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6254U -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6254U
CN219536254U CN202320243686.1U CN202320243686U CN219536254U CN 219536254 U CN219536254 U CN 219536254U CN 202320243686 U CN202320243686 U CN 202320243686U CN 219536254 U CN219536254 U CN 219536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plug
contact
base
plac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36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红
罗嘉礼
吴渊
蒋雨馨
朱兵
黄杰
唐小平
向昌卫
陈志强
崔雯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C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C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C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C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36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6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6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6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话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包括摆放底座、支撑件和话筒本体;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所述上支撑体可转动的连接在下支撑体的上部;在上支撑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插接部和插头上触点,该上插接部与话筒本体插接连接,并使得插头上触点电接触于话筒本体上的话筒触点;在下支撑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插接部和插头下触点;该下插接部与摆放底座插接连接,并使得插头下触点电接触于摆放底座上的底座触点;所述插头上触点与插头下触点之间相互电连通。支撑件分别与摆放底座和话筒本体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摆放底座、支撑件和话筒本体三个部件能够成为独立的模块,提高话筒本体使用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话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背景技术
在会议场所中,往往需要通过话筒进行拾音,然后通过音响设备进行播放,从而远距离的与会者也能够听到发声人员的话。常见的话筒种类大致可以分为:电容式话筒、动圈式话筒、履带式话筒等等,而电容式话筒主要分为振膜式和驻极体式两种,其中,驻极体式话筒的优点是价格低廉,主要用于语音聊天,不适合录音,而在一些重要的会议中,不仅需要对进行语音的扩音,还需要进行录音,因此,在这些重要会议中,往往采用的是动圈式话筒或振膜式话筒。
动圈式话筒或振膜式话筒等会议话筒由于采用的是长柄式结构,在会议中使用时往往需要搭配摆放底座进行使用,并利用摆放底座来支撑话筒,而现有的会议话筒往往都是与摆放底座固定连接的,无法对话筒进行单独取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模块化的话筒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座式的会议话筒的摆放底座与话筒本体之间不能分离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包括摆放底座、支撑件和话筒本体;
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所述上支撑体可转动的连接在下支撑体的上部;
在上支撑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插接部和插头上触点,该上插接部与话筒本体插接连接,并使得插头上触点电接触于话筒本体上的话筒触点;在下支撑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插接部和插头下触点;该下插接部与摆放底座插接连接,并使得插头下触点电接触于摆放底座上的底座触点;
所述插头上触点与插头下触点之间相互电连通。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所述上插接部呈长方形形状,在话筒本体上设置有与上插接部配合的话筒插孔。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插头上触点位于上插接部的一侧,话筒触点位于话筒本体的柄部;支撑件与话筒本体连接时,话筒触点与上插接部相互贴合并电连通。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所述下插接部呈带倒角的方形形状,在摆放底座上设置有两个与下插接部配合的底座插孔。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插头下触点位于下插接部的端面上,底座触点位于底座插孔的内底部;支撑件与摆放底座连接时,底座触点与上下插接部相互贴合并电连通。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所述摆放底座包括主体座和支撑足;主体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支撑足,两个向前延伸并分布呈八字形。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所述话筒本体包括有前壳筒和后壳筒;前壳筒连接在后壳筒的前部并呈四棱柱状,在前壳筒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前网面;在前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网面,上网面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前壳体的左右侧面处;在前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网面,下网面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前壳体的左右侧面处。
