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2676U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02676U CN213602676U CN202023231963.2U CN202023231963U CN213602676U CN 213602676 U CN213602676 U CN 213602676U CN 202023231963 U CN202023231963 U CN 202023231963U CN 213602676 U CN213602676 U CN 213602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hole
- electronic device
- sound
- sound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贯穿孔;充电导电件,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贯穿孔内,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出音孔与贯穿孔同轴设置;扬声器,扬声器设在壳体内,扬声器的出声端与出音孔正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充电导电件不仅具有充电的功能,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充电导电件上的出音孔向外传递,由此不再需要在壳体上设置与充电导电件独立的出音孔,从而可以减少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此外,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的减少还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一体化效果,从而提升电子装置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扬声器发声的出音孔和用于充电的充电插孔,由于需要设置多个孔槽结构,增加了电子装置结构的复杂度。此外,视觉上也影响电子装置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美观度高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孔;充电导电件,所述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贯穿孔同轴设置;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与所述出音孔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在充电导电件上设置出音孔,使得充电导电件不仅具有充电的功能,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充电导电件上的出音孔向外传递,由此不再需要在壳体上设置与充电导电件独立的出音孔,从而可以减少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此外,壳体上开设的孔的数量的减少还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一体化效果,从而提升电子装置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导电件包括:充电柱,所述充电柱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出音孔设在所述充电柱上,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充电柱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充电柱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柱与多个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导电件还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在所述充电柱的一端,且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充电柱的外周壁连接,所述连接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槽,所述连接主体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充电导电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对接端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适于与所述充电导电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触点形成为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设在所述出音孔内,且所述插接柱的外壁面与所述出音孔的内壁面接触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磁吸件邻近所述贯穿孔设置,所述对接端与所述充电导电件通过所述磁吸件磁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磁吸件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贯穿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磁吸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磁吸件与两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充电导电件和所述扬声器之间,所述密封件具有传声孔,所述传声孔的一端与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传声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未视出;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充电导电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充电导电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电子装置100,壳体1,
中框11,贯穿孔111,卡槽112,限位槽113,后盖12,
充电导电件2,充电柱21,出音孔211,连接主体22,
扬声器3,充电线4,磁吸件5,密封件6,传声孔61,显示屏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具体地,电子装置100可以为游戏装置、音乐播放装置、存储装置、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或者应用于汽车的设备等。此外,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电子装置100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充电导电件2和扬声器3。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上设有贯穿孔111。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壳体1包括中框11和后盖12,后盖12与中框11连接,且后盖12位于中框1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中框11上设置有贯穿孔111,且贯穿孔111位于中框11的底部,在中框1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孔111位于中框11的中间位置,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屏7,显示屏7与中框11连接,且显示屏7位于中框1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如图3和图5所示,充电导电件2的一端设在贯穿孔111内,充电导电件2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充电导电件2可以对电子装置100的电池进行充电。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充电导电件2的一端穿设在贯穿孔111内。
如图3和图5所示,充电导电件2上设有出音孔211,且出音孔211与贯穿孔111同轴设置,扬声器3设在壳体1内,扬声器3的出声端与出音孔211正对。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充电导电件2上设置出音孔211,使得充电导电件2不仅具有充电的功能,扬声器3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充电导电件2上的出音孔211向外传递,由此不再需要在壳体1上设置与充电导电件2独立的出音孔211,从而可以减少壳体1上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100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电子装置100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此外,壳体1上开设的孔的数量的减少还可以提升电子装置100的一体化效果,从而提升电子装置100的美观性。
其中,出音孔211与贯穿孔111同轴设置,由此可以降低出音孔211与贯穿孔111布局的复杂度,从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100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扬声器3的出声端发出的声音可以直接通过出音孔211向外传递,而不需要经过贯穿孔111的传递,由此可以保证声音传递过程中的音量和音质不被破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通过在充电导电件2上设置出音孔211,使得充电导电件2不仅具有充电的功能,扬声器3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充电导电件2上的出音孔211向外传递,由此不再需要在壳体1上设置与充电导电件2独立的出音孔211,从而可以减少壳体1上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而可以简化电子装置100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电子装置100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此外,壳体1上开设的孔的数量的减少还可以提升电子装置100的一体化效果,从而提升电子装置100的美观性。
如图6和图9所示,充电导电件2包括充电柱21,充电柱21穿设在贯穿孔111内,出音孔211设在充电柱21上,出音孔211与充电柱21同轴设置。由此,可以简化充电导电件2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充电导电件2的制造难度,提升充电导电件2的生产效率,减少充电导电件2的生产成本。
如图6和图8所示,贯穿孔111为多个,多个贯穿孔111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充电柱21为多个,多个充电柱21与多个贯穿孔111一一对应配合。通过设置多个充电柱21,在对电子装置100充电时,多个充电柱21与充电线4连接的可靠性要高于单个充电柱21与充电线4的连接。此外,多个充电柱21对应了多个出音孔211,通过设置多个出音孔211,可以提供多个扬声器3的外放通道,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收听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效果。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充电导电件2还包括:连接主体22,连接主体22设在充电柱21的一端,且连接主体22与充电柱21的外周壁连接,连接主体22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壳体1上设有卡槽112(结合图8),连接主体22卡设在卡槽112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连接主体22,利用连接主体22与卡槽112的配合,可以提升充电柱21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避免充电柱21与壳体1之间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此外,通过设置卡槽112可以实现对连接主体22的安装和限位,由此不再需要使用多余的连接件或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连接主体22和壳体1的装配效率。此外,通过设置卡槽112还可以减少连接主体22占用的壳体1的内部安装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装置100的小型化。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充电柱21为多个,每个充电柱21均与连接主体22连接,连接主体22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电连接,由此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充电柱21与主板的电连接,从而可以降低多个导电柱与主板电连接的复杂度。
