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0703U -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0703U
CN219550703U CN202320134393.XU CN202320134393U CN219550703U CN 219550703 U CN219550703 U CN 219550703U CN 202320134393 U CN202320134393 U CN 202320134393U CN 219550703 U CN219550703 U CN 219550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mounting plate
plate portion
outdoor uni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43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靖
殷纪强
俞国新
朱万朋
李思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43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0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0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散热板包括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具有对合平面;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由两侧向中间隆起,从而形成凸起面和内凹面;所述对合平面用于与所述安装板部接合,所述安装板部的内凹面面向所述对合平面,使得所述内凹面和所述对合平面围成冷媒流动腔,所述冷媒流动腔供冷媒从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所述安装板部的凸起面用于安装电控器件。通过使安装板部和基板部之间形成冷媒流动腔,使得从冷媒流动腔流过的冷媒与散热板直接进行换热,冷媒直接与散热板换热,散热板即可与电控器件换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换热效率,有助于提高电控器件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的电控板设置有许多的电控器件,在空调的工作过程中,电控器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空调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电控板处进行冷却。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冷却措施是将冷媒管与安装有电控器件的散热板贴合,使得流经冷媒管的冷媒能够带走散热板的热量,继而对电控器件进行冷却。
但是,冷媒需要先与冷媒管换热,冷媒管再与散热板换热,散热板再与电控器件换热,换热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换热效率的散热板。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增大安装板部与冷媒的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避免环形柱相互遮挡。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包括:
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具有对合平面;
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由两侧向中间隆起,从而形成凸起面和内凹面;
所述对合平面用于与所述安装板部接合,所述安装板部的内凹面面向所述对合平面,使得所述内凹面和所述对合平面围成冷媒流动腔,所述冷媒流动腔供冷媒从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所述安装板部的凸起面用于安装电控器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部的凸起面设有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的内凹面设有围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柱,所述环形柱由所述安装板部向所述对合平面延伸。
可选地,沿所述冷媒流动腔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孔错位布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部中部区段的厚度大于两侧区段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部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冷媒流动腔的最大厚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部与所述基板部分体成型并且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对合平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板部的宽度。
可选地,散热板还包括:
两个端面板,所述端面板设置在所述散热板的两端,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所述冷媒出口均与所述冷媒流动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冷却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中的散热板;冷媒输入管,所述冷媒输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流动腔连通,以向所述冷媒流动腔输送冷媒;冷媒输出管,所述冷媒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流动腔连通,以使所述冷媒流动腔内的冷媒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通过使安装板部和基板部之间形成冷媒流动腔,使得冷媒能够从冷媒流动腔的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从而与散热板直接进行换热,带走散热板的热量,给予散热板冷量。继而,获得冷量的散热板对电控器件进行冷却。因此,冷媒与电控器件之间只有一层换热介质,冷媒直接与散热板换热,散热板即可与电控器件换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换热效率,有助于提高电控器件的冷却效果。并且,隆起的安装板部有助于在不增加高度的基础上增加与冷媒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通过在安装板部的内凹面设置环形柱,使得安装于安装孔处的电控器件能够将热量传递给环形柱。同时,因为环形柱形成在冷媒流动腔中,在冷媒流经冷媒流动腔的过程中,冷媒能够与环形柱的外壁接触,从而与环形柱进行换热。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环形柱,增大了冷媒与散热板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对电控器件的冷却效果。