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4709U -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4709U
CN215284709U CN202120169378.XU CN202120169378U CN215284709U CN 215284709 U CN215284709 U CN 215284709U CN 202120169378 U CN202120169378 U CN 202120169378U CN 215284709 U CN215284709 U CN 215284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unlocking
locking device
groo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693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文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693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4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4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4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锁紧装置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织带,包括锁舌和锁扣;锁舌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锁舌上设置有限位槽;锁扣包括锁扣本体、滑动件、卡接件、弹性件以及解锁件,锁扣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滑动件与滑槽滑动连接,卡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件,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滑动件;锁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件插入的解锁孔,以及用于锁舌插入的锁舌孔,解锁孔、锁舌孔与容纳腔连通;解锁件用于,插入解锁孔推动滑动件沿滑槽滑动,以使卡接件与限位槽分离。可见,该锁紧装置自带解锁件,在解锁时,乘客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可以通过解锁件完成解锁,解锁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汽车后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通常采用锁扣头插入锁孔的结构来实现锁紧的目的。
然而,在解锁时,需要乘客先使用较大的力气或借助具有一定硬度的工具按压解锁按钮,再将锁扣头从锁孔中拔出已完成解锁,解锁的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安全带解锁便利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紧装置,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包括织带,锁紧装置包括锁舌和锁扣;
所述锁舌用于与所述织带固定连接,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限位槽;
所述锁扣包括锁扣本体、滑动件、卡接件、弹性件以及解锁件,所述锁扣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所述锁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所述解锁件插入的解锁孔,以及用于所述锁舌插入的锁舌孔,所述解锁孔、所述锁舌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解锁件用于,插入所述解锁孔推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限位槽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包括导入部和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织带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导入部上,所述导入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为斜面;
其中,所述锁舌的导入部用于,插入所述锁舌孔推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对的第二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腔壁为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腔壁;
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锁舌孔连通,所述卡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卡接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
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容纳腔包括相对的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壁上,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壁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腔壁与所述第三腔壁通过所述第一腔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定位轴和转轴,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
所述第一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定位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还包括限位轴;
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腔壁的一端平齐;
所述弹性件部分套设于所述限位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沿所述容纳腔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本体包括解锁侧部,所述解锁孔设置于所述解锁侧部,所述解锁侧部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件的材质为洛氏硬度值不大于50的不锈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具体包括上述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锁紧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织带,锁紧装置包括锁舌和锁扣,锁舌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锁舌上设置有限位槽,锁扣包括锁扣本体、滑动件、卡接件、弹性件以及解锁件,锁扣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滑动件与滑槽滑动连接,卡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件,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滑动件,锁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件插入的解锁孔,以及用于锁舌插入的锁舌孔,解锁孔、锁舌孔与容纳腔连通,这样,解锁件插入解锁孔且可推动滑动件沿滑槽滑动,解锁件在滑动的过程中,弹性件会发生变形,以使卡接件与限位槽分离,此时,用户只需要很小的力气拉动织带,锁舌在织带的拉力作用下从锁扣分离,以完成解锁,可见,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自带解锁件,在解锁时,乘客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可以通过解锁件完成解锁,解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部分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锁舌,11-导入部,110-限位槽,111-斜面,12-安装部,20-锁扣本体,21-滑动件,211-第一滑动部,2111-第一固定槽,2112-第一滑块,212-第二滑动部,2121-第二固定槽,2122-第二滑块,213-连接部,22-卡接