如图4和图5所示,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充电线4,充电线4与充电导电件2可拆卸地连接,充电线4的对接端设有金属触点,金属触点适于与充电导电件2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金属触点具有导电性,充电导电件2也具有导电性,当金属触点与充电导电件2接触时,可以实现充电线4与充电导电件2之间的导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充电导电件2的外表面与贯穿孔111周侧的壳体1的外壁面平齐,在充电时,金属触点可以直接接触到充电导电件2的外表面。
具体地,金属触点可以形成为插接柱,插接柱插设在出音孔211内,且插接柱的外壁面与出音孔211的内壁面接触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充电时,可以将具有导电功能的插接柱插设在出音孔211内,以实现插接柱与充电导电件2之间的电连接,同时利用插接柱与出音孔211的配合,还可以实现充电线4与充电导电件2之间的连接和固定,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磁吸件5,磁吸件5设在壳体1上,且磁吸件5邻近贯穿孔111设置,对接端与充电导电件2通过磁吸件5磁吸配合。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电子装置100上设置磁吸件5,利用磁吸件5可以实现对接端与充电导电件2的磁吸连接,磁吸件5对对接端与充电导电件2的连接具有对位和固定的作用,而且采用磁吸配合的方式,可以降低对接端与充电导电件2连接的难度,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的方便性。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磁吸件5为磁铁。
如图6和图8所示,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13,磁吸件5设在限位槽113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限位槽113可以实现对磁吸件5的安装和限位,由此不再需要使用多余的连接件或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磁吸件5和壳体1的装配效率。此外,通过设置限位槽113还可以减少磁吸件5占用的壳体1的内部安装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装置100的小型化。
如图6和图8所示,限位槽113为两个,两个限位槽113位于贯穿孔111的相对的两侧,磁吸件5为两个,两个磁吸件5与两个限位槽113一一对应配合。通过在贯穿孔111的两侧设置两个磁吸件5,利用两个磁吸件5可以实现对充电线4相对两侧的连接和固定,由此可以提升充电线4与充电导电件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磁吸件5也可以形成为环形,磁吸件5环绕贯穿孔11设置,贯穿孔11的径向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113,磁吸件5卡设在限位槽113中。由此,利用环形的磁吸件5可以实现对充电线4的连接定位。
如图3和图6所示,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密封件6,密封件6设在充电导电件2和扬声器3之间,密封件6具有传声孔61,传声孔61的一端与出音孔211连通,传声孔61的另一端与扬声器3的出声端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充电导电件2和扬声器3之间的密封件6对充电导电件2和扬声器3之间的空间具有密封的作用,由此可以避免灰尘或者杂物进入到电子装置100内部,从而可以保证电子装置100运行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孔;
充电导电件,所述充电导电件的一端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充电导电件的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所述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出音孔,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贯穿孔同轴设置;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与所述出音孔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导电件包括:充电柱,所述充电柱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出音孔设在所述充电柱上,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充电柱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充电柱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柱与多个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导电件还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在所述充电柱的一端,且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充电柱的外周壁连接,所述连接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槽,所述连接主体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充电导电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对接端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适于与所述充电导电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触点形成为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设在所述出音孔内,且所述插接柱的外壁面与所述出音孔的内壁面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磁吸件邻近所述贯穿孔设置,所述对接端与所述充电导电件通过所述磁吸件磁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磁吸件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贯穿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磁吸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磁吸件与两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充电导电件和所述扬声器之间,所述密封件具有传声孔,所述传声孔的一端与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传声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出声端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1963.2U CN213602676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1963.2U CN213602676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02676U true CN213602676U (zh) | 2021-07-02 |
Family
ID=7659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31963.2U Active CN213602676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026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3063A (zh) * | 2021-09-28 | 2021-12-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音频播放方法、充电接头及充电线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31963.2U patent/CN2136026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3063A (zh) * | 2021-09-28 | 2021-12-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音频播放方法、充电接头及充电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3472B (zh) | 扬声器系统及使用该扬声器系统的电子设备、移动体装置 | |
CN1838836A (zh) | 微型多扬声器模件 | |
CN101425647B (zh) | 具有天线能力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 |
US8867770B2 (en) | Speaker-connector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350844B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12272250B (zh) |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2870435A (zh) | 同轴用发声部筒及具有此发声部筒的双向耳塞式耳机 | |
CN103517165A (zh) | 扬声器音腔结构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 |
CN213602676U (zh) | 电子装置 | |
CN11044591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WO2012071999A1 (zh) | 一种socket插座和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
CN100459316C (zh) |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 |
CN117240952A (zh) | 电子设备 | |
US8503970B1 (en)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speaker modules | |
CN216820088U (zh) | 一种线路板组件以及驻极体麦克风 | |
KR100663490B1 (ko) | 안테나 실장 공간을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피커 장치 | |
CN208128307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10839092B (zh) | 电子装置 | |
CN113873063A (zh) | 电子设备、音频播放方法、充电接头及充电线 | |
CN214070114U (zh) | 一种便携式组合麦克风 | |
CN218772403U (zh) | 一种喇叭结构及智能终端设备 | |
CN209693018U (zh) | 一种发声模组及锁具 | |
CN219478102U (zh) | 开放式耳机中机芯部的堆叠结构 | |
CN216700166U (zh) | 一种音视频对讲终端及主控电路 | |
CN214381332U (zh) | 内置于手机的耳机及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