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249U -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249U
CN219533249U CN202320589496.5U CN202320589496U CN219533249U CN 219533249 U CN219533249 U CN 219533249U CN 202320589496 U CN202320589496 U CN 202320589496U CN 219533249 U CN219533249 U CN 219533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wire clamping
transmission worm
conduc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9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李黎明
崔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ai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ai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ai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ai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9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涉及射频微波测试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卡线零件,第一卡线零件前后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线零件内均固定安装有半钢线缆,且第一卡线零件通过第二卡线零件安装于转接头中,导体的右侧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探针,半钢线缆上靠近右侧位置均卡扣安装有调整块,调整块的上表面均啮合安装有传动蜗杆,且前后传动蜗杆上螺纹反向设置,传动蜗杆相面对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滚轮。本实用新型实现两个探针信号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在500um‑4000um调整,调节范围非常广,实现一款探针通过调整间距达到测试整个PCB的目的,同时这款探头使用手持即可测试,不需要用到探针台和电镜辅助,大大简化了测试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微波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背景技术
射频微波测试电缆,在无线通信领域是一种常用高精密的系统测试耗材,与测试仪器配套连接使用,最常见的有Agilent,Rohde&Schwarz,Anrisu等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扫频仪,通过射频微波测试电缆上探头能够对PCB集成电路板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中,随着PCB集成度不断加高,存在各种规格的芯片及其它电子元件,PCB测试点pad的间距也有区别,通常同一块PCB上有多种pad间距的探点,使用常规探针测试时,需要用到多种不同间距的探头来满足所有的测试,操作时需要频繁更换不同间距的探头,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包括第一卡线零件,所述第一卡线零件前后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线零件内均固定安装有半钢线缆,所述半钢线缆包括导体和屏蔽层,所述导体设置于屏蔽层内,所述屏蔽层安装于第一卡线零件中,所述第一卡线零件插设于转接头中,且第一卡线零件通过第二卡线零件安装于转接头中,所述导体的右侧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探针,所述半钢线缆上靠近右侧位置均卡扣安装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上表面均啮合安装有传动蜗杆,且前后传动蜗杆上螺纹反向设置,所述传动蜗杆相面对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滚轮,所述传动蜗杆安装于壳体前后内壁之间,所述壳体的前后内壁与传动蜗杆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将前后半钢线缆套设,所述壳体的上下侧壁上与调节滚轮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半钢线缆上靠近右侧端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接地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线零件上表面与半钢线缆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锡孔,所述屏蔽层的左侧面与第一卡线零件左侧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左侧面与导体相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导体安装的内孔,所述探针的上下侧壁上与探针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锡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块上表面与传动蜗杆螺纹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下内壁靠近左侧端头位置开设有供转接头安装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有上下两个主体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组成,且壳体右侧面为开口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通过设置调节滚轮带动前后传动蜗杆在壳体前后内壁之间旋转,前后传动蜗杆上螺纹与调整块上表面螺纹槽粘合,带动前后调整块前后移动,调整块带动前后半钢线缆前后,实现两个探针信号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在500um-4000um调整,调节范围非常广,实现一款探针通过调整间距达到测试整个PCB的目的,同时这款探头使用手持即可测试,不需要用到探针台和电镜辅助,大大简化了测试过程,探针接触pad的位置使用刚性端子,可承受10N以内的压力,同时探头主体全部使用圆角处理,更方便持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线零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钢线缆与第一卡线零件安装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