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165U -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165U
CN219533165U CN202320485059.9U CN202320485059U CN219533165U CN 219533165 U CN219533165 U CN 219533165U CN 202320485059 U CN202320485059 U CN 202320485059U CN 219533165 U CN219533165 U CN 219533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up
assembly
light
waste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50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刚
高春海
梁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y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50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暗室,围绕所述暗室设置的转动检测组件、吸废针组件、检测抓手组件、底物注射针组件、光电检测组件以及接杯筒;暗室开设有吸废口、进杯口、底物注入口、排杯口和测光口,吸废口上方设有第一遮光板,进杯口上方设有第二遮光板,底物排杯口下方连接有接杯筒。本实用新型通过遮光板对反应杯的进杯口、吸废口进行遮光处理,提高了暗室的密光效果,避免光学检测过程中外界光干扰,将夹持机构设计为筒状腔室,避免反应杯之间的串扰,在夹持机构位于排杯口上方时通过第三遮光板进行遮光,保证反应杯在稳定一致的暗背景下检测发光值,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免疫发光类检测利用被检测物质发光,对发光过程进行检测记数,并换算为被检测物的浓度,从而确定检测结果,检测过程的前期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试剂添加、混合、温育反应、磁珠清洗分离、底物添加等,检测过程的后期需要对发光物质进行探测,检测过程通常是在一个密光检测装置中进行。
现有的免疫发光类密光检测装置一般通过动作机构来实现暗室的开闭,例如专利号CN107328925A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暗室检测装置,且暗室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话费时间进行暗室动作机构的执行,并且在暗室的开闭过程中无法保证密光效果,影响了光学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免疫发光类密光检测装置结构复杂、密光效果不佳、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包括:暗室,围绕所述暗室设置的转动检测组件、吸废针组件、检测抓手组件、底物注射针组件、光电检测组件以及接杯筒;所述暗室包括顶壁、底壁和连接于两者间的侧壁,所述顶壁开设有吸废口、进杯口和底物注入口,所述底壁开设有排杯口和测光口,所述吸废口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遮光板,所述进杯口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遮光板,所述底物排杯口下方连接有所述接杯筒;所述转动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驱动机构、检测转轴、检测转盘、第三遮光板、以及用于夹持反应杯的夹持机构,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暗室外并与所述检测转轴连接,所述检测转盘安装于所述检测转轴顶部并沿周向设有多个供反应杯进入的孔位,多个所述第三遮光板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下方,多个所述夹持机构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下方,且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遮光板之间,并且,所述夹持机构被配置为具有容置反应杯且上下开口的筒状腔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通过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对反应杯的进杯口、吸废口进行遮光处理,提高了暗室的密光效果,避免光学检测过程中外界光干扰,而且将夹持机构设计为筒状腔室,夹持机构、检测转盘和暗室底壁形成避光空间,避免暗室内多个反应杯之间的串扰,在夹持机构位于排杯口上方时通过第三遮光板进行遮光,保证反应杯在稳定一致的暗背景下检测发光值,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吸废口和所述排杯口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吸废针组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吸废口吸取所述反应杯内的废液,并所述夹持机构的反应杯经由所述排杯口排入至所述接杯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吸废口和排杯口进行工位设计,使得吸废针组件在下降吸取废液的同时,将空反应杯由排杯口排出,缩短排废时间,简化排废流程进杯,进杯与排杯、底物加注及光学检测均可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检测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吸废针组件与所述第一遮光板相连接,所述吸废针组件进入所述吸废口时带动所述第一遮光板由所述吸废口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吸废针组件与第一遮光板设计为联动结构,在吸废针组件进行吸废液作业时直接打开第一遮光板,无需为第一遮光板设计打开控制结构,简化了结构和控制流程,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吸废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升降支架、升降驱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吸废针本体以及导向机构;所述升降支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和所述升降支架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吸废针本体和所述导向机构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其中,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第一遮光板的导向配合机构相抵接,在所述导向机构由第一位置下降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板由所述吸废口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升降支架带动导向机构升降,并通过导向机构与导向配合机构的配合实现第一遮光板的打开,结构简单巧