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0786U -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0786U
CN219550786U CN202223451909.8U CN202223451909U CN219550786U CN 219550786 U CN219550786 U CN 219550786U CN 202223451909 U CN202223451909 U CN 202223451909U CN 219550786 U CN219550786 U CN 219550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late
wind
wind direc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19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野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19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0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风向板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风向板;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风向板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带动风向板在直板状态和弧板状态之间切换;风向板在直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平面,风向板在弧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沿导风方向弯曲的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导向模式较丰富,可满足用户对不同导风效果的需求。

Description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一般都设置有风向板,空调关机时,风向板可以遮挡出风口;空调工作时,可通过调整风向板,实现对吹风方向的调整。
然而,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上的风向板,形状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对形状进行调节,导向模式较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导风效果的需求。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上的风向板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上的风向板存在的导向模式较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风向板。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风向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风向板在直板状态和弧板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风向板在直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平面,所述风向板在弧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沿导风方向弯曲的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具有前向送风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运转,使第一传动机构带动风向板动作,将风向板切换为直板状态,以使得风向板能够将风顺利导向前方,在此基础上,若采用两组以上的风向板组件组合送风,则可通过调整两组风向板组件中的风向板的夹角分别实现平行送风、集中送风和广域送风的目的,其中,集中送风可实现指向性局部送风效果,且还可实现远距离送风效果。在具有沿壁送风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带动风向板动作,将风向板切换为弧板状态,使风向板沿导风方向(一般为风向板的宽度方向)朝目标墙壁弯曲,在康达效应下,气流能够沿风向板的弧形导风面朝向目标墙壁流动,在气流沿弧形导风面流动的过程中,气流的方向能够在康达效应下发生连续性变化,从而,气流不易脱离风向板的导风面,保证了导风面对气流的导向效果,气流可顺利流向目标墙壁并沿目标墙壁继续流动,实现了沿壁送风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导向模式较丰富,可满足用户对不同导风效果的需求。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向板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所述板体沿导风方向依次排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板体均转动连接。
多个所述板体包括原板和若干分隔板,各个所述分隔板均位于所述原板的同侧,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分隔板转动,用于调整所述风向板的曲率。
有益效果在于,不但可实现对风向板的状态、弯曲方向的调整,还可实现对风向板的曲率的调整,可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各个所述板体均与所述齿轮组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齿轮组连接,能够驱动所述齿轮组带动各个所述分隔板朝相同方向转动。
有益效果在于,可保证风向板的导风面的导风顺畅性,使得气流能够沿风向板的导风面朝目标方向顺利流动;此外,齿轮传动不易发生松弛,可靠性较高。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若干所述分隔板包括先端板和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原板与所述先端板之间。
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枢接于所述原板,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原板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中间板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均枢接于所述中间板,所述第四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先端板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
