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7635U -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7635U
CN219537635U CN202320413280.3U CN202320413280U CN219537635U CN 219537635 U CN219537635 U CN 219537635U CN 202320413280 U CN202320413280 U CN 202320413280U CN 219537635 U CN219537635 U CN 219537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ide wall
trapezoid
cloth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32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4132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7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7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7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由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构成。第一组件为中间镂空的梯形;第一边向梯形外延伸出一个用于实现对外连接的环扣;第一边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一横梁;第三边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二横梁。第二组件的正面是一块盖板;第二组件的反面是一个梯形腔体,该梯形腔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合构成一个梯形,盖板作为该梯形腔体的底部;由盖板、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凸起构成第一沟槽;由盖板、第三侧壁、第三侧壁凸起构成第二沟槽。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扣合时,将布料夹在中间。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在布料上形成一个牢固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可在布料上任意移动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布料上形成一个连接点的卡扣。
背景技术
布(fabric,也称织物)是指由纱线(yarn)制成的任何薄而柔韧的材料。
当需要在布料上形成一个连接点时,常见做法例如是在指定位置缝合布带、设置纽扣等,它们所形成的连接点在布料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某些场景下需要在布料上形成一个位置可任意移动的连接点,现有做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例如采用布料制造一款通用的车辆遮阳罩,在车辆遮阳罩的外围设置多根系带,系带与车辆遮阳罩上的连接位置就需要能够调整,以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布料上形成一个位置可任意移动的连接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由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构成。所述第一组件的正反两面相同;第一组件为中间镂空的梯形,该梯形由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围合构成,其中第一边和第三边平行;第一边向梯形外延伸出一个用于实现对外连接的环扣;第一边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一横梁;第三边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二横梁。第二组件的正反两面不同;第二组件的正面是一块盖板;第二组件的反面是一个梯形腔体,该梯形腔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合构成一个梯形,盖板作为该梯形腔体的底部;第一侧壁与盖板的连接部位距离盖板最近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等于第一横梁的高度;第一侧壁的末端向梯形腔体外有凸起,该第一侧壁凸起的高度小于第一距离;由盖板、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凸起构成第一沟槽;第三侧壁与盖板的连接部位距离盖板最近边缘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等于第二横梁的高度;第三侧壁的末端向梯形腔体外有凸起,该第三侧壁凸起的高度等于第二距离;由盖板、第三侧壁、第三侧壁凸起构成第二沟槽。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扣合时,将布料夹在中间,从而使整个卡扣固定在布料上形成一个连接点;此时,第二组件的反面向着布料以及第一组件的方向扣合,先将第二沟槽卡在第二横梁上,再将第一沟槽的较小高度的一侧推入至横跨第一横梁实现扣合。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拆开时,整个卡扣与布料松脱;此时,先将第一沟槽的较小高度的一侧从第一横梁拆开,再将第二沟槽从第二横梁拆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为中间镂空的等腰梯形。
优选地,第一边的长度小于第三边的长度,第一横梁的长度小于第二横梁的长度。
优选地,环扣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组件的梯形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环扣与第一边呈中心对齐。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的厚度小于第一组件的梯形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第一横梁与第一边呈中心对齐;第一边与第一横梁的整体构成T形剖面形状。
进一步地,第二横梁的厚度小于第一组件的梯形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第二横梁与第三边呈中心对齐;第三边与第二横梁的整体构成倒T形剖面形状。
优选地,第一横梁的高度等于第二横梁的高度,第一横梁的厚度等于第二横梁的厚度。
优选地,盖板的形状与大小略小于第一组件中由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围合的梯形内部,略大于第一组件中由第一横梁、第二边、第二横梁、第四边围合的中间镂空部位。