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板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遮光板复位至所述吸废口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废针组件脱离吸废口后,利用第一复位弹簧实现第一遮光板的自动复位,确保遮光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抓手组件与所述第二遮光板相连接,所述检测抓手组件将所述反应杯由所述进杯口置于所述暗室时带动所述第二遮光板由所述进杯口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检测抓手组件与第二遮光板设计为联动结构,在检测抓手组件进行抓取放置反应杯作业时直接打开第二遮光板,无需为第二遮光板设计打开控制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和控制流程,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检测抓手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二转动驱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拨板机构以及抓手机构;所述第二转动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并与所述转动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拨板机构和所述抓手机构均与所述转动传动机构连接,并可在所述转动传动机构带动下转动;其中,所述拨板机构与所述第二遮光板的一端相抵接,在所述拨板机构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板由所述进杯口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转动驱动机构的转动带动拨板机构转动,拨板机构拨动打开第二遮光板,结构简单巧妙且易于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上安装有加热带,所述加热带包覆所述侧壁的外壁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带可以对暗室内部进行恒温控制,保证光学检测过程中在温度恒定状态下进行,进一步提高整机检测稳定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带外侧安装有隔热带,所述隔热带包覆所述加热带的外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带对加热带进行隔热处理,避免加热带热量流失到外界,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第一扭簧、第二扭簧、第一扭簧轴、第二扭簧轴;所述第一夹爪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检测转盘底部,所述第一夹爪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夹爪上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检测转盘底部,所述第二夹爪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对接形成所述筒状腔室;所述第一扭簧轴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底部,所述第一扭簧套接于所述第一扭簧轴并与所述第一夹爪外壁抵接,所述第二扭簧轴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底部,所述第二扭簧套接于所述第二扭簧轴并与所述第二夹爪外壁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形成筒状腔室,并且利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使得吸废针组件能够顺利带动反应杯脱出夹持机构,而且夹持机构也能够顺利复位,结构巧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暗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转动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检测转盘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夹持机构在夹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夹持机构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吸废针组件与暗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进出管工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的测光工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暗室;110-顶壁;111-吸废口;112-进杯口;113-底物注入口;120-底壁;121-排杯口;122-测光口;130-侧壁;131-加热带;132-隔热带;140-第一遮光板;141-导向配合机构;142-第一复位弹簧;150-第二遮光板;151-第二复位弹簧;
200-转动检测组件;210-第一转动驱动机构;220-检测转轴;230-检测转盘;231-孔位;2311-进杯工位;2312-吸废工位;2313-底物注入工位;240-第三遮光板;250-夹持机构;251-第一夹爪;2511-第一弧形槽;252-第二夹爪;2521-第一弧形槽;253-第一安装轴;254-第二安装轴;255-第一扭簧;256-第二扭簧;257-第一扭簧轴;
300-吸废针组件;310-第一固定支架;320-升降支架;330-升降驱动机构;340-升降传动机构;341-同步带;342-带轮;350-吸废针本体;360-导向机构;361-导向面;
400-检测抓手组件;410-第二固定支架;420-第二转动驱动机构;430-转动传动机构;440-拨板机构;450-抓手机构;
500-底物注射针组件;600-光电检测组件;700-接杯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包括暗室100、转动检测组件200、吸废针组件300、检测抓手组件400以及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是现有的处理器、PLC等控制结构,控制组件可以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控制系统,或者是独立于控制系统的控制组件,对其结构和具体工作过程本实施例不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暗室100被构造为腔体结构,其包括顶壁110、底壁120和连接于两者间的侧壁130,顶壁110和底壁120均呈圆盘型,侧壁130呈筒状,在本实施例的顶壁110开设有吸废口111、进杯口112和底物注入口113,底壁120开设有排杯口121和测光口122,吸废口111和排杯口12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吸废口111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遮光板140,进杯口112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遮光板150,可以通过第一遮光板140对吸废口111进行遮挡,通过第二遮光板150对进杯口112进行遮挡,并且由于两者可以转动,因此,不会影响吸废和进杯操作。
