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6100U -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6100U
CN219566100U CN202321972685.7U CN202321972685U CN219566100U CN 219566100 U CN219566100 U CN 219566100U CN 202321972685 U CN202321972685 U CN 202321972685U CN 219566100 U CN219566100 U CN 21956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ttle
cap
bottle cap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26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ama Sweet Home Bee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apid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apid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apid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26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该瓶盖包括瓶盖主体、上盖、下筒和内筒;瓶盖主体具有外圈悬边和内圈悬边,内圈悬边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齿;下筒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齿相配合的第二齿,下筒上设置有第一螺纹;上盖可带动内筒旋转,内筒中具有溶质腔,其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下筒中,内筒包括闷盖及筒体,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筒体上还开设有和溶质腔连通的出口;瓶盖在封闭状态时,闷盖位于下筒的下端部内以将其密闭,下筒的上端部、内圈悬边、上盖的挤压边及筒体的顶端部自外至内依次层叠以使第二齿与第一齿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外形美观而且能够防止用户误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类瓶盖可独立存放液体或固体粉末等溶质,瓶盖内预置的液体或固体粉末和瓶内的液体分开独立储存,在需要时再将二者混合。如中国专利CN202121564943.9公开了一种下落式即配饮料瓶盖,包括上盖、下盖和密封盖;上盖之下连接有圆筒状的储藏仓;下盖的连接部与上盖螺纹连接,下盖的卡合部卡在瓶体上,密封盖的底面上设有一圈密封槽,密封盖的侧壁顶部开设有一圈卡槽;固定环与密封盖通过卡扣带连接,当瓶盖处于未开封状态时,储藏仓的底部与密封槽卡接,固定环的底部伸入卡槽内,卡扣带处于弯曲状态。为了获得较大的储存容量,瓶盖的整体体积就会变得较大,影响瓶盖及瓶装产品的美观性;此外,还存在误操作的风险,即在储存腔还没有打开过的情况下误将瓶盖整体旋出瓶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沉入瓶中的瓶盖以及瓶装产品,外形美观而且能够防止用户误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包括能够接合在瓶子的瓶口上的瓶盖主体;所述瓶盖主体具有外圈悬边和内圈悬边,所述外圈悬边和所述内圈悬边均呈环状且间隔设置,所述内圈悬边位于所述外圈悬边的内侧,所述内圈悬边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齿;
所述瓶盖还包括:
上盖,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瓶盖主体,所述上盖具有自瓶口向下延伸的挤压边;
下筒,其中空且上下两端部开放,所述下筒的上端部套于所述内圈悬边的外侧,所述下筒的上端部和所述外圈悬边之间形成可供瓶口插入的空间,所述下筒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相配合的第二齿,所述下筒的中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
内筒,其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筒中,所述内筒中具有用于存放溶质的溶质腔,所述内筒包括能够将所述下筒的下端部封闭的闷盖及自所述闷盖向上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筒体上还开设有和所述溶质腔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闷盖的上方;
其中,所述上盖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挤压边的内侧,所述连接部能够和所述筒体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内筒旋转;
所述瓶盖具有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瓶盖主体上以将所述溶质腔的上端密闭,所述闷盖位于所述下筒的下端部内以将其密闭,所述下筒的上端部、所述内圈悬边、所述挤压边及所述筒体的顶端部自外至内依次层叠以使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相互啮合;所述瓶盖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闷盖和所述下筒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溶质腔通过所述出口和所述间隙连通,所述筒体的顶端部脱离所述挤压边并位于其下方,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解除啮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瓶盖还具有饮用状态,在所述饮用状态时,所述瓶盖主体及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所述瓶盖主体及所述上盖自瓶口上分离,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保留在瓶子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筒上开设有回流孔,所述筒体的上部开设有和所述溶质腔连通的回流入口;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回流孔的上方,所述回流孔被封闭;所述瓶盖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回流孔和所述回流入口相对齐以使所述回流孔和所述溶质腔连通。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筒具有颈部,所述颈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筒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内径,所述回流孔开设于所述颈部上;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颈部和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相接触,或所述颈部和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上方,所述颈部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的上方。