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7534U - 一种脱毛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7534U
CN219557534U CN202222651331.4U CN202222651331U CN219557534U CN 219557534 U CN219557534 U CN 219557534U CN 202222651331 U CN202222651331 U CN 202222651331U CN 219557534 U CN219557534 U CN 219557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outlet
opening
dissipation channe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13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登仕
方少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13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7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7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7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护理器具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脱毛仪,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连通容纳腔;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于容纳腔,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以及容纳腔连通;控制组件,设置于容纳腔;脱毛机构,设置于容纳腔,且脱毛机构的部分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脱毛机构与控制组件连接;冷却驱动器,冷却驱动器与控制组件连接,冷却驱动器设置有第一驱动口,第一驱动口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减少脱毛仪内部器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脱毛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护理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毛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毛仪主要采用的是非连续的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简称IPL)技术,即利用了光的“选择性光热效应”,用调节到特定波长的光穿过表皮,直接照射毛囊,毛囊、毛干的黑色素选择性吸收光能,由此产生的热效应使毛囊坏死,毛发便不再生长,光照脱毛作为安装快捷长久的去毛技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脱毛仪在工作时,脱毛仪机身内部容易因器件运行而温度升高,导致脱毛仪内部的器件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烧坏、短路等危险,即目前的脱毛仪机身内部散热仍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毛仪,改善了上述脱毛仪内部散热仍有待提高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毛仪,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腔;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以及所述容纳腔连通;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脱毛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脱毛机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脱毛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冷却驱动器,所述冷却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设置有第一驱动口,所述第一驱动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以及,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控制组件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中框和下壳,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框的一侧面,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框的另一侧面,所述上壳、下壳以及中框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中框上。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驱动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自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流通,外部冷却介质在经过所述脱毛机构后部分从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一出风口流出,外部冷却介质的又一部分经过所述第三开口、控制组件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下壳上;所述脱毛仪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箱体,所述散热箱体上设置有第三散热通道;所述冷却驱动器设置有第二驱动口,所述第二驱动口与所述第三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三散热通道内流通并从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出。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散热箱体设置有散热空间以及连通所述散热空间的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与所述第二驱动口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口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将所述散热空间分隔形成多个所述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三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中框包括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第一侧板、底板以及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板和电容,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容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还设置有收容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脱毛机构包括光照组件、冷敷组件和滤光片,所述光照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光照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光照组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冷敷组件包括冷敷件,所述冷敷件固定于所述第四开口,所述冷敷件背离所述光照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第四开口伸出并且插接于所述第五开口处,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光照组件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滤光片和冷敷件后自所述第五开口输出。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冷敷组件还包括对所述冷敷件制冷的制冷件,所述制冷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脱毛仪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制冷件接触,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抵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导热件背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导热层。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脱毛仪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所述导热层的制作材料包括石墨烯;所述导热件为铜板、铝板、热管、均温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片的制作材料包括铜、铝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脱毛机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光通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冷敷件和所述滤光片之间,所述密封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冷敷件抵接,所述密封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光片抵接,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冷敷件和所述滤光片之间的周缘封闭,所述透光通孔用于供所述光线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光照组件包括光源、两个固定架和反射板,所述两个固定架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光源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固定架,所述光源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所述固定架,所述反射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冷敷件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冷却驱动器包括第三驱动口,所述第三驱动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自所述第三驱动口朝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有壳体、安装支架、控制组件、脱毛机构和冷却驱动器。