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9080U -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9080U
CN219549080U CN202320557208.8U CN202320557208U CN219549080U CN 219549080 U CN219549080 U CN 219549080U CN 202320557208 U CN202320557208 U CN 202320557208U CN 219549080 U CN219549080 U CN 219549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vacuum
working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7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愉深
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yi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yi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yi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yi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7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9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9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9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包括阀体、抽真空阀、破真空阀、正压口、负压口和工作口,还包括:真空端外壳,设置在阀体的右侧,内设有抽真空阀和破真空阀;破真空线路板,固定在真空端外壳内,接线端伸出于真空端外壳,分别与抽真空阀的控制端、破真空阀的控制端连接;工作端外壳,设置在阀体的左侧;工作口为至少两个且相互连通的设置在工作端外壳上;阀体上设置有正压口和负压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个泵的联装场景中,由于工作端外壳和真空端外壳分别设置在阀体的左右两侧,因此接线端和工作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一侧接线,一侧供气,使得整体布局简洁清晰。

Description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和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
在真空发生器应用于泵款联装时,会产生很多线路,联装数量越多则线路越复杂,直接造成了使用繁琐,接线复杂和维护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包括阀体、抽真空阀、破真空阀、正压口、负压口和工作口,还包括:
一真空端外壳,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右侧,内设有所述抽真空阀和所述破真空阀;
一破真空线路板,固定在所述真空端外壳内,接线端伸出于所述真空端外壳,分别与所述抽真空阀的控制端、所述破真空阀的控制端连接;
一工作端外壳,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左侧;
所述工作口为至少两个且相互连通的设置在所述工作端外壳上;
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所述正压口和所述负压口。
本实用新型在同一组抽真空阀和破真空阀的驱动下,可以为至少两个工作口实现工作,多个工作口可以对应的连接多个泵,多个泵款联装只需共用同一组真空发生器即可。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与外部线路进行连接的部分即将抽真空阀和破真空阀集成在同一个真空端外壳内,且共用同一片线路板,与外部线路连接部分,只有一个接线端伸出于真空端外壳,接线端和工作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一侧接线,一侧供气,使得整体布局简洁清晰。
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口位于所述工作端外壳顶部,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口位于所述工作端外壳的左侧。
所述正压口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正压口和第二正压口;
所述阀体包括左阀杆、右阀杆、左阀腔、中部阀腔、右阀腔、左活塞和右活塞,所述第一正压口通过气路连通所述中部阀腔,所述第二正压口分别通过气路连通所述抽真空阀的上阀口、所述破真空阀的上阀口,所述抽真空阀的下阀口通过气路连通所述左阀腔,所述破真空阀下阀口通过气路连通所述右阀腔;
所述左阀杆和所述右阀杆分别左右横向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左阀杆位于所述左阀腔和所述中部阀腔之间,所述左阀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于所述左阀腔和所述中部阀腔,所述左阀杆左端伸出部分设置有所述左活塞,所述左活塞位于所述左阀腔内,通过所述左阀杆的向右运动实现所述负压口与所述工作口连通,所述右阀杆位于所述中部阀腔和所述右阀腔之间,所述右阀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于所述中部阀腔和所述右阀腔,所述右阀杆右端伸出部分设置有所述右活塞,所述右活塞位于所述右阀腔内,通过所述右阀杆的向左运动实现所述第一正压口与所述工作口连通。
还包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正压口和所述工作口连通的气路上,所述第一正压口流入的正压气源通过所述节流阀的节流后由气路到达所述工作口。
还包括一抽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抽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抽真空阀的下阀口和所述左阀腔连通的气路上。
还包括一破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破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破真空阀下阀口和所述右阀腔连通的气路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个泵的联装场景中,由于工作端外壳和真空端外壳分别设置在阀体的左右两侧,因此接线端和工作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一侧接线,一侧供气,使得整体布局简洁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内部剖视图;
