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3559U -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3559U
CN219553559U CN202223606255.1U CN202223606255U CN219553559U CN 219553559 U CN219553559 U CN 219553559U CN 202223606255 U CN202223606255 U CN 202223606255U CN 219553559 U CN219553559 U CN 219553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arc extinguishing
extinguishing
cover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62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奇
林川
宋志文
何海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62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3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3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3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灭弧结构,包括用于与静触头一一对应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外罩壳和灭弧内芯;其中,所述外罩壳和/或所述灭弧内芯包括产气材料件;所述外罩壳至少包围所述灭弧内芯靠近动触头的一侧,且所述外罩壳具有供所述动触头转动的让位开口。上述断路器灭弧结构中,外罩壳阻挡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的外溢,减少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自灭弧内芯靠近动触头的一侧的外溢,能够将大部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地导向至灭弧内芯,从而提高了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若外罩壳和灭弧内芯均为产气材料件,能够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地导向至灭弧内芯,从而提高了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

Description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灭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在分断过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产生高温高压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上述杂质较易损坏断路器的内部构件。因此,需要设置灭弧室,利用灭弧室限制电弧空间位置并加速电弧熄灭。
但是,现有灭弧室中,三聚氰胺板在电弧作用下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导向至灭弧栅片,实现灭弧。灭弧室的挡板用于阻挡高压气体外溢以及阻挡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外溢,但是,挡板的阻挡效果较差,导致灭弧效率较低,灭弧效果较差。
另外,上述灭弧室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灭弧栅片铆接于两个三聚氰胺板形成灭弧内芯,然后将灭弧内芯安装于基座上,再将两个挡板安装在灭弧内芯的两侧,安装较繁琐,安装较不便;而且,挡板仅搭放在灭弧内芯上,挡板易移动,导致无法有效灭弧。
另外,在断路器分断瞬间只能熄灭部分电弧,现有灭弧室无法防止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外溢,外溢的杂质较易损坏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特别是操作机构的储能弹簧,导致操作机构失效,使得整个断路器失效。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灭弧室,以提高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灭弧结构,减少灭弧室内的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的外溢,以提高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断路器灭弧结构的断路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灭弧结构,包括用于与静触头一一对应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外罩壳和灭弧内芯;
其中,所述外罩壳和/或所述灭弧内芯包括产气材料件;
所述外罩壳至少包围所述灭弧内芯靠近动触头的一侧,且所述外罩壳具有供所述动触头转动的让位开口。
可选地,所述外罩壳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其中,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均呈U型且开口均朝向所述灭弧内芯;
所述第一罩体位于所述第二罩体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封闭端和所述第二罩体的封闭端连接,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灭弧内芯为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灭弧内芯的灭弧内芯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让位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
可选地,所述外罩壳还包括加强肋条,所述加强肋条固定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开口处,且所述加强肋条靠近所述第一罩体的开口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外罩壳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所述灭弧内芯的顶端和所述限位板的底端抵接,所述灭弧内芯的底端用于和基座的底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外罩壳设置有静触头挡板,所述静触头挡板位于所述静触头的顶端,所述静触头挡板至少包围所述静触头的静触头触点远离所述灭弧内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静触头挡板呈U型,且所述静触头挡板位于所述静触头触点的外围。
可选地,所述断路器灭弧结构还包括:基座,中盖,以及手柄;
