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8308U -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8308U
CN219538308U CN202320605404.8U CN202320605404U CN219538308U CN 219538308 U CN219538308 U CN 219538308U CN 202320605404 U CN202320605404 U CN 202320605404U CN 219538308 U CN219538308 U CN 21953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etection module
bottom plate
light
biliru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54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儒
刘怡纬
蔡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s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s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54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8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包含有罩体、第一检测模块及第二检测模块。罩体包含有底板及侧壁。侧壁连接于底板而与底板形成容置空间。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底板而位于容置空间中。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底板而位于容置空间中,且相邻于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分别包含有电路板、发光元件、内侧拍摄元件及外侧拍摄元件。电路板连接于底板。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用以发射光线。内侧拍摄元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而位于电路板之一侧。外侧拍摄元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且外侧拍摄元件对应内侧拍摄元件而位于电路板之另一侧。

Description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有关一种眼罩结构,特别是一种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背景技术
临床上利用血液检测的方式能够量测胆红素的浓度。红血球是人体内携带氧气的细胞,红血球的寿命约90~120天,身体内每天会有约1/120~1/90的红血球凋亡与生成,而凋亡的血红素会经由血液送到肝脏转换成胆红素,胆红素经由肝细胞进行代谢成粪胆素排到肠道中,当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无法代谢排到肠道中便会回流至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因此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亦被视为肝功能的指针之一。黄疸乃是因为胆红素过高所导致,会造成皮肤、眼白及黏膜泛黄,目前市面上有检测新生儿皮肤黄疸指数,由于新生儿的皮肤较薄,且因尚未摄取胡萝卜素而不会有皮肤沉积胡萝卜素的干扰,因此透过新生儿皮肤量测黄疸指数相对比较准确。但是成人的皮肤因为日晒及饮食的因素,因此透过皮肤量测胆红素容易不准确。
由于胆红素容易于巩膜上累积,致使黄疸患者容易呈现巩膜泛黄的现象。此外,传统方式可透过以目视检测巩膜,然目视检测结果通常过度主观且无法量化。并且,当胆红素浓度在2mg/dL以下,人类的眼睛无法轻易辨识,因此需要透过光学仪器检测的方式,以检测到低浓度的胆红素。此外,倘若利用光学仪器进行检测,由于大多系透过自然光环境拍照分析巩膜的颜色组成,其容易受到环境光成分的干扰,因此,当分析红绿蓝三个颜色的信号时,容易彼此互相干扰,而导致分析失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依据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包含有罩体、第一检测模块及第二检测模块。罩体包含有底板及侧壁。侧壁连接于底板而与底板形成容置空间。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底板而位于容置空间中。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底板而位于容置空间中,且相邻于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分别包含有电路板、发光元件、内侧拍摄元件及外侧拍摄元件。电路板连接于底板。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用以发射光线。内侧拍摄元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而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外侧拍摄元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且外侧拍摄元件对应内侧拍摄元件而位于电路板的另一侧。
依据一些实施例,侧壁更包含凹陷部,凹陷部朝容置空间方向凹陷。
依据一些实施例,侧壁更包含消光面,消光面为雾面、喷砂面或消光漆面。
依据一些实施例,电路板为环形电路板、圆形电路板或矩形电路板。
依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元件数量为多个,每一发光元件相间隔而环状排列于电路板上。
依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元件的光线的波长在355纳米至500纳米的范围间。
依据一些实施例,内侧拍摄元件包含有拍摄方向,拍摄方向与电路板具有夹角。依据一些实施例,夹角角度在15度至30度的范围间。
依据一些实施例,外侧拍摄元件包含有拍摄方向,拍摄方向与电路板具有夹角。依据一些实施例,夹角角度在5度至15度的范围间。
依据一些实施例,侧壁的高度最小为8公分。
依据一些实施例,内侧拍摄元件与外侧拍摄元件之间最小间隔距离为24.2公厘。
依据一些实施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更包含有电源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而位于容置空间中。
依据一些实施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更包含有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而位于容置空间中。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创作之详细特征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创作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创作相关之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之示意图。
