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9805U -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9805U
CN219539805U CN202320460769.6U CN202320460769U CN219539805U CN 219539805 U CN219539805 U CN 219539805U CN 202320460769 U CN202320460769 U CN 202320460769U CN 219539805 U CN219539805 U CN 219539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urtain
tank
curtain plat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07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福海
彭璋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607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9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9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9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水幕净化装置、引风机、水处理装置;水幕净化装置包括空气通道、引风机、水幕板、溢水槽、集水槽,水幕板上设置多个通气孔,从溢水槽溢出的水沿水幕板表面向下流动,经过通气孔的水在通气孔处形成水幕。水处理装置包括沉降分离槽、过滤器、清水槽、循环水泵。废水从集水槽底部向下流入沉降分离槽,然后漆渣随上方的水一起横向流入过滤器,漆渣留在过滤器中,清水则向下流入清水槽,沉降分离槽下方的清水横向流入清水槽。清水槽中的清水经循环水泵到水幕净装置的溢水槽。本实用新型废气处理系统,只需要一个循环水泵即可。安装和使用方便,整体构成简化、整体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漆雾、粉尘等不溶于水的颗粒污染物废气处理技术,尤其涉及湿法废气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喷漆作业产生的漆雾或者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不溶于水的颗粒污染物进入到空气中形成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危害,对这一类废气的处理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湿法废气处理原理是:使废气从水中通过,废气中的漆雾、粉尘等颗粒物接触到水后被水吸附滞留在水中,然后再通过沉淀、离心、过滤等分离法将污染物与水分离。
根据废气与水接触方式不同,湿法废气处理包括水幕法(或称为水帘法)、水旋法、气旋法等。其中水幕法设备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多。水幕法原理是:设置一倾斜或者具有一定弧度的水幕板,在水幕板上方设溢水槽,水幕板下方设废气通道,废气通道下方设集水槽,水从溢水槽边缘溢出,然后沿水幕板下流,并从水幕板下端落下形成水幕,最后落入集水槽。废气通道后端设置引风机,在引风机作用下,水幕前方的空气向后穿过水幕,废气经过水幕时,废气中接触到水的颗粒物被水吸附,随水幕落入集水槽中。
现有的水幕法废气处理设备通常只处理废气,其产生的废水需要另外配置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废气处理设备和废水处理装置两者相互独立,两者之间需要设置将废水从废气处理设备运送到废水处理设备的管道和水泵,安装和使用不便,分别购买两种设备成本高,则且不便于水的循环利用。
此外,在水幕法中,废气与水接触的充分与否是湿法废气处理过程中影响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现有水幕法废气处理设备的水幕板为光板结构,废气通道在水幕板下方,为了保证通风量,废气通道较高。水幕板底边形成的水幕在下落的过程中,在水的张力作用下容易散开形成不均匀的水柱,或者在风力作用下分散成不均匀的水花,形成较大间隙。废气在通过水幕时,大量颗粒污染物没有机会接触到水。因此,废气的净化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水幕法废气处理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废气废水处理集成方案,以降低成本,以及方便安装、使用、及水的循环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漆雾、粉尘等不溶于水的颗粒污染物废气,包括用于将废气中的污染物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水幕净化装置、用于驱动废气经过水幕净化装置的引风机、用于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净化装置包括一密闭的空气通道、设置于空气通道前端的水幕板、设置于水幕板上方的溢水槽、设置于水幕板下方的集水槽,所述引风机设置在空气通道后端,所述水幕板竖向设置,水幕板上设置多个通气孔,水幕板四边与空气通道的侧壁密封连接,空气通过水幕板上的通气孔与水幕板前侧连通,水幕板的上端与溢水槽的水平溢水边连接,集水槽的开口处于水幕板正下方。从溢水槽溢出的水沿水幕板表面向下流动,经过通气孔的水在通气孔处形成水幕。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包括多排。可选地,上下相临两排通气孔横向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水幕板向前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让被风吹到水幕板后面的水回流到水幕板前面,每n排通气孔后面设置一个挡板。挡板下端与水幕板在n排通气孔中最下面的一排通气孔的下方位置连接。n优选1、2或者3。