其中,所述中盖和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且形成腔体,所述灭弧室位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手柄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盖和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自所述中盖伸出所述腔体,所述手柄盖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手柄盖连接有操作机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操作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转动;
所述手柄盖和所述中盖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和所述手柄盖对应的所述外罩壳遮挡所述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外罩壳的顶部设置有条形凸起,和所述手柄盖对应的所述条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二间隙中,所述条形凸起的一侧和所述手柄盖接触且所述条形凸起的另一侧和所述中盖接触以遮挡所述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外罩壳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灭弧室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设置在基座内,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灭弧内芯远离所述外罩壳的一侧;
所述灭弧内芯包括若干灭弧栅片,所述加强板与每个所述灭弧栅片接触。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包括:加强板主体,固定于所述加强板主体上的加强凸起;
其中,所述加强凸起垂直于所述加强板主体,且在垂直于所述加强板主体的方向上,所述加强凸起的高度自所述加强板主体的底端至所述加强板主体的顶端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灭弧内芯包括:灭弧栅片和两个支撑板,所述灭弧栅片至少为两个且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灭弧栅片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灭弧栅片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灭弧栅片的开口朝向所述外罩壳;
其中,一个所述灭弧栅片为第一灭弧栅片,至少一个所述灭弧栅片为第二灭弧栅片,所述第一灭弧栅片位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底端,且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厚度,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的开口槽槽底较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的开口槽槽底靠近所述外罩壳;
和/或,所述灭弧栅片于开口槽的槽底处设置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灭弧栅片的凹槽错位设置;
和/或,所述支撑板为三聚氰胺板。
基于上述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通过外罩壳至少包围灭弧内芯靠近动触头的一侧,使得外罩壳阻挡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的外溢,从而减少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自灭弧内芯靠近动触头的一侧的外溢,能够将大部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地导向至灭弧内芯,从而提高了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而且,若外罩壳和灭弧内芯均为产气材料件,产生电弧后,外罩壳和灭弧内芯会产生大量的高压气体,能够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地导向至灭弧内芯,从而提高了灭弧效率;大量的高压气体能够将更多的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导向至灭弧内芯,提高了灭弧效果。因此,上述断路器灭弧结构提高了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从而提升了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及分断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中灭弧室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灭弧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灭弧内芯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灭弧内芯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外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外罩壳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外罩壳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的另一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和图11中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2中:
1为灭弧室,2为基座,3为中盖,4为手柄,41为手柄主体,42为手柄盖,5为静触头,51为静触头触点,6为动触头,7为操作机构;
100为外罩壳,100a为第一罩体,100b为第二罩体,110为外侧挡板,120为内侧挡板,130为第二连接梁,140为第一连接梁,150为静触头挡板,160为加强肋条,170为限位板,180为条形凸起,190为第一间隙,1100为让位开口;
200为灭弧内芯,210为灭弧栅片,210a为第一灭弧栅片,210b为第二灭弧栅片,211为开口槽,212为凹槽,213为灭弧内芯端部,220为支撑板;
300为加强板,310为加强板主体,320为加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断路器中,基座和中盖连接形成腔体,静触头位于腔体内且固定在基座上,动触头可转动地设置于腔体内。其中,通过手柄和操作机构实现动触头的转动,即手柄带动操作机构运动以带动动触头转动。
灭弧室位于上述腔体内,灭弧室和静触头一一对应。灭弧室包括灭弧栅片、三聚氰胺板、和两个挡板;其中,灭弧栅片铆接于两个三聚氰胺板形成灭弧内芯,两个挡板安装在灭弧内芯的两侧。