图2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之爆炸图。
图3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另一视角之示意图。
图4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第一检测模块之侧视图。
图5绘示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另一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6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第一检测模块由内侧拍摄元件视角之示意图。
图7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控制计算模块、内侧拍摄元件、外侧拍摄元件与发光元件之方块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罩体
10a:容置空间
11:底板
12:侧壁
121:凹陷部
12a:消光面
20:第一检测模块
30:第二检测模块
40:电路板
50:发光元件
60:内侧拍摄元件
70:外侧拍摄元件
80:电源单元
90:传输单元
100:左眼
200:控制计算模块
L1:拍摄方向
α1:夹角
L2:拍摄方向
α2: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1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之示意图。图2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之爆炸图。
图3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另一视角之示意图。本创作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包含有罩体10、第一检测模块20及第二检测模块30。
罩体10包含有底板11及侧壁12。其中,侧壁12系连接于底板11而与底板11形成容置空间10a。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1之相对应二侧为概呈圆弧状。基此,侧壁12系沿底板11之侧边,并垂直于底板11延伸而与底板11形成容置空间10a。在一实施例中,侧壁12延伸形成之高度最小为8公分。另一些实施例中,侧壁12之高度可以是8.5公分、9公分、9.5公分或10公分。此外,侧壁12更包含有消光面12a,消光面12a例如但不限于为雾面、喷砂面或消光漆面。基此,消光面12a将能避免容置空间10a中的光线反射(容后详述)。
第一检测模块20系设置于底板11而位于容置空间10a中。第二检测模块30同样系设置于底板11而位于容置空间10a中,并且相邻于第一检测模块20。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12更包含有凹陷部121,凹陷部121系朝容置空间10a的方向凹陷。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的形状结构整体为概呈圆形。因此,当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相邻时,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之间会形成概呈V字形之谷区。基此,凹陷部121朝容置空间10a的方向凹陷时,将容置于此成概呈V字形之谷区。进一步来说,由于侧壁12更包含有凹陷部121,因此,当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配戴于用户脸上时,其凹陷部121恰好能抵靠于使用者之鼻梁上,而另使用者能有更舒适地配戴效果。
在此,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二者系为相对应之相同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相邻时,第一检测模块20系镜像于第二检测模块30。基此,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分别包含有电路板40、发光元件50、内侧拍摄元件60及外侧拍摄元件70。
以下以第一检测模块20为例说明,第一检测模块20之结构系相同于第二检测模块3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40系连接于底板11上而位于容置空间10a中。其中,电路板40例如但不限于环形电路板、圆形电路板或矩形电路板。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为环形电路板(如图1所示)。
发光元件50系电性连接于电路板40上,用以发射光线。在此,发光元件50例如但不限于LED。基此,发光元件50所发射之光线系在容置空间10a中,由电路板40往远离电路板40之方向发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侧壁12更包含有消光面12a,基此,消光面12a能避免发光元件50所发射之光线于容置空间10a中反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50之光线的波长在355纳米至500纳米之范围间,例如,360纳米、380纳米、390纳米、400纳米、410纳米、420纳米、430纳米、440纳米、450纳米、460纳米、470纳米、480纳米或490纳米。在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50之光线的波长为460纳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50之数量为多个,每一个发光元件50系相间隔而环状排列于电路板40上,而组成环形阵列。基此,无论电路板40为环形电路板、圆形电路板或矩形电路板。发光元件50都相间隔而环状排列于电路板40上,而组成环形阵列。在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50之数量为6个,其系相间隔而环状排列于电路板40上。在此,发光元件50之数量例如但不限于3个、4个、5个、6个、8个、9个、或10个。
内侧拍摄元件60系电性连接于电路板40而位于电路板40之一侧。外侧拍摄元件70系电性连接于电路板40,且外侧拍摄元件70对应于内侧拍摄元件60而位于电路板40之另一侧。进一步来说,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系分别位于电路板40之二端点而分别相对应。在此,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例如但不限于扫描式镜头。在此,当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相邻时,内侧拍摄元件60系指位于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相邻处之元件。外侧拍摄元件70系指远离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相邻处之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路板40为环形电路板(如图3所示)或圆形电路板时,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系分别位于环形电路板或圆形电路板的外围处,且位于环形电路板或圆形电路板的直径上而相对应。基此,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之间最小间隔距离为24.2公厘,例如,25公厘、26公厘、27公厘、28公厘、29公厘或30公厘。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50与内侧拍摄元件60,以及外侧拍摄元件70,能共同列组成环形阵列(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的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系排列成一直线。如图3所示,二个内侧拍摄元件60与二个外侧拍摄元件70系排列成一直线。