结合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检测组件200包括第一转动驱动机构210、检测转轴220、检测转盘230、第三遮光板240、以及用于夹持反应杯的夹持机构250,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转动驱动机构210位于暗室100外并与检测转轴220连接,第一转动驱动机构210具体可以包括转动驱动电机和传动带,传动带分别与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检测转轴220连接;本实施例的检测转盘230安装于检测转轴220顶部并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供反应杯进入的孔位231,多个第三遮光板240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于检测转盘下方,多个夹持机构250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于检测转盘下方,且各夹持机构250位于相邻两个第三遮光板240之间,通过第三遮光板240能够对夹持机构250的下部进行遮光,避免排杯口121和测光口122的光线照射夹持机构250下部和底部。
本实施例的吸废针组件300和检测抓手组件400均与暗室100相邻,或者说设置于暗室100的四周,并且部分位于暗室100上方,本实施例的吸废针组件300被配置为通过吸废口111吸取反应杯内的废液,并夹持机构250的反应杯下压至排杯口121,即区别于传统的独立作业的吸废结构和排管结构,本实施例的吸废针组件300为集合两者功能的一体多用结构,本实施例的检测抓手组件400被配置为将反应杯经由进杯口112进入至暗室100。
结合上述结构说明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遮光板140、第二遮光板150和第三遮光板240对反应杯的进杯口112、吸废口111和排杯口121进行遮光处理,提高了暗室100的密光效果,避免光学检测过程中外界光干扰,并且通过对吸废口111和排杯口121进行工位设计,使得吸废针组件300在下降吸取废液的同时,将空反应杯由排杯口121排出,缩短排废时间,简化排废流程进杯,进杯与排杯、底物加注及光学检测均可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检测速度。
结合附图6、附图7和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对夹持机构250的结构做出优化改进被配置为具有容置反应杯且上下开口的筒状腔室,如此设置,夹持机构250、检测转盘230和暗室100底壁120形成避光空间,避免暗室100内多个反应杯之间的串扰,保证反应杯在稳定一致的暗背景下检测发光值,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250包括第一夹爪251、第二夹爪252、第一安装轴253、第二安装轴254、第一扭簧255、第二扭簧256、第一扭簧轴257和第二扭簧轴(图中未示出);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夹爪251上端通过第一安装轴253可转动连接于检测转盘230底部,在第一夹爪251面向第二夹爪252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槽2511,本实施例的第二夹爪252上端通过第二安装轴254可转动连接于检测转盘230底部,在第二夹爪252面向第一夹爪251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槽2521,第一弧形槽2511和第二弧形槽2521对接形成筒状腔室,本实施例的第一扭簧轴257和第二扭簧轴安装于检测转盘230底部,第一扭簧255套接于第一扭簧轴257并与第一夹爪251外壁的凹槽抵接,第二扭簧256套接于第二扭簧轴并与第二夹爪252外壁的凹槽抵接。
吸废针组件300通过吸废针本体350下压反应杯,反应杯受力产生扩张外力作用下第一夹爪251和第二夹爪252可以由图7中的闭合状态切换至图8中的打开状态,在吸废针组件300上提脱离夹持机构250后,第一扭簧255和第二扭簧256能够带动图8中打开的第一夹爪251和第二夹爪252复位至图7中的状态,即利用第一扭簧255和第二扭簧256使得吸废针组件300能够顺利带动反应杯脱出夹持机构250,而且夹持机构250也能够顺利复位,结构巧妙。
结合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废针组件300与第一遮光板140相连接,吸废针组件300进入吸废口111时带动第一遮光板140由吸废口111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如此一来,将吸废针组件300与第一遮光板140设计为联动结构,在吸废针组件300进行吸废液作业时直接打开第一遮光板140,无需为第一遮光板140设计打开控制结构,简化了结构和控制流程,降低了成本。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吸废针组件300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10、升降支架320、升降驱动机构330、升降传动机构340、吸废针本体350以及导向机构360;其中,本实施例的升降支架320滑动的安装于第一固定支架310,本实施例的升降驱动机构330、升降传动机构340和升降支架320依次传动连接,通过升降驱动机构330的动作和升降传动机构340的传动能够带动本实施例的升降支架320升降,本实施例的吸废针本体350和导向机构360安装于升降支架320。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升降驱动机构330为升降驱动电机,本实施例的升降传动机构340包括同步带341、带轮342以及用于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化结构(图中未示出),同步带341分别与升降驱动电机和带轮342连接,运动转化结构分别与带轮342和升降支架320连接,该运动转换结构可以是齿轮齿条、丝杆等,本实施例的导向机构360可以是导向板,导向板具有与第一遮光板140相配合的导向面361,相应的,本实施例的第一遮光板140设有导向配合机构141,导向配合机构141可以是滚轮等,滚轮与导向面361抵接配合,在导向板由第一位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带动第一遮光板140打开,第一遮光板140由吸废口111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如此一来,利用升降支架320带动导向机构360升降,并通过导向机构360与导向配合机构141的配合实现第一遮光板140的打开,结构简单巧妙。
可选的,本实施例在第一遮光板140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42,第一复位弹簧142用于带动第一遮光板140复位至吸废口111正上方,在吸废针组件300脱离吸废口111后,利用第一复位弹簧142实现第一遮光板140的自动复位,确保遮光效果。