上述灭弧室中,三聚氰胺板在电弧作用下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导向至灭弧栅片,实现灭弧。虽然,挡板用于阻挡高压气体外溢以及阻挡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外溢,但是,挡板的阻挡效果较差,导致灭弧效率较低,灭弧效果较差。
上述灭弧室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灭弧栅片铆接于两个三聚氰胺板形成灭弧内芯,然后将灭弧内芯安装于基座上,再将两个挡板安装在灭弧内芯的两侧,安装较繁琐,安装较不便;而且,挡板仅搭放在灭弧内芯上,挡板易移动,导致无法有效灭弧。
上述断路器中,手柄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盖和手柄主体,手柄主体自中盖伸出腔体,手柄盖位于腔体内,且手柄盖连接有操作机构,手柄通过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转动。灭弧室和操作机构分别位于动触头的两侧,手柄盖和中盖之间具有间隙,灭弧室内的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较易通过上述间隙外溢至操作机构,外溢的杂质较易损坏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灭弧结构。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包括:用于与静触头5一一对应的灭弧室1。这样,利用灭弧室1来消除断路器在分断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
上述灭弧室1包括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其中,外罩壳100和/或灭弧内芯200包括产气材料件。需要说明的是,产气材料件能够在电弧作用下产生气体,该气体通常为高压气体。
对于上述产气材料件的具体材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增大产气量以实现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有效地导向至灭弧内芯200,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均包括产气材料件。这样,在产生电弧的瞬间,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会产生大量的高压气体,能够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有效地导向至灭弧内芯200,从而提高了灭弧效率;而且,大量的高压气体能够将更多的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导向至灭弧内芯200,提高了灭弧效果。
结合图1、图2、图6、图9和图10所示,外罩壳100至少包围灭弧内芯200靠近动触头6的一侧,使得外罩壳100阻挡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的外溢,从而减少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自灭弧内芯200靠近动触头6的一侧的外溢,能够将大部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快速有效地导向至灭弧内芯200,从而提高了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提升了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及分断能力。
由于动触头6需要转动,为了保证断路器正常工作,外罩壳100具有供动触头6转动的让位开口1100。这样,动触头6可在让位开口1100内转动,以保证动触头6和静触头5接触和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外罩壳100的阻挡效果以及便于安装外罩壳100,上述外罩壳100半包围灭弧内芯200。可以理解的是,外罩壳100包围灭弧内芯200靠近动触头6的一侧以及与该侧相邻的两侧的部分。这样,也提升了整个灭弧室1的强度,提升灭弧室1的抗冲击能力、设计使用寿命和分断能力。
对于外罩壳100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外罩壳100以及提高外罩壳100的阻挡效果,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外罩壳100包括: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其中,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均呈U型,且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的开口均朝向灭弧内芯200;第一罩体100a位于第二罩体100b中,第一罩体100a的封闭端和第二罩体100b的封闭端连接。为了提高稳定性,可选择第一罩体100a的封闭端和第二罩体100b的封闭端固定连接。
上述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90,灭弧内芯200为灭弧栅片组件,灭弧内芯200的灭弧内芯端部213插接于第一间隙190内;让位开口1100设置于第一罩体100a。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间隙190的宽度方向上第一间隙190和灭弧内芯端部213限位配合,即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夹紧灭弧内芯端部213。第一罩体100a用于将断路器在分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引至灭弧内芯200。
由于灭弧内芯200为灭弧栅片组件,则灭弧内芯200具有开口槽211,灭弧内芯200在开口槽211的槽口处的部分即为灭弧内芯端部213。开口槽211的槽口朝向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
上述外罩壳100为双U型结构,起到半包围灭弧内芯200的作用,能够显著增加整个灭弧室1的强度,提升灭弧室1的抗冲击能力、设计使用寿命和灭弧能力;而且,双U型结构使得整个外罩壳100的结构更加牢靠,提高了稳定性。
上述灭弧室1便于安装,具体地,将灭弧内芯200安装于外罩壳100,然后将带有灭弧内芯200的外罩壳100放置在基座2中,即可完成安装。前文提及的现有装配相比,有效简化了灭弧室1的安装,安装较方便;而且,灭弧内芯200的灭弧内芯端部213插接于第一间隙190内,提高了整个灭弧室1的稳定性,灭弧内芯200和外罩壳100不易发生相对移动,保证了有效灭弧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第一罩体100a包括两个内侧挡板120和固定连接两个内侧挡板120的第一连接梁140,其中,两个内侧挡板120位于第一连接梁140的同侧,且两个内侧挡板12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梁140的两端,内侧挡板120可垂直于第一连接梁140,让位开口1100设置于第一连接梁14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即为一个内侧挡板120远离第一连接梁140的一端和另一个内侧挡板120远离第一连接梁140的一端之间的间隙。两个内侧挡板120于其底端通过第一连接梁140固定连接,内侧挡板120的底端即为内侧挡板120靠近基座2的底壁的一端。