优选地,第二侧壁的末端、第四侧壁的末端均没有向梯形腔体外的凸起。
进一步地,环扣靠近用于扣合和拆开的第一横梁,远离第二横梁。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一方面该卡扣能够在布料上形成一个牢固的连接点,另一方面该卡扣可在布料上任意移动位置从而在任意位置形成连接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组件的正面、反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第二组件的正面(扣合时背向布料的一面)示意图。
图4是第二组件的反面(扣合时面向布料的一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6是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扣合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扣合时的反面示意图。
图8是图6中C-C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为第一组件、11为第一边、12为第二边、13为第三边、14为第四边、15为环扣、16为第一横梁、17为第二横梁、20为第二组件、21为盖板、22为第一侧壁、220为第一侧壁凸起、23为第二侧壁、24为第三侧壁、240为第三侧壁凸起、25为第四侧壁、26为第一沟槽、27为第二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布料的卡扣由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构成。
第一组件10的正反两面相同。请参阅图1至图2,第一组件10大致呈一个中间镂空的梯形,该梯形由第一边11、第二边12、第三边13、第四边14围合构成,其中第一边11和第三边13平行。优选地,该梯形为等腰梯形。该梯形具有第一厚度a。换而言之,该梯形的四条边具有相同的第一厚度a。优选地,第一边11的长度小于第三边13的长度,从而方便区分这两条边。第一边11向梯形外延伸出一个环扣15,用于实现对外连接,该环扣15例如可用于连接布带等。环扣15具有第二厚度b,第二厚度b小于或等于第一厚度a。在厚度方向上,环扣15与第一边11呈中心对齐。第一边11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一横梁16,第一横梁16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一边11的长度,第一横梁16的高度均匀一致。第一横梁16具有第三厚度c,第三厚度c小于第一厚度a。在厚度方向上,第一横梁16与第一边11呈中心对齐。第一边11与第一横梁16的整体构成T形剖面形状。第三边13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二横梁17,第二横梁17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三边13的长度,第二横梁17的高度均匀一致。第二横梁17具有第四厚度d,第四厚度d小于第一厚度a。在厚度方向上,第二横梁17与第三边13呈中心对齐。第三边13与第二横梁17的整体构成倒T形剖面形状。优选地,第一横梁16的高度等于第二横梁17的高度,第三厚度c等于第四厚度d。
第二组件20的正反两面不同。第二组件20的正面是指扣合时背向布料的一面,第二组件20的反面是指扣合时面向布料的一面。请参阅图3至图5,第二组件20的正面是一块盖板21,盖板21或者是一个平面、或者是近似于平面的平缓曲面。盖板21大致呈梯形,其形状与大小略小于第一组件10中由第一边11、第二边12、第三边13、第四边14围合的梯形内部,略大于第一组件10中由第一横梁16、第二边12、第二横梁17、第四边14围合的中间镂空部位。第二组件20的反面是一个梯形腔体,该梯形腔体由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24、第四侧壁25围合构成一个梯形,优选为等腰梯形,盖板21作为该梯形腔体的底部。换而言之,该梯形腔体是由盖板21向第二组件20的反面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22与盖板21的连接部位距离盖板21最近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e,第一距离e大致等于第一横梁16的高度。第一侧壁22的末端(最远离盖板21的一端)向梯形腔体外有凸起220,该第一侧壁凸起220的凸起高度小于第一距离e。由盖板21的边缘到盖板21与第一侧壁22的连接部位之间的部分、第一侧壁22、第一侧壁凸起220构成第一沟槽26。第一沟槽26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横梁16的厚度c。第三侧壁24与盖板21的连接部位距离盖板21最近边缘的距离为第二距离f,第二距离f大致等于第二横梁17的高度。第三侧壁24的末端(最远离盖板21的一端)向梯形腔体外有凸起240,该第三侧壁凸起240的凸起高度大致等于第二距离f。由盖板21的边缘到盖板21与第三侧壁24的连接部位之间的部分、第三侧壁24、第三侧壁凸起240构成第二沟槽27。第二沟槽27的宽度略大于第二横梁17的厚度c。优选地,第二侧壁23的末端、第四侧壁25的末端均没有向梯形腔体外的凸起。
请参阅图6至图8,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扣合时,将布料夹在中间,从而使整个卡扣固定在布料上形成一个连接点。此时,第二组件20的反面向着布料以及第一组件10的方向扣合,先将第二沟槽27卡在第二横梁17上,再将第一沟槽26卡在第一横梁16上。由于第二沟槽27的两侧高度相同,因此第二沟槽27的三个面与第二横梁17的三个面充分接触,第二沟槽27与第二横梁17的卡合非常牢固。由于第一沟槽26的两侧高度不同,因此第一沟槽26与第一横梁16的卡合不是那么牢固,这种设计是为了使第一沟槽26的较小高度的一侧(即第一侧壁凸起220)方便推入至横跨第一横梁16中实现扣合以及从第一组件10中拆开。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拆开时,整个卡扣与布料松脱,因而可以方便地在布料的不同位置安装该卡扣。此时,先将第一沟槽26的较小高度的一侧从第一横梁16拆开,再将第二沟槽27从第二横梁17拆开。
环扣15用于外部连接,可能产生一个向外的拉扯力,也会对第一沟槽26与第一横梁16的卡合牢固度造成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特别地将环扣15设计在靠近用于扣合和拆开的第一横梁16,从而确保第二沟槽27与第二横梁17的卡合牢固度不受影响,确保整个卡扣可以凭借第二沟槽27与第二横梁17的卡合牢牢地锁定在布料上。
第一横梁16的长度小于第二横梁17的长度,也是考虑到第一横梁16与第一沟槽26的卡合不那么牢固,而第二横梁17与第二沟槽27的卡合非常牢固,因此较长长度的第二横梁17确保了整个卡扣与布料的固定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可以在布料上形成一个牢固的连接点,并且该连接点可以任意移动位置,从而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由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构成;