线零件与转接头安装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蜗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蜗杆与调整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探针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探针与半钢线缆安装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与半钢线缆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卡线零件;2、半钢线缆;201、导体;202、屏蔽层;3、转接头;4、第二卡线零件;5、探针;6、调整块;7、传动蜗杆;8、调节滚轮;9、壳体;10、限位槽;11、矩形开口;12、固定块;13、接地杆;14、第一锡孔;15、内孔;16、第二锡孔;17、螺纹槽;18、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包括第一卡线零件1,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前后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内均固定安装有半钢线缆2,所述半钢线缆2包括导体201和屏蔽层202,所述导体201设置于屏蔽层202内,所述屏蔽层202安装于第一卡线零件1中,所述半钢线缆2靠近右侧位置有个折弯位置,这个地方进行折弯主要是用来使半钢线缆2末端靠的更近,实现将调节滚轮8旋转到极限时,两个探针5的间距变为零,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插设于转接头3中,转接头3内开设有供导体201安装的插口,转接头3采用2.92mm转接头,转接头3外表面设置有卡接点,用于稳定的安装于壳体9中,且第一卡线零件1通过第二卡线零件4安装于转接头3中,所述导体201的右侧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探针5,探针5接触pad的位置使用刚性端子,可承受10N以内的压力,探针5的内孔15的边缘设计为刀片圆管结构,内孔15边缘非常薄,再将半钢线缆2内导体201插入探针5的内孔15时,探针5的内孔15边缘可以嵌进半钢线缆2的介质内部0.3mm深,然后再探针5的第二锡孔16位置加锡焊接,这样可保证探针5非常坚固的焊接在半钢线缆2内导体201上,承受5N的力度时也不会发生变形,同时另一根探针5也按照上述方式焊接和安装,所述半钢线缆2上靠近右侧位置均卡扣安装有调整块6,调整块6的下表面开设有线槽,用于对半钢线缆2进行卡扣,所述调整块6的上表面均啮合安装有传动蜗杆7,且前后传动蜗杆7上螺纹反向设置,所述传动蜗杆7相面对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滚轮8,调节滚轮8外表面上有做齿轮状凸起,可以增加调节滚轮8的摩擦力,使调节滚轮8在调节时不会打滑,所述传动蜗杆7安装于壳体9前后内壁之间,所述壳体9的前后内壁与传动蜗杆7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壳体9将前后半钢线缆2套设,所述壳体9的上下侧壁上与调节滚轮8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11,所述半钢线缆2上靠近右侧端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开有0.5mm的通孔,在两个固定块12的通孔内穿入一根0.5mm的镀金铜线,用于两个半钢线缆2GND的连接,所述固定块12的左右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接地杆13,由于两根半钢线缆2末端有做折弯,此时需要将接地杆13也折弯成跟线缆折弯的角度一致,才能插入到另一个接地杆13的通孔里面,此时接地杆13与通孔只有接触而不会产生很大的应力,方便在旋转调节滚轮8时不会产生很大阻力,同时探头主体全部使用圆角处理,更方便持握。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上表面与半钢线缆2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锡孔14,所述屏蔽层202的左侧面与第一卡线零件1左侧面平齐。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锡孔14处加入锡膏,加热熔化将半钢线缆2的屏蔽层202和第一卡线零件1焊接为一体,屏蔽层202与第一卡线零件1齐平,保证该处阻抗不失配。
具体的,所述探针5的左侧面与导体201相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导体201安装的内孔15,所述探针5的上下侧壁上与探针5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锡孔16。
本实施方案中,内孔15便于导体201插入探针5中,且内孔15的深度为0.8mm,第二锡孔16通过锡焊方式使导体201与探针5连接固定。
具体的,所述调整块6上表面与传动蜗杆7螺纹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螺纹槽17。
本实施方案中,螺纹槽17使调整块6上表面与传动蜗杆7啮合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壳体9的上下内壁靠近左侧端头位置开设有供转接头3安装的安装槽18。
本实施方案中,安装槽18对转接头3进行限位,使转接头3能够稳定牢固的安装于壳体9中。
具体的,所述壳体9有上下两个主体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组成,且壳体9右侧面为开口结构。
本实施方案中,壳体9能够将半钢线缆2、转接头3和前后传动蜗杆7限位固定,开口方便半钢线缆2漏出。
在使用时,将剥好的半钢线缆2插入到第一卡线零件1内,然后使得屏蔽层202与第一卡线零件1左侧面齐平,保证该处阻抗不失配,齐平后从第一锡孔14处加入锡膏,加热熔化将半钢线缆2的屏蔽层202和第一卡线零件1焊接为一体,将第一卡线零件1插入转接头3中,再通过第二卡线零件4螺纹安装于转接头3中,对第一卡线零件1进行固定,导体201插设于探针5左侧面内孔15中,通过第二锡孔16处进行固定,同时接地杆13通过固定块12焊接于半钢线缆2上,再将前后两个半钢线缆2安装于壳体9中,同时转接头3卡扣安装于壳体9上下内壁上的安装槽18内,将调整块6分别安装于前后半钢线缆2上,再将传动蜗杆7通过螺纹槽17与调整块6上表面粘合安装,前后传动蜗杆7端头安装于壳体9前后内壁的限位槽10中,矩形开口11使调节滚轮8漏出,旋转调节滚轮8,使调节滚轮8带动前后传动蜗杆7旋转,传动蜗杆7旋转通过螺纹槽17带动前后调整块6前后移动,前后调整块6带动前后半钢线缆2前后移动,前后半钢线缆2带动前后探针5前后移动,实现两个探针5信号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在500um-4000um调整,调节范围非常广,实现一款探针5通过调整间距达到测试整个PCB的目的,同时这款探头使用手持即可测试,不需要用到探针台和电镜辅助,大大简化了测试过程,探针5接触pad的位置使用刚性端子,可承受10N以内的压力,同时探头主体全部使用圆角处理,更方便持握。