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路流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包括阀体1、真空端外壳2、工作端外壳3、破真空线路板4、抽真空阀51、破真空阀52、正压口61、正压口62、负压口63、至少两个工作口。
阀体1上设置有正压口和负压口63。阀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工作端外壳3和真空端外壳2。
真空端外壳2内设有抽真空阀51和破真空阀52。抽真空阀51和破真空阀52优选按上下设置的方式设置在真空端外壳2内。
破真空线路板4固定在真空端外壳2内,破真空线路板4的接线端伸出于真空端外壳2,破真空线路板4分别与抽真空阀51的控制端、破真空阀52的控制端连接。连接时的接线在真空端外壳2内走线。
工作端外壳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作口,至少两个工作口通过气路相互连通。如图1和图4所示,设置有两个工作口,分别为工作口64和工作口65。
本实用新型在同一组抽真空阀51和破真空阀52的驱动下,可以为至少两个工作口实现工作,多个工作口可以对应的连接多个泵,多个泵款联装只需共用同一组真空发生器即可。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与外部线路进行连接的部分即将抽真空阀51和破真空阀52集成在同一个真空端外壳2内,且共用同一片线路板,与外部线路连接部分,只有一个接线端伸出于真空端外壳2,接线端和工作口分别位于阀体1的两侧,一侧接线,一侧供气,使得整体布局简洁清晰。
至少一个工作口位于工作端外壳3顶部,至少一个工作口位于工作端外壳3的左侧。可根据工作口的数量和工作端外壳3的端面面积合理的分布工作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阀体1、抽真空阀51、破真空阀52、正压口、负压口63、和工作口直接的气路连接关系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实现,也可也优选采用如下合理设计:
正压口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正压口61和第二正压口62。
阀体1包括左阀杆11、右阀杆12、左阀腔13、中部阀腔14、右阀腔15、左活塞16和右活塞17。第一正压口61通过气路连通中部阀腔14,第二正压口62分别通过气路连通抽真空阀51的上阀口、破真空阀52的上阀口,抽真空阀51的下阀口通过气路连通左阀腔13,破真空阀52下阀口通过气路连通右阀腔15。左阀杆11和右阀杆12分别左右横向设置在阀体1内部,左阀杆11位于左阀腔13和中部阀腔14之间,左阀杆11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于左阀腔13和中部阀腔14,左阀杆11左端伸出部分设置有左活塞16,左活塞16位于左阀腔13内,通过左阀杆11的向右运动实现负压口63与多个工作口连通,右阀杆12位于中部阀腔14和右阀腔15之间,右阀杆12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于中部阀腔14和右阀腔15,右阀杆12右端伸出部分设置有右活塞17,右活塞17位于右阀腔15内,通过右阀杆12的向左运动实现第一正压口61与多个工作口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的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参照图5,当抽真空阀51和破真空阀52均未工作时,一路正压气源经第一正压口61进入阀体1内并困在左阀杆11和右阀杆12之间的中部阀腔14内。另一路正压气源经第二正压口62进入阀体1内通过气路分别困在抽真空阀51的上阀口、破真空阀52的上阀口。负压气源困在左阀杆11的一侧。
2)参照图6,当抽真空阀51工作时,抽真空阀51的上阀口和下阀口打开连通,抽真空阀51的上阀口的正压气源经气路到达左阀腔13内的左活塞16端并推动左阀杆11往右,使得负压口63分别连通工作口64、工作口65,负压气源从负压口63流出。
3)参照图7,当破真空阀52工作时,破真空阀52的上阀口和下阀口打开连通,破真空阀52的上阀口的正压气源经气路到达右阀腔15内的右活塞17端并推动右阀杆12往左,使得第一正压口61分别连通工作口64、工作口65,正压气源1分别从工作口64、工作口65流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节流阀7,节流阀7设置在阀体1上,节流阀7设置在第一正压口61和工作口连通的气路上,第一正压口61流入的正压气源通过节流阀7的节流后由气路到达工作口。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设置在阀体1上,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设置在抽真空阀51的下阀口和左阀腔13连通的气路上。抽真空阀51的下阀口流出的正压气源通过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实现与左阀腔13的连通关系。具体的,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的进口经气路连通抽真空阀51的下阀口,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的出口经气路连通左阀腔13。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的进口和出口的连通是通过对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的动作实现的,在初始默认情况下,其进口和出口是连通的。当对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动作后,其进口和出口不连通。当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为具有保护盖的手动杆时,通过摘除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的保护盖,即可实现其进口和出口的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破真空手动杆组件9,破真空手动杆组件9设置在阀体1上,破真空手动杆组件9设置在破真空阀52下阀口和右阀腔15连通的气路上。破真空阀52下阀口流出的正压气源通过破真空手动杆组件9实现与右阀腔15的连通关系。破真空手动杆组件9的原理与抽真空手动杆组件8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包括阀体、抽真空阀、破真空阀、正压口、负压口和工作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真空端外壳,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右侧,内设有所述抽真空阀和所述破真空阀;