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以及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脱毛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脱毛机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脱毛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设置有第一驱动口,所述第一驱动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其中,利用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从而起到对脱毛仪中的脱毛机构起到散热的作用,以及,利用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控制组件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从而起到对脱毛仪中的控制组件起到散热的作用,进一步减少脱毛仪内部器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减少脱毛仪内部器件因高温发生烧坏、短路等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部分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第一散热通道的空气流通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第二散热通道的空气流通路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爆炸另一标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又一部分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毛仪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2,脱毛仪1000包括壳体10、脱毛机构20、安装支架30、冷却驱动器40、散热组件50和控制组件60。其中,所述脱毛机构2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30内,所述安装支架30、冷却驱动器40、散热组件50以及控制组件6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脱毛机构20、散热组件50、冷却驱动器40与所述控制组件60连接。以下对壳体10、脱毛机构20、安装支架30、冷却驱动器40、散热组件50以及控制组件60作具体说明。
对于上述壳体10,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0设置有容纳腔10a、第一出风口10b、第二出风口10c和第三出风口10d,所述第一出风口10b、第二出风口10c以及第三出风口10d均与所述容纳腔10a连通,所述容纳腔10a可用于收容安装支架30、冷却驱动器40、散热组件50等部件,所述第一出风口10b、第二出风口10c和第三出风口10d均可便于散热。
具体的,所述壳体10包括上壳101、中框102和下壳103,所述容纳腔10a位于所述中框102上,所述上壳10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框102的一侧面,所述下壳10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框102的另一侧面,所述上壳101、下壳103以及中框102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10a,所述第一出风口10b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0c均位于所述中框102上,所述第三出风口10d位于所述下壳103上。这样设置,在位于容纳腔10a内的电子部件出现损坏时,用户可通过将上壳101和/或下壳103从所述中框102上拆卸下来,便于对损坏的电子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其中,对于所述上壳101与所述中框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以及,所述下壳103与所述中框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螺接、卡接、铆接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102包括顶板1021、底板1022、第一侧板1023和第二侧板1024,所述顶板1021、第一侧板1023、底板1022以及第二侧板1024依次连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10a,所述第二出风口10c位于所述底板1022上,且所述第二出风口10c与安装支架30上的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60的部分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控制组件60的部分构件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流出,从而起到对所述控制组件60中的部分构件散热的作用。此外,对于所述顶板1021、底板1022、第一侧板1023以及第二侧板1024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所述顶板1021、底板1022、第一侧板1023以及第二侧板1024之间可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一体成型制作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2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10a的第五开口10e,所述第五开口10e便于所述脱毛机构20产生的光线输出。
对于上述安装支架30,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内,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有收容腔30a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30a的出光口,所述收容腔30a可用于收容于所述脱毛机构20中的部分构件,且所述脱毛机构20产生的光线可通过所述出光口输出。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未标示)和第二散热通道(未标示),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收容腔30a以及所述容纳腔10a之间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以及第二散热通道均可实现对位于所述收容腔30a内的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外部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通道内的流通路径如图5所示,外部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通道内的流通路径如图6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有第一开口30b和第二开口30c,所述第一开口30b和第二开口30c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开口30b和第二开口30c可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外部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开口30b流进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并从所述第二开口30c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有第三开口30d,所述第三开口30d和所述第一开口30b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开口30b和第三开口30d可分别作为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共用一个进风口。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之间也可相互独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有第四开口30e,所述第四开口30e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四开口30e可便于所述脱毛机构20产生的光线输出,所述第四开口30e即为上述的出光口。
对于上述脱毛机构2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脱毛机构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所述脱毛机构20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时,可起到对所述脱毛机构20的部分构件散热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脱毛机构20包括光照组件201、冷敷组件202和滤光片203。所述光照组件20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且所述光照组件201位于所述收容腔30a内,所述光照组件201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冷敷组件202包括冷敷件2021,所述冷敷件2021固定于所述第四开口30e,所述冷敷件2021背离所述光照组件201的一端从所述第四开口30e伸出并且插接于所述第五开口10e处,所述滤光片203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光照组件201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滤光片203和冷敷件2021后自所述顶板1021上的第五开口10e输出。
其中,在使用脱毛仪产品时,所述冷敷件2021与使用者的肌肤贴合,所述光照组件201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冷敷件2021照射至使用者皮肤的毛囊,利用光线穿透皮肤照射毛囊进行脱毛,所述冷敷件2021可以快速降温以减小光线带来的灼热感,保持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冷敷件2021为晶体材质,具体可为蓝宝石、K9玻璃、水晶玻璃,仅需满足透光晶体的材质即可,可选地为蓝宝石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敷组件202还包括对所述冷敷件2021制冷的制冷件2022,所述制冷件2022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30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冷敷件2021为蓝宝石材质,因此冷敷件2021也可作为出光口使用,当所述光照组件201发射光线时,由于蓝宝石有较强的导热性能,使得所述制冷件2022和所述冷敷件2021能高效的产生热交换,从而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可选的,所述冷敷件2021的形状可为圆形板件,矩形板件,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所述冷敷件2021远离所述光照组件201的一面与人体接触,其接触的表面可为弧面或平面,优选为平面。
