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2706U -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2706U
CN219552706U CN202320511895.XU CN202320511895U CN219552706U CN 219552706 U CN219552706 U CN 219552706U CN 202320511895 U CN202320511895 U CN 202320511895U CN 219552706 U CN219552706 U CN 219552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errule
outdoor
plug assembly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18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志远
王旭涛
刘乃常
陈明
薛金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18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2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2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2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以及插合套装在插芯组件上的室外防护壳体,所述室外防护壳体上设有窗口部,所述插芯组件设有用于在插芯组件套装入室外防护壳体后伸入所述窗口部、能够沿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插合套装方向定位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的弹性爪。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插头组件能够实现插芯组件在光纤连接器上的可拆卸,方便后续的返修操作,提高返修操作的生产效率及返修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室外通讯连接器的应用中,有些设备端会使用带有光学转接器的插座,光学转接器对接尺寸已标准化,行业内针对此类连接器的对接要求为:当与带有光学转接器的插座适配时,光纤插头组件需采用一步安装形式以实现插芯部件与光学转接器的对接,此时,需要插芯部件与室外防护壳体部件之间有良好的轴向定位结构,以防止对接过程中插芯部件回退导致对接不可靠从而引起信号中断。
目前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在插芯部件与室外防护壳体部件之间设置强装型的轴向定位结构,但是,由于插芯(如LC型插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插芯端面返修问题,需要进行插芯部件的拆卸,以便后续的返修操作,而对插芯部件采用强装结构进行轴向定位,在返修操作时,存在不易拆卸或者拆卸后强装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等问题,影响光纤插头组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以解决现有光纤插头组件中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部之间因采用强装进行轴向定位存在的返修不易、返修质量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包括插芯组件以及插合套装在插芯组件上的室外防护壳体,所述室外防护壳体上设有窗口部,所述插芯组件设有用于在插芯组件套装入室外防护壳体后伸入所述窗口部、能够沿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插合套装方向定位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的弹性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芯组件设有止挡面,所述室外防护壳体设有与所述止挡面配合、且能够沿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轴向方向进行安装定位的止挡配合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芯组件包括插芯以及套装在插芯上的插芯防护壳体,插芯防护壳体远离插芯的端部设有用于压接室外光缆的压合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插芯防护壳体远离插芯的端部设有用于同轴安装压合件的支撑件,支撑件设有与所述室外防护壳体内径适配、且能够限制支撑件在室外防护壳体内转动的多边形面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室外防护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多边形面体沿室外防护壳体轴向配合止挡的台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芯防护壳体包括下壳体以及上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沿插芯防护壳体轴向滑动配合装配后形成所述插芯防护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下壳体以及上壳体上设有在下壳体与上壳体滑动配合装配后能够沿下壳体与上壳体滑动方向定位下壳体与上壳体的锁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上壳体上且能够在下壳体与上壳体滑动配合装配时伸入所述卡槽的弹性卡爪,还包括设置于下壳体和上壳体上且在弹性卡爪伸入所述卡槽后能够沿下壳体以及上壳体滑动方向定位下壳体与上壳体的钩挂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室外防护壳体以及与光纤插头组件所适配插座之间的转接部,转接部一端设有与插座锁紧配合的第一锁紧结构,另一端设有与室外防护壳体锁紧配合的第二锁紧结构。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插头组件以及与光纤插头组件对插配合的插座,所述光纤插头组件采用上述的光纤插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插头组件通过在插芯组件上设置弹性爪,在室外防护壳体上设置窗口部,二者配合实现轴向分离方向的定位,在需要拆卸插芯组件时,只需从室外防护壳体部件两侧窗口处向内按压插芯组件上的弹性爪,当弹性爪脱离窗口部时,即可释放插芯组件在轴向分离方向的约束,实现插芯组件的可拆卸,方便后续的返修操作,提高返修操作的生产效率及返修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插头组件中设置有由上下壳体沿轴向进行滑动装配形成的插芯防护壳体,不仅方便拆卸插芯防护壳体取出插芯,相对现有采用弹性件对上下壳体进行固定的结构,在拆卸后、拉拽插芯时,不会存在弹性件受壳体与插座接触力影响而使上下壳体分离的问题,能够维持上壳体与下壳体较好的固定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插头组件通过设置支撑件和压合件,不仅采用压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支撑件的多边形面体与室外防护壳体形成止转配合,提升了光纤插头组件中插芯与室外光缆的止扭性能,利用多边形面体与室外防护壳体的台阶面的配合,提升了插芯与室外光缆的抗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中插芯组件与室外防护壳体的止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中插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中插芯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中插芯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中支撑件与压合件的配合压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插芯组件,11、插芯,12、插芯防护壳体,1201、上壳体,1202、下壳体,1203、钩挂部,1204、弹性卡爪,1205、卡槽,13、支撑件,1301、多边形面体,14、压合件,15、室外光缆,16、弹性爪,17、止挡面,2、转接部,3、室外防护壳体,301、窗口部,302、台阶面,303、止挡配合面,4、插座,401、第一锁紧结构,402、第二锁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插头组件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