一破真空线路板,固定在所述真空端外壳内,接线端伸出于所述真空端外壳,分别与所述抽真空阀的控制端、所述破真空阀的控制端连接;
一工作端外壳,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左侧;
所述工作口为至少两个且相互连通的设置在所述工作端外壳上;
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所述正压口和所述负压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口位于所述工作端外壳顶部,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口位于所述工作端外壳的左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口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正压口和第二正压口;
所述阀体包括左阀杆、右阀杆、左阀腔、中部阀腔、右阀腔、左活塞和右活塞,所述第一正压口通过气路连通所述中部阀腔,所述第二正压口分别通过气路连通所述抽真空阀的上阀口、所述破真空阀的上阀口,所述抽真空阀的下阀口通过气路连通所述左阀腔,所述破真空阀下阀口通过气路连通所述右阀腔;
所述左阀杆和所述右阀杆分别左右横向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左阀杆位于所述左阀腔和所述中部阀腔之间,所述左阀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于所述左阀腔和所述中部阀腔,所述左阀杆左端伸出部分设置有所述左活塞,所述左活塞位于所述左阀腔内,通过所述左阀杆的向右运动实现所述负压口与所述工作口连通,所述右阀杆位于所述中部阀腔和所述右阀腔之间,所述右阀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于所述中部阀腔和所述右阀腔,所述右阀杆右端伸出部分设置有所述右活塞,所述右活塞位于所述右阀腔内,通过所述右阀杆的向左运动实现所述第一正压口与所述工作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正压口和所述工作口连通的气路上,所述第一正压口流入的正压气源通过所述节流阀的节流后由气路到达所述工作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抽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抽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抽真空阀的下阀口和所述左阀腔连通的气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破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破真空手动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破真空阀下阀口和所述右阀腔连通的气路上。
CN202320557208.8U 2023-03-21 2023-03-21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Active CN219549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7208.8U CN219549080U (zh) 2023-03-21 2023-03-21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7208.8U CN219549080U (zh) 2023-03-21 2023-03-21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9080U true CN219549080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7208.8U Active CN219549080U (zh) 2023-03-21 2023-03-21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9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60498C (en) Reduced icing air valve
JPH10169818A (ja) 切換弁用マニホールド
CN210949128U (zh) 一种正负压一体螺杆空压机
CN101460746A (zh) 阀装置
CN211314709U (zh) 一种气缸缸体及气缸装置
CN219549080U (zh) 正负压多路联装切换装置
CN105090557B (zh) 二位五通底接式电磁阀
CA2440520A1 (en) Reduced icing valves and gas-driven motor and diaphragm pump incorporating same
KR101672560B1 (ko) 진공제어장치
JP2001032956A (ja) リレー装置付きマニホールド形電磁弁
ITMI20080650A1 (it) Pressostato combinato
CN201517641U (zh) 行程控制变速箱操纵阀
KR101630577B1 (ko) 진공 이젝터 펌프용 진공 및 진공파괴 일체형 밸브
EP4223391A1 (en) Integrated gas inlet and outlet valve an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gas path system
US3107694A (en) Plural valve arrangements
KR20220169409A (ko) 이젝터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진공 발생 장치
CN219159602U (zh) 先导式二位五通阀
JP2862535B2 (ja) 真空発生用ユニツト
JP3332391B2 (ja) 真空供給装置
CN114046455A (zh) 一种集成进出气阀及变压吸附气路系统
CN112814957B (zh) 小阀先导式片装集成大流量真空发生器
CN111059084B (zh) 微型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与发生方法以及微型真空发生组件
CN216199324U (zh) 一种真空发生器
CN2305516Y (zh) 电液推杆
CN208587577U (zh) 一种集成化手动液压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