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7568U - 箱梁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箱梁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7568U
CN219547568U CN202320494670.8U CN202320494670U CN219547568U CN 219547568 U CN219547568 U CN 219547568U CN 202320494670 U CN202320494670 U CN 202320494670U CN 219547568 U CN219547568 U CN 219547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upporting
box girder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46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明
林晓伟
赵科
莫华
袁凯
朱伟德
陈鑫
吴坚喜
陈佳博
刘洪甫
成章泽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46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7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7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7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支撑结构,涉及桥梁支撑结构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桩体组件、立柱竖撑组件、抱箍组件、卸落块和横梁,桩体组件的一端与立柱竖撑组件连接,且桩体组件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立柱竖撑组件远离桩体组件的一端与抱箍组件连接;抱箍组件远离立柱竖撑组件的一端用于通过卸落块与横梁连接;卸落块设有至少有四个,且卸落块间隔分布于横梁连接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梁支撑结构因支撑点的跨度较大,造成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增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箱梁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撑结构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桥梁的海上发展,跨江、跨海桥梁已经成为形势所需,而箱梁作为跨海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装配以及后期支撑是十分重要的。
钢结构箱梁比较混凝土梁,更具美观、环保、重量轻质量可靠等优点,更是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得到广泛使用。
然而,在地基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钢箱梁安装一般采用支架法,利用下部基础作为承载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
在立体交通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支撑结构对箱梁支撑,现有的支撑结构的跨度较大,且大跨境门洞结构增加了项目的安全风险,因此相关技术中的钢箱梁安装支架存在施工进度慢,耗用大量的支架,施工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支撑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梁支撑结构因支撑点的跨度较大,造成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增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支撑结构,包括桩体组件、立柱竖撑组件、抱箍组件、卸落块和横梁,所述桩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连接,且所述桩体组件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
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远离所述桩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连接;
所述抱箍组件远离所述立柱竖撑组件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卸落块与所述横梁连接;
所述卸落块设有至少有四个,且所述卸落块间隔分布于所述横梁连接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桩体组件包括护筒、桩基和拉筋,所述桩基的一端与所述拉筋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
所述护筒包覆于所述桩基侧壁;
所述拉筋远离所述桩基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筋包括连接板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桩基连接;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限位件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竖撑组件包括支撑件、顶板和底板,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插入所述连接部内;
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还包括横联件,所述横联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横联件用于与多个所述支撑件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还包括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箍组件包括半圆筒和支撑架,所述半圆筒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且所述半圆筒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筒连接成圆筒状;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组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与所述半圆筒连接,且所述筋板间隔开设有通孔;
相邻的所述筋板通过螺栓贯穿所述通孔连接,用于将相邻的所述半圆筒连接成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箍组件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且所述垫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卸落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箱梁支撑结构还包括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支撑结构,包括桩体组件、立柱竖撑组件、抱箍组件、卸落块和横梁,所述桩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连接,且所述桩体组件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所述立柱竖撑组件远离所述桩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连接;所述抱箍组件远离所述立柱竖撑组件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卸落块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卸落块设有至少四个,且所述卸落块间隔分布于所述横梁连接部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桩体组件、立柱竖撑组件、抱箍组件、卸落块和横梁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将桩体组件插入土地中,并通过立柱竖撑组件与抱箍组件连接,且在抱箍组件的顶部设有多个卸落块,且多个卸落块共同支撑一个横梁,且由于多个卸落块间隔分布,用于减小支撑结构的支撑点的跨度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桩体组件、立柱竖撑组件、抱箍组件、卸落块和横梁由下至上依次连接,且卸落块安装在抱箍组件上设有多个并间隔分布,以使得卸落块间隔支撑在横梁底部的时候,不会出现跨度过大的情况。