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齿轮组对各分隔板的驱动。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四齿轮具有相对固定的第一齿轮圈和第二齿轮圈,所述第一齿轮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圈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圈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圈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有益效果在于,可使得风向板在弧板状态下对气流的导向更顺畅。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中间板包括多个,各个所述中间板均固设有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且各个所述中间板均枢接有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任意相连的两个所述中间板中,靠近所述原板的所述中间板上的所述第六齿轮与远离所述原板的所述中间板上的所述第三齿轮啮合,靠近所述原板的所述中间板上的所述第四齿轮与远离所述原板的所述中间板上的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提高风向板在弧板状态下的平滑性,使得导风效果更佳。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向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原板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原板转动,用于调整所述风向板的角度。
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对导风角度的调整,将风送至目标区域。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向板的至少一侧板面敷设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用于遮挡多个所述板体之间的缝隙。
有益效果在于,气流在沿风向板流动时,不易从板体间的缝隙跑出,可保证风向板的导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和上述风向板组件,所述空调本体具有出风口,所述风向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且所述风向板能够遮挡所述出风口或打开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与上述风向板组件具有一致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向板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分别为一组第一风向板组件和若干组第二风向板组件,各组所述风向板组件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空调本体的内部具有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收纳区,所述第二风向板组件中的所述风向板能够收至所述收纳区内;所述第一风向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所述第一风向板组件中的所述风向板的宽度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相适配,能够单独遮挡所述出风口。
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提高导风效果,且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中的中间板、第二安装板、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七齿轮的装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中的第一安装板、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停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开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集中送风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广域送风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足下送风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风向板;110-原板;111-第一安装板;120-中间板;121-第二安装板;130-先端板;131-第三安装板;
200-第一电机;
300-齿轮组;310-第一齿轮;320-第二齿轮;330-第三齿轮;340-第四齿轮;341-第一齿轮圈;342-第二齿轮圈;350-第五齿轮;360-第六齿轮;370-第七齿轮;380-主动齿轮;
400-第二电机;
510-第八齿轮;520-第九齿轮;
600-弹性膜;
700-空调本体;
800-第一风向板组件;
900-第二风向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向板组件,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风向板100;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风向板10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带动风向板100在直板状态和弧板状态之间切换;风向板100在直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平面,风向板100在弧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沿导风方向弯曲的弧面。
在具有前向送风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运转,使第一传动机构带动风向板100动作,将风向板100切换为直板状态(如图9和图10所示),以使得风向板100能够将风顺利导向前方,在此基础上,若采用两组以上的风向板组件组合送风,则可通过调整两组风向板组件中的风向板100的夹角分别实现平行送风、集中送风和广域送风的目的,其中,集中送风可实现指向性局部送风效果,且还可实现远距离送风效果。在具有沿壁送风需求的情况下,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带动风向板100动作,将风向板100切换为弧板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使风向板100沿导风方向(如图10-图12中箭头所示方向)朝目标墙壁弯曲,在康达效应下,气流能够沿风向板100的弧形导风面朝向目标墙壁流动,在气流沿弧形导风面流动的过程中,气流的方向能够在康达效应下发生连续性变化,从而,气流不易脱离风向板100的导风面,保证了导风面对气流的导向效果,气流可顺利流向目标墙壁并沿目标墙壁继续流动,实现了沿壁送风的目的。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导向模式较丰富,可满足用户对不同导风效果的需求。
在上述风向板100的具体结构中可设置多个板体,将多个板体沿导风方向依次排布,并将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均转动连接;多个板体中包括原板110和若干分隔板,其中,各个分隔板均位于原板110的同侧,将分隔板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如此,便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分隔板转动,使得分隔板能够相对相邻的分隔板或原板110转动,如此,便可实现对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夹角的调整,如此,不但可实现对风向板100的状态、弯曲方向的调整,还可实现对风向板100的曲率的调整,可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
