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6372U - 电极和电燃灶 - Google Patents
电极和电燃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36372U CN219536372U CN202320233973.4U CN202320233973U CN219536372U CN 219536372 U CN219536372 U CN 219536372U CN 202320233973 U CN202320233973 U CN 202320233973U CN 219536372 U CN219536372 U CN 2195363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ma
- needle
- fixing ring
- plasma needle
- electrode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电燃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极和电燃灶,所述电极,用于等离子电燃灶,包括等离子针和等离子头;所述等离子针顶端与所述等离子头卡接,所述等离子针的底端设有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与炉头底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与电容组件卡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槽,使之与炉头底板连接或一体成形设置,使得电极能够稳定安装在炉头上,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燃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燃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和电燃灶。
背景技术
电燃灶是利用等离子体的特性,用高压电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最终获得理想功能的热等离子体束,产生类似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热等离子体束给锅具加热来进行烹饪的新型灶具。
现有的电燃灶一般是通过等离子头一端产生等离子流,同时产生类似火焰的高温,而等离子头通过等离子针与炉头连接,如附图5所示,通过上下两个限位卡环直接卡在炉头安装板的上方,这样的装配结构不够稳定,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和电燃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极不能够稳定安装在电燃灶上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极,用于等离子电燃灶,包括等离子针和等离子头;
所述等离子针顶端与所述等离子头卡接,所述等离子针的底端设有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与炉头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与电容组件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头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等离子针顶端与所述凹槽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针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等离子针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第三固定环与所述等离子针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槽,且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三固定环的截面外径相同,且大于所述等离子针的截面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针外侧还套接有陶瓷管,所述陶瓷管设置在所述等离子头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管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卡环和连接环,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上侧,形成一具有贯穿通孔的隔热结构,且所述卡环的截面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环的截面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至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距离占所述等离子针长度的60%-80%。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针与所述等离子头均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头整体呈子弹头状。
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针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部分的直径,且所述等离子头的底端与所述等离子针的直径比例在5:1与15:1之间。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燃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极。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电极之后,等离子针下端与电燃灶的炉头底板固定连接,使得电极能够稳定安装,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燃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电极与陶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电燃灶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等离子针;11、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13、第一固定环;14、第二固定环;15、第三固定环;
2、等离子头;21、凹槽;
3、陶瓷管;31、卡环;32、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极,用于等离子电燃灶,包括等离子针1和等离子头2;
等离子针1顶端与等离子头2卡接,等离子针1的底端设有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11和第二连接槽12,第一连接槽11用于与炉头底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槽12用于与电容组件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与等离子头2均设有多个,电燃灶的炉头底板上设有多个下安装孔,等离子针1底端穿过该下安装孔,并通过第一连接槽11与炉头底板上的下安装孔固定连接,即将等离子针1与炉头底板一体成形设置,使得电极与电燃灶固定连接,提高了电燃灶的稳定性。此外,电燃灶的电容组件,如电路板等,其上也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二连接槽12与该连接孔卡接,且该电容组件与电源电性连接,通电即可促使等离子头2产生高温等离子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头2底部设有凹槽21,等离子针1顶端与凹槽21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整体呈圆柱状,凹槽21内空为与等离子针1顶端适配的圆柱状,等离子针1顶端插入凹槽21内部并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环13、第二固定环14和第三固定环15,第一固定环13和第二固定环14与等离子针1围合形成第一连接槽11,第二固定环14和第三固定环15与等离子针1围合形成第二连接槽12,且第一固定环13、第二固定环14与第三固定环15的截面外径相同,且大于等离子针1的截面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12位于第一连接槽11的下侧,即电容组件位于炉头底板的下侧,而并未处于炉头内部,使得电容组件能够尽量少受到等离子头2处的高温影响,以免损坏。第一固定环13、第二固定环14与第三固定环15的截面外径相同,且大于等离子针1的截面外径,能够使得装配更加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外侧还套接有陶瓷管3,陶瓷管3设置在等离子头2与第一固定环1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电燃灶的上固定板上设有多个与陶瓷管3适配的上安装孔,等离子针1的上部穿过陶瓷管3后,与之一同通过上安装孔限位在电燃灶上,通过陶瓷管3辅助安装,等离子针1能够更稳定地安装在电燃灶上。