如图6所示,第二罩体100b包括两个外侧挡板110和固定连接两个外侧挡板110的第二连接梁130;其中,第一罩体100a固定于第二连接梁130,两个外侧挡板110位于第二连接梁130的同侧,且两个外侧挡板110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梁130的两端,外侧挡板110可垂直于第二连接梁13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罩体100b的开口即为一个外侧挡板110远离第二连接梁130的一端和另一个外侧挡板110远离第二连接梁130的一端之间的间隙。两个外侧挡板110于其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梁130固定连接,外侧挡板110的底端即为外侧挡板110靠近基座2的底壁的一端。外侧挡板110和内侧挡板120夹紧灭弧内芯端部213。
上述外罩壳100中,内侧挡板120和第一连接梁140直接连接或通过弧形板过渡连接,外侧挡板110和第二连接梁130直接连接或通过弧形板过渡连接。
上述外罩壳100中,可选择第一连接梁140和第二连接梁130平行设置,为了简化结构,可选择第一连接梁140和第二连接梁130为一体式结构。
当然,也可选择内侧挡板120和第一连接梁140相对倾斜,内侧挡板120和第一连接梁140的夹角为锐角且接近于90°;外侧挡板110和第二连接梁130相对倾斜,外侧挡板110和第二连接梁130的夹角为锐角且接近于90°。
为了提高外罩壳100的结构强度,上述外罩壳100还包括加强肋条160,加强肋条160固定于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处,且加强肋条160靠近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的底部,是指外罩壳100安装于基座2后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靠近基座2的一端。加强肋条160固定连接两个内侧挡板120。
上述结构中,加强肋条160有效加强了整个灭弧室1的强度,减缓了断路器分断时灭弧室1受到的冲击力,提升了灭弧室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的装配可靠性,避免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发生相对移动,如图6-图8所示,外罩壳100还包括限位板170,限位板170设置于第二罩体100b的顶部。其中,灭弧内芯200的顶端和限位板170的底端抵接,灭弧内芯200的底端用于和基座2的底壁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所提及的“顶端”、“底端”和“底壁”分别是在基座2的高度方向上的“顶端”、“底端”和“底壁”。
为了保证形成让位开口1100,上述限位板170为两个,限位板170位于第一间隙190中。为了提高整个外罩壳100的结构强度,限位板170固定连接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此情况下,限位板170起到了加强板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罩壳100设置有静触头挡板150,静触头挡板150位于静触头5的顶端,静触头挡板150至少包围静触头5的静触头触点51远离灭弧内芯20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静触头挡板150和静触头触点51互补干涉,以保证动触头6能够和静触头触点51接触。
上述结构中,静触头挡板150起到了静触头罩的作用,静触头挡板150至少包围静触头5的静触头触点51远离灭弧内芯200的一侧,电弧产生瞬间能起到保护静触头触点51的作用;而且,便于高压气体聚集,从而便于高压气体将电弧和金属颗粒等杂质导向至灭弧内芯200,提高了灭弧效率和灭弧效果。
在实际情况中,可选择静触头挡板150呈U型,且静触头挡板150位于静触头触点51的外围。这样,实现了静触头挡板150半包围静触头触点51,进一步提高了静触头挡板150的作用。
在外罩壳100包括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的情况下,静触头挡板150位于第一罩体100a内,静触头挡板150的开口朝向和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朝向相同,即静触头挡板150的开口朝向灭弧内芯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上述断路器灭弧结构还包括:基座2、中盖3以及手柄4。其中,中盖3和基座2固定连接且形成腔体,灭弧室1位于腔体内,可以理解的是,灭弧室1设置于基座2;手柄4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盖42和手柄主体41,手柄主体41自中盖3伸出腔体,手柄盖42位于腔体内,且手柄盖42连接有操作机构7,手柄4通过操作机构7驱动动触头6转动。
上述结构中,手柄盖42和中盖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和手柄盖42对应的外罩壳100遮挡第二间隙,这样,外罩壳100阻挡了灭弧室1内的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通过第二间隙外溢至操作机构7,有效减小了灭弧室1内的电弧、金属颗粒等杂质以及高压气体的外溢程度,相应地,减小了杂质以及高压气体外溢至操作机构7的外溢程度,从而减小了操作机构7被损坏的几率,减小了断路器失效的风险。
为了便于外罩壳100遮挡第二间隙,如图6-图11所示,外罩壳100的顶部设置有条形凸起180,和手柄盖42对应的条形凸起180位于第二间隙中,和手柄盖42对应的条形凸起180的一侧和手柄盖42接触,和手柄盖42对应的条形凸起180的另一侧和中盖3接触以遮挡第二间隙。可以理解的是,和手柄盖42对应的条形凸起180位于手柄盖42和中盖3之间,如图10所示。
对于条形凸起180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了便于条形凸起180遮挡第二间隙,可选择条形凸起18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手柄盖42的宽度方向,且条形凸起180的长度不小于手柄盖42的宽度。
断路器灭弧结构中,为了简化安装,外罩壳100为一体式结构,即外罩壳100为一个零部件,这样,减少了零部件,将灭弧内芯200和外罩壳100进行装配即可,简化了断路器灭弧结构的安装,提高了断路器灭弧结构的安装效率。
在断路器分断过程中灭弧内芯200会受到冲击力,为了减小该冲击力,如图9-图11所示,上述灭弧室1还包括加强板300,该加强板300用于设置在基座2内,加强板300位于灭弧内芯200远离外罩壳100的一侧。上述灭弧内芯200包括若干灭弧栅片210,加强板300与每个灭弧栅片210接触。
上述结构中,通过加强板300与每个灭弧栅片210接触,在灭弧内芯200受到高压气流冲击时,加强板300将冲击力迅速传递至基座2,减少了灭弧内芯200受到的冲击力,增加了整个灭弧室1的抗冲击力,提升了使用寿命。
对于加强板300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地,如图12所示,上述加强板300包括:加强板主体310,固定于加强板主体310上的加强凸起320;其中,加强凸起320垂直于加强板主体310,且在垂直于加强板主体310的方向上,加强凸起320的高度自加强板主体310的底端至加强板主体310的顶端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加强凸起320自加强板主体310的底端延伸至加强板主体310的顶端。加强板主体310的底端是指加强板主体310靠近基座2的底壁的一端,强板主体310的顶端是指加强板主体310远离近基座2的底壁的一端。
