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9709U -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9709U
CN219549709U CN202320251866.4U CN202320251866U CN219549709U CN 219549709 U CN219549709 U CN 219549709U CN 202320251866 U CN202320251866 U CN 202320251866U CN 219549709 U CN219549709 U CN 219549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d
air inlet
valve rod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18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奇挺
叶幼枫
冯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nhua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nhua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nhua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nhua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18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9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9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9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杆式自闭阀,包括阀体、第一阀杆、第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左端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气管、右端设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阀板,所述阀板内设有用于进气阀口;所述阀腔内固定设有导滑架,所述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架内,所述第二阀杆的左端向左穿过进气阀口且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阀口;所述第一阀杆位于导滑架内且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阀杆上设有销孔,所述第二阀杆上设有位于销孔内的销柱;该连杆式自闭阀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第一阀杆带动第二阀杆运动时不会出现卡住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背景技术
燃气是现在广泛使用的气体燃料,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性,若是燃气泄漏便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保证进入到燃具中的燃气保持在正常的压力,使其能充分、稳定地燃烧。目前,在燃具前都会安装一个燃气自闭阀,使超压或欠压时自动关闭阀门,防止燃气泄漏。申请号为CN202110780790.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管道燃气自闭阀及其自闭方法,在阀体的阀内工作空间里设置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第一阀杆一端与自动阀内的磁铁8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阀杆连接,吸杆的底端装配有磁盘,磁盘与第一阀杆上端的磁铁8吸附连接,吸杆上端在电磁头内通过电磁作用带动第一阀杆在阀体内向下移动,通过第一阀杆的销孔对第二阀杆的销钉的导向作用,带动第二阀杆在阀体内水平移动设置。上述自闭阀在第一阀杆上下运动时通过第一阀杆的销孔与第二阀杆的销钉配合带动第二阀杆打开或关闭进气通道,实践中在第一阀杆上下运动时,第二阀杆靠近第一阀杆的一端会产生倾斜,致使第二阀杆无法保持水平移动出现卡住现象,影响自闭阀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连杆式自闭阀,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第一阀杆带动第二阀杆运动时不会出现卡住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式自闭阀,包括阀体、第一阀杆、第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左端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气管、右端设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阀板,所述阀板内设有用于进气阀口;所述阀腔内固定设有导滑架,所述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架内,所述第二阀杆的左端向左穿过进气阀口且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阀口;所述第一阀杆位于导滑架内且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阀杆上设有销孔,所述第二阀杆上设有位于销孔内的销柱,在第一阀杆向上运动时,销孔对销柱的导向作用迫使第二阀杆向左带动密封垫将进气阀口打开,在第一阀杆向下运动时,销孔对销柱的导向作用迫使第二阀杆向右带动密封垫将进气阀口关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阀杆上下运动时,销孔与销柱配合驱动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在导滑架的左右下第二阀杆靠近第一阀杆的一端受力时不会出现偏离左右水平轴线的位置,从而有效防止第二阀杆左右滑动时出现卡顿甚至卡住的现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滑架包括底架和顶架,所述底架固定安装在阀腔的底部,所述底架上设有下弧形槽,所述顶架固定安装在阀腔内且盖合在底架的上端,所述顶架的下端设有上弧形槽,所述下弧形槽和上弧形槽拼合形成导滑孔,所述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