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260U -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260U
CN219533260U CN202320245973.6U CN202320245973U CN219533260U CN 219533260 U CN219533260 U CN 219533260U CN 202320245973 U CN202320245973 U CN 202320245973U CN 219533260 U CN219533260 U CN 219533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box
fixedly connected
conductivity meter
inner cavity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59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yue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yue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yue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yue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59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导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包括工作箱、伺服电机、螺纹杆和转动轴,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左右侧壁后侧中间处,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左右两侧前侧之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前后侧壁左右两侧下侧之间,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前后两侧开有通孔,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后侧中间处安装有电导表本体,左侧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本新型方案能够便于电导表的携带,避免了灰尘积攒电导表的显示处,从而影响数据的读取准确率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导表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导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背景技术
电导表由两部分构成:二次表和电导率传感器组合而成,具有精度高、响应快、温度自动补偿等优势,电导表是来测量样品电导率的,主要是用于水质监测、电镀液性能、大气监测等都会用到它,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可应用于食品、化工、漂白、发电、制药、航天、生物技术、反渗透/纯水、发酵、冶炼、冷却塔半导体等等都会用到。
现有的电导表在进行使用时,通常是将电导表放置在保护箱内,但保护箱只能对电导表起到保护作用,结构过于简单,不便于携带,并且电导表在长时间使用后,电导表的显示处易积攒灰尘,灰尘会影响数据的读取准确率,降低了电导表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有效的解决了保护箱只能对电导表起到保护作用,结构过于简单,不便于携带,并且电导表在长时间使用后,电导表的显示处易积攒灰尘,灰尘会影响数据的读取准确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包括工作箱、伺服电机、螺纹杆和转动轴,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左右侧壁后侧中间处,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左右两侧前侧之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前后侧壁左右两侧下侧之间,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前后两侧开有通孔,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后侧中间处安装有电导表本体,左侧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链条,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下侧之间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左右侧壁上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前侧镶嵌有透气网,所述透气网位于所述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壁。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贯穿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左前侧,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前后两侧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贯穿所述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其下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蜗杆进行旋转,此时蜗杆旋转在固定块上,通过蜗杆带动涡轮进行旋转,通过涡轮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带动支撑腿旋转,并使支撑腿穿过通孔,回收至工作箱内部,再通过把手将工作箱和电导表拿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便于了电导表的携带。
2、通过转动旋转块,使旋转块能够带动旋转杆和螺纹杆进行旋转,由于螺纹杆上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进行连接,使得两侧的螺纹杆能够同时旋转,由于支撑板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并且支撑板限位在螺纹杆之间,使得螺纹杆在旋转时能够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板带动清洁棉上下移动,通过清洁棉对电导表的显示处进行清理,避免了灰尘积攒电导表的显示处,从而影响数据的读取准确率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导表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工作箱;110、把手;120、固定块;130、通孔;140、透气网;150、电导表本体;200、伺服电机;210、蜗杆;300、螺纹杆;310、旋转杆;311、旋转块;320、链轮;321、链条;330、支撑板;340、清洁棉;400、转动轴;410、涡轮;420、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包括工作箱100、伺服电机200、螺纹杆300和转动轴400,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200固定连接在工作箱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后侧中间处,伺服电机200用于带动蜗杆210旋转,螺纹杆300转动连接在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左右两侧前侧之间,螺纹杆300用于带动支撑板330移动,转动轴400转动连接在工作箱100的内腔前后侧壁左右两侧下侧之间,转动轴400用于带动支撑腿420旋转,工作箱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0,固定块120用于支撑蜗杆210,工作箱100的底部前后两侧开有通孔130,通孔130便于支撑腿420的回收,工作箱100的内腔底部后侧中间处安装有电导表本体150,电导表本体150用于检测,左侧螺纹杆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10,旋转杆310用于带动螺纹杆300旋转,螺纹杆300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链轮320,链轮320用于带动链条321旋转,链轮320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链条321,链条321用于带动链轮320和螺纹杆300旋转,螺纹杆300的外侧壁下侧之间螺纹连接有支撑板330,支撑板330用于支撑清洁棉340,支撑板33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340,清洁棉340用于清洁电导表本体150。
