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6503U -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6503U
CN219556503U CN202320397974.2U CN202320397974U CN219556503U CN 219556503 U CN219556503 U CN 219556503U CN 202320397974 U CN202320397974 U CN 202320397974U CN 219556503 U CN219556503 U CN 219556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ock body
locking structure
locking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79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79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6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6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6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该安全带锁扣装置包括基座和滑动设置在基座上的锁体;基座上具有卡合部,锁体上设置有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与卡合部脱离卡合,以使锁体可沿基座滑动至预设位置,锁止结构在外力解除时能够与卡合部卡合,以将锁体锁止在预设位置,使用时,外力驱动锁止结构移动并保持施加于锁止结构的外力,同时将锁体向前滑动至预设位置处,解除外力,锁止结构即可与卡合部卡合将锁体锁止在预设位置处,增大了锁体的操作空间,提高了安全带穿戴的便捷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后排座乘客误将安全带插入相邻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中,使用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安全带作为一种安全设施在车辆内普遍存在,使用时依靠安全带锁舌和安全带锁扣的扣合实现锁止以及脱离实现解锁。
然而,现有技术中,安全带锁扣与其所在的座椅坐垫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使得乘客落座后穿戴安全带时,安全带锁扣与乘客臀部的距离较近,即安全带锁扣所处的操作空间较小,导致安全带穿戴不方便,而且后排座上的乘客还容易误将自己的安全带插入相邻的锁扣中,使得安全带对乘客的保护作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锁扣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用于与安全带的锁舌配合的锁体;
所述锁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卡合部,所述锁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合部配合的锁止结构;
所述锁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卡合部脱离卡合,以使所述锁体可沿所述基座滑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锁止结构在所述外力解除时能够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以将所述锁体锁止在所述预设位置。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底座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座;
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锁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并与所述连接座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容置腔;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至少部分所述滑轨穿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卡合部沿所述锁体的滑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
可选的,所述滑槽的槽壁为倾斜壁,且在沿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至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倾斜壁朝向远离所述滑轨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锁体具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安装腔,所述锁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避让口;
所述锁止结构位于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锁止结构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显露在所述避让口的外部,所述锁止结构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座中,并与所述连接座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锁止结构为弹性锁止结构,所述弹性锁止结构能够沿朝向靠近所述锁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卡合部脱离卡合,使所述锁体可沿所述基座滑动至预设位置;或者所述弹性锁止结构能够沿朝向远离所述锁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以将所述锁体锁止在所述预设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弹性件以及两个锁止件;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两个卡合部,一个所述卡合部对应一个所述锁止件;两个所述锁止件相交且转动连接,并分设在所述锁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锁止件上;
两个所述锁止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以分别与对应的卡合部脱离卡合,以及两个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以分别与对应的卡合部卡合锁止。
可选的,所述锁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锁止结构的安装腔,所述锁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避让口;