所述脱毛机构20还包括密封件204,所述密封件204上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光通孔(未标示),所述密封件204位于所述冷敷件2021和所述滤光片203之间,所述密封件204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冷敷件2021抵接,所述密封件204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光片203抵接,所述密封件204用于将所述冷敷件2021和所述滤光片203之间的周缘封闭,所述透光通孔用于供所述光线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密封件204可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或污垢进入冷敷件2021和滤光片203之间的间隙内,此外,还可以减少水汽进入空隙内形成水珠附着于滤光片203上,进一步减少水珠对强脉冲光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少所述密封件204受到周围环境(太冷或太热)的影响,通常需保证所述密封件204具有抗高低温以及抗激光(光照组件201发射的光线)的特性,由此,所述密封件204的材质可为硅橡胶、氟硅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氨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材质中的至少一种制作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照组件201包括光源2011、两个固定架2012和反射板2013,所述两个固定架2012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30上,所述光源2011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固定架2012,所述光源2011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所述固定架2012,所述反射板2013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30,且所述反射板2013位于所述光源2011背离所述冷敷件2021的一侧,所述反射板2013将所述光源2011的光线发射聚集于所述冷敷件202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反射板2013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光源2011的光线朝所述冷敷件2021方向集中即可,可选的,所述反射板2013的形状为U形,所述反射板2013的开口朝向所述冷敷件2021设置。所述光源2011位于所述反射板2013的U形开口的中心,所述反射板2013除了起到集中光线的作用外,还可避免光源2011在工作中产生的热度散发到其他位置,对其他元件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源2011可为IPL灯管,且位于所述冷敷件2021背离人体接触的一侧,灯管发出的光线经由滤光片203、冷敷件2021射出至使用者的皮肤上,其中,灯管发出的光线颜色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光线颜色可为彩光、复合光等,具体波长以及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上述冷却驱动器40和散热组件50,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与所述控制组件60以及所述散热组件50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40可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散热组件50,从而带走所述散热组件50上的热量。可选的,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为风机,所述外部冷却介质为空气。例如: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为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混流式风机和横流式风机。优选的,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为离心式风机,以使外部空气轴向进入风机的叶轮后只要沿径向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驱动器40设置有第一驱动口401,所述第一驱动口401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驱动口401与所述第一开口30b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40驱动外部冷却介质自所述第一开口30b向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流通,外部冷却介质在经过所述脱毛机构20后部分从所述第二开口30c和第一出风口10b流出,外部冷却介质的又一部分经过所述第三开口30d、控制组件60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流出。其中,外部冷却介质在经过所述脱毛机构20时,可带走所述脱毛机构20产生的热量,外部冷却介质在经过控制组件60时,可带走所述控制组件60产生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驱动器40设置有第二驱动口402,所述第二驱动口402与所述散热组件50连接,从而使得外部冷却介质可在所述散热组件50中流通,从而带走所述散热组件50上的热量。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所述第一驱动口401和所述第二驱动口402不限于设置于同一冷却驱动器40上,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冷却驱动器40上,例如:所述冷却驱动器40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第一驱动口401位于一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上,所述第二驱动口402位于另一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上,从而实现利用两个冷却驱动器40分别对第一散热通道内的电子构件以及散热组件50进行散热,以提高脱毛仪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驱动器40设置有第三驱动口(图未示),所述第三驱动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冷却驱动器40驱动外部冷却介质自所述第三驱动口朝所述第二出风口10c流动,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流出,利用外部冷却介质直接对所述控制组件60的部分构件进行散热。
对于上述散热组件50,如图8所示,所述散热组件50包括散热箱体501以及多个散热片502,所述散热箱体501设置有散热空间(未标示),所述散热箱体501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口5011,所述散热箱体501的一顶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口5012,所述多个散热片502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将所述散热空间分隔形成多个第三散热通道(未标示),且多个第三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口5011以及第二散热口5012均连通,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上的第二驱动口402与所述第一散热口5011或第二散热口5012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40可用以驱动外部冷却介质在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通道内流通。可选的,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上的第二驱动口402与所述第一散热口5011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口5012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0d相对设置,外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三散热通道内自所述第一散热口5011往所述第二散热口5012方向流通,直至从所述壳体10上的第三出风口10d流出所述壳体10。可选的,所述散热片502的制作材料包括铜、铝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50包括导热件503,所述导热件503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30上,所述导热件503的一端与所述制冷件2022接触,所述导热件503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50抵接。所述导热件503可将所述冷敷组件20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组件50,并利用所述散热组件50以及冷却驱动器40将热量传导出壳体10外。可选的,所述导热件503为铜板、铝板、热管、均温板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503背离所述安装支架30的一侧还设置有导热层(图未示)。可选的,所述导热层的制作材料包括石墨烯。
对于上述控制组件60,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组件6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所述控制组件60包括主控板601、处理器和电容602,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主控板601上,所述主控板601与所述电容602连接,所述主控板601和所述电容60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所述冷却驱动器40驱动外部冷却介质在流出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后,外部冷却介质可对所述控制组件60的主控板601、电容602等部件进行散热,直至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60包括开关按键603,所述开关按键603与所述主控板601连接,所述开关按键603安装于所述上壳101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壳体10、安装支架30、控制组件60、脱毛机构20和冷却驱动器40。其中,所述壳体10设置有容纳腔10a、第一出风口10b和第二出风口10c,所述第一出风口10b和第二出风口10c均连通所述容纳腔10a,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所述安装支架30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以及所述容纳腔10a连通,所述控制组件6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所述脱毛机构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a,且所述脱毛机构20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脱毛机构20与所述控制组件60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40与所述控制组件60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40设置有第一驱动口401,所述第一驱动口401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其中,利用所述冷却驱动器40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0b流出,从而起到对脱毛仪中的脱毛机构20起到散热的作用,以及,利用所述冷却驱动器40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控制组件60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c流出,从而起到对脱毛仪中的控制组件60起到散热的作用,进一步减少脱毛仪内部器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减少脱毛仪内部器件因高温发生烧坏、短路等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腔;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以及所述容纳腔连通;