请参阅图4,图4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第一检测模块之侧视图。在此,以第一检测模块20为例说明,第一检测模块20之结构系相同于第二检测模块30。内侧拍摄元件60包含有拍摄方向L2,拍摄方向L2与电路板40之间具有夹角α2。在一些实施例中,内侧拍摄元件60之夹角α2角度在15度至30度之范围间。例如,20度或25度。再者,外侧拍摄元件70包含有拍摄方向L1,外侧拍摄元件70之拍摄方向L1与电路板40之间具有夹角α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拍摄元件70之夹角α1角度在5度至15度之范围间。例如,8度、10度或12度。
进一步来说,内侧拍摄元件60之拍摄方向L2与外侧拍摄元件70之拍摄方向L1,其方向的延伸线将会相互交集。以图4为例,内侧拍摄元件60之拍摄方向L2的延伸线,与外侧拍摄元件70之拍摄方向L1的延伸线将会相互交集。也就是说,内侧拍摄元件60所倾斜之角度方向系往外侧拍摄元件70倾斜,而外侧拍摄元件70所倾斜之角度方向系往内侧拍摄元件60倾斜。
请参阅图5,图5绘示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另一实施例之示意图。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更包含有电源单元80,其系电性连接于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而位于容置空间10a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单元80为电池或充电接头(例如USB充电座),用以提供电源使电路板40进行运作,并进一步驱动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进行拍摄,以及驱动发光元件50发光。此外,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更包含有传输单元90,其系电性连接于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而位于容置空间10a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单元90可以是有线或无线之网络传输芯片,用以传输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所拍摄之影像。
请参阅图6,图6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第一检测模块由内侧拍摄元件视角之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系配戴于用户脸上而位于眼部位置处。基此,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的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以及发光元件50皆朝向用户眼部。以图6为例,第一检测模块20系对应于用户之左眼100。第二检测模块30则对应于用户之右眼(图中未示)。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启动操作时,优先同时点亮所有发光元件50后,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会同时进行拍照。此外,为避免降低单张影像量测造成之误差,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会连拍10张影像,拍完照以后自动关闭发光元件50。基此,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共四台相机)将分别拍到10张照片,并经由传输单元90传输到外部计算机进行计算。在一些实施例中,点亮发光元件50及拍摄过程系在3秒钟内完成,以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所有的发光元件50不能直射使用者之瞳孔,避免蓝光进入眼睛内部造成视网膜损伤,且每个发光元件50的功率为0.1mW,点灯后0.5秒,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立即拍照,并于2秒钟内分别拍完10张图,并于拍完照后0.5秒关闭所有发光元件50。
请参阅图7,图7绘示依据一些实施例之控制计算模块、内侧拍摄元件、外侧拍摄元件与发光元件之方块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计算机系包含有控制计算模块200(例如,处理器)。当使用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时,其系穿戴于使用者头上,令发光元件50、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位于用户双眼前方,用以拍摄眼球两侧巩膜的蓝光影像。用户戴上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后,确定其没有外部漏光,并确定使用者为张眼状态,并保持眼球不动之状态,即启动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开关(在一实施例中,控制计算模块200控制发光元件50、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的作动),优先同时点亮所有发光元件50后,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的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同时进行拍照。同时,为避免降低单张影像量测造成之误差,将会连拍10张影像,拍完影像以后将自动关闭所有发光元件50。第一检测模块20与第二检测模块30的内侧拍摄元件60与外侧拍摄元件70(共四台相机)分别拍到10张照片,并传输到外部计算机(控制计算模块200)进行计算。
由于皮肤与虹膜系为对于460纳米的反射率均为偏低的组织,仅巩膜对于460纳米的反射率较高。基此,将皮肤、虹膜及其他组织的反射值设为阈值,将超过阈值(threshold)区域内的面积进行反射强度的平均,即能于数秒钟后透过控制计算模块200自动算出判断胆红素数值。进一步来说,所拍摄之影像经过阈值而扣除掉巩膜以外的区域(阈值以下之像素点)后,再透过控制计算模块200计算剩下每一像素点数值强度之平均值,而能计算出胆红素的数值,并进一步告知使用者黄疸程度。