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筒体相互插接,所述连接部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筒体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瓶盖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凸筋,所述瓶盖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凸筋抵在所述第二凸筋上并允许二者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筋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筋的外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凸筋的内径。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下部和所述下筒间隔设置,所述筒体的下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间隔筋,所述间隔筋的外边缘和所述下筒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所述闷盖具有延伸至所述下筒的下端面的下方的外边缘,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闷盖的所述外边缘和所述下筒的下端面之间具有密封圈。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筒的上端部具有能够位于瓶口上端面上的水平折边,所述水平折边上设有密封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折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密封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主体通过可撕裂的第一防盗环连接一顶圈部,所述顶圈部套在所述上盖上并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及所述内圈悬边具有弹性;所述瓶盖主体还包括密封凸缘,所述密封凸缘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盖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卡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圈悬边的内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瓶口的内螺纹,所述外圈悬边的下端通过第二防盗环连接有底圈部,所述底圈部上设置有和瓶子相固定的翻折边。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装产品,包括瓶子,所述瓶装产品还包括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整体位于所述瓶子内,所述溶质腔内存放有溶质,所述瓶盖在封闭状态时,所述溶质与所述瓶子内的液体相互隔离;所述瓶盖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溶质腔通过所述出口及所述间隙与瓶内空间相连通,所述溶质和所述瓶子内的液体相互混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瓶盖在所述饮用状态时,所述瓶盖主体及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所述瓶盖主体及所述上盖自瓶口上分离,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保留在瓶子中。
在一特定的实施例中,溶质为蜂蜜,瓶子内的液体为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下筒及内筒均可沉入瓶中,在保证获得较大的溶质腔的同时,不需要额外增加瓶盖露出瓶口的部分的体积,从而瓶盖及使用该瓶盖的瓶装产品的整体外形较为美观和协调;此外,通过下筒上的齿与瓶盖主体上的齿的相互配合,仅允许在旋转上盖使内筒下移将闷盖顶出后才能拧动瓶盖主体,避免用户在还未打开溶质腔将溶质混匀的情况下误将瓶口打开,防止误操作。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溶质腔打开后,瓶盖主体和上盖作为组合件可以从瓶子上取下,与下筒及内筒分离,下筒及内筒可保持在瓶子内,瓶盖放置方便而且方便饮用。
进一步地,瓶盖在封闭状态时,瓶盖主体和上盖之间密封(例如通过环形凹槽和环形凸筋配合),瓶盖主体和下筒之间密封(例如通过密封层密封),下筒和瓶子之间密封(例如通过密封层密封),下筒和内筒之间密封(例如通过密封垫和密封圈密封),瓶盖各处均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上盖旋转带动内筒旋转并在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配合下,驱使内筒整体下移,然后内筒上的回流入口打开,闷盖自下筒下端部顶出,内筒中的溶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入瓶子内(例如,蜂蜜的比重为1.4,大于水,可以顺利向下流出),瓶子内的水位上升,内筒中有形成真空的趋势,此时,从回流入口处抽入瓶内液体,形成流体连通回路;故,瓶盖内不会和外界大气连通,溶质流入瓶子后摇匀时,液体不会洒出瓶子。此外,当瓶盖打开喝到最后时,液体可以从回流入口处流出到瓶外,可完全将瓶内液体喝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盖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盖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盖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瓶盖主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盖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筒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筒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瓶盖主体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在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筒的立体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筒的立体图。
其中,
1、瓶盖主体;11、内圈悬边;110、第一齿;12、外圈悬边;13、密封凸缘;14、环形凹槽;15、第一防盗环;16、第二防盗环;17、底圈部;18、顶圈部;
2、上盖;21、环形凸筋;22、连接部;23、挤压边;24、第一凸筋;