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通过使相邻的两个安装孔沿冷媒流动腔的延伸方向错位布置,也就是说,沿冷媒在冷媒流动腔内的流动方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孔中心的连线不与冷媒的流动方向平行。因此,使得相邻的两个环形柱沿冷媒的流动方向也是错位布置,从而避免一个环形柱对另一个环形柱形成遮挡,进而避免影响冷媒与环形柱的接触效果以致于影响换热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第一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第二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中安装板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10包括基板部100和安装板部200。基板部100具有对合平面110。安装板部200由两侧向中间隆起,从而形成凸起面210和内凹面220。对合平面110用于与安装板部200接合。安装板部200的内凹面220面向对合平面110,使得内凹面220和对合平面110围成冷媒流动腔300。冷媒流动腔300供冷媒从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安装板部200的凸起面210用于安装电控器件。
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具体地,基板部100为方形板,基板部100的与自身厚度方向垂直的一个表面即对合平面110。安装板部200整体呈板状,安装板部200的中部隆起,也可以说,安装板部200为经过弯曲的板状结构。从而形成凸起面210和内凹面220。
继续参照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凸起面210和内凹面220均是由中部的平面和两侧的弧形面组成。安装板部200的侧边与对合平面110接合,内凹面220面向对合平面110。也就是说,内凹面220弧形面部分的底端与对合平面110接合,内凹面220与对合平面110之间形成空间,也就是冷媒流动腔300。并且,凸起面210的平面部分用于安装电控器件。
结合图1至图6所示,在散热板10的使用过程中,冷媒能够从冷媒流动腔300的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从而与散热板10进行换热,带走散热板10的热量,给予散热板10冷量。继而,获得冷量的散热板10对电控器件进行冷却。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冷媒与电控器件之间只有一层换热介质,冷媒直接与散热板10换热,散热板10即可与电控器件换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换热效率,有助于提高电控器件的冷却效果。隆起的安装板部200有助于在不增加高度的基础上增加与冷媒的接触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部200的隆起形态可以是具有平面部分的隆起形态,也可以是整体为抛物线状的隆起形态。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安装板部200的凸起面210设有安装孔211。通过在安装板部200设置安装孔211,使得电控器件能够通过安装孔211安装在凸起面210上,使得电控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孔211贯穿安装板部200。安装板部200的内凹面220设有围绕安装孔211的环形柱221。环形柱221由安装板部200向对合平面110延伸。
参照图1和图5所示,具体来说,环形柱221围成的部分和安装板部200被贯穿的部分共同组合了安装孔211。并且,环形柱221延伸至冷媒流动腔300内。也就是说,冷媒从冷媒流动腔300流过的过程中,能够与环形柱221的外壁接触。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安装板部200的内凹面220设置环形柱221,安装于安装孔211处的电控器件能够将热量传递给环形柱221,同时,冷媒能够与环形柱221的外壁接触,从而与环形柱221进行换热。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环形柱221,增大了冷媒与散热板10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对电控器件的冷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柱221可以是底部封闭的结构,也可以底部开口并延伸至与对合平面110密封的位置的结构。
结合图1、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沿冷媒流动腔300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孔211错位布置。具体来说,也就是沿冷媒在冷媒流动腔300内的流动方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孔211中心的连线不与冷媒的流动方向平行。
因此,相邻的两个环形柱221沿冷媒的流动方向也是错位布置,从而避免一个环形柱221对另一个环形柱221形成遮挡,进而避免影响冷媒与环形柱221的接触效果以致于影响换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部200中部区段的厚度大于两侧区段的厚度。具体地,由两侧向中间,凸起面210的弧形部和内凹面220的弧形部之间的厚度越来越大,在凸起面210的平面部分和内凹面220的平面部分之间,安装板部200的厚度达到最大。
也就是说,安装板部200安装有电控器件的部分厚度较大,一方面能够为安装电控器件提高足够的厚度,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安装板部200的厚度太薄导致温度升高过快。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板部200整体为抛物线状的隆起形态的实施方式下,安装板部200的厚度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增大,到中间达到最大。
继续参照图1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安装板部200的最大厚度与冷媒流动腔300的最大厚度相等。具体来说,安装板部200的最大厚度即凸起面210平面部分与内凹面220平面部分之间的距离,冷媒流动腔300的最大厚度即内凹面220平面部分与对合平面110之间的距离。
通过使安装板部200的最大厚度与冷媒流动腔300的最大厚度相等,有助于保证安装板部200最大厚度处有足够的冷媒流过,从而保证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板部200整体为抛物线状的隆起形态的实施方式下,安装板部200的最大厚度即凸起面中间点与内凹面中间点之间的距离,冷媒流动腔300的最大厚度即内凹面中间点与对合平面110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部200与基板部100分体成型并且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安装板部200与基板部100焊接在一起。分体成型能够简化模具。
在一种实施方式,基板部100和安装板部200均为铝板。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部200与基板部100也可以一体成型。
结合图4所示,进一步地,对合平面110的宽度大于安装板部200的宽度。从而使得安装板部200的两侧与基板部100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空间。
参照图2所示,散热板10包括两个端面板400,端面板400设置在散热板10的两端。两个端面板400分别设有冷媒进口410和冷媒出口420,冷媒进口410和冷媒出口420均与冷媒流动腔300连通。