件,221-转轴,222-固定轴,23-弹性件,24-解锁件,25-容纳腔,26-滑槽,261-第一滑槽,262-第二滑槽,27-解锁孔,28-锁舌孔,29-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及汽车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主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织带,锁紧装置包括锁舌10和锁扣;锁舌10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锁舌10上设置有限位槽110;锁扣包括锁扣本体20、滑动件21、卡接件22、弹性件23以及解锁件24,锁扣本体20内设置有容纳腔25,容纳腔25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26(图中未示出),滑动件21与滑槽26滑动连接,卡接件22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件21,弹性件23固定连接于滑动件21;锁扣本体20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件24插入的解锁孔27,以及用于锁舌10插入的锁舌孔28,解锁孔27、锁舌孔28与容纳腔25连通;解锁件24用于,插入解锁孔27推动滑动件21沿滑槽26滑动,以使卡接件22与限位槽110分离。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锁扣包括锁扣本体20、滑动件21、卡接件22、弹性件23以及解锁件24,锁扣本体20内设置有容纳腔25,也就是说,锁扣本体20可以看成内部为空的一个箱子,以图示的位置为例,容纳腔25的腔壁分为左腔壁、右腔壁、前腔壁、后腔壁、上腔壁和下腔壁。滑动件21、卡接件22和弹性件23设置于容纳腔25内,容纳腔25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26,滑动件21与滑槽26滑动连接,卡接件22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件21,弹性件23固定连接于滑动件21,弹性件23可以采用可发生变形的弹簧或者弹片,本实施例对弹性件23不做限定,优选弹簧,下文以弹性件23为弹簧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而言,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解锁件24时能够快速地找到解锁件24,本实施例的锁扣本体20上可以包括用于固定解锁件24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解锁件24可以看成解锁钥匙,在不需要解锁时,本实施例通过具有弹性或者柔性的连接件将解锁件24固定在锁扣本体20的安装孔上,具体的,连接件可以为弹簧、尼龙绳等可以弯曲且可变形的材质,本实施例在解锁件24上可以设置通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锁扣本体20的安装孔和解锁件24的通孔,将解锁件24固定在锁扣本体20上。
具体而言,锁扣本体20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件24插入的解锁孔27,以及用于锁舌10插入的锁舌孔28,解锁孔27、锁舌孔28与容纳腔25连通。如图1至图3所示,滑动件21沿容纳腔25的前腔壁和后腔壁左右滑动,这样,解锁孔27和弹性件23分别位于滑动件21的两端,弹性件23可以位于滑动件21的右端或左端,解锁孔27可以位于滑动件21的左端或右端,也即,解锁孔27是在锁扣本体20的左侧部或右侧部开设的通孔,以使解锁孔27与容纳腔25连通。并且,锁舌孔28可以设置于滑动件21的上端或下端,也就是说,锁舌孔28是在锁扣本体20的上底部或下底部开设的通孔,以使锁舌孔28与容纳腔25连通。本实施例对解锁孔27、弹性件23和锁舌孔28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灵活而定。
本实施例以锁舌10插入锁舌孔28为初始状态,也即,锁扣本体20的卡接件22嵌设于锁舌10上的限位槽110内(如图2和图3所示),以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弹性件23固定连接于滑动件21的右端,解锁孔27设置于滑动件21的左端,当用户需要解锁时,用户可以将解锁件24插入解锁孔27,解锁件24会推动滑动件21沿滑槽26(图中未示出)向右滑动,解锁件24在滑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以使卡接件22与限位槽110分离,此时,用户只需要很小的力气拉动织带,锁舌10在织带的拉力作用下从锁扣分离,以完成锁舌10与锁扣的解锁。可见,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自带解锁件24,在解锁时,乘客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可以通过解锁件24完成解锁,解锁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舌10包括导入部11和安装部12;安装部12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限位槽110设置于导入部11上,导入部11远离安装部12的一端为斜面111;其中,锁舌10的导入部11用于,插入锁舌孔28推动滑动件21沿滑槽26滑动,以使卡接件22与限位槽110卡接。
如图2和图3所示,锁舌10包括导入部11和安装部12,安装部12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安装部12上可以设置用于织带穿入的条形孔,具体的,织带的一端从条形孔穿入,经过弯曲后,织带的一端可以与自身的其他部位通过缝制等方式进行固定,以实现安装部12与织带的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限位槽110设置于导入部11上,导入部11远离安装部12的一端为斜面111,也即,锁舌10插入锁舌孔28的一端为斜面111,这样,当用户将导入部11插入锁舌孔28时,斜面111可以推动滑动件21沿滑槽26滑动,弹性件23发生变形,以使卡接件22卡接于限位槽110内,此时,用户停止推动,以完成锁舌10与锁扣的锁紧。
具体而言,为了保证卡接件22能够稳固地卡接在限位槽110内,限位槽110的形状与卡接件22的形状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件21包括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一滑动部211相对的第二滑动部212和连接部213,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二滑动部212通过连接部213固定连接;在连接部213的一侧,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二滑动部212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弹性件23设置于第一空间内,弹性件23的一端与容纳腔25的第一腔壁固定连接,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21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腔壁为弹性件靠近容纳腔的腔壁;在连接部213的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二滑动部212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与锁舌孔28连通,卡接件22设置于第二空间内,卡接件2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滑动部211和第二滑动部212。
具体而言,参照图2至图5,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部分俯视图。