3、下筒;31、回流孔;32、第二齿;33、第一螺纹;34、颈部;35、密封层;36、水平折边;
4、内筒;40、第二凸筋;41、回流入口;42、出口;43、溶质腔;44、闷盖;45、筒体;46、第二螺纹;47、密封垫;48、间隔筋;4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沉入瓶中的瓶盖以及瓶装产品。瓶装产品包括瓶子及如图1至14所示的瓶盖。参照图1至图14所示,该瓶盖由瓶盖主体1、上盖2、下筒3和内筒4及下文将述及的密封件构成,瓶盖主体1、上盖2、下筒3和内筒4均由塑料(如PP或HDPE)制成,透明或半透明,并能够允许一定程度的形变,即,具有一定弹性。内筒4内具有溶质腔43,溶质腔43内存放有溶质,溶质为蜂蜜或果汁浓缩液。瓶盖在封闭状态时,溶质与瓶子内的液体(例如水)相互隔离。瓶盖在打开状态时,溶质和瓶子内的液体相互混合。
进一步地,瓶盖主体1接合在瓶子的瓶口上。瓶盖主体1具有内圈悬边11和外圈悬边12,外圈悬边12和内圈悬边11间隔设置,内圈悬边11位于外圈悬边12的内侧。具体地,外圈悬边12套在瓶口的外侧,并和瓶口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内圈悬边11伸入瓶口内。瓶盖主体1的外圈悬边12通过可撕裂的第一防盗环15连接一顶圈部18,顶圈部18套在瓶子上并抵或卡在瓶子上。如图10所示,内圈悬边11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齿110,第一齿110自内圈悬边1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第一齿110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内圈悬边11的外圆周间隔设置。第一齿110为竖直延伸的直齿。
上盖2可转动地连接于瓶盖主体1,其作用之一为将瓶盖主体1的上端密闭,作用之二为将溶质腔43打开。上盖2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22及自瓶口向下延伸的挤压边23,连接部22位于挤压边23的内侧,连接部22能够和内筒4的筒体45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内筒旋转。
下筒3为中空且上下两端部开放的筒体状,下筒3的上端部套于内圈悬边11的外侧,下筒3的上端部和外圈悬边12之间形成可供瓶口插入的空间。下筒3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齿110相配合的第二齿32。下筒3的中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33。
内筒4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下筒3中。内筒4中具有用于存放溶质的溶质腔43。内筒4包括能够将下筒3的下端部封闭的闷盖44及自闷盖向上延伸的筒体45,闷盖44和筒体45由塑料(如PP或HDPE)一体注塑形成。筒体4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33相配合的第二螺纹46,筒体45上还开设有和溶质腔43连通的出口42,出口42位于第二螺纹46的下方且位于闷盖44的上方。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46被配置为当筒体45顺时针旋转时使筒体45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的瓶盖在封闭状态时,上盖2连接于瓶盖主体1上以将溶质腔43的上端密闭,闷盖44位于下筒3的下端部内以将其密闭,下筒3的上端部、内圈悬边11、挤压边23及筒体45的顶端部自外至内依次层叠以使第二齿32与第一齿110相互啮合(如图4所示)。瓶盖在打开状态时,闷盖44和下筒3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溶质腔43通过出口42和间隙连通,溶质和瓶子内的液体相互混合,筒体45的顶端部下移从而脱离挤压边23并位于挤压边23的下方,第一齿110和第二齿32解除啮合。
该瓶盖还具有饮用状态,在饮用状态时,瓶盖主体1及上盖2脱离下筒3及内筒4,瓶盖主体1及上盖2自瓶口上分离,下筒3及内筒4保留在瓶子中。
进一步地,下筒3上开设有回流孔31,筒体45的上部开设有和溶质腔43连通的回流入口41。瓶盖在封闭状态时,回流入口41位于回流孔31的上方,回流孔31被封闭。瓶盖在打开状态时,回流孔31和回流入口41相对齐以使回流孔31和溶质腔43连通。具体地,下筒3具有颈部34,颈部34的内径小于下筒3的其他部位(包括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内径,回流孔31开设于该颈部34上。瓶盖在封闭状态时,颈部34和筒体45的外表面相接触,或颈部34和筒体45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7。回流入口41位于第二螺纹46的上方,颈部34位于第一螺纹33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筒体45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垫47,当瓶盖在封闭状态时密封垫47的高度和下筒3上的回流孔31的高度相当,二者持平,从而将回流孔31封闭;在瓶盖打开的过程中,内筒4逐步下移,回流孔31相对密封垫47下移,从而和瓶子内的空间连通,将溶质腔43和瓶子内部构成流体流通回路,避免在溶质腔43内形成真空,使得溶质腔43内的溶质能够更容易地流入下方的瓶内空间中,例如,可借助重力作用自动向下流。
进一步地,连接部22和筒体45相互插接,连接部22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部,筒体45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配合部,瓶盖打开的过程中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接,以带动筒体45在上盖2旋转时随之旋转。具体地,连接部22插入筒体45内,第一配合部为设于连接部22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凸筋24,第二配合部为设于筒体45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凸筋40,瓶盖打开的过程中第一凸筋24抵在第二凸筋40上并允许二者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第一凸筋24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凸筋40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凸筋40的内径。
进一步地,筒体45的下部和下筒3间隔设置,筒体45的下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间隔筋48,间隔筋48为上下延伸的长条状,间隔筋48的外边缘和下筒3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闷盖44具有延伸至下筒3的下端面的下方的外边缘。瓶盖在封闭状态时,闷盖44的外边缘和下筒3的下端面之间具有密封圈49。
进一步地,下筒3的上端部具有能够位于瓶口上端面上的水平折边36,水平折边36上设有密封层35。具体地,水平折边3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密封层35,分别实现下筒3和瓶盖主体1、及下筒3和瓶口之间的密封。水平折边36压紧在瓶盖主体1和瓶口的上端面之间,将下筒3相对瓶子固定;当第一齿110和第二齿32啮合后,瓶盖主体1也不能相对瓶子旋转。