为了便于生产和装配,可选择上述加强板300为一体式结构,即加强板主体310和加强凸起320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选择外罩壳100为分体式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上述断路器灭弧结构中,对于灭弧内芯200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灭弧内芯200包括:灭弧栅片210,以及两个支撑板220;其中,灭弧栅片210至少为两个且均位于两个支撑板220之间,灭弧栅片210固定于支撑板220,相邻的两个灭弧栅片210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灭弧栅片210的开口朝向外罩壳100。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灭弧栅片210具有开口槽211,灭弧栅片210的开口即为开口槽211的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灭弧栅片210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是为了释放分断过程中产生的高压气体和电弧等杂质。灭弧栅片210的一侧固定于一个支撑板220,灭弧栅片210的另一侧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板220。为了便于固定,可选择灭弧栅片210铆接于支撑板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灭弧栅片210为第一灭弧栅片210a,至少一个灭弧栅片210为第二灭弧栅片210b,第一灭弧栅片210a位于第二灭弧栅片210b的底端。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灭弧栅片210具有开口槽211。
在断路器分断过程中,电弧等杂质最先经过位于底端的第一灭弧栅片210a。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可选择第一灭弧栅片210a的厚度大于第二灭弧栅片210b的厚度。这样,有效增强了第一灭弧栅片210a的抗烧蚀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灭弧内芯200的抗烧蚀能力,而且,也使得整个灭弧内芯200的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上述第一灭弧栅片210a的开口槽槽底较第二灭弧栅片210b的开口槽槽底靠近外罩壳100,这样,第一灭弧栅片210a能够有效灭弧以及将电弧引至第二灭弧栅片210b,提高了灭弧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开口槽槽底即为开口槽211的槽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灭弧栅片210于开口槽211的槽底处设置有凹槽212,相邻的两个灭弧栅片210的凹槽212错位设置。这样,有效拉长了电弧路径,提高了灭弧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灭弧内芯200包括产气材料件,可选择上述支撑板220为产气材料件,例如支撑板220为三聚氰胺板。这样,支撑板220具有产气作用且不可燃,能够有效引导电弧经过每个灭弧栅片210。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选择上述支撑板220为其他材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若采用上述灭弧内芯200,上述灭弧室1的安装过程中为:将灭弧栅片210和支撑板220铆接固定成灭弧内芯200,然后将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组装在一起形成灭弧室1(未装配加强板300)。这样,整个灭弧室1的安装非常便捷。
上述灭弧室1(未装配加强板300)组装好后,将灭弧室1(未装配加强板300)安装于基座2,然后安装加强板300,即可完成整个灭弧室1的安装。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中,通过外罩壳100的双U型结构以及U型挡板150,能在腔体内部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具有产气聚气的功能,可实现快速有效灭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断路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则上述断路器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静触头(5)一一对应的灭弧室(1),所述灭弧室(1)包括外罩壳(100)和灭弧内芯(200);
其中,所述外罩壳(100)和/或所述灭弧内芯(200)包括产气材料件;
所述外罩壳(100)至少包围所述灭弧内芯(200)靠近动触头(6)的一侧,且所述外罩壳(100)具有供所述动触头(6)转动的让位开口(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00)包括:第一罩体(100a)和第二罩体(100b);
其中,所述第一罩体(100a)和所述第二罩体(100b)均呈U型且开口均朝向所述灭弧内芯(200);
所述第一罩体(100a)位于所述第二罩体(100b)中,所述第一罩体(100a)的封闭端和所述第二罩体(100b)的封闭端连接,所述第一罩体(100a)和所述第二罩体(100b)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90),所述灭弧内芯(200)为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灭弧内芯(200)的灭弧内芯端部(213)插接于所述第一间隙(190)内;所述让位开口(1100)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10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00)还包括加强肋条(160),所述加强肋条(160)固定于所述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处,且所述加强肋条(160)靠近所述第一罩体(100a)的开口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00)还包括限位板(170),所述限位板(170)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100b)的顶部,所述灭弧内芯(200)的顶端和所述限位板(170)的底端抵接,所述灭弧内芯(200)的底端用于和基座(2)的底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00)设置有静触头挡板(150),所述静触头挡板(150)位于所述静触头(5)的顶端,所述静触头挡板(150)至少包围所述静触头(5)的静触头触点(51)远离所述灭弧内芯(2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挡板(150)呈U型,且所述静触头挡板(150)位于所述静触头触点(51)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2),中盖(3),以及手柄(4);