本实施例的光纤插头组件包括插芯组件1以及插合套装在插芯组件1上的室外防护壳体3,为解决现有采用强装结构对插芯组件1和室外防护壳体3进行轴向定位所存在的不易拆卸或者拆卸后强装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的问题,本实施例在室外防护壳体3上设有窗口部301,在插芯组件1上设有弹性爪16,弹性爪16在插芯组件1套装入室外防护壳体3后能够伸入窗口部301,在伸入窗口部301后,弹性爪16能够沿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插合套装方向定位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具体地,窗口部301可以设置在室外防护壳体3的两侧,对应地,弹性爪16设置在插芯组件1的两侧,当需要拆卸插芯组件1时,只需借助合适的工具从室外防护壳体3的两侧窗口部301处向内按压插芯组件1两侧的弹性爪16,当弹性爪16脱离窗口部301时,即可释放插芯组件1在轴向分离方向受到的约束,从而实现插芯组件1的可拆卸。
为了便于弹性爪16与窗口部301的配合,在弹性爪16上可设置便于落入窗口部301内的凸起。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为了保证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在轴向方向上的安装定位,在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配合的端面上设有止挡面17,在室外防护壳体3上设有与止挡面17进行轴向止挡配合的止挡配合面303。
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插芯组件1包括插芯11以及套装在插芯11上的插芯防护壳体12,插芯防护壳体12远离插芯11的端部、即插芯防护壳体12用于插入室外光缆15的一端设有压合件14,压合件14用于压接插入的室外光缆15,相对现有采用粘结件粘结的形式,可以避免生产过程等待粘接剂固化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插芯组件应用中,需要插芯组件前端的插芯与室外光缆之间有较高的机械防护性能,主要表现为抗拉性能和止扭性能,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支撑件13,支撑件13用于设置在插芯防护壳体12远离插芯11的端部、即支撑件13用于设置在插芯防护壳体12插入室外光缆15的一端,应用时,将压合件14同轴安装在支撑件13上,可以理解地,支撑件13与压合件14可以一体制作,支撑件13设有多边形面体1301,多边形面体1301与所述室外防护壳体3内径适配,在装配至室外防护壳体3内后,多边形面体1301能够限制支撑件13在室外防护壳体3内的转动,提升插芯组件的止扭性能,同时,在室外防护壳体3内设有台阶面302,台阶面302与所述多边形面体1301沿室外防护壳体3轴向止挡配合,现有的压接设置,在压接后,室外光缆15轴向受到的拉力最终传递至插芯11处,依靠插芯11抗拉,其抗拉性能一般,而本实施例中,在压合件14压接室外光缆15后,因台阶面302与多边形面体1301的止挡配合作用,室外光缆15在轴向上所受到的拉力传递至台阶面302,台阶面302与多边形面体1301止挡配合的抗拉能力明显大于插芯11的抗拉能力,插芯组件的抗拉性能得到较大提升。
在插芯组件应用中,为了方便插芯的安装和解锁,常采用将插芯固定到插芯防护壳体上,现有通常采用强装结构将插芯与插芯防护壳体固定安装或者将插芯防护壳体12采用上壳体1201与下壳体1202的结构,插芯11先装入下壳体1202的卡槽内,上壳体1201与下壳体1202之间通过强装结构上下扣合,扣合后,上壳体1201与下壳体1202卡槽形成封闭区域,实现对插芯的固定安装,但是这些安装在遇到光纤插芯端面返修时,需要将插芯11从插芯防护壳体12上拆卸下来进行返修,由于采用了强装结构,在拆卸过程同样会存在不易拆卸或者拆卸后强装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等问题,影响光纤插头组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对此,有的插芯组件在设置时,先将插芯11装入下壳体1202的卡槽内,上壳体1201与下壳体1202之间通过弹性锁紧结构上下扣合,扣合后,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槽形成封闭区域,实现对插芯11的固定安装,但是,这样的扣合结构仅通过弹性件的夹持作用固定实现,当遇到较小外力作用时,弹性件夹持作用容易失效,当解锁插芯后需要拉拽插芯,此时,插芯防护壳体12会与插座内腔壁面产生接触,随之产生的接触力会影响弹性件的夹持作用,导致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分离。为此,本实施例中,插芯防护壳体12在设置时,包括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均具有槽腔结构,在装配时,先将插芯11安装至下壳体1202的槽腔内,然后上壳体1201沿插芯防护壳体12轴向滑动装配至下壳体1202上,装配后,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形成所述插芯防护壳体12,实现对插芯11的固定安装。
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还设有在上壳体1021和下壳体1202滑动装配后能够沿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滑动方向定位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的锁紧结构,结合图5所示,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壳体1202上的卡槽1205和设置在上壳体1201上的弹性卡爪1204,在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滑动配合装配时,弹性卡爪1204能够伸入所述卡槽1205,实现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在逆着装配方向上滑动的限位,同时,为了保证弹性卡爪1204与卡槽1205的限位效果,在下壳体1202和上壳体1201上还设有钩挂部1203,钩挂部1203在弹性卡爪1204伸入所述卡槽1205后能够沿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继续滑动装配的方向定位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进而能够防止因弹性卡爪1204随上壳体1201继续沿装配方向滑动而脱离卡槽1205,保证下壳体1202和上壳体1201沿装配方向的双向定位。
在返修时,不仅使上下壳体可拆卸,且由于插芯防护壳体的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采用轴向滑动配合,在拉拽插芯时,不会存在现有采用弹性件夹持所存在的受接触力影响的问题,上壳体与下壳体能够保持较好的固定。