同理,本实施例还将检测抓手组件400设计为与第二遮光板150联动相,在检测抓手组件400将反应杯由进杯口112置于暗室100时,本实施例的检测抓手组件400带动第二遮光板150由进杯口112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如此一来,在检测抓手组件400进行抓取放置反应杯作业时直接打开第二遮光板150,无需为第二遮光板150设计打开控制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和控制流程,降低了成本。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检测抓手组件400包括第二固定支架410、第二转动驱动机构420、转动传动机构430、拨板机构440以及抓手机构450;本实施例的第二转动驱动机构420连接于第二固定支架410,并与转动传动机构430连接,本实施例的拨板机构440和抓手机构450均与转动传动机构430连接,并可在转动传动机构430带动下转动,本实施例的转动传动机构430可以是带传动机构,对于本实施例的抓手机构450可参照现有的机械抓手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拨板机构440为一个具有外伸凸条的圆环,圆环可以直接安装于带传动机构的传动轮上,外伸凸条与第二遮光板150的一端相抵接,在拨板机构440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时,第二遮光板150由进杯口112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如此一来,通过转动驱动机构420210的转动带动拨板机构440转动,拨板机构440拨动打开第二遮光板150,结构简单巧妙且易于实现。
可选的,还可以在第二遮光板150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51,第二复位弹簧151用于带动第二遮光板150复位至进杯口112正上方,在检测抓手组件400脱离作业位置后,利用第二复位弹簧151实现第二遮光板150的自动复位,确保遮光效果,图1和图2中的第一复位弹簧142和第二复位弹簧151处于未连接装配状态,仅做位置示出用。
另外,再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在暗室100的侧壁130上安装有加热带131,加热带131外侧包覆有隔热带132,隔热带132材质为隔热胶棉,通过加热带131可以对暗室100内部进行恒温控制,保证光学检测过程中在温度恒定状态下进行,进一步提高整机检测稳定性及可靠性,设置隔热胶棉能够防止热量流失。
另外,本实施例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还包括底物注射针组件500、光电检测组件600和接杯筒700,底物注射针组件500用于在底物注入口113注入底物,光电检测组件600用于在测光口122进行光电检测,接杯筒700与排杯口121连接,并用于承接排杯口121落下的反应杯。
结合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其中图11为图10中的检测转盘230转动至一定角度后的状态,本实施例的检测转盘230运转路径为圆形,检测转盘230在一个作业流程阶段可以划分为进杯工位2311、吸废工位2312和底物注入工位2313,以圆形的检测转盘230为例,本实施例的进杯工位2311与底物注入工位2313的角度差设计为150°,进杯工位2311与吸废工位2312角度差设计为60°,检测转盘230带动反应杯到达吸废工位2312时,吸废针组件300吸取反应杯内的废液并将其顶出排出暗室100时,进杯口112同时可以实现反应杯进杯流程,两工位并行工作,此时检测转盘230其他反应杯均偏离底物注入口113和测光口122,光电检测组件600处于密光状态。当反应杯到达底物注入口113和测光口122时,图4中的底物注液针向反应杯内加注底物试剂,光电检测组件600检测反应杯内混合物光学信息,完成光学检测。此时检测转盘230其他反应杯均偏离进杯工位2311与吸废工位2312,第一遮光板140、第二遮光板150和第三遮光板240处于遮蔽状态,保证光学检测在密闭状态下进行,避免外界光干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100),围绕所述暗室(100)设置的转动检测组件(200)、吸废针组件(300)、检测抓手组件(400)、底物注射针组件(500)、光电检测组件(600)以及接杯筒(700);
所述暗室(100)包括顶壁(110)、底壁(120)和连接于两者间的侧壁(130),所述顶壁(110)开设有吸废口(111)、进杯口(112)和底物注入口(113),所述底壁(120)开设有排杯口(121)和测光口(122),所述吸废口(111)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遮光板(140),所述进杯口(112)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遮光板(150),所述底物排杯口(121)下方连接有所述接杯筒(700);
所述转动检测组件(200)包括第一转动驱动机构(210)、检测转轴(220)、检测转盘(230)、第三遮光板(240)、以及用于夹持反应杯的夹持机构(250),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机构(210)位于所述暗室(100)外并与所述检测转轴(220)连接,所述检测转盘(230)安装于所述检测转轴(220)并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供反应杯进入的孔位(231),多个所述第三遮光板(240)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230)下方,多个所述夹持机构(250)沿周向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230)下方,且各所述夹持机构(25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遮光板(240)之间,并且,所述夹持机构(250)被配置为具有容置反应杯且上下开口的筒状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废口(111)和所述排杯口(12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吸废针组件(300)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吸废口(111)吸取所述反应杯内的废液,并所述夹持机构(250)的反应杯经由所述排杯口(121)排入至所述接杯筒(7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废针组件(300)与所述第一遮光板(140)相连接,所述吸废针组件(300)进入所述吸废口(111)时带动所述第一遮光板(140)由所述吸废口(111)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废针组件(300)包括第一固定支架(310)、升降支架(320)、升降驱动机构(330)、升降传动机构(340)、吸废针本体(350)以及导向机构(360);
所述升降支架(320)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10),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30)、所述升降传动机构(340)和所述升降支架(320)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吸废针本体(350)和所述导向机构(360)安装于所述升降支架(320);
