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1859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1859U
CN219531859U CN202320098363.8U CN202320098363U CN219531859U CN 219531859 U CN219531859 U CN 219531859U CN 202320098363 U CN202320098363 U CN 202320098363U CN 219531859 U CN219531859 U CN 219531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ylindrical
cylindrical hole
diamet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83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司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gli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ngl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ngli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ngl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83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1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1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1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该检验治具(1)包括用于检测连接器的治具主体(11)和用于支撑治具主体(11)的底座(12):所述的治具主体(11)用于检验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检测圆台(111),另一端与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的检测圆台(111)上设有若干圆柱孔;圆柱孔中心位置设有柱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检验治具简化了现有连接器的测量手段,避免了因连接器的复杂结构而导致多次切换测量工具,提升了检验效率,效率提升约60%。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背景技术
显而易见的,以纯电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但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取得突破的现状下,广泛布局充电设施,希望通过充足的充电设备为车主解决后顾之忧。
电动汽车充电座连接器作为充电设备中至关重要的元件,结构复杂。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连接器的尺寸精度要求,开发了多种测量方式,如使用卡尺、轮廓仪、光学测量仪、千分尺、工具显微镜、高度规或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但是,上述使用到的测量工具中,人工用卡尺误差大,其他测量工具虽可以保证尺寸的精准,但是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步骤繁琐,测量效率低。此外,测量过程中还会出现塑件圆柱因人工多次测量、触碰导致圆柱出现的偏差而测出来的尺寸差异。部分重点部位还需剖开测量,塑件周期长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全部测量切换工具较费人工、时间、精力等,开发成本被大大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而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该检验治具简化了现有连接器的测量手段,避免了因连接器的复杂结构而导致多次切换测量工具,提升了检验效率,效率提升约6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该检验治具包括用于检验连接器的治具主体和用于支撑治具主体的底座:所述的治具主体用于连接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检