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脱毛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脱毛机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脱毛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冷却驱动器,所述冷却驱动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设置有第一驱动口,所述第一驱动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以及,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控制组件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中框和下壳,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中框上,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框的一侧面,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框的另一侧面,所述上壳、下壳以及中框围合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中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
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通道;
所述第一驱动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自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流通,外部冷却介质在经过所述脱毛机构后部分从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一出风口流出,外部冷却介质的又一部分经过所述第三开口、控制组件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下壳上;
所述脱毛仪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箱体,所述散热箱体上设置有第三散热通道;
所述冷却驱动器设置有第二驱动口,所述第二驱动口与所述第三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三散热通道内流通并从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箱体设置有散热空间以及连通所述散热空间的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与所述第二驱动口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口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相对设置;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空间内将所述散热空间分隔形成多个所述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三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框包括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第一侧板、底板以及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板和电容,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容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支架还设置有收容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脱毛机构包括光照组件、冷敷组件和滤光片,所述光照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光照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光照组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冷敷组件包括冷敷件,所述冷敷件固定于所述第四开口,所述冷敷件背离所述光照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第四开口伸出并且插接于所述第五开口处,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光照组件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滤光片和冷敷件后自所述第五开口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敷组件还包括对所述冷敷件制冷的制冷件,所述制冷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制冷件接触,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件背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导热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导热层的制作材料包括石墨烯;
所述导热件为铜板、铝板、热管、均温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散热片的制作材料包括铜、铝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毛机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光通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冷敷件和所述滤光片之间,所述密封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冷敷件抵接,所述密封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光片抵接,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冷敷件和所述滤光片之间的周缘封闭,所述透光通孔用于供所述光线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组件包括光源、两个固定架和反射板,所述两个固定架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光源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固定架,所述光源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所述固定架,所述反射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冷敷件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驱动器包括第三驱动口,所述第三驱动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冷却驱动器驱动外部冷却介质自所述第三驱动口朝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CN202222651331.4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脱毛仪 Active CN219557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331.4U CN21955753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脱毛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331.4U CN21955753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脱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7534U true CN219557534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3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1331.4U Active CN21955753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脱毛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7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95286Y1 (ko) 휴대식 탈모 장치
CN213606854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及光学脱毛仪
CN220530111U (zh) 脱毛仪及皮肤处理设备
CN112055799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及脱毛仪
CN211381746U (zh) 一种具有新型冷敷机构的便携式脱毛仪
JP2024519961A (ja) 脱毛器
WO2021003950A1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112533554B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9557534U (zh) 一种脱毛仪
WO2021196506A1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0542906U (zh) 脱毛仪
CN112451087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218960917U (zh) 脱毛仪
CN216535497U (zh) 一种脱毛仪
CN112515318A (zh) 一种脱毛仪手柄
CN216566016U (zh) 脱毛仪
CN216724728U (zh) 带制冷的手持式半导体激光脱毛仪
CN213190053U (zh) 脱毛仪
CN219397558U (zh) 一种壳体及脱毛仪
CN112426223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8784026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脱毛仪
CN219461384U (zh) 脱毛装置
CN217793317U (zh) 脱毛装置
CN219147900U (zh) 一种美容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