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沉降分离槽、过滤器、循环水泵。沉降分离槽设置在集水槽下方,沉降分离槽的入口与集水槽的出口连通,沉降分离槽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接,过滤器的出口连接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溢水槽进水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清水槽,清水槽设置在过滤器下方,过滤器的出口与清水槽顶部入口连接,沉降分离槽包括上出口和下出口,沉降分离槽的上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接,沉降分离槽的下出口与清水槽下部入口连接。清水槽的出口连接循环水泵的进水端。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孔为方孔,所述挡板的下端与n排通气孔中最下面的一排通气孔的底边齐平。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上端不低于n排通气孔中最上面的一排通气孔的顶边。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孔的排数为偶数,每两排设置一个斜挡板。
可选地,所述挡板为直挡板,下端向前倾斜连接在水幕板后侧。倾斜的直挡板可以很方便被吹到水幕板后侧的水流回到水幕板前来。
另一种可选地,所述挡板为L形挡板,挡板的底部向前伸出与水幕板后侧连接。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下面一排通风孔后面有足够大的空间,保障空气顺畅通过。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通气孔为倒置的等边三角形孔。
作为一种变形,每排通气孔都可以合而为一形成一个长孔。具体地:所述通气孔为长条形,多个长条形通气孔上下间隔排列,每一个通气孔后面设置一个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L型挡板,挡板的底部向前伸出与水幕板后侧连接,挡板与水幕板的连接点低于相应通气孔的底边。L型挡板与水幕板之间形成U型槽,水在风的作用下进入U型槽里,然后重新向前溢出,使水更均匀地流到下一个通风口,并在下一个通风口处形成更均匀的水幕。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水幕净化装置基础上增设沉降分离槽、过滤器、循环水泵形成完整的处理系统,水在系统内循环利用。不仅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整体构成简化、整体成本低,还具有更好的节水效果。2、与现有技术中将废气通道设置在水幕板底部,使用时在水幕板底部形成一个大水幕不同,本实用新型将废气通道以多个通气孔的形式设置在水幕板上,使用时在每个通气孔上形成一个小水幕。基于这种改进的结构形式,一方面,由于小水幕宽度小,并且降落高度低,所以不易分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通气孔的均匀设置,让水幕的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有效改善废气与水相接触的均匀程度,降低废气在接触不到水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水幕板的概率,进而提高水幕板对废气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幕净化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3是适用于图2所示水幕净化装置的一种水幕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挡水板为倾斜直挡板结构的水幕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挡水板为L型结构的水幕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挡水板为倾斜直挡板结构的带溢水功能的水幕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挡水板为L型结构的带溢水功能的水幕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水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喷漆废气处理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净化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气处理系统的一种较为优选的方案。整个系统由水幕净化装置1和水处理装置2两大部分组成,水幕净化装置1用于将废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与空气分离开来。水处理装置2用于处理水幕净化装置产生的废水。
所述水幕净装置1包括一个空气通道10,空气通道10的前端设置一水幕板12,空气通道10的后端设一引风机13,空气通道上方设有一溢水槽11,溢水槽的前侧壁111低于溢水槽的左右两侧侧壁和后侧壁,溢水槽的前侧壁111的上沿1111构成水平的溢水边,溢水槽的前侧壁与其下方的水幕板12的上端平滑连接。
所述水幕板的四边与空气通道的侧壁密封连接,水幕板12上布满通气孔121,水幕板上的通气孔是空气通道与水幕板前侧的空气连通的通孔。空气通道下方设有一集水槽14,集水槽的开口处于水幕板正下方。
所述水处理装置2包括一沉降分离槽21、一过滤器22、一清水槽23、一循环水泵24,所述沉降分离槽设置于集水槽14下方,集水槽14的底部的出口连接沉降分离槽21的上端开口。沉降分离槽21包括上下两个出口,由于漆渣漂浮在上方,所以沉降分离槽21上出口为废水出口,下出口为清水出口,上出口与过滤器22的进口中连接,下出口与清水槽23的第一进口连接。过滤器22底部设滤网,滤网下方设出口,过滤器22的出口与清水槽23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与清水槽的出口连接,循环水泵的出口与溢水槽11的进水开口连接。
集水槽14收集的废水,从底部出口向下流入沉降分离槽21,在沉降分离槽21中,漆渣在自身和浮力作用下上浮在上方与水形成分层,和上方的水一起从上出口横向流出进入过滤器22,在过滤器22的过滤作用下,漆渣留在过滤器22中(漆渣积存达到一定量后,清理一次),清水则向下流入清水槽23,沉降分离槽21下方的清水从下出口横向流出进入清水槽23。清水槽23中的清水,经循环水泵24泵送到水幕净装置1的溢水槽11。基于上述水处理装置,整套废气处理系统,不需要多级水泵,只需要一个循环水泵即可。
参照图4-8,所述水幕板12的通气孔121可以是小方孔,每排多个,总共有多排,相邻两排通气孔横向错开。或者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长条孔,每排一个,多个通气孔从上到下均匀排列。水幕板后侧的挡水板122可以是倾斜的直挡板,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L型挡板,如图5所示。挡水板底部与水幕板的连接点可以刚好与通气孔的底部齐平,如图4、图5,以保证被挡水板挡住的水从通气孔流回水幕板前侧。也可以低于通气孔的底部,结合图8所示大长条孔形式的通气孔,在每一个勇气孔后面形成一个小溢水槽123。