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锁止件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显露在所述避让口的外部,所述锁止件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基座中,并与所述基座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卡合部包括多个卡槽,多个卡槽沿所述锁体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止结构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具有可卡入所述卡槽中的卡凸。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带总成,包括上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或上述的安全带总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通过将用于与安全带锁舌配合的锁体滑动连接在座椅上的基座上,并且基座上设置有卡合部,锁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卡合部配合的锁止结构,且锁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与卡合部脱离卡合,使锁体可沿基座滑动至预设位置;锁止结构在外力解除时能够与卡合部卡合,以将锁体锁止在预设位置处,这样乘客落座后使用时,通过外力驱动锁止结构移动使其与卡合部脱离卡合,并保持施加于锁止结构的外力,同时将锁体朝向远离座椅的方向向前滑动至预设位置处时,解除施加于锁止结构的外力,锁止结构即可与卡合部卡合,此时锁体锁止在预设位置处,从而增大了锁体所在的操作空间,提高了安全带穿戴的便捷性。同时,由于锁体所在的操作空间增大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后排座上的乘客误将自己的安全带插入相邻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中,保证了安全带对乘客的保护效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安全带锁扣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安全带锁扣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安全带锁扣装置的锁体在所述基座上的解锁状态;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安全带锁扣装置的锁体在所述基座上的锁止状态。
其中,1、基座;11、底座;111、容置腔;12、连接座;121、连接槽;2、锁体;211、安装腔;212、避让口;3、卡合部;4、锁止结构;41、弹性件;42、锁止件;421、卡凸;51、滑槽;511、倾斜壁;52、滑轨;6、按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锁扣装置,包括预设在座椅上的基座1以及用于与安全带的锁舌(未图示)配合的锁体2。具体的是,锁体2上具有锁槽,安全带的锁舌伸入至锁槽中时可与锁槽扣合锁止,以实现安全带的穿戴。安全带的锁舌从锁槽中脱离时与锁槽解锁,以实现安全带的脱卸。
具体实现时,参考图1至图4所示,锁体2滑动设置在基座1上,基座1上设置有卡合部3,锁体2上设置有用于与卡合部3配合的锁止结构4。锁止结构4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与卡合部3脱离卡合,以使锁体2可沿基座1滑动至预设位置,锁止结构4在外力解除时能够与卡合部3卡合,以将锁体锁止在预设位置。
也就是说,锁体2沿车辆的行车方向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并能够通过锁止结构4锁止在基座1的预设位置处,从而可以调节锁体2所在位置处的操作空间,提高了穿戴安全带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锁止结构4为弹性锁止结构,弹性锁止结构能够沿朝向靠近锁体2的方向(即向内)移动,以使弹性锁止结构与卡合部3脱离卡合,使锁体2可沿基座1滑动至预设位置;或者弹性锁止结构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沿朝向远离锁体2的方向(即向外)移动,以使弹性锁止结构与卡合部3卡合,以将锁体2锁止在预设位置处。
以下实施例以锁止结构4为弹性锁止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具体的是,穿戴安全带时,向内按压弹性锁止结构至弹性锁止结构与卡合部3脱离卡合,保持对弹性锁止结构的按压状态,并将锁体2在基座1上沿车辆的行车方向向前滑动至预设位置处,解除对弹性锁止结构的按压力,即可将锁体2锁止在当前的预设位置处。
也就是说,按压弹性锁止结构,使弹性锁止结构所在的锁体2从基座1上解锁;然后将锁体2在基座1上向前滑动至预设位置处;再解除对弹性锁止结构的按压力,即可将锁体2锁止在预设位置处,从而增大了锁体2所在位置处的操作空间,手部操作空间较大,此时就可以将安全带的锁舌伸入至锁体2的锁槽中,将安全带穿戴好,提高了安全带穿戴的便捷性。
这样乘客落座后,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增大锁体2所在位置处的操作空间,从而增大了锁体2与落座乘客臀部的距离,安全带穿戴方便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乘客特别是后排座上的乘客误将自己的安全带插入相邻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中的现象发生,使得安全带能够对乘客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安全带穿戴好之后,再按压弹性锁止结构,使锁体2从基座1上解锁;然后将锁体2在基座1上沿行车方向向后滑动至座椅坐垫的根部,即将锁体2复位;再解除对弹性锁止结构的按压力,即可将锁体2锁止在初始位置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装置,通过将用于与安全带锁舌配合的锁体2滑动连接在座椅上的基座1上,并且基座1上设置有卡合部3,锁体2上设置有用于与卡合部3配合的弹性锁止结构,且弹性锁止结构能够沿朝向靠近锁体2的方向移动,以使弹性锁止结构与卡合部3脱离卡合,使锁体2可沿基座1滑动至预设位置;弹性锁止结构能够沿朝向远离锁体2的方向移动,以使弹性锁止结构与卡合部3卡合,以将锁体2锁止在预设位置处,这样乘客落座后使用时,将弹性锁止结构朝向靠近锁体2的方向向内按压,使弹性锁止结构与卡合部3脱离卡合,并保持对弹性锁止结构的按压状态,将锁体2朝向远离座椅的方向向前滑动至预设位置处时,解除对弹性锁止结构的按压,弹性锁止结构即可与卡合部3卡合,此时锁体2锁止在预设位置处,从而增大了锁体2所在的操作空间,提高了安全带穿戴的便捷性。同时,由于锁体2所在的操作空间增大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后排座上的乘客误将自己的安全带插入相邻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中,保证了安全带对乘客的保护效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基座1包括预设在座椅上的底座11以及滑动设置在底座11上的连接座12,卡合部3设置在底座11上,锁体2设置在连接座12上,并与连接座12相对固定。
其中,底座11预设在座椅上,并与座椅相对固定,连接座12沿车辆的行车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11上,这样沿车辆的行车方向,连接座12可相对于底座11前后移动实现位置的调节。
由于锁体2设置在连接座12上,并与连接座12相对固定,这样连接座12在底座11上的滑动可以带动锁体2在底座11上的位移,调整锁体2所在位置处的操作空间,调节方便,便于安全带的穿戴和脱卸。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底座11上设置有滑槽51,连接座12上设置与滑槽51配合的滑轨52,连接座12通过滑槽51和滑轨52滑动连接在底座11上,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调节方便。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底座11上设置有滑轨52,连接座12上设置有供滑轨52伸入的滑槽51,连接座12通过滑槽51和滑轨52滑动连接在底座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至图4所示,底座11内设置有与滑槽51连通的容置腔111,连接座12位于容置腔111中,且至少部分滑轨52穿设在滑槽51中,卡合部3沿锁体2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容置腔111的腔壁上。
也就是说,底座11内设置有容置腔111,滑槽51朝向容置腔111的一面为敞口,即滑槽51的槽底为开口,滑槽51通过底部的敞口与容置腔111连通,同时连接座12上的滑轨52穿设在滑槽51中,从而可将连接座12布置在容置腔111中,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座12滑动连接在底座11上,并位于滑槽51下方的容置腔111中,容置腔111对连接座12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延长连接座12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延长安全带锁扣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容置腔111对连接座12还具有限位作用,便于锁体2在底座11上的滑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槽51比如可以开设在底座11的顶部,连接座12位于滑槽51的上方,并滑动连接在滑槽5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滑槽51的槽壁为倾斜壁511,且在沿靠近容置腔111的一侧至远离容置腔111的一侧的方向上,倾斜壁511朝向远离滑轨52的方向倾斜设置。