进一步地,瓶盖主体1通过可撕裂的第一防盗环15连接一顶圈部18,顶圈部18套在上盖2上并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防盗环15指示溶质腔43是否被打开过。第一防盗环15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齿构成,相邻连接齿之间为缺口。
上盖2及内圈悬边11可具有弹性。瓶盖主体1还包括密封凸缘13,密封凸缘13上设有环形凹槽14,上盖2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筋21,环形凸筋21卡在环形凹槽14中。通过环形凹槽14和环形凸筋21的相互卡合,将溶质腔43的上端密封,避免混匀前及混匀过程中的任何泄漏。
外圈悬边12的内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瓶口的内螺纹,沿特定方向旋转可使瓶盖主体1自瓶口上旋出。外圈悬边12的下端通过第二防盗环16连接有底圈部17,底圈部17上设置有和瓶子相固定的翻折边。通过第二防盗环16指示瓶口是否被打开过。第二防盗环16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齿构成,相邻连接齿之间为缺口。
上述沉入瓶中的瓶盖的使用过程如下:
顺时针方向旋动上盖2,扭断第一防盗环15,继续旋转,带动内筒4旋转,在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46的相互配合下,下筒3旋转的同时向下移动,闷盖44顶出,蜂蜜或果汁浓缩液等溶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由于该液体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所以往下流)。由于内筒4下旋同时也打开了下筒3侧面的多个回流孔31,使得液体流出后溶质腔43顶部有瓶内的空气流入,没有形成真空状态,所以溶质很快流入瓶子中;
摇一下瓶子,使溶质能够完全溶解于瓶子中的液体(例如水);
旋开瓶盖本体1,拿走瓶盖主体1和上盖2的组合体(注意此时上盖2与内筒4已完全脱离)就可以饮用了。瓶子的水经由内筒4直接流出瓶口或由下筒3上的回流孔31及内筒4上部的回流入口41流入内筒4中再流出瓶口,当瓶内液体量少时主要由回流孔31及回流入口41流入内筒4中再流出瓶口。
本实施例的瓶盖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利用瓶子内部空间储存液体,瓶盖外观漂亮,瓶子整体造型美观;
可利用软胶密封并使用双色注塑技术(下筒3和密封层35能够通过双色注塑技术一体成型)使得伸入瓶内的容器密封有保障;
当用户误操作时,例如,没有先旋动上盖2使其与内筒4脱离,而是直接打开瓶盖本体1,发明人设计了防转齿(即上述第一齿110和第二齿32),这样瓶盖主体1不能旋动打开。只有上盖2旋转后与内筒4脱离后才能旋动瓶盖本体1;这是由于图4所示的特殊结构,即瓶盖在打开前,瓶口位于瓶盖主体1的外圈悬边12和下筒3的上端部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中,而下筒3的上端部、内圈悬边11、挤压边23及筒体4的顶端部自外至内依次层叠,其中,瓶口和筒体4的顶端部将下筒3的上端部、内圈悬边11和挤压边23挤压在二者之间,内圈悬边11向外略微变形,从而其上的第一齿110和下筒3上的第二齿32相互啮合,阻止瓶盖主体1相对下筒3及瓶子旋转;而当瓶盖被打开后,筒体45的顶端部下移,其施加于挤压边23及内圈悬边11上的向外的挤压力消失,内圈悬边11向内复位,第一齿110和第二齿32相互脱离,即解除啮合,瓶盖主体1可相对下筒3及瓶子旋转。
与外面市场上明显不同的是,该瓶盖中,上盖2压入瓶盖本体1后则不能取出,而且使用时只能旋转,不会往上或往下运动,所以它与瓶盖本体的密封是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包括能够接合在瓶子的瓶口上的瓶盖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具有外圈悬边和内圈悬边,所述外圈悬边和所述内圈悬边均呈环状且间隔设置,所述内圈悬边位于所述外圈悬边的内侧,所述内圈悬边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齿;
所述瓶盖还包括:
上盖,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瓶盖主体,所述上盖具有自瓶口向下延伸的挤压边;
下筒,其中空且上下两端部开放,所述下筒的上端部套于所述内圈悬边的外侧,所述下筒的上端部和所述外圈悬边之间形成可供瓶口插入的空间,所述下筒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相配合的第二齿,所述下筒的中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
内筒,其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筒中,所述内筒中具有用于存放溶质的溶质腔,所述内筒包括能够将所述下筒的下端部封闭的闷盖及自所述闷盖向上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筒体上还开设有和所述溶质腔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闷盖的上方;
其中,所述上盖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挤压边的内侧,所述连接部能够和所述筒体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内筒旋转;
所述瓶盖具有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瓶盖主体上以将所述溶质腔的上端密闭,所述闷盖位于所述下筒的下端部内以将其密闭,所述下筒的上端部、所述内圈悬边、所述挤压边及所述筒体的顶端部自外至内依次层叠以使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相互啮合;所述瓶盖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闷盖和所述下筒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溶质腔通过所述出口和所述间隙连通,所述筒体的顶端部脱离所述挤压边并位于其下方,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解除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还具有饮用状态,在所述饮用状态时,所述瓶盖主体及所述上盖脱离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所述瓶盖主体及所述上盖自瓶口上分离,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保留在瓶子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上开设有回流孔,所述筒体的上部开设有和所述溶质腔连通的回流入口;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回流孔的上方,所述回流孔被封闭;所述瓶盖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回流孔和所述回流入口相对齐以使所述回流孔和所述溶质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具有颈部,所述颈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