综上,本实用新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梁支撑结构因支撑点的跨度较大,造成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增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护筒部分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立柱竖撑部分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立柱竖撑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抱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卸落块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的横梁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桩体组件;11-护筒;12-桩基;13-拉筋;131-连接板;132-限位件;2-立柱竖撑组件;21-支撑件;22-顶板;23-底板;24-横联件;25-三角板;3-抱箍组件;31-半圆筒;32-支撑架;33-垫板;34-筋板;4-卸落块;41-螺纹钢筋;42-丝杆;5-斜撑件;6-横梁;7-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箱梁支撑结构,参照图1或图7,该箱梁支撑结构包括桩体组件1、立柱竖撑组件2、抱箍组件3、卸落块4和横梁6,桩体组件1的一端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且桩体组件1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立柱竖撑组件2远离桩体组件1的一端与抱箍组件3连接;抱箍组件3远离立柱竖撑组件2的一端用于通过卸落块4与横梁6连接;卸落块4设有至少四个,且卸落块4间隔分布于横梁6连接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箱梁支撑结构因支撑点的跨度较大,造成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增大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桩体组件1、立柱竖撑组件2、抱箍组件3、卸落块4和横梁6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将桩体组件1插入土地中,并通过立柱竖撑组件2与抱箍组件3连接,且在抱箍组件3的顶部设有多个卸落块4,且多个卸落块4共同支撑一个横梁6,且由于多个卸落块4间隔分布,用于减小支撑结构的支撑点的跨度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梁支撑结构,桩体组件1、立柱竖撑组件2、抱箍组件3、卸落块4和横梁6由下至上依次连接,且卸落块4安装在抱箍组件3上设有多个并间隔分布,以使得卸落块4间隔支撑在横梁6底部的时候,不会出现跨度过大的情况。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桩体组件1包括护筒11、桩基12和拉筋13,桩基12的一端与拉筋13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护筒11包覆于桩基12侧壁;拉筋13远离桩基12的一端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
具体的:桩基12的一端与拉筋13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护筒11包覆于桩基12侧壁;拉筋13远离桩基12的一端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优选的,桩基12为圆柱体结构,且在桩基12外部套设有护筒11,桩基12的一端插入地中,另一端设有拉筋13;拉筋13优选为四个,且四个拉筋13沿桩基顶部边缘处等距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参照图2,拉筋13包括连接板131和限位件132,连接板131与桩基12连接;限位件132与连接板131连接,限位件132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
具体的:限位件132与连接板131连接,限位件132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优选的,连接板131通过螺钉与桩基12顶部连接,且限位件132优选为两个,两个限位件132之间形成长方体的容置空间,以便于立柱竖撑组件2插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3,立柱竖撑组件2包括支撑件21、顶板22和底板23,支撑件21的一端与顶板22连接,且另一端与底板23连接,支撑件21用于插入连接部内;顶板22远离支撑件21的一端与抱箍组件3连接。
具体的:支撑件21的一端与顶板22连接,且另一端与底板23连接,支撑件21用于插入连接部内;顶板22远离支撑件21的一端与抱箍组件3连接。优选的,支撑件21为长方体支撑柱,且其底部插入拉筋13的容置空间内,支撑件21与拉筋13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匹配。
进一步地,参照图3或图4,立柱竖撑组件2还包括横联件24,横联件24与支撑件21连接,横联件24用于与多个支撑件21依次连接。
具体的:横联件24与支撑件21连接,横联件24用于与多个支撑件21依次连接;优选的,横联件24为环形结构,且横联件24依次与每一个支撑件21连接,用于将每一个支撑件21固定,且横联件24优选为两个,并由上至下间隔分布。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立柱竖撑组件2还包括三角板25,三角板25的一端与支撑件21连接,另一端与顶板22连接。
具体的:三角板25的一端与支撑件21连接,另一端与顶板22连接;优选的,三角板25的一端与支撑件21的侧壁顶部连接,且另一端与顶板22底部连接,用于对顶板22加强支撑。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抱箍组件3包括半圆筒31和支撑架32,半圆筒31与支撑架32连接,且半圆筒31至少有两个,两个半圆筒31连接成圆筒状;支撑架32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
具体的:半圆筒31与支撑架32连接,且半圆筒31至少有两个,两个半圆筒31连接成圆筒状;支撑架32与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优选的,两个半圆筒相互连接成圆筒结构,并套设在桩基12上,且支撑架32与半圆筒31的外壁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5,抱箍组件3还包括筋板34,筋板34与半圆筒31连接,且筋板34间隔开设有通孔;相邻的筋板34通过螺栓贯穿通孔连接,用于将相邻的半圆筒31连接成圆筒状。
具体的:筋板34与半圆筒31连接,且筋板34间隔开设有通孔;相邻的筋板34通过螺栓贯穿通孔连接,用于将相邻的半圆筒31连接成圆筒状;优选的,筋板34设有多个,且沿半圆筒3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用于增加半圆筒31的使用强度,且每个筋板34上均设有通孔,在将两个半圆筒31组合的时候,将相应的筋板34上的通孔穿过螺栓等固定件固定。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抱箍组件3还包括垫板33,垫板33与支撑架32连接,且垫板33远离支撑架32的一端与卸落块4连接。