作为上述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补充设计或备选结构:摆放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件,每个支撑件的上端均连接有一个话筒本体;两个话筒本体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中,通过在话筒本体上设置话筒插孔、在上支撑体的上部设置上插接部的方式,实现话筒本体与支撑件的插接连接,从而方便于话筒本体的单独取用;此外,在摆放底座上设置了底座插孔、在下支撑体的下部设置下插接部,从而方便于将支撑件与摆放底座实现分离,从而方便于支撑件的拆卸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换为不同高度规格的支撑件,方便于话筒本体的收音;
2.此外,由于本方案中的结构配置了两个话筒本体,从而当其中一个话筒本体发生故障时,能够利用另一个话筒本体来继续工作,从而有效的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3.本方案中,在摆放底座上设置底座触点、在支撑件的下部设置插头下触点、在支撑件的上部设置插头上触点、在话筒本体上设置话筒触点,当话筒本体通过支撑件连接到摆放底座上时,通过触点的连电,可以实现摆放底座向话筒本体的供电,当摆放底座连接电源后,可以有效的延长话筒本体的工作时间,减少话筒本体内置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方案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爆炸结构图;
图2是摆放底座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话筒本体的仰视结构图;
图4是支撑件的侧视结构图;
图5是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的组合结构图。
图中:1-摆放底座;11-主体座;12-支撑足;13-底座插孔;14-底座触点;2-支撑件;21-上支撑体;211-上插接部;212-插头上触点;22-下支撑体;221-下插接部;222-插头下触点;3-话筒本体;31-后壳筒;311-话筒触点;312-话筒插孔;313-对位柱;33-前壳筒;34-上网面;35-下网面;36-前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是全部,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包括摆放底座1、支撑件2和话筒本体3;其中,支撑件2分别与摆放底座1和话筒本体3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摆放底座1、支撑件2和话筒本体3三个部件能够成为独立的模块,从而有助于解决现有座式的会议话筒的摆放底座1与话筒本体3之间不能分离的问题。
在摆放底座1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件2,每个支撑件2的上端均连接有一个话筒本体3;两个话筒本体3并列设置且相互独立,从而当其中一个话筒本体3发生故障时,能够利用另一个话筒本体3来继续工作,从而有效的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摆放底座1可以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注塑形成,该摆放底座1的作用是对话筒本体3进行支撑,该摆放底座1的下表面水平,从而使其能够稳定的放置到会议桌的桌面上。所述摆放底座1包括主体座11和支撑足12;主体座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支撑足12,两个向前延伸并分布呈八字形。摆放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前延伸的支撑足12,两个支撑足12呈分布呈八字形;支撑足12不仅能够提升摆放底座1的支撑面面积,保证摆放底座1的支撑稳定性,还能够降低摆放底座1的重量和成本。
所述支撑件2包括上支撑体21和下支撑体22,所述上支撑体21可转动的连接在下支撑体22的上部;上支撑体21可以相对于下支撑体22进行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调节,从而在话筒本体3连接到摆放底座1上后,也能够实现话筒本体3的俯仰角度调节。
在上支撑体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插接部211,该上插接部211与话筒本体3插接连接,所述上插接部211呈长方形形状,在话筒本体3上设置有与上插接部211配合的话筒插孔312。在下支撑体22的下部设置有下插接部221和插头下触点222;所述下插接部221呈带倒角的方形形状,在摆放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与下插接部221配合的底座插孔13。在上插接部211的上端面上可以设置对位孔,而在话筒插孔312内可以设置对位柱313,通过对位孔与对位柱313的插接配合,可以提高支撑件2与话筒本体3连接的稳定性。
在摆放底座1、支撑件2和话筒本体3等模块进行组合使用时,将支撑件2下部的下插接部221插接到对应的底座插孔13内,将支撑件2上部的上插接部211插接到话筒本体3柄部的话筒插孔312内,即可实现摆放底座1、支撑件2和话筒本体3三者之间的连接使用,与此同时,由于话筒本体3上与上支撑体21之间是采用的插接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的,能够方便于话筒本体3的单独取用;此外,又由于,支撑件2与摆放底座1也是插接连接的,两者之间能够实现分离,从而方便于支撑件2的拆卸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换为不同高度规格的支撑件2。
话筒本体3包括有前壳筒33和后壳筒31;前壳筒33连接在后壳筒31的前部并呈四棱柱状,在前壳筒3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前网面36;在前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网面34,上网面34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前壳体的左右侧面处;在前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网面35,下网面35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前壳体的左右侧面处。用于拾音的振膜或动圈设置在前壳筒33内,并位于下网面35、上网面34或前网面36的内侧,当具有多个振膜或动圈时,可以在下网面35、上网面34和前网面36的内侧分别配置一个或多个振膜或动圈。