冷媒流动腔300呈直线型,冷媒输入管可以通过与冷媒进口410连通以向冷媒流动腔300输送冷媒,冷媒输出管可以通过与冷媒出口420连通以使冷媒流动腔300内的冷媒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板10也可以不设端面板,而是通过在冷媒管上设置与冷媒流动腔300端面匹配的接头来形成密封。或者,一体成型地形成较小的冷媒出口和冷媒进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装置包括散热板、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散热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散热板。冷媒输入管的一端与冷媒流动腔连通,以向冷媒流动腔输送冷媒。冷媒输出管的一端与冷媒流动腔连通,以使冷媒流动腔内的冷媒流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冷量”和“热量”为为同一物理状态的两种描述。即,某目标物具有的“冷量”越高,则具有的“热量”越低,具有的“冷量”越低,则具有的“热量”越高。某目标物吸收“冷量”的同时会释放“热量”,释放“冷量”的同时会吸收“热量”。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部,所述基板部具有对合平面;
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由两侧向中间隆起,从而形成凸起面和内凹面;
所述对合平面用于与所述安装板部接合,所述安装板部的内凹面面向所述对合平面,使得所述内凹面和所述对合平面围成冷媒流动腔,所述冷媒流动腔供冷媒从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所述安装板部的凸起面用于安装电控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部的凸起面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的内凹面设有围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柱,所述环形柱由所述安装板部向所述对合平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冷媒流动腔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孔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部中部区段的厚度大于两侧区段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部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冷媒流动腔的最大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部与所述基板部分体成型并且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平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板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端面板,所述端面板设置在所述散热板的两端,两个所述端面板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所述冷媒出口均与所述冷媒流动腔连通。
10.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板;
冷媒输入管,所述冷媒输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流动腔连通,以向所述冷媒流动腔输送冷媒;
冷媒输出管,所述冷媒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流动腔连通,以使所述冷媒流动腔内的冷媒流出。
CN202320134393.X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Active CN219550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4393.XU CN21955070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4393.XU CN21955070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0703U true CN21955070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4393.XU Active CN219550703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0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3972A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2463338U (zh) 散热器及摄影机
CN219550703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板及冷却装置
CN217485563U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方形电池组结构
CN217720247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装置及激光器
CN104033966A (zh) 机柜空调器
CN110043973A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043975A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5663338A (zh) 一种储能装置和储能设备
CN214206200U (zh) 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CN210399239U (zh) 一种散热构件、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4U (zh)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001448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2437590A (zh) 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CN218998666U (zh) 焊接式热交换器
CN216123372U (zh) 散热装置和电控设备
EP4023469B1 (en) Cooling devic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id cooling device
CN218101442U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9693969U (zh) 散热板和散热器
CN219133798U (zh) 汽车空调制冷方面的冷却装置
CN220173649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CN220210879U (zh) 域控制器及其散热装置
CN218350835U (zh) 微通道散热器
CN220669615U (zh) 电控模块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