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8496U -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8496U
CN219548496U CN202320092808.1U CN202320092808U CN219548496U CN 219548496 U CN219548496 U CN 219548496U CN 202320092808 U CN202320092808 U CN 202320092808U CN 219548496 U CN219548496 U CN 219548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hreaded rod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28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甫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ong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ong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ong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ong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28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8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8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8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包括:滑套,所述滑套顶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抬升滑板,所述抬升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使得抬升滑板固定在所述滑套上的固定机构;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通过精调升降机构连接有匚型板,所述匚型板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精调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匚型板的两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通过抬起抬升滑板使得装置进行粗调高度,在粗调过后,进行固定,然后在转动双向螺纹杆使得装置进行精调,从而使得顶板可以很好的支撑建筑物。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都要修建许多建筑,在建筑修筑时,经常需要支撑架进行辅助施工,支撑架是高层建筑常用的支撑装置,如可以支撑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尤其在修建向外突出的观测台或者其它四周突出的建筑物时,在浇筑混凝土之间经常需要支撑装置支撑模板,在实际使用时,有时支撑机构高度高于要支撑的物体导致支撑机构无用武之地,有时出现支撑机构最大高度较低,导致支撑机构达不到预期的支撑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可以很好的调节上下高度,从而可以支撑多种高度的建筑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可以很好的调节上下高度,从而可以支撑多种高度的建筑物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包括:
滑套,所述滑套顶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抬升滑板,所述抬升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使得抬升滑板固定在所述滑套上的固定机构;
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通过精调升降机构连接有匚型板,所述匚型板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底板;
所述精调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匚型板的两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匚型板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一辅助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与两个滑块均铰接有铰接杆。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建筑物被更好的支撑,首先将装置运送到建筑物的底部,然后此时粗调该装置,将抬升滑板抬起,然后使得顶板差不多达到可以支撑建筑物的位置,此时使用固定机构将抬升滑板和滑套固定起来。但是有时,粗调过后顶板并不能够紧密的支撑建筑物,为此,我们需要精调,使得顶板可以精密的支撑建筑物,此时转动双向螺纹杆使得其上的两个滑块逐渐分离,此时在铰接杆的作用下,第一辅助板和匚型板之间的距离变长,从而使得装置精调,使得顶板很好的支撑建筑物。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柱,所述抬升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滑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卡柱可同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使得抬升滑板和滑套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抬升滑板到达预设的位置时,此时通过卡柱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使得抬升滑板在预设高度,保持稳定状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板使得卡柱更稳定的固定作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匚型板上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所述L型板上的圆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L型板的两侧,用于使得第一螺纹杆固定安装在所述L型板上。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螺纹杆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到预设位置,此时通过两个螺母,将第一螺纹杆固定在L型板上,使得双向螺纹杆稳定的保持状态作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转盘便于人员转动第一螺纹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万向轮便于人员移动该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板和匚型板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伸缩杆使得精调时,顶板稳定的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通过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预设的位置中,然后将万向轮和底板通过外界固定装置固定在预设位置,此时抬起抬升滑板使得装置进行粗调高度,在粗调过后,进行固定,然后在转动双向螺纹杆使得装置进行精调,从而使得顶板可以很好的支撑建筑物。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顶板;2、抬升滑板;3、第一通孔;4、滑套;5、第一辅助板;6、第二通孔;7、卡柱;8、挡板;9、第二延伸板;10、伸缩杆;11、铰接杆;12、滑块;13、双向螺纹杆;14、滑槽;15、匚型板;16、连接板;17、底板;18、万向轮;19、转动柱;20、第一螺纹杆;21、L型板;22、螺母;23、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包括:
滑套4,滑套4顶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抬升滑板2,抬升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顶板1上设置有使得抬升滑板2固定在滑套4上的固定机构;
滑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板5,第一辅助板5通过精调升降机构连接有匚型板15,匚型板15底部通过连接板16固定连接有底板17;
精调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13,匚型板15的两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3,双向螺纹杆13的两侧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2,两个滑块12均限位滑动连接在匚型板15上的滑槽14内,第一辅助板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板9,两个第二延伸板9与两个滑块12均铰接有铰接杆11。为了使得建筑物被更好的支撑,首先将装置运送到建筑物的底部,然后此时粗调该装置,将抬升滑板2抬起,然后使得顶板1差不多达到可以支撑建筑物的位置,此时使用固定机构将抬升滑板2和滑套4固定起来。但是有时,粗调过后顶板1并不能够紧密的支撑建筑物,为此,我们需要精调,使得顶板可以精密的支撑建筑物,此时转动双向螺纹杆13使得其上的两个滑块12逐渐分离,此时在铰接杆11的作用下,第一辅助板5和匚型板15之间的距离变长,从而使得装置精调,使得顶板1很好的支撑建筑物。