在上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中可设置齿轮组300,将各个板体均与齿轮组300相连,将第一驱动机构与齿轮组300连接,以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齿轮组300运转,齿轮组300中的各个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各个分隔板朝相同方向转动,如此,风向板100便不会出现S形弯曲问题,即风向板100的形状始终保持直板形或弧板形,可保证风向板100的导风面的导风顺畅性,使得气流能够沿风向板100的导风面朝目标方向顺利流动;此外,齿轮传动不易发生松弛,可靠性较高。
上述若干分隔板包括先端板130和中间板120,将中间板120设置在原板110与先端板130之间,也就是说,原板110、中间板120、先端板130沿风向依次排布,并将原板110与中间板120转动连接,将中间板120与先端板130转动连接,以使得中间板120能够相对原板110转动,并使得先端板130能够相对中间板120转动。其中,中间板120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为了便于说明齿轮组300对分隔板的驱动方式,以中间板120为一个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齿轮组300具体包括第一齿轮310、第二齿轮320、第三齿轮330、第四齿轮340、第五齿轮350和第六齿轮360,将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齿轮310连接,将第一齿轮310枢接于原板110,以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齿轮310相对原板110转动;将第三齿轮330和第四齿轮340均与中间板120相对固定设置,并将第一齿轮310与第三齿轮330啮合,以使得第一齿轮310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齿轮330转动,第三齿轮330转动时能够带动中间板120相对原板110转动。将第二齿轮320与原板110相对固定设置,以使得第二齿轮320能够随原板110同步运动;将第四齿轮340枢接于中间板120,并将第四齿轮340与第二齿轮320啮合,中间板120相对原板110转动时,第四齿轮340会随中间板120发生相对原板110的转动,相当于第四齿轮340相对第二齿轮320发生相对位置变化,进而,可使得第四齿轮340发生相对中间板120的转动;将第五齿轮350枢接于中间板120,并将第四齿轮340与第五齿轮350啮合,中间板120相对原板110转动时,第五齿轮350和第四齿轮340会同时随中间板120相对原板110转动,同时,第五齿轮350还能够随第四齿轮340的转动而相对中间板120转动;将第六齿轮360与先端板130相对固定设置,并将第五齿轮350与第六齿轮360啮合,从而,在第五齿轮350相对中间板120转动时,第六齿轮360会发生相对中间板120的转动,进而带动先端板130相对中间板120转动,如此,便可实现齿轮组300对各分隔板的驱动,且各分隔板能够在齿轮组300的作用下同时转动,但转动角度可通过对齿轮直径的设置而确定,即各分隔板的转动角度可相同也可不同。
进一步地,可在第四齿轮340上设置相对固定的第一齿轮圈341和第二齿轮圈342,将第一齿轮圈34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二齿轮圈342的直径,将第一齿轮圈341与第二齿轮320啮合,将第二齿轮圈342与第五齿轮350啮合,如此,便可利用第四齿轮340,减小齿轮传动比,使得先端板130的转动角度小于中间板120的转动角度,如此,可使得风向板100在弧板状态下对气流的导向更顺畅。
具体地,可将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一电机200,在第一电机200的电机轴同轴固定一个主动齿轮380,将该主动齿轮380与上述第一齿轮310啮合,控制第一电机200转动,便可利用主动齿轮380带动齿轮组300运转,将第一齿轮310与第三齿轮330的直径设置相同,当第一齿轮310顺时针旋转α角度时,第三齿轮330逆时针旋转α度,此时,中间板120相对于原板110具有α度的倾斜。由于第二齿轮320和第四齿轮340的第一齿轮圈341的啮合,中间板120的位移量传递到第四齿轮340,第四齿轮340逆时针旋转α·β度(β为第二齿轮320与第一齿轮圈341的传动比);第四齿轮340为一体结构,故第四齿轮340的第二齿轮圈342同样逆时针旋转α·β度;第五齿轮350顺时针旋转α·β·γ度(γ为第二齿轮圈342与第五齿轮350的传动比),第六齿轮360逆时针旋转α·β·γ·δ度(δ为第五齿轮350与第六齿轮360的传动比),此时先端板130相对于中间板120具有α·β·γ·δ度的倾斜。
具体地,在原板110的端部可固设第一安装板111,在中间板120的端部固设第二安装板121,在先端板130的端部固设第三安装板131,将第一安装板111与第二安装板121转动连接,并将第二安装板121与第三安装板131转动连接,将齿轮组30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11、第二安装板121和第三安装板131上,如此,可提高齿轮组300的运转可靠性,进而,提高各个分隔板的转动平稳性,使得风向板100的导向面始终保持平滑状态,有利于提高风向板100对气流的导向顺畅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可将第一齿轮310枢接于第一安装板111的背对原板110的一侧,在第一安装板111的端部设置能够形成第二齿轮320的第一弧形轮齿部。将第二安装板121划分为基板部和辅板部,将辅板部设于基板部的靠近原板110的一端,将基板部与第一安装板111设置在同一平面,将辅板部设置在基板部的背对中间板120的一侧,在辅板部的端部设置能够形成第三齿轮330的第二弧形轮齿部,在基板部上开设有避位槽,该避位槽具有朝向原板110的开口,将第四齿轮340枢接于避位槽内,其中,第四齿轮340的第一齿轮圈341位于避位槽内,第四齿轮340的第二齿轮圈342朝背离中间板120的方向凸出于避位槽,将第五齿轮350枢接于基板部的背对中间板120的一侧。在第三安装板131的端部设置能够形成第六齿轮360的第三弧形轮齿部。在此结构下,不但可实现齿轮组300中各个齿轮的安装与配合,而且还有利于减小第一安装板111、第二安装板121、第二安装板131与齿轮组300占用的体积。
优选地,将中间板120设置为多个,有利于提高风向板100在弧板状态下的平滑性,使得导风效果更佳。各个中间板120与齿轮组300的装配方式均类似于上述单个中间板120与齿轮组300的装配方式,也就是说,各个中间板120均固设有第三齿轮330,且均枢接有第四齿轮340和第五齿轮350。在任意相连的两个中间板120中,将靠近原板110的中间板120上的第五齿轮350与远离原板110的中间板120上的第三齿轮330啮合,该第五齿轮350与第三齿轮330的动力传递效果,类似于上述第五齿轮350与第六齿轮360的动力传递效果;在靠近原板110的中间板120上固设第七齿轮370,将第七齿轮370与远离原板110的中间板120上的第四齿轮340啮合,该第七齿轮370与第四齿轮340的动力传递效果,类似上述第二齿轮320与第四齿轮340的动力传递效果,如此,便可实现各个中间板120和先端板130的转动。其中,第七齿轮370可由设置在基板部的背离辅板部的一端的第四弧形轮齿部形成。
进一步地,可将多个第二安装板121均设置为相同的形状及尺寸,如此,可减小零件种类,进而,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中还可增设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将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原板110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原板110转动,如此,便可实现对风向板100的角度调整,从而,可实现对导风角度的调整,将风送至目标区域。
可将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为第二电机400,在第二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中设置第八齿轮510和第九齿轮520,将第八齿轮510与第二电机400的电机轴同轴固定,将第九齿轮520与原板110同轴固定,并将第八齿轮510与第九齿轮520啮合。