在前壳筒33和后壳筒31内共同形成了用于话筒各个电子元气件的安装,这些电子元气件包括电池、开关、集成功放电路和充电电路的PCBA板等,通过这些电子元气件能够使得话筒本体3能够将语音转化为通信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其具体实现方式属于话筒领域的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延长话筒本体3的使用时间,在话筒本体3的柄部设置有话筒触点311、在上支撑体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插头上触点212,插头上触点212位于上插接部211的一侧;支撑件2与话筒本体3连接时,话筒触点311与上插接部211相互贴合并电连通。在底座插孔13的内底部设置有底座触点14、在下插接部221的下端面设置有插头下触点222,从而在支撑件2与摆放底座1连接时,底座触点14与上下插接部221相互贴合并电连通。
当话筒本体3通过支撑件2连接到摆放底座1上时,通过触点的连电,可以实现摆放底座1向话筒本体3的供电,当摆放底座1连接电源后,可以有效的延长话筒本体3的工作时间。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放底座(1)、支撑件(2)和话筒本体(3);
所述支撑件(2)包括上支撑体(21)和下支撑体(22),所述上支撑体(21)可转动的连接在下支撑体(22)的上部;
在上支撑体(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插接部(211)和插头上触点(212),该上插接部(211)与话筒本体(3)插接连接,并使得插头上触点(212)电接触于话筒本体(3)上的话筒触点(311);在下支撑体(22)的下部设置有下插接部(221)和插头下触点(222);该下插接部(221)与摆放底座(1)插接连接,并使得插头下触点(222)电接触于摆放底座(1)上的底座触点(14);
所述插头上触点(212)与插头下触点(222)之间相互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接部(211)呈长方形形状,在话筒本体(3)上设置有与上插接部(211)配合的话筒插孔(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插头上触点(212)位于上插接部(211)的一侧,话筒触点(311)位于话筒本体(3)的柄部;支撑件(2)与话筒本体(3)连接时,话筒触点(311)与上插接部(211)相互贴合并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插接部(221)呈带倒角的方形形状,在摆放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与下插接部(221)配合的底座插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插头下触点(222)位于下插接部(221)的端面上,底座触点(14)位于底座插孔(13)的内底部;支撑件(2)与摆放底座(1)连接时,底座触点(14)与上下插接部(221)相互贴合并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底座(1)包括主体座(11)和支撑足(12);主体座(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支撑足(12),两个向前延伸并分布呈八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本体(3)包括有前壳筒(33)和后壳筒(31);前壳筒(33)连接在后壳筒(31)的前部并呈四棱柱状,在前壳筒(3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前网面(36);在前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网面(34),上网面(34)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前壳体的左右侧面处;在前壳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网面(35),下网面(35)的左右侧分别延伸至前壳体的左右侧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摆放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件(2),每个支撑件(2)的上端均连接有一个话筒本体(3);两个话筒本体(3)并列设置。
CN202320243686.1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Active CN219536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3686.1U CN219536254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3686.1U CN219536254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6254U true CN219536254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5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3686.1U Active CN219536254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6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20097U (zh) 一种音箱及由该音箱组成的组合式音箱
CN207515139U (zh) 一种带有蓝牙音箱功能的香薰空气加湿器
CN201629825U (zh) 移动电话的音箱结构
CN219536254U (zh) 一种模块化双话筒麦克风
CN207460410U (zh) 可内置麦克风的便携式音箱
JP6875517B2 (ja) イヤホン
CN208424724U (zh) 一种智能音响
CN203660200U (zh) 一种防止连接杂音的插孔连接器
CN201039423Y (zh) 一种微型组合音箱
CN213602676U (zh) 电子装置
CN207338821U (zh) 一种带usb插口和wifi信号放大器的五孔插座
CN208638534U (zh) 一种多功能音箱
CN214544678U (zh) 音箱结构
CN202352961U (zh) 双层的耳机及麦克风插座母座
CN202197905U (zh) 一种军帽的前瓦托
CN219536253U (zh) 一种单底座双话筒麦克风
CN220858314U (zh) 一种便于组合的音响
CN210380303U (zh) 一种手机支架磁吸式充电结构充电支架底座
CN216313355U (zh)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音响喇叭
CN217406683U (zh) 一种平板电脑充电音箱底座
CN211245523U (zh) 一种电子积木传感器接口母座及电子积木pcb结构
CN220359290U (zh) 可互连的模块化音箱
CN209981675U (zh) 一种耳机输出插座匹配器及其音响设备
CN20882083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辅助装置
CN215581623U (zh) 可拆式会议话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