方便第二阀杆的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腔内在导滑架的上端固定设有铁压板,所述第一阀杆的上端向上伸出铁压板且固定设有磁铁8,所述阀体在阀腔的上端固定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上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位于磁铁8正上方,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拉环且侧边底部固定有皮膜,所述阀盖将皮膜的边缘处压紧固定于阀体上;所述磁铁8与铁压板之间的吸力小于磁铁8与拉杆下端之间的吸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皮膜中间部位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拉杆上,所述拉杆侧边底部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位于皮膜下方,所述拉杆上螺纹连接于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位于皮膜上方,所述压紧螺母将连接部压紧固定于凸边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上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紧螺母压紧于压盖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内在阀板的左侧设有过流切断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气管内设有球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在第一阀杆上下运动时,销孔与销柱配合驱动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在导滑架的左右下第二阀杆靠近第一阀杆的一端受力时不会出现偏离左右水平轴线的位置,从而有效防止第二阀杆左右滑动时出现卡顿甚至卡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自闭阀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自闭阀的立体图;
图2为自闭阀的主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滑架、第一阀杆、第二阀杆装配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滑架、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爆炸结构图。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杆式自闭阀,包括阀体1、第一阀杆5、第二阀杆4,所述阀体1内设有阀腔1a,所述阀体1的左端设有与阀腔1a连通的进气管1b、右端设有与阀腔1a连通的出气管1c,所述进气管1b内设有阀板2,所述阀板2内设有用于进气阀口2a;所述阀腔1a内固定设有导滑架3,所述第二阀杆4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架3内,所述第二阀杆4的左端向左穿过进气阀口2a且固定设有密封垫6,所述密封垫6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阀口2a;所述第一阀杆5位于导滑架3内且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阀杆5上设有销孔5a,所述第二阀杆4上设有位于销孔5a内的销柱4a,在第一阀杆5向上运动时,销孔5a对销柱4a的导向作用迫使第二阀杆4向左带动密封垫6将进气阀口2a打开,在第一阀杆5向下运动时,销孔5a对销柱4a的导向作用迫使第二阀杆4向右带动密封垫6将进气阀口2a关闭。
其中,所述导滑架3包括底架3a和顶架3b,所述底架3a固定安装在阀腔1a的底部,所述底架3a上设有下弧形槽3a1,所述顶架3b固定安装在阀腔1a内且盖合在底架3a的上端,所述顶架3b的下端设有上弧形槽3b1,所述下弧形槽3a1和上弧形槽3b1拼合形成导滑孔,所述第二阀杆4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孔内。
这里在第一阀杆5上下运动时,销孔5a与销柱4a配合驱动第二阀杆4沿左右方向滑动,在导滑架3的左右下第二阀杆4靠近第一阀杆5的一端受力时不会出现偏离左右水平轴线的位置,从而有效防止第二阀杆4左右滑动时出现卡顿甚至卡住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腔1a内在导滑架3的上端固定设有铁压板7,所述第一阀杆5的上端向上伸出铁压板7且固定设有磁铁8,这里铁压板7的两端安装固定于阀腔1a的内壁上,第一阀杆5可在铁压板7内上下滑动,并且铁压板7能够对第一阀杆5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另外,磁铁8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可吸附于铁压板7上,具体的,磁铁8可使用螺栓安装固定于第一阀杆5上。所述阀体1在阀腔1a的上端固定设有阀盖8a,所述阀盖8a上穿设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下端位于磁铁8正上方,所述拉杆9的顶部设有拉环10且侧边底部固定有皮膜11,所述阀盖8a将皮膜11的边缘处压紧固定于阀体1上;所述磁铁8与铁压板7之间的吸力小于磁铁8与拉杆9下端之间的吸力。这里拉环10卡设于阀盖8a上,并且拉环10可在阀盖8a上移动一段距离,拉环10可将拉杆9提起以使拉杆9的下端与磁铁8脱离。
所述皮膜11中间部位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拉杆9上,所述拉杆9侧边底部设有凸边9a,所述凸边9a位于皮膜11下方,所述拉杆9上螺纹连接于压紧螺母12,所述压紧螺母12位于皮膜11上方,所述压紧螺母12将连接部压紧固定于凸边9a上。所述连接部上端设有压盖13,所述压紧螺母12压紧于压盖13上。
为了对经过燃气自闭阀燃气的流量进行控制,所述进气管1b内在阀板2的左侧设有过流切断阀14,在流经阀体1的燃气的流量大于过流切断阀设定的燃气流量的上限值后,过流切断阀14会自动将燃气切断,以使燃气断开。同时为了提高燃气自闭阀的安全性,所述出气管1c内设有球阀15。
该自闭阀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当进入到燃气自闭阀内的燃气的压力不足时,即燃气对皮膜11的作用力小于磁铁8与铁压板7的磁吸力时,燃气自闭阀处于关闭状态。
当进入到燃气自闭阀内的燃气的压力正常时,即燃气对皮膜11的作用力大于磁铁8与铁压板7的磁吸力但是小于磁铁8与拉杆9下端凸边9a的磁吸力时,燃气自闭阀正常开启,若燃气对皮膜11的张力不足以克服磁铁8与拉杆9、凸边9a之间的吸力时,燃气正常流动,且燃气不过流;