实施例二,由图1和图4给出,工作箱100的左右侧壁上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把手110,工作箱100的底部前侧镶嵌有透气网140,透气网140位于通孔130的内侧,通过把手110将工作箱100抬起,通过透气网140进行透气。
实施例三,由图1、图3和图4给出,伺服电机2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10,蜗杆210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20的后侧壁,通过伺服电机200带动蜗杆210旋转,蜗杆210带动涡轮410旋转。
实施例四,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旋转杆310贯穿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左前侧,并延伸至其上侧,旋转杆310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块311,通过旋转块311的旋转带动旋转杆310和螺纹杆300旋转。
实施例五,由图3给出,转动轴400的外侧壁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涡轮410,涡轮410与蜗杆210啮合连接,通过蜗杆210带动涡轮410旋转,涡轮410带动转动轴400旋转。
实施例六,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转动轴400的外侧壁前后两侧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20,支撑腿420贯穿通孔130的内腔,并延伸至其下侧,通过转动轴400带动支撑腿420进行旋转,通过支撑腿420支撑转动轴400和工作箱100。
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先在工作箱100的前侧安装门体,便于对电导表本体150的使用,首先在电导表本体150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通过手动转动旋转块311,通过旋转块311带动旋转杆310旋转,旋转杆310带动左侧螺纹杆300旋转,通过左侧螺纹杆300带动左侧链轮320旋转,左侧链轮320通过链条321带动右侧链轮320和右侧螺纹杆300旋转,通过螺纹杆300的旋转,从而带动支撑板330纵向移动,通过支撑板330带动清洁棉340纵向移动,通过清洁棉340对电导表本体150进行清理,使用完成后,通过启动伺服电机200,伺服电机200带动蜗杆210进行旋转,通过蜗杆210带动涡轮410旋转,涡轮410带动转动轴400和支撑腿420旋转,支撑腿420通过通孔130收纳至工作箱100内部,最后通过把手110实现对工作箱100和电导表本体150的移动,即完成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包括工作箱(100)、伺服电机(200)、螺纹杆(300)和转动轴(4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后侧中间处,所述螺纹杆(300)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左右两侧前侧之间,所述转动轴(400)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前后侧壁左右两侧下侧之间,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0),所述工作箱(100)的底部前后两侧开有通孔(130),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底部后侧中间处安装有电导表本体(150),左侧所述螺纹杆(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10),所述螺纹杆(300)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链轮(320),所述链轮(320)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链条(321),所述螺纹杆(300)的外侧壁下侧之间螺纹连接有支撑板(330),所述支撑板(33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3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00)的左右侧壁上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把手(110),所述工作箱(100)的底部前侧镶嵌有透气网(140),所述透气网(140)位于所述通孔(130)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10),所述蜗杆(210)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120)的后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310)贯穿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左前侧,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旋转杆(310)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块(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00)的外侧壁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涡轮(410),所述涡轮(410)与蜗杆(210)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00)的外侧壁前后两侧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20),所述支撑腿(420)贯穿所述通孔(130)的内腔,并延伸至其下侧。
CN202320245973.6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Active CN219533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5973.6U CN219533260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5973.6U CN219533260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260U true CN21953326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5973.6U Active CN219533260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33260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导表
CN206925112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用高效率型储罐清洗装置
CN216645314U (zh) 一种金属制品检查设备
CN208635761U (zh) 一种笔记本电池盖厚度检测装置
CN209627321U (zh) 一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缺陷检测设备
CN212886789U (zh) 一种双工位波纹管液压成型机
CN210832588U (zh) 一种自动识别清洗太阳集热器装置
CN211477172U (zh) 一种槽型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保护装置
CN210155058U (zh) 一种用于检测板状建材隔热性能的对比装置
CN113325032B (zh) 一种电伴热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3580474U (zh) 一种减速机箱体强度检测装置
CN210125424U (zh) 一种电热膜生产检验用实验台
CN112223176A (zh) 一种压力表壳体装配工装
CN218674972U (zh) 一种金属无损检测仪
CN212721203U (zh) 一种手机外壳测量治具
CN216831510U (zh) 一种混凝土养护箱
CN219495450U (zh) 一种用于载板玻璃振动检测的超声波测量装置
CN219573018U (zh) 一种喷嘴环加工的轴度检测机构
CN219284580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低温水侵入试验装置
CN212044299U (zh) 一种便于对风扇进行固定的检测装置
CN216619113U (zh) 一种建筑物裂缝自动化监测装置
CN219999315U (zh) 一种防锈蚀的光伏支架
CN21430924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高精度传感器
CN214472606U (zh) 一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用检验装置
CN216937268U (zh) 一种锅炉的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