不难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应用举例,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结构做出调整,例如,污染物是密度大于水的粉尘时,沉降分离槽只在上部设一个出水口与过滤器加接。使用时,定期清理底部淤泥即可。但不论是沉于底部的颗粒污染物还是浮于上部的颗粒污染物,沉降分离槽一定有一个出水口与过滤器连接。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处理系统,用于处理不溶于水的颗粒污染物废气,包括用于将废气中的污染物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水幕净化装置、用于驱动废气经过水幕净化装置的引风机、用于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净化装置包括一密闭的空气通道、设置于空气通道前端的水幕板、设置于水幕板上方的溢水槽、设置于水幕板下方的集水槽,所述引风机设置在空气通道后端,所述水幕板竖向设置,水幕板上设置多个通气孔,水幕板四边与空气通道的侧壁密封连接,空气通过水幕板上的通气孔与水幕板前侧连通,水幕板的上端与溢水槽的水平溢水边连接,集水槽的开口处于水幕板正下方,从溢水槽溢出的水沿水幕板表面向下流动,经过通气孔的水在通气孔处形成水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沉降分离槽、过滤器、清水槽、循环水泵;沉降分离槽设置在集水槽下方,沉降分离槽的入口与集水槽的出口连通,沉降分离槽包括上出口和下出口,沉降分离槽的上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接,清水槽设置在过滤器下方,过滤器的出口与清水槽顶部入口连接,沉降分离槽的下出口与清水槽下部入口连接,清水槽的出口连接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溢水槽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板向前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包括多排,上下相临两排通气孔横向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n排通气孔后面设置一个挡板,挡板下端与水幕板在n排通气孔中最下面的一排通气孔的下方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方孔,所述挡板的下端与n排通气孔中最下面的一排通气孔的底边齐平,所述挡板的上端不低于n排通气孔中最上面的一排通气孔的顶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直挡板,下端向前倾斜连接在水幕板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L形挡板,挡板的底部向前伸出与水幕板后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长条形,多个长条形通气孔上下间隔排列,每一个通气孔后面设置一个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L型挡板,挡板的底部向前伸出与水幕板后侧连接,挡板与水幕板的连接点低于相应通气孔的底边,L型挡板与水幕板之间形成U型槽。
CN202320460769.6U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19539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0769.6U CN219539805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0769.6U CN219539805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9805U true CN219539805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0769.6U Active CN219539805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9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8867B (zh) 一种优化气流分布的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
CN201519547U (zh)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108854337A (zh) 一种阶梯式水帘除尘装置
CN110652807B (zh) 一种应用于降膜除尘的非均匀降膜管及单元和装置
CN219539805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KR100821611B1 (ko) 분진 및 가스를 동시에 처리하는 습식 집진기 및 그처리방법
CN210874788U (zh) 一种烟气脱硫分离处理装置
CN102500188A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装置
CN219539804U (zh) 一种水幕净化装置
CN2413183Y (zh) 斜棒栅滤网水膜油烟净化器
CN105664648A (zh) 安装于路灯上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02860367U (zh) 活性焦烟气吸附塔的气流分布装置
CN204619736U (zh) 一种适合于高含尘恶臭气体的生物除臭装置
CN110898577A (zh) 人造板生产干燥尾气除尘方法
CN2928207Y (zh) 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15311228U (zh) 一种大型工业净化过滤器
CN105757794A (zh) 一种集成可水洗直流静电凝并吸附和hepa空气净化系统
CN2511378Y (zh) 气体净化器
CN104324809A (zh) 一种垂直流湿式电除尘器导流与阻流耦合结构
CN103480228A (zh) 可降低pm2.5排放的燃煤电厂烟气冷却除尘装置及方法
CN210410006U (zh) 一种粉尘处理设备
CN211755998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冲洗水收集及烟气均布装置
CN208824146U (zh) 一种水沫除尘装置
CN219539803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水幕板
CN105709527A (zh) 裂化炉尾气汽水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