也就是说,滑槽51的槽壁为倾斜壁511,且在沿滑槽51的槽口至槽底的方向上,倾斜壁511朝向远离滑轨52的方向倾斜,如此设计,再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增大了滑槽51的空间,这样滑槽5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倾斜壁511之间不仅可以穿设滑轨52,还可容置部分锁体2,一方面提高了锁体2与底座11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安全带锁扣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部分锁体2容置在滑槽51中,有助于减小安全带锁扣装置的占用空间,美观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锁体2内具有与滑槽51连通的安装腔211,锁体2的侧壁上具有与安装腔211连通的避让口212,锁止结构4位于安装腔211中,且锁止结构4的远离底座11的一端显露在避让口212的外部,锁止结构4的靠近底座11的一端穿设在连接座12中,并与连接座12间隙配合。
具体实现时,连接座12上具有供锁止结构4穿设的连接槽121,锁止结构4靠近底座11的一端穿设在连接槽121中,并与连接槽121间隙配合。
示例性地,锁体2内的安装腔211比如可以设置在锁体2的朝向底座11的一侧,且安装腔211的朝向底座1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滑槽51连通的避让孔,锁止结构4布置在安装腔211中,并穿设在避让孔中,且锁止结构4的远离底座11的一端还穿设在锁体2侧壁上的避让口212中,并显露在避让口212的外部,以便于按压操作。
其中,锁止结构4的远离底座11的一端上比如可以设置有按压帽6,按压帽6比如可以是套设在锁止结构4端部的橡胶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4所示,锁止结构4包括弹性件41以及两个锁止件42,基座1上设置有两个卡合部3,一个卡合部3对应一个锁止件42;两个锁止件42相交且转动连接,并分设在锁体2的相对的两侧,弹性件4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锁止件42上;两个锁止件42在外力作用下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以分别与对应的卡合部3脱离卡合,以及两个锁止件42在弹性件41的作用下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以分别与对应的卡合部3卡合锁止。
具体实现时,连接座12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槽121,一个连接槽121对应一个锁止件42,两个锁止件42分别可以在对应的连接槽121中沿连接槽121延伸方向移动,与使锁止件42与对应的卡合部3卡合锁止或者脱离解锁。
其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两个锁止件42转动连接在一起,两个锁止件42比如还可以穿设在滑轨52中,滑轨52对两个锁止件42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有助于增强两个锁止件4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止结构4也可以包括弹性件41和一个锁止件42,该锁止件42位于锁体2的安装腔211中,并通过弹性件41连接在安装腔211的腔壁上,且锁止件42的一端穿设在锁体2的侧壁上的避让口212中,锁止件42的另一端穿设在连接座12的连接槽121中,并与连接槽121间隙配合,以与底座11上的卡合部3卡合锁止或者脱离解锁。
具体实现时,锁止件42比如可以是调节拉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体2内具有用于容置锁止结构4的安装腔211,锁体2的侧壁上具有与安装腔211连通的避让口212;锁止件42位于安装腔211中,且锁止件42的远离基座1的一端显露在避让口212的外部,锁止件42的靠近基座1的一端穿设在基座1中,并与基座1间隙配合。
通过在锁体2内设置安装腔211,在基座1上设置供锁止件42穿设的连接槽121,将锁止件42布置在安装腔211内,并使锁止件42的一端穿设在锁体2的侧壁上的避让口212中,锁止件42的另一端穿设在基座1的连接槽121中,并与连接槽121间隙配合,便于锁止件42朝向靠近锁体2的方向移动,以与卡合部3脱离卡合,以及便于锁止件42朝向远离锁体2的方向移动,以与卡合部3卡合锁止,操作方便,便于锁体2在基座1上的滑动,不仅便于调整手部操作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后排座上的乘客将自己的安全带误插入相邻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卡合部3包括多个卡槽,多个卡槽沿锁体2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锁止结构4的靠近基座1的一端具有可卡入卡槽中的卡凸421。
也就是说,卡合部3包括多个卡槽,这样锁体2在基座1上移动至任意合适的预设设置处时,都可以实现在基座1上的锁止状态,从而可以保证操作空间的有效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锁体2的滑动方向,在基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件,比如限位杆,可以避免锁体2在滑动的过程中从基座1上脱离,结构稳定性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总成,该安全带总成包括安全带锁扣装置。
具体实现时,安全带总成还包括安全带以及设置在安全带上的锁舌。
其中,安全带锁扣装置的锁体上具有可与锁舌配合的锁槽,使用时,锁舌伸入至锁槽中并与锁槽扣合锁止,以实现安全带的穿戴;以及锁舌可从锁槽中脱离解锁,以实现安全带的脱卸。
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安全带锁扣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安全带锁扣装置或安全带总成。
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锁扣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安全带锁扣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总成与实施例二提供的安全带总成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用于与安全带的锁舌配合的锁体;
所述锁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卡合部,所述锁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合部配合的锁止结构;
所述锁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卡合部脱离卡合,以使所述锁体可沿所述基座滑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锁止结构在所述外力解除时能够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以将所述锁体锁止在所述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座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座;