当进入到燃气自闭阀内的燃气的压力超压时,即燃气对皮膜11的作用力大于磁铁8与凸边9a及拉杆9之间的磁吸力时,皮膜11推动拉杆91带动磁铁8进行移动,在第一阀杆5到达铁压板7的限定位置后,磁铁8与凸边9a分开,随着皮膜11带动拉杆9及凸边9a进行移动,磁铁8与铁压板7之间的磁吸力逐渐地大于磁铁8与凸边9a及拉杆9之间的磁吸力,磁铁8吸向铁压板7,从而第一阀杆5带动第二阀杆4进行动作,以使密封垫6将进气阀口2a进行封闭,以使燃气自闭阀关闭。
当燃气管道内的燃气过流、气体流量过大时,过流切断阀会将阀体1内的燃气切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连杆式自闭阀,包括阀体、第一阀杆、第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左端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气管、右端设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有阀板,所述阀板内设有用于进气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固定设有导滑架,所述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架内,所述第二阀杆的左端向左穿过进气阀口且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阀口;所述第一阀杆位于导滑架内且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阀杆上设有销孔,所述第二阀杆上设有位于销孔内的销柱,在第一阀杆向上运动时,销孔对销柱的导向作用迫使第二阀杆向左带动密封垫将进气阀口打开,在第一阀杆向下运动时,销孔对销柱的导向作用迫使第二阀杆向右带动密封垫将进气阀口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架包括底架和顶架,所述底架固定安装在阀腔的底部,所述底架上设有下弧形槽,所述顶架固定安装在阀腔内且盖合在底架的上端,所述顶架的下端设有上弧形槽,所述下弧形槽和上弧形槽拼合形成导滑孔,所述第二阀杆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导滑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在导滑架的上端固定设有铁压板,所述第一阀杆的上端向上伸出铁压板且固定设有磁铁(8),所述阀体在阀腔的上端固定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上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位于磁铁(8)正上方,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拉环且侧边底部固定有皮膜,所述阀盖将皮膜的边缘处压紧固定于阀体上;所述磁铁(8)与铁压板之间的吸力小于磁铁(8)与拉杆下端之间的吸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式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膜中间部位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拉杆上,所述拉杆侧边底部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位于皮膜下方,所述拉杆上螺纹连接于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位于皮膜上方,所述压紧螺母将连接部压紧固定于凸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式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紧螺母压紧于压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在阀板的左侧设有过流切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内设有球阀。
CN202320251866.4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Active CN219549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1866.4U CN219549709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1866.4U CN219549709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9709U true CN219549709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1866.4U Active CN219549709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9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4618B (zh) 一种高性能闸阀
CN219549709U (zh) 一种连杆式自闭阀
CN218440735U (zh) 矩形真空快速切断阀
CN212839680U (zh) 自补偿式常开电磁阀
CN110081190B (zh) 一种双向密封蝶阀
CN216200932U (zh) 一种限压限流阀
CN208778750U (zh) 一种膜片式制冷用电磁阀
CN208185557U (zh) 气动氯气锻钢截止阀
CN212273079U (zh) 一种手动三密封复合阀
CN112066017A (zh) 一种闸阀
KR100771132B1 (ko) 본네트형 이중 나이프게이트 밸브
CN110220021A (zh) 一种户用防爆管一体阀
CN217842913U (zh) 平衡式截止阀
CN2118864U (zh) 液位控制阀
CN219994422U (zh) 一种节流截止阀
CN216112237U (zh) 减力平衡控制阀
CN216692323U (zh) 一种燃气自闭阀
CN212455714U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
CN219317711U (zh) 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
CN212455550U (zh) Y型压力密封截止阀
CN217815058U (zh) 一种直动式两位两通燃油电磁阀
CN219432452U (zh) 一种密封截止阀
KR200387304Y1 (ko) 본네트형 이중 나이프게이트 밸브
CN219139931U (zh) 可调节式低温止回阀
CN2656757Y (zh) 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