综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创作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藉由在罩体内设置有拍摄元件及发光元件,使得透过光学检测的方式来检视巩膜时,不会受到环境光成分的干扰。同时,透过本创作实施例之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进行检测,更解决现有技术中,以目视检测巩膜过度主观且无法量化之问题。再者,本创作利用胆红素之光学特性,其吸收光谱峰值位于波长约460纳米,且在可见光之其他波段无其他吸收峰值。此外,巩膜于蓝光波段的穿透率低,因此,本创作利用光线的波长在460纳米照射巩膜,经过巩膜与胆红素的吸收后,剩余的光强度将会反射,透过拍摄元件拍摄眼球,予以进行反射量的分析。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罩体,包含:
一底板;及
一侧壁,连接于该底板而与该底板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第一检测模块,设置于该底板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及
一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该底板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相邻于该第一检测模块;
其中,该第一检测模块与该第二检测模块分别包含:
一电路板,连接于该底板;
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用以发射一光线;
一内侧拍摄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而位于该电路板的一侧;及
一外侧拍摄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该外侧拍摄元件对应该内侧拍摄元件而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壁更包含一凹陷部,该凹陷部朝该容置空间方向凹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壁更包含一消光面,该消光面为雾面、喷砂面或消光漆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一环形电路板、一圆形电路板或一矩形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数量为多个,每一该发光元件相间隔而环状排列于该电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的该光线的波长在355纳米至500纳米的范围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侧拍摄元件包含有一拍摄方向,该拍摄方向与该电路板具有一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角度在15度至30度的范围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侧拍摄元件包含有一拍摄方向,该拍摄方向与该电路板具有一夹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角度在5度至15度的范围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壁的高度最小为8公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侧拍摄元件与该外侧拍摄元件之间最小间隔距离为24.2公厘。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电源单元,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检测模块与该第二检测模块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检测模块与该第二检测模块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CN202320605404.8U 2023-03-24 2023-03-24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Active CN219538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5404.8U CN219538308U (zh) 2023-03-24 2023-03-24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5404.8U CN219538308U (zh) 2023-03-24 2023-03-24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8308U true CN219538308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5404.8U Active CN219538308U (zh) 2023-03-24 2023-03-24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8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127C (zh) 眼科照相机、眼科照相机适配器和可佩戴框架
CN105852798B (zh) 广域眼底相机
US7726814B2 (en) Reflection microscope and method
US7338167B2 (en) Retinal imaging system
US7470025B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US20150009313A1 (en) Visual line detection device and visual line detection method
JP2016510517A (ja) ウエアラブル視線計測デバイス及び使用方法
JPH0782539B2 (ja) 瞳孔画像撮影装置
KR20140103900A (ko) 유아 및 소아에 있어서 눈의 동공 적색 반사 검사 및 각막 광 반사 선별의 기록 및 문서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6663242B1 (en) Simultaneous, wavelength multiplexed vision screener
EP3669750B1 (en) Eye image capturing
CA2021843C (en) Photoscreening camera system
US91318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the choroid
JP6957048B2 (ja) 眼部画像処理装置
CA2840124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the choroid
CN219538308U (zh) 胆红素检测眼罩结构
JPH02264632A (ja) 視線検出装置
TWM642163U (zh) 膽紅素檢測眼罩結構
WO2020032128A1 (ja) 眼科撮影装置
WO2019158916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imaging a subject's eye
CN217113346U (zh) 一种非接触式双目虹膜采集设备
CN214632107U (zh) 一种便携式干眼检测仪
CN220553042U (zh) 一种眼动追踪系统和眼镜
KR102243332B1 (ko) 이동단말기를 이용한 동공검사용 장치
JP3350770B2 (ja) 眼球運動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