陶瓷管即安装在等离子头与散热区之间,此外,陶瓷材质耐高温,耐腐蚀,能够作为隔热材料,防止等离子头2产生的高温传导到等离子针1上,使其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陶瓷管3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卡环31和连接环32,卡环31固定在连接环32的上侧,形成一具有贯穿通孔的隔热结构,且卡环31的截面外径大于连接环32的截面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32的外径与电燃灶的上固定板设有的连接孔的直径一致,卡环31位于上固定板上侧,其外径大于上安装孔的直径,故而能够将陶瓷管3和等离子针1的位置限定,防止陶瓷管3下滑。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环31至第一连接槽11的距离占等离子针1长度的60%-8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等离子针1上直径最小的区域是散热区,一般此区域通过风冷散热,安装时此散热区位于电燃灶炉头内部,即炉头的上固定板和底板之间,相对于整个电极的长度而言,散热区的高度较高,能够更有效地散热,且卡环31与等离子头2之间也有一定距离,这段距离使得等离子头2与上固定板之间也有一段可以用于散热的空间,防止电极的温度过高,对电极各组件进行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与等离子头2均为不锈钢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与等离子头2采用304不锈钢制成,由于电极是损耗品,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完全可以满足电极耐高温的需求,相较于常规使用的采用铜合金或铝锰合金相结合的材质,节省了材料成本,有利于电燃灶的普及。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头2整体呈子弹头状。
在本实施例中,电燃灶在使用时,等离子体射流自等离子头2的子弹头一端产生,形成高温环境,通过产生的热量,用户即可使用电燃灶进行烹饪等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部分的直径,且等离子头2的底端与等离子针1的直径比例在5:1与15: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针1的上下两端均穿出电燃灶的炉头,电燃灶的上固定板与炉头底板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可以在此空腔内设置散热组件,使之形成散热腔,等离子针1的中间部分即位于此电燃灶内部形成的散热腔内,等离子针1两端粗,中间细,由于等离子针1中间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比更大,能够更好地将热量散出,有利于电极的散热,也有利于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此外,将等离子头2的底端与等离子针1的直径比例在5:1与15:1的范围内,可以在保证等离子头2具有充足的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空间的前提下,通过缩小等离子针1的直径,达到缩小等离子针1的体积,进而能急速减少热量传递,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能够减少等离子头2在产生高温等离子流时,温度过高而对其他部件造成严重损伤。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燃灶,包括上述任一项电极。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极,用于等离子电燃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针和等离子头;
所述等离子针顶端与所述等离子头卡接,所述等离子针的底端设有周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与炉头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与电容组件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头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等离子针顶端与所述凹槽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针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等离子针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第三固定环与所述等离子针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槽,且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三固定环的截面外径相同,且大于所述等离子针的截面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针外侧还套接有陶瓷管,所述陶瓷管设置在所述等离子头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卡环和连接环,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上侧,形成一具有贯穿通孔的隔热结构,且所述卡环的截面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环的截面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至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距离占所述等离子针长度的6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针与所述等离子头均为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头整体呈子弹头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针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部分的直径,且所述等离子头的底端与所述等离子针的直径比例在5:1与15:1之间。
10.一种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燃灶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33973.4U CN219536372U (zh) | 2023-02-16 | 2023-02-16 | 电极和电燃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33973.4U CN219536372U (zh) | 2023-02-16 | 2023-02-16 | 电极和电燃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36372U true CN219536372U (zh) | 2023-08-15 |
Family
ID=8758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33973.4U Active CN219536372U (zh) | 2023-02-16 | 2023-02-16 | 电极和电燃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36372U (zh) |
-
2023
- 2023-02-16 CN CN202320233973.4U patent/CN2195363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78008U (zh) | 一种点火电嘴 | |
CN216844787U (zh) | 电极连接结构、炉头组件和电火灶 | |
CN219536372U (zh) | 电极和电燃灶 | |
CN116892738A (zh) | 炉头结构和电燃灶 | |
WO2024007524A1 (zh) | 等离子针、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 |
CN114286487A (zh) | 等离子加热组件及电火灶 | |
CN219876225U (zh) | 电极和电燃灶 | |
CN114087633A (zh) | 电极连接结构、炉头组件和电火灶 | |
CN216905415U (zh) | 一种等离子体结构、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 |
CN212086516U (zh) | 电发热板 | |
CN211702413U (zh) | 加热器 | |
CN211702414U (zh) | 加热器 | |
CN221526687U (zh) | 一种长寿命电燃灶的发火头 | |
CN217131343U (zh) | 一种热电偶及红外燃气灶 | |
CN220355474U (zh) | 炉头结构和电燃灶 | |
CN215489704U (zh) | 炉头及燃气灶 | |
CN221005146U (zh) | 一种炉头和电燃灶 | |
CN102893469A (zh) | 火花塞 | |
CN207304941U (zh) | 一种电热合金件 | |
CN215446565U (zh) | 一种等离子体电焰灶电极安装结构 | |
CN220892320U (zh) | 一种炉头和电燃灶 | |
CN205505066U (zh) | 一种点火枪的出火装置 | |
CN219697985U (zh) | 电路板结构、炉头和电燃灶 | |
CN221630044U (zh) | 一种热水器炉头 | |
CN217383044U (zh) | 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