所述第一组件的正反两面相同;第一组件为中间镂空的梯形,该梯形由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围合构成,其中第一边和第三边平行;第一边向梯形外延伸出一个用于实现对外连接的环扣;第一边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一横梁;第三边向梯形内延伸出一条凸起的第二横梁;
第二组件的正反两面不同;第二组件的正面是一块盖板;第二组件的反面是一个梯形腔体,该梯形腔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合构成一个梯形,盖板作为该梯形腔体的底部;第一侧壁与盖板的连接部位距离盖板最近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等于第一横梁的高度;第一侧壁的末端向梯形腔体外有凸起,该第一侧壁凸起的高度小于第一距离;由盖板、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凸起构成第一沟槽;第一沟槽的两侧高度不同;第三侧壁与盖板的连接部位距离盖板最近边缘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等于第二横梁的高度;第三侧壁的末端向梯形腔体外有凸起,该第三侧壁凸起的高度等于第二距离;由盖板、第三侧壁、第三侧壁凸起构成第二沟槽;
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扣合时,将布料夹在中间,从而使整个卡扣固定在布料上形成一个连接点;此时,第二组件的反面向着布料以及第一组件的方向扣合,先将第二沟槽卡在第二横梁上,再将第一沟槽的较小高度的一侧推入至横跨第一横梁实现扣合;
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拆开时,整个卡扣与布料松脱;此时,先将第一沟槽的较小高度的一侧从第一横梁拆开,再将第二沟槽从第二横梁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件为中间镂空的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第一边的长度小于第三边的长度,第一横梁的长度小于第二横梁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环扣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组件的梯形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环扣与第一边呈中心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第一横梁的厚度小于第一组件的梯形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第一横梁与第一边呈中心对齐;第一边与第一横梁的整体构成T形剖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第二横梁的厚度小于第一组件的梯形的厚度;在厚度方向上,第二横梁与第三边呈中心对齐;第三边与第二横梁的整体构成倒T形剖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第一横梁的高度等于第二横梁的高度,第一横梁的厚度等于第二横梁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盖板的形状与大小小于第一组件中由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围合的梯形内部,且大于第一组件中由第一横梁、第二边、第二横梁、第四边围合的中间镂空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第二侧壁的末端、第四侧壁的末端均没有向梯形腔体外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料的卡扣,其特征是,环扣靠近用于扣合和拆开的第一横梁,远离第二横梁。
CN202320413280.3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Active CN219537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280.3U CN219537635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280.3U CN219537635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7635U true CN219537635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3280.3U Active CN219537635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7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8743B2 (en) Crip and cord
CN102361569B (zh) 旁开扣
JP4005109B1 (ja) バンドとバックルのスライドアジャスタ
JP2886455B2 (ja) 一体成形面ファスナーの係着片構造
EP0464753B1 (en) Hook structure for integrally molded surface fastener
US6170133B1 (en) Buckle
EP2641498A1 (en) Buckle
GB2117038A (en) Buckle
US6247213B1 (en) Buckle
US3899804A (en) Slider
JPH0975113A (ja) 開閉用押圧止具
JP3982955B2 (ja) 合成樹脂製バックル
CN219537635U (zh) 一种用于布料的卡扣
GB2162238A (en) Buckle
EP3405063B1 (en) A fastening device and a fastening system
KR0179435B1 (ko) 시이트형 제품을 위한 시이트 파스너
EP1459643B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EP0465960B1 (en) Structure of coupling head portion for coiled slide fastener element
CN219578347U (zh) 一种钩扣结构及内衣背扣
TWM513608U (zh) 連接釦
US20230184280A1 (en) Fastener
WO2007119979A1 (en) Binding tool
JP6125395B2 (ja) バックル
KR101886724B1 (ko) 가이드가 구비된 벨크로 파스너
CN213405088U (zh) 一种拉链牙链带和一种服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