滑动件21包括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一滑动部211相对的第二滑动部212和连接部213,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二滑动部212通过连接部213固定连接,在连接部213的一侧,即连接部213的右侧,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二滑动部212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弹性件23设置于第一空间内,弹性件23的一端与容纳腔25的第一腔壁251(相当于右腔壁,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连接部213的另一侧,第一滑动部211与第二滑动部212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与锁舌孔28连通,卡接件22设置于第二空间内,这样,当用户将锁舌10从锁舌孔28插入时,可以保证锁舌10能够与卡接件22接触,卡接件2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滑动部211和第二滑动部212,这样,用户在不断将锁舌10向下推的时候,锁舌10的斜面111可以很顺畅的使滑动件21向右滑动,同时,弹簧也不断压缩,当卡接件22卡接到限位槽110时,用户停止推动,弹簧会顶着连接部,给滑动件21提供阻尼,从而保证卡接件22与限位槽110的卡接状态,也即保证锁扣与锁舌10的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21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112,第二滑动部21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122;滑槽26(图中未示出)包括第一滑槽261(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滑槽262(图中未示出),容纳腔25包括相对的第二腔壁(图中未示出)和第三腔壁(图中未示出),第一滑槽261设置在第二腔壁上,第二滑槽262设置在第三腔壁上,第一滑块2112与第一滑槽261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122与第二滑槽262滑动连接;其中,第二腔壁与第三腔壁通过第一腔壁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保证滑动件21沿容纳腔25的腔壁更加稳定且顺畅的滑动,本实施例在第一滑动部21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112,第二滑动部21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122,滑槽26包括第一滑槽261和第二滑槽262,容纳腔25包括相对的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即前腔壁和后腔壁,第一滑槽261设置在第二腔壁上,第二滑槽262设置在第三腔壁上,第一滑块2112与第一滑槽261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122与第二滑槽262滑动连接,其中,第二腔壁与第三腔壁通过第一腔壁连接,也即,前腔壁与后腔壁通过右腔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接件22包括定位轴222和转轴221,转轴221套设于定位轴222上;第一滑动部2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2111,第二滑动部2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2121,所述定位轴22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2111,所述定位轴2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槽2121。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卡接件22包括定位轴222和转轴221,转轴221套设于定位轴222上,第一滑动部2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2111,第二滑动部2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2121,定位轴22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固定槽2111,定位轴2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固定槽2121,这样,用户在不断将锁舌10沿锁舌孔28向下推的时候,锁舌10导入部11的斜面111可以很顺畅的使滑动件21向右滑动,从而使卡接件22卡接到限位槽110内,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使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完成锁舌10与锁扣的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还包括限位轴29;限位轴的一端与连接部213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轴29的另一端与滑动件21靠近第一腔壁的一端平齐;弹性件23部分套设于限位轴29上。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使弹簧在变形的时候不发生径向的晃动,从而可以确保滑动件21沿滑槽26的方向滑动,本实施例的锁扣还包括限位轴29,限位轴29的一端与连接部213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为了确保滑动件21在容纳腔25内具有向右滑动的空间,也即,滑动件21的另一端与右腔壁设定有滑行距离,为了使容纳腔25内的部件布局紧凑和整齐,本实施例将限位轴29的另一端设置与滑动件21靠近第一腔壁的一端平齐,也就是说,限位轴29的另一端与滑动件21的右端平齐,这样,弹性件23有部分套设于限位轴29上。
具体而言,对于滑动件21的具体滑行距离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需要根据解锁件24、滑动件21以及锁舌10的具体结构而定,需要说明的是,滑行距离需要根据锁扣与锁舌10在锁紧和解锁的实验中计算得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槽26沿容纳腔25的长度方向设置。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使滑动件21在锁舌10和解锁件24的推动下可以更加顺畅的沿容纳腔25的腔壁上滑动,并且能够使卡接件22与限位槽110在预设的位置顺利的卡接与分离,本实施例将滑槽26沿容纳腔25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本体20包括解锁侧部,解锁孔27设置于解锁侧部,解锁侧部与弹性件23靠近容纳腔25的腔壁相对。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解锁件24插入解锁孔27,可以与滑动件21的一端接触,在用户的推力作用下,解锁件24可以推动滑动件21沿滑槽26向右滑动,解锁件24压缩弹簧,从而使卡接件22从限位槽110中分离,本实施例将解锁孔27设置于解锁侧部,解锁侧部与弹性件23靠近容纳腔25的腔壁(右腔壁)相对,即锁扣本体20的左侧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锁件24的材质为洛氏硬度值不大于50的不锈钢。
具体而言,为了使解锁件24在用户的推力下不仅可以将滑动件21推动,还可以保证解锁件24不易发生折断,解锁件24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因此,本实施例解锁件24的材质为洛氏硬度值不大于50的不锈钢。
具体而言,所于解锁件24的具体厚度不做限定,解锁件24的厚度需要与解锁孔27的径向距离匹配,解锁孔27的径向距离不小于解锁件24的厚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锁紧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织带,锁紧装置包括锁舌和锁扣,锁舌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锁舌上设置有限位槽,锁扣包括锁扣本体、滑动件、卡接件、弹性件以及解锁件,锁扣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滑动件与滑槽滑动连接,卡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件,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滑动件,锁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件插入的解锁孔,以及用于锁舌插入的锁舌孔,解锁孔、锁舌孔与容纳腔连通,这样,解锁件插入解锁孔且可推动滑动件沿滑槽滑动,解锁件在滑动的过程中,弹性件会发生变形,以使卡接件与限位槽分离,此时,用户只需要很小的力气拉动织带,锁舌在织带的拉力作用下从锁扣分离,以完成解锁,可见,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自带解锁件,在解锁时,乘客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可以通过解锁件完成解锁,解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具体可以包括:上述锁紧装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主要用于汽车后排座椅的安全带,安全带的织带一端与座椅一侧部的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上固定有锁舌。