其中,所述中盖(3)和所述基座(2)固定连接且形成腔体,所述灭弧室(1)位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手柄(4)包括固定连接的手柄盖(42)和手柄主体(41),所述手柄主体(41)自所述中盖(3)伸出所述腔体,所述手柄盖(42)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手柄盖(42)连接有操作机构(7),所述手柄(4)通过所述操作机构(7)驱动所述动触头(6)转动;
所述手柄盖(42)和所述中盖(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和所述手柄盖(42)对应的所述外罩壳(100)遮挡所述第二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00)的顶部设置有条形凸起(180),和所述手柄盖(42)对应的所述条形凸起(180)位于所述第二间隙中,所述条形凸起(180)的一侧和所述手柄盖(42)接触且所述条形凸起(180)的另一侧和所述中盖(3)接触以遮挡所述第二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00)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弧室(1)还包括加强板(300),所述加强板(300)用于设置在基座(2)内,所述加强板(300)位于所述灭弧内芯(200)远离所述外罩壳(100)的一侧;
所述灭弧内芯(200)包括若干灭弧栅片(210),所述加强板(300)与每个所述灭弧栅片(210)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00)包括:加强板主体(310),固定于所述加强板主体(310)上的加强凸起(320);
其中,所述加强凸起(320)垂直于所述加强板主体(310),且在垂直于所述加强板主体(310)的方向上,所述加强凸起(320)的高度自所述加强板主体(310)的底端至所述加强板主体(310)的顶端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内芯(200)包括:灭弧栅片(210)和两个支撑板(220),所述灭弧栅片(210)至少为两个且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220)之间,所述灭弧栅片(210)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20),相邻的两个所述灭弧栅片(210)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灭弧栅片(210)的开口朝向所述外罩壳(100);
其中,一个所述灭弧栅片(210)为第一灭弧栅片(210a),至少一个所述灭弧栅片(210)为第二灭弧栅片(210b),所述第一灭弧栅片(210a)位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210b)的底端,且所述第一灭弧栅片(210a)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灭弧栅片(210b)的厚度,所述第一灭弧栅片(210a)的开口槽槽底较所述第二灭弧栅片(210b)的开口槽槽底靠近所述外罩壳(100);
和/或,所述灭弧栅片(210)于开口槽(211)的槽底处设置有凹槽(212),相邻的两个所述灭弧栅片(210)的凹槽(212)错位设置;
和/或,所述支撑板(220)为三聚氰胺板。
13.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灭弧结构。
CN202223606255.1U 2022-12-26 2022-12-26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Active CN219553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255.1U CN219553559U (zh) 2022-12-26 2022-12-26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255.1U CN219553559U (zh) 2022-12-26 2022-12-26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3559U true CN219553559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4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6255.1U Active CN219553559U (zh) 2022-12-26 2022-12-26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3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1517B1 (ko) 회로 차단기
JP5260702B2 (ja) 配線用遮断器
KR101986552B1 (ko) 직류용 기중차단기의 아크소호장치
US10163598B2 (en) Extinguishing unit of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JP6890732B2 (ja) 直流遮断器
CN219553559U (zh) 断路器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CN109087832B (zh) 小型断路器
CN219435797U (zh) 一种断路器及其触头系统
CN111640633A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KR101095657B1 (ko) 자기 소호형 차단기의 열팽창실
JP7150178B2 (ja) 気中回路遮断器
JP2016143559A (ja) 高電圧直流電源遮断装置
CN102376474B (zh) 断路器高分断灭弧室
CN209045425U (zh) 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
CN114203480A (zh)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改进型操作机构
KR200437071Y1 (ko) 배선용 차단기
CN217306428U (zh) 一种挡气密封结构及断路器
CN219658650U (zh) 一种具有利于电弧转移和熄灭结构的断路器
CN112885659A (zh) 一种大开距双断点断路器
CN109036993B (zh) 断路器
CN219321271U (zh) 塑壳断路器
CN220753351U (zh) 一种剩余电流灭弧断路器
CN212648165U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CN219534457U (zh) 一种灭弧室
CN215955222U (zh) 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