固定机构包括卡柱7,抬升滑板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3,滑套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卡柱7可同时贯穿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3,使得抬升滑板2和滑套4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在抬升滑板2到达预设的位置时,此时通过卡柱7插入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内,使得抬升滑板2在预设高度,保持稳定状态。
卡柱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8。设置的挡板8使得卡柱7更稳定的固定作业。
双向螺纹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9,转动柱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0,匚型板15上固定连接有L型板21,第一螺纹杆20贯穿L型板21上的圆孔,第一螺纹杆2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22,两个螺母22分别位于L型板21的两侧,用于使得第一螺纹杆20固定安装在L型板21上。转动第一螺纹杆20使得双向螺纹杆13转动到预设位置,此时通过两个螺母22,将第一螺纹杆13固定在L型板21上,使得双向螺纹杆13稳定的保持状态作用。
第一螺纹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3。设置的转盘23便于人员转动第一螺纹杆20。
底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8。设置的万向轮18便于人员移动该装置。
第一辅助板5和匚型板15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设置的伸缩杆10使得精调时,顶板1稳定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建筑物被更好的支撑,首先将装置运送到建筑物的底部,然后此时粗调该装置,将抬升滑板2抬起,然后使得顶板1差不多达到可以支撑建筑物的位置,此时通过卡柱7插入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内,使得抬升滑板2在预设高度,保持稳定状态。但是有时,粗调过后顶板1并不能够紧密的支撑建筑物,为此,我们需要精调,使得顶板可以精密的支撑建筑物,此时转动第一螺纹杆20,使得双向螺纹杆13转动,转动的双向螺纹杆13使得其上的两个滑块12逐渐分离,此时在铰接杆11的作用下,第一辅助板5和匚型板15之间的距离变长,从而使得装置精调,使得顶板1很好的支撑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套(4),所述滑套(4)顶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抬升滑板(2),所述抬升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使得抬升滑板(2)固定在所述滑套(4)上的固定机构;
所述滑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板(5),所述第一辅助板(5)通过精调升降机构连接有匚型板(15),所述匚型板(15)底部通过连接板(16)固定连接有底板(17);
所述精调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13),所述匚型板(15)的两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3),所述双向螺纹杆(13)的两侧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2),两个所述滑块(12)均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匚型板(15)上的滑槽(14)内,所述第一辅助板(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板(9),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板(9)与两个滑块(12)均铰接有铰接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柱(7),所述抬升滑板(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3),所述滑套(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卡柱(7)可同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6)和第一通孔(3),使得抬升滑板(2)和滑套(4)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9),所述转动柱(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0),所述匚型板(15)上固定连接有L型板(21),所述第一螺纹杆(20)贯穿所述L型板(21)上的圆孔,所述第一螺纹杆(2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22),两个所述螺母(22)分别位于所述L型板(21)的两侧,用于使得第一螺纹杆(20)固定安装在所述L型板(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板(5)和匚型板(15)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
CN202320092808.1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Active CN219548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2808.1U CN219548496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2808.1U CN219548496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8496U true CN219548496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2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2808.1U Active CN219548496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8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1583A (zh) 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支架顶托
CN109881584A (zh) 一种支架顶托
CN21954849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机构
CN210655887U (zh) 一种新型起重机
CN210288117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支架顶托
CN215548006U (zh) 一种可调节平行度治具
CN111778863B (zh) 一种可调横坡的悬浇梁钢模板系统
CN210766393U (zh) 一种可调节支架顶托
CN209538694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支架装置
CN211736378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柱
CN21233673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封闭式楼梯支模装置
CN211949476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平台
CN211341781U (zh) 一种建筑模板施工时的固定装置
CN216340745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脚手架
CN21784089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CN21658734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柱
CN213806740U (zh) 一种港口混凝土模板可调节支撑结构
CN21758117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模板
CN216811259U (zh) 一种可转动的施工围挡
CN220909249U (zh) 一种建筑模板浇筑用固定支撑架
CN21976799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翻转工装
CN213896797U (zh) 一种贝雷片连接用导向架
CN215164430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21697411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现场用脚手架
CN212475999U (zh) 一种古建园林建筑用石碑安装提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