具体地,可在风向板100的至少一侧板面敷设弹性膜,以利用弹性膜遮挡多个板体之间的缝隙,如此,气流在沿风向板流动时,不易从板体间的缝隙跑出,可保证风向板100的导风效果。
优选地,在风向板100的两侧均敷设弹性膜,既可保证导风效果,又能提高美观性。
参见图1以及图8-图1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空调本体700和上述风向板组件,空调本体700具有出风口,风向板组件安装于出风口,且风向板100能够遮挡出风口或打开出风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与上述风向板组件具有一致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可将上述风向板组件设置为至少两组,分别为一组第一风向板组件800和若干组第二风向板组件900,将各组风向板组件沿出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在空调本体700的内部设置靠近出风口的收纳区,如此,便可通过调整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风向板100的角度和曲率,使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风向板100收至收纳区内;在此基础上,将第一风向板组件800安装在出风口的边缘,并将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的宽度与出风口的宽度相适配,如此,便可通过调整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的角度和曲率,使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单独遮挡住出风口,一方面,在出风口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单个风向板100遮挡出风口,可加大风向板100在导风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提高导风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单个风向板100遮挡出风口,可减少接合缝隙,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向板组件,既可应用于壁挂式室内机,也可应用于室内柜机。
以应用于壁挂式室内机,第一风向板组件800安装于出风口下边缘,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为一组且安装于出风口上边缘为例,进一步分析说明如下:
A1,参见图8,当空调停止运转时,可通过对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使第二风向板组件900的风向板100弯曲并收入空调内部,并通过对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使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遮挡出风口,并与空调本体700的弧度相适应。
A2,参见图9,当空调开始运转时,可通过对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使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朝外打开,并可通过对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使第二风向板组件900的风向板100从空调内部由出风口伸出并向外打开,如此,由出风口吹出的空调风便可在上下两侧风向板100的导向下向外吹出。
A2.1,参见图10,当需要集中送风时,将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和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风向板100保持或切换至直板状态,并将二者相互靠拢,以挤压上下两侧风向板100之间的风道,减小出风面积,实现集中送风,可提高空调风的指向性;出风面积减小后,可延长送风距离,提高空调风的到达性。适用于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
A2.2,参见图11,当需要广域送风时,将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风向板100切换至朝上弯曲的弧板状态,通过康达效应产生沿天花板流动的气流,尤其适用于制冷模式,可避免冷风直接吹人,当然,制热模式也可调至该状态。
A2.3,参见图12,当需要足下送风时,将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风向板100切换至朝下弯曲的弧板状态,通过康达效应产生沿着设置有空调的墙壁向下流动的气流,可将空调风送至足下,同时,也可将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风向板100切换至朝下弯曲的弧板状态,以进一步提高足下送风效果,尤其适用于制热模式,当然,制冷模式也可调至该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风向板(100);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风向板(1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风向板(100)在直板状态和弧板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风向板(100)在直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平面,所述风向板(100)在弧板状态下的导风面为沿导风方向弯曲的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板(100)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所述板体沿导风方向依次排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板体均转动连接;
多个所述板体包括原板(110)和若干分隔板,各个所述分隔板均位于所述原板(110)的同侧,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分隔板转动,用于调整所述风向板(100)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300),各个所述板体均与所述齿轮组(300)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齿轮组(300)连接,能够驱动所述齿轮组(300)带动各个所述分隔板朝相同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分隔板包括先端板(130)和中间板(120),所述中间板(120)位于所述原板(110)与所述先端板(130)之间;