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锁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并与所述连接座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容置腔;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容置腔中,且至少部分所述滑轨穿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卡合部沿所述锁体的滑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槽壁为倾斜壁,且在沿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至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倾斜壁朝向远离所述滑轨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具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安装腔,所述锁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避让口;
所述锁止结构位于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锁止结构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显露在所述避让口的外部,所述锁止结构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座中,并与所述连接座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为弹性锁止结构;
所述弹性锁止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朝向靠近所述锁体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卡合部脱离卡合,使所述锁体可沿所述基座滑动至预设位置;或者所述弹性锁止结构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沿朝向远离所述锁体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以将所述锁体锁止在所述预设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弹性件以及两个锁止件;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两个卡合部,一个所述卡合部对应一个所述锁止件;两个所述锁止件相交且转动连接,并分设在所述锁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锁止件上;
两个所述锁止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以分别与对应的卡合部脱离卡合,以及两个所述锁止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以分别与对应的卡合部卡合锁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锁止结构的安装腔,所述锁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避让口;
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锁止件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显露在所述避让口的外部,所述锁止件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基座中,并与所述基座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多个卡槽,多个卡槽沿所述锁体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止结构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具有可卡入所述卡槽中的卡凸。
11.一种安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锁扣装置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带总成。
CN202320397974.2U 2023-03-03 2023-03-03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9556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7974.2U CN219556503U (zh) 2023-03-03 2023-03-03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7974.2U CN219556503U (zh) 2023-03-03 2023-03-03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6503U true CN219556503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5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7974.2U Active CN219556503U (zh) 2023-03-03 2023-03-03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6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8591B2 (en) Infant buckle
US5873635A (en) Child seat harness clip with web lock
KR100801674B1 (ko) 좌석벨트 구성요소를 결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256073B2 (en) Harness fastener system for child carrier device
US3673645A (en) Safety belt anchorage
US20190061680A1 (en) Multi-point seat belt assembly
JP2003524549A (ja) シートベルトシステム
WO2009094404A1 (en) Buckle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child seats and other restraint systems
JPH08207630A (ja) 乗物で使用される子供用安全シート
GB2080397A (en) Vehicle seat-belt buckle
CN219556503U (zh) 安全带锁扣装置、安全带总成及车辆
US7144086B1 (en) Shoulder belt clip for child safety seats and child carriers
US20030140461A1 (en) Buckle
US6902194B2 (en) Detachable interlocking seat belt anch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EP0204803A1 (en) Buckle
US8720019B2 (en) Buckle assemblies for personal restraint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EP1025774A3 (en) Seat belt buckle
US6641212B2 (en) Motor-vehicle through-seat holder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3877115A (en) Pushbutton release connector
US4611369A (en) Belt lock for a safety belt
US6050640A (en) Buckle latch mechanism for infant car seat
CN215284709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KR20000005620A (ko) 버클용스위치와버클및버클제조방법
US6484915B2 (en) Transport container holder for a motor vehicle, for example in a passthrough to the trunk
US20080073957A1 (en) Child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