综上所述,该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实现两个探针5信号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在500um-4000um调整,调节范围非常广,实现一款探针5通过调整间距达到测试整个PCB的目的,同时这款探头使用手持即可测试,不需要用到探针台和电镜辅助,大大简化了测试过程,探针5接触pad的位置使用刚性端子,可承受10N以内的压力,同时探头主体全部使用圆角处理,更方便持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包括第一卡线零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前后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内均固定安装有半钢线缆(2),所述半钢线缆(2)包括导体(201)和屏蔽层(202),所述导体(201)设置于屏蔽层(202)内,所述屏蔽层(202)安装于第一卡线零件(1)中,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插设于转接头(3)中,且第一卡线零件(1)通过第二卡线零件(4)安装于转接头(3)中,所述导体(201)的右侧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探针(5),所述半钢线缆(2)上靠近右侧位置均卡扣安装有调整块(6),所述调整块(6)的上表面均啮合安装有传动蜗杆(7),且前后传动蜗杆(7)上螺纹反向设置,所述传动蜗杆(7)相面对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滚轮(8),所述传动蜗杆(7)安装于壳体(9)前后内壁之间,所述壳体(9)的前后内壁与传动蜗杆(7)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壳体(9)将前后半钢线缆(2)套设,所述壳体(9)的上下侧壁上与调节滚轮(8)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11),所述半钢线缆(2)上靠近右侧端头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左右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接地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线零件(1)上表面与半钢线缆(2)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锡孔(14),所述屏蔽层(202)的左侧面与第一卡线零件(1)左侧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5)的左侧面与导体(201)相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导体(201)安装的内孔(15),所述探针(5)的上下侧壁上与探针(5)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锡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块(6)上表面与传动蜗杆(7)螺纹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螺纹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上下内壁靠近左侧端头位置开设有供转接头(3)安装的安装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有上下两个主体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组成,且壳体(9)右侧面为开口结构。
CN202320589496.5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Active CN219533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9496.5U CN21953324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9496.5U CN21953324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249U true CN219533249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9496.5U Active CN21953324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8837B (zh) 高频连接器组件
US6501278B1 (en) Test struc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823790A (en)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able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100449204B1 (ko) 고주파용 프로브의 에어 인터페이스 장치
TW201103207A (en) Shielded inser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lat cable connector
CN219533249U (zh) 一种间距可调差分手持探头
CN111707929A (zh) 一种pga封装微波测试夹具
US6717398B2 (en) Signal launch connecting techniques
JP2013064648A (ja)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特性評価機構及び特性評価方法
US6817092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ircuit board apparatus with pin connectors
US5853295A (en) Angle connector between a coaxial structure and a planar structure
CN211860712U (zh) 一种通用光器件fpc快速焊接治具
TW20050118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TW201710686A (zh) 傳送線及檢查治具
CN110174606B (zh) 机箱背板连接器与功能模块测试工装
JP4251854B2 (ja) 高周波・高速用デバイスの検査治具
CN115840069A (zh) 一种带宽67g-gsg探针
CN218122028U (zh) 电路板测试定位治具
CN115015603A (zh) 一种带宽40g间距可调差分探针
JP4257782B2 (ja) 同軸ケーブルの高周波特性測定評価方法
CN266071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08802522B (zh) 一种微带连接器测试装置
CN116519995A (zh) 一种免焊型射频连接器及测试系统
CN215910622U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性能测试工装结构
TWI601337B (zh) 一種整合連接器與撓曲式條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