锁扣也可以通过织带固定于座椅的另一侧的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锁紧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织带,锁紧装置包括锁舌和锁扣,锁舌用于与织带固定连接,锁舌上设置有限位槽,锁扣包括锁扣本体、滑动件、卡接件、弹性件以及解锁件,锁扣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滑动件与滑槽滑动连接,卡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件,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滑动件,锁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解锁件插入的解锁孔,以及用于锁舌插入的锁舌孔,解锁孔、锁舌孔与容纳腔连通,这样,解锁件插入解锁孔且可推动滑动件沿滑槽滑动,解锁件在滑动的过程中,弹性件会发生变形,以使卡接件与限位槽分离,此时,用户只需要很小的力气拉动织带,锁舌在织带的拉力作用下从锁扣分离,以完成解锁,可见,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自带解锁件,在解锁时,乘客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可以通过解锁件完成解锁,解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紧装置,应用于汽车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包括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舌和锁扣;
所述锁舌用于与所述织带固定连接,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限位槽;
所述锁扣包括锁扣本体、滑动件、卡接件、弹性件以及解锁件,所述锁扣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所述锁扣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所述解锁件插入的解锁孔,以及用于所述锁舌插入的锁舌孔,所述解锁孔、所述锁舌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解锁件用于,插入所述解锁孔推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限位槽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包括导入部和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织带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导入部上,所述导入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为斜面;
其中,所述锁舌的导入部用于,插入所述锁舌孔推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对的第二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腔壁为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腔壁;
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锁舌孔连通,所述卡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卡接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
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容纳腔包括相对的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壁上,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壁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腔壁与所述第三腔壁通过所述第一腔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定位轴和转轴,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
所述第一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滑动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定位轴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还包括限位轴;
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腔壁的一端平齐;
所述弹性件部分套设于所述限位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沿所述容纳腔的长度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本体包括解锁侧部,所述解锁孔设置于所述解锁侧部,所述解锁侧部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的材质为洛氏硬度值不大于50的不锈钢。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CN202120169378.X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5284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9378.XU CN215284709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9378.XU CN215284709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4709U true CN21528470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69378.XU Active CN215284709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47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7016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端部闭合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7016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端部闭合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20001750Y1 (ko) 카아드 코넥터
CA2483273C (en) Lock for securing an article on display
US20090241305A1 (en) Multi-pivot latch assemblies
US6591642B1 (en) Lock for securing an article on display
CN215284709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汽车
CN111938279A (zh) 搭扣
US3760467A (en) Safety belt buckle
CN109642599A (zh) 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两个家具部件的配件
CN212243177U (zh) 钩环
EP1922946A2 (en) Sheet attaching instrument
US4068354A (en) Safety belt buckle
US7243403B2 (en) Buckle safety device
US6902194B2 (en) Detachable interlocking seat belt anch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331087A1 (de) Schlüssel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738477B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portable telephone
CN210460255U (zh) 附接式锁具
CN111478117A (zh) 充电枪
US20220287417A1 (en) Buckle lock
US6668604B1 (en) Automobile lock
JPH09291729A (ja) カード式錠
US5197316A (en) Latchable retainer for keys and the like
CN216534128U (zh) 具有隐藏式锁扣结构的首饰
CN217074270U (zh) 安全带饰盖锁舌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6588155U (zh) 插接锁
JPH09309406A (ja) シ−トベルトハン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