在室外通讯连接器的应用中,由于连接器用户的一些具体要求,会出现设备端插座与光纤插头不匹配情况的情况,为了使连接器的光纤插头组件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中,光纤插头组件还包括具备一定室外防护性能的转接部2,转接部2用于设置在室外防护壳体3与插座4之间,转接部2一端设有与插座4锁紧配合的第一锁紧结构401,另一端设有与室外防护壳体3锁紧配合的第二锁紧结构402,第一锁紧结构401和第二锁紧结构402可以采用通用的任意一种锁紧结构,例如,CN112485867A申请中所记载的锁紧结构,只需满足转接部2的一端与插座4配合锁紧,另一端与光纤插头组件配合锁紧,不仅保证插座与光纤插头的适配安装,同时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地,在设置转接部时,窗口部301可设置于转接部上,以实现与弹性爪16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插头组件以及插座4,插座4与光纤插头组件对插配合,其中,光纤插头组件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插头组件,其结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包括插芯组件(1)以及插合套装在插芯组件(1)上的室外防护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防护壳体(3)上设有窗口部(301),所述插芯组件(1)设有用于在插芯组件(1)套装入室外防护壳体(3)后伸入所述窗口部(301)、能够沿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插合套装方向定位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的弹性爪(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组件(1)设有止挡面(17),所述室外防护壳体设有与所述止挡面(17)配合、且能够沿插芯组件(1)与室外防护壳体(3)轴向方向进行安装定位的止挡配合面(3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组件(1)包括插芯(11)以及套装在插芯(11)上的插芯防护壳体(12),插芯防护壳体(12)远离插芯(11)的端部设有用于压接室外光缆(15)的压合件(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插芯防护壳体(12)远离插芯(11)的端部设有用于同轴安装压合件(14)的支撑件(13),支撑件(13)设有与所述室外防护壳体(3)内径适配、且能够限制支撑件(13)在室外防护壳体(3)内转动的多边形面体(13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防护壳体(3)内设有与所述多边形面体(1301)沿室外防护壳体(3)轴向配合止挡的台阶面(30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防护壳体(12)包括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上壳体(1201)与下壳体(1202)沿插芯防护壳体(12)轴向滑动配合装配后形成所述插芯防护壳体(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上设有在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滑动配合装配后能够沿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滑动方向定位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的锁紧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壳体(1202)上的卡槽(1205)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201)上且能够在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滑动配合装配时伸入所述卡槽(1205)的弹性卡爪(1204),还包括设置于下壳体(1202)和上壳体(1201)上且在弹性卡爪(1204)伸入所述卡槽(1205)后能够沿下壳体(1202)以及上壳体(1201)滑动方向定位下壳体(1202)与上壳体(1201)的钩挂部(1203)。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室外防护壳体(3)以及与光纤插头组件所适配插座(4)之间的转接部(2),转接部(2)一端设有与插座(4)锁紧配合的第一锁紧结构(401),另一端设有与室外防护壳体(3)锁紧配合的第二锁紧结构(402)。
10.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插头组件以及与光纤插头组件对插配合的插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插头组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插头组件。
CN202320511895.XU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219552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1895.XU CN219552706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1895.XU CN219552706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2706U true CN219552706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1895.XU Active CN219552706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2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34971A1 (zh)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US5764834A (en) Optical fibre connector latching mechanism
CN110954996A (zh) Mpo连接器及光缆组件
CA3171567A1 (en)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assembly
EP3201668A1 (en) Ferrule assembly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EP3677939B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optical connector
CN114518623B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CN113296197B (zh) 锁紧机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网络系统
CN219552706U (zh)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US11598923B2 (en) Fiber optical connector
WO2022120759A1 (zh) 一种线缆适配器
WO2022120756A1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及线缆组件
CN110927889B (zh) 一种一次对接的光纤插头连接器及组件
JP2000098183A (ja) 光コネクタ
CN206147141U (zh) 尾纤连接器
CN219737834U (zh) 一种防护壳体、插芯组件及光纤插头组件
CN219677689U (zh) 单芯连接器
CN110632710A (zh) 一种小型化光纤转接器
CN220584444U (zh) 一种穿墙式光纤连接器
CN106405748A (zh) 尾纤连接器
CN212623214U (zh) 一种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模组
CN217467256U (zh) 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5005984U (zh) 一种小型光纤连接器
CN214474089U (zh) 一种具有保护外壳的lc型光纤连接器
CN209928064U (zh) 光纤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