任何外加剂,严格控制水固比和抹灰时间。基层吸水性强或表面过分干燥的基层,应先用封底剂涂刷一道或喷少量清水润湿后再施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雨、防曝晒。抗裂砂浆在储存过程中,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抗裂砂浆在使用时,一次不可调制过多,视施工用量而定,如出现未使用完就结块,不能继续使用。
叠合板拼缝凹槽填补步骤:
①基层处理:将板底的杂物清理干净,应将混凝土上的突出物剔除,将基底上浮尘扫除,提前用水喷淋,使之湿润。
②铺设耐碱玻纤网布:把耐碱玻纤网布用抹子直接固定在凹槽表面,耐碱玻纤网布铺设时要求平整、无皱褶,顺序搭接,搭接宽度30-50mm严禁漏铺。
③抗裂砂浆修槽:涂抹抗裂砂浆前应对凹槽两侧铺贴美纹纸,美纹纸铺贴完毕后方可使用抗裂砂浆修槽,修槽完成面平板底。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叠合板进行施工时,能够很好地解决叠合板拼缝处理问题,使施工人员降低了二次处理拼缝的成本、加快工期进度,让施工人员更好的接受装配式建筑,便于推动装配式结构的发展。
此外,与传统叠合板拼缝处理方式相比,利用该预制叠合板的施工方式具有可缩短工期、减少二次处理拼缝人工费用的优点,其中,拼缝二次处理人工费每米约减少10元,装配式建筑施工每层约减少1天的施工时间。例如:1栋32层住宅,每层叠合板拼缝约50m,使用该预制叠合板的施工方式可节省工期约一个月,节省人工成本约1.6万元。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该建筑构件为预制楼梯30,可用于楼梯的建设。
具体的,预制楼梯的接合端面顶端形成平面斜坡,预制楼梯的接合端面底端形成L型缺口。由此,当相邻两个预制楼梯拼接后,相邻两个预制楼梯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V型拼缝,且相邻两个预制楼梯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U型凹槽。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预制楼梯一分为二,减轻其自重,可降低塔吊型号。预制楼梯吊装完成后,对预制楼梯拼缝进行处理,通过缝隙打胶、灌水泥浆、挂玻纤网格布抹平等方式填充缝隙,从而达到拼缝防渗漏、省成本的目的。
下面对预制楼梯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装配式预制楼梯的拼缝处理工艺流程为:深化设计→施工准备→预制楼梯安装调平→基层清理→预制楼梯底部打胶→预制楼梯顶部灌缝→预制楼梯拼缝底部挂网、抹平;
具体过程如下:
1)深化设计
调整预制楼梯深化图,将其一分为二。
2)施工准备
①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拼缝做法,进行交底学习。
②编制施工预算,做好人、材、机的准备工作。
③检查、核验施工测量、检验所用仪器仪表。
3)预制楼梯安装调平
预制楼梯安装前座浆调平,保证两段预制楼梯在同一平面上。
4)基层清理
拆除预制楼梯木模板成品保护件,将预制楼梯拼缝周边及拼缝内部基层使用钢丝球清理干净。
5)预制楼梯拼缝底部打胶
预制楼梯底部拼缝两侧贴美纹纸,用打胶枪在预制楼梯底部缝隙打玻璃胶,沿楼梯长度方向满打,打胶深度约20~30mm,玻璃胶固化后,去除美纹纸。
6)预制楼梯顶部灌缝
玻璃胶固化后,在预制楼梯顶部缝隙两侧贴美纹纸,用打胶枪灌注水泥浆,水泥浆调配时一定要先实验,确保流动性小。水泥浆灌注从楼梯下端踏步开始,一个个踏步灌注,直至上端踏步灌满。
7)预制楼梯拼缝底部挂网、抹平
预制楼梯底部拼缝处各存在100mm宽5mm厚凹槽,为减少后期开裂风险,凹槽每侧各伸出100mm宽、即挂400mm宽玻纤网,用5mm厚抗裂砂浆抹平200mm宽凹槽。两侧突出的100mm宽玻纤网,后续采用白色内墙腻子抹平遮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正“V”密拼拼缝处理以及分段式预制的结构形式,解决了以往装配整体式楼梯需要大吨位塔吊进行安装的问题,减少了塔吊型号、数量,提升塔吊使用效率,降低了项目施工成本。
2、为提高装配式结构的安全性、缩短项目整体工期提供有益经验,为今后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构件的两侧均为接合端面,所述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有斜坡,且所述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有缺口;
其中,多个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够相互拼接,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预设形状的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预设深度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坡为平面斜坡,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V型拼缝;
和/或,所述缺口为L型缺口,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U型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坡为曲面斜坡,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弧型拼缝;
和/或,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弧形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内铺设有用于提高抗拉强度的玻纤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内壁两侧分别贴装有美纹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紧密拼接,以使所述凹槽上下接口错位不超过1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紧密拼接,以使相邻的接合端面之间形成的接合缝隙不大于5m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构件至少包括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
9.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
其中,多个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相互拼接,以使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顶端形成预设形状的拼缝,且相邻两个建筑构件的接合端面的底端形成预设深度的凹槽;所述拼缝内灌注有混凝土,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抗裂砂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的灌注高度超过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顶面,且所述混凝土内设有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附加钢筋。
CN202320666394.9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Active CN219569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6394.9U CN21956934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6394.9U CN21956934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9340U true CN219569340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7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6394.9U Active CN21956934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9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4975B (zh) 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施工工法
CN102296837B (zh) 带预制件的多层建筑及其半预制构筑方法
CN111926910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CN111206698A (zh) 装配式墙板的施工方法
CN105484391A (zh) 轻质保温grc免拆模板制作保温防水墙体的施工方法
CN11285474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CN104594387A (zh) 改进的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CN211229052U (zh) 一种带有外墙面砖结构的吊装alc墙板
CN105672664A (zh) 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
CN110792200A (zh) 一种无需后期剔打的砌体施工方法及其包管结构
CN105780992A (zh) 一种正交正放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施工工法
CN113374295A (zh) 一种老旧钢木结构屋架拆除复建施工方法
CN117661844A (zh) 一种轻质节能墙隔板安装施工方法
CN21956934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建筑结构
CN111591852A (zh) 一种加装电梯的施工方法及其应用
CN116104224A (zh) 一种外墙保温一体化缝隙拼装构造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2767284B (zh) 混凝土薄壁下返檐半预制施工工艺
CN211817210U (zh) 钢制隔墙结构
CN111379337B (zh)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CN212866855U (zh) 一种弧形木纹清水混凝土屋面模板体系
CN107859337A (zh) 钢结构厂房fpb轻质墙板抗裂结构施工工法
CN102777032A (zh) 预制卫生间的安装方法
CN111576681A (zh) Fs复合保温施工一体化技术施工工艺
CN113026959A (zh) 预制楼梯的安装方法
CN214090425U (zh) 侧边倒角防开裂保温模板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