其中,所述导向机构(360)与所述第一遮光板(140)的导向配合机构(141)相抵接,在所述导向机构(360)由第一位置下降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遮光板(140)由所述吸废口(111)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板(140)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4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遮光板(140)复位至所述吸废口(111)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抓手组件(400)与所述第二遮光板(150)相连接,所述检测抓手组件(400)将所述反应杯由所述进杯口(112)置于所述暗室(100)时带动所述第二遮光板(150)由所述进杯口(112)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抓手组件(400)包括第二固定支架(410)、第二转动驱动机构(420)、转动传动机构(430)、拨板机构(440)以及抓手机构(450);
所述第二转动驱动机构(420)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410),并与所述转动传动机构(430)连接;
所述拨板机构(440)和所述抓手机构(450)均与所述转动传动机构(430)连接,并可在所述转动传动机构(430)带动下转动;
其中,所述拨板机构(440)与所述第二遮光板(150)的一端相抵接,在所述拨板机构(440)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遮光板(150)由所述进杯口(112)的正上方转动至斜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0)外安装有加热带(131),所述加热带(131)包覆所述侧壁(130)的外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131)外侧安装有隔热带(132),所述隔热带(132)包覆所述加热带(131)的外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50)包括第一夹爪(251)、第二夹爪(252)、第一安装轴(253)、第二安装轴(254)、第一扭簧(255)、第二扭簧(256)、第一扭簧轴(257)、第二扭簧轴;
所述第一夹爪(251)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轴(253)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检测转盘(230)底部,所述第一夹爪(251)设有第一弧形槽(2511),所述第二夹爪(252)上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轴(254)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检测转盘(230)底部,所述第二夹爪(252)设有第二弧形槽(2521),所述第一弧形槽(2511)和所述第二弧形槽(2521)对接形成所述筒状腔室;
所述第一扭簧轴(257)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230)底部,所述第一扭簧(255)套接于所述第一扭簧轴(257)并与所述第一夹爪(251)外壁抵接,所述第二扭簧轴安装于所述检测转盘(230)底部,所述第二扭簧(256)套接于所述第二扭簧轴并与所述第二夹爪(252)外壁抵接。
CN202320485059.9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533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5059.9U CN21953316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5059.9U CN21953316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165U true CN21953316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5059.9U Active CN21953316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1210B (zh) 一种全自动发光化学免疫分析仪
CN112630215B (zh)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CN110794156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测量室
US5686046A (en) Luminometer
CN108732163B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4200123B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0940818A (zh) 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及其运作方法
CN113341129A (zh)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9533165U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
CN112098666B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清洗系统
CN219957595U (zh) 一种免疫分析仪的发光检测装置
CN214427287U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5963286B (zh) 一种可连续检测多功能发光读数站
CN117571998A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密光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6771753U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08588675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5297150U (zh)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
CN216051761U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9187513A (zh) 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865699B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读数装置
CN211741317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测量室
US7097981B1 (en) Reaction wells, assembly thereof, immunoass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such well assemblies
CN209148549U (zh) 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CN211955223U (zh) 测量室及具有其的样本分析仪
CN217132962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反应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