筒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内径,所述回流孔开设于所述颈部上;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颈部和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相接触,或所述颈部和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上方,所述颈部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筒体相互插接,所述连接部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筒体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瓶盖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凸筋,所述瓶盖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凸筋抵在所述第二凸筋上并允许二者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凸筋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筋的外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凸筋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部和所述下筒间隔设置,所述筒体的下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间隔筋,所述间隔筋的外边缘和所述下筒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所述闷盖具有延伸至所述下筒的下端面的下方的外边缘,所述瓶盖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闷盖的所述外边缘和所述下筒的下端面之间具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的上端部具有能够位于瓶口上端面上的水平折边,所述水平折边上设有密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密封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通过可撕裂的第一防盗环连接一顶圈部,所述顶圈部套在所述上盖上并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及所述内圈悬边具有弹性;所述瓶盖主体还包括密封凸缘,所述密封凸缘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盖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卡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13.一种瓶装产品,包括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装产品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沉入瓶中的瓶盖,所述下筒及所述内筒整体位于所述瓶子内,所述溶质腔内存放有溶质,所述瓶盖在封闭状态时,所述溶质与所述瓶子内的液体相互隔离;所述瓶盖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溶质腔通过所述出口及所述间隙与瓶内空间相连通,所述溶质和所述瓶子内的液体相互混合。
CN202321972685.7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Active CN21956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2685.7U CN219566100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2685.7U CN219566100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6100U true CN219566100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2685.7U Active CN219566100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6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94119A1 (en) Dispenser System
PL200210B1 (pl) Zamknięcie dozujące otwierane przez przekręcanie posiadające opcjonalną przekłuwaną wkładkę
CN102069949B (zh) 一种螺牙旋盖开启的液体瓶盖
CN109292248B (zh) 容器的封帽
CN219566100U (zh) 一种沉入瓶中的瓶盖及瓶装产品
CN219361919U (zh) 一种能够储存液体或固体粉末的瓶盖及瓶装饮料
CN213769725U (zh) 一种防儿童开启的滴管瓶
CN205076231U (zh) 旋转顶出密封瓶盖结构及相应的密封瓶
CN211392269U (zh) 一种防儿童开启的滴管瓶
CN220466261U (zh) 一种瓶盖及灌装产品
CN116620713B (zh) 一种预置溶质的瓶盖、容器及其灌装方法
CN111547369A (zh) 一种防儿童开启的滴管瓶
CN219506641U (zh) 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及容器
CN220663459U (zh) 一种即配式瓶盖
CN217023599U (zh) 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
CN216003784U (zh) 一种分离存储饮料瓶盖
CN220997550U (zh) 一种由内密封盖组合的固液分离饮料瓶盖
CN220411426U (zh) 一种快速打开的安全盒体
CN219278249U (zh) 储存式按压推杆瓶盖
CN215623949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14691100U (zh) 一种连体塞盖式热饮杯盖
CN220866069U (zh) 存储盖及包括其的盛液容器
CN214113491U (zh) 一种存储溶质的瓶盖结构
CN220616781U (zh) 一种简便即配式饮料瓶
CN219949118U (zh) 一种旋钮出料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547000, No. 1080-4 Chengbei Road, Bama Town, Bama Yao Autonomous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Bama Sweet Home Bee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235 Gongtang Road, Luzh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RAPID PRECISION MOLD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