所述齿轮组(300)包括第一齿轮(310)、第二齿轮(320)、第三齿轮(330)、第四齿轮(340)、第五齿轮(350)和第六齿轮(36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310)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10)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10)枢接于所述原板(110),所述第二齿轮(320)与所述原板(110)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三齿轮(330)与所述中间板(120)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齿轮(310)与所述第三齿轮(330)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40)和所述第五齿轮(350)均枢接于所述中间板(120),所述第四齿轮(340)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320)和所述第五齿轮(350)啮合;所述第六齿轮(360)与所述先端板(130)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第五齿轮(350)与所述第六齿轮(360)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340)具有相对固定的第一齿轮圈(341)和第二齿轮圈(342),所述第一齿轮圈(3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圈(342)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圈(341)与所述第二齿轮(32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圈(342)与所述第五齿轮(350)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20)包括多个,各个所述中间板(120)均固设有所述第三齿轮(330),且均枢接有所述第四齿轮(340)和所述第五齿轮(350);
任意相连的两个所述中间板(120)中,靠近所述原板(110)的所述中间板(120)上的所述第五齿轮(350)与远离所述原板(110)的所述中间板(120)上的所述第三齿轮(330)啮合;靠近所述原板(110)的所述中间板(120)固设有第七齿轮(370),所述第七齿轮(370)与远离所述原板(110)的所述中间板(120)上的所述第四齿轮(340)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原板(110)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原板(110)转动,用于调整所述风向板(100)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风向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板(100)的至少一侧板面敷设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用于遮挡多个所述板体之间的缝隙。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本体(700)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向板组件,所述空调本体(700)具有出风口,所述风向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且所述风向板(100)能够遮挡所述出风口或打开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板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分别为一组第一风向板组件(800)和若干组第二风向板组件(900),各组所述风向板组件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空调本体(700)的内部具有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收纳区,所述第二风向板组件(900)中的所述风向板(100)能够收至所述收纳区内;所述第一风向板组件(800)安装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所述第一风向板组件(800)中的所述风向板(100)的宽度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相适配,能够单独遮挡所述出风口。
CN202223451909.8U 2022-12-21 2022-12-21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550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909.8U CN219550786U (zh) 2022-12-21 2022-12-21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909.8U CN219550786U (zh) 2022-12-21 2022-12-21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0786U true CN219550786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1909.8U Active CN219550786U (zh) 2022-12-21 2022-12-21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0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054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111012B (zh)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EP1681517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838690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066391A (zh)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CN108469112B (zh) 一种空调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出风控制方法
CN219550786U (zh) 风向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13432287A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875225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831759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88293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37518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68143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306619B (zh) 空调内机
CN114593458A (zh) 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13485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878986A (zh)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CN210179876U (zh) 空调器
KR20100086312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9473926U (zh) 一种缺齿驱动的导风板组件及其空调
CN220187077U (zh) 一种运动的导风板组件及其空调
CN219283475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多方向出风的空调
CN220852325U (zh) 室内机
CN216307985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