具体的:垫板33与支撑架32连接,且垫板33远离支撑架32的一端与卸落块4连接;优选的,垫板33通过铆钉与支撑架32连接。
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箱梁支撑结构还包括斜撑件5,斜撑件5的一端与抱箍组件3,另一端与横梁6连接。
具体的:斜撑件5的一端与抱箍组件3,另一端与横梁6连接;优选的,斜撑件5用于加强对横梁6的支撑效果。
优选的,横梁6上设有贝雷片,贝雷片用于支撑桥梁顶部结构。
进一步地,参照图6,卸落块4包括卸落块本体、螺纹钢筋41和丝杆42,螺纹钢筋41贯穿卸落块本体,且丝杆42与卸落块本体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箱梁支撑结构还包括千斤顶7,千斤顶7与抱箍组件3连接,且千斤顶7远离抱箍组件3的一端用于与横梁6抵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组件(1)、立柱竖撑组件(2)、抱箍组件(3)、卸落块(4)和横梁(6),所述桩体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且所述桩体组件(1)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
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远离所述桩体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3)连接;
所述抱箍组件(3)远离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卸落块(4)与所述横梁(6)连接;
所述卸落块(4)设有至少四个,且所述卸落块(4)间隔分布于所述横梁(6)连接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组件(1)包括护筒(11)、桩基(12)和拉筋(13),所述桩基(12)的一端与所述拉筋(13)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地中;
所述护筒(11)包覆于所述桩基(12)侧壁;
所述拉筋(13)远离所述桩基(12)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13)包括连接板(131)和限位件(132),所述连接板(131)与所述桩基(12)连接;
所述限位件(132)与所述连接板(131)连接,所述限位件(132)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包括支撑件(21)、顶板(22)和底板(23),所述支撑件(21)的一端与所述顶板(22)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底板(23)连接,所述支撑件(21)用于插入所述连接部内;
所述顶板(22)远离所述支撑件(21)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还包括横联件(24),所述横联件(24)与所述支撑件(21)连接,所述横联件(24)用于与多个所述支撑件(21)依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还包括三角板(25),所述三角板(2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组件(3)包括半圆筒(31)和支撑架(32),所述半圆筒(31)与所述支撑架(32)连接,且所述半圆筒(31)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圆筒(31)连接成圆筒状;
所述支撑架(32)与所述立柱竖撑组件(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组件(3)还包括筋板(34),所述筋板(34)与所述半圆筒(31)连接,且所述筋板(34)间隔开设有通孔;
相邻的所述筋板(34)通过螺栓贯穿所述通孔连接,用于将相邻的所述半圆筒(31)连接成圆筒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组件(3)还包括垫板(33),所述垫板(33)与所述支撑架(32)连接,且所述垫板(33)远离所述支撑架(32)的一端与所述卸落块(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件(5),所述斜撑件(5)的一端与所述抱箍组件(3),另一端与所述横梁(6)连接。
CN202320494670.8U 2023-03-14 2023-03-14 箱梁支撑结构 Active CN219547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4670.8U CN219547568U (zh) 2023-03-14 2023-03-14 箱梁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4670.8U CN219547568U (zh) 2023-03-14 2023-03-14 箱梁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7568U true CN219547568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4670.8U Active CN219547568U (zh) 2023-03-14 2023-03-14 箱梁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7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85050A1 (en) Modular consumer assembled stamped metal post base that allows framing before concrete is poured
CN213268605U (zh) 钢筋支架及含该钢筋支架的筏板基础钢筋结构
CN219547568U (zh) 箱梁支撑结构
CN204080843U (zh) 活动板房基础结构
CN216713950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支撑胎架
KR200187693Y1 (ko) 조립식 가설대
CN213014697U (zh) 一种转角悬挑结构及建筑结构
CN113235427A (zh) 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004170U (zh) 一种用于超长型管廊陆地模块吊装的框架式吊排
CN220151000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梯笼
CN111561073A (zh) 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
CN219260698U (zh) 多次拆装共用桩基的施工组织用预应力装配式钢栈桥
CN219158463U (zh) 一种用于下方为钢梁的组合楼板施工接料组件
CN219973857U (zh) 一种超高女儿墙无配重吊篮悬挂系统
CN220013358U (zh) 一种便捷装配式桥墩钢架结构
CN215291822U (zh) 建筑围挡
CN110656787A (zh) 用于建筑内部拆除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20023U (zh)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架
CN219768224U (zh) 一种新型船用型材堆放工装
CN217782866U (zh) 自承载式斜面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支架装置
CN219260729U (zh) 一种不破坏桥墩的对拉支架
CN211396523U (zh) 一种装配式支撑施工平台
RU208859U1 (ru) Колонна кабельной эстакады
CN217536731U (zh) 装配式悬臂盖梁托架
CN113224501B (zh) 一种应用于女儿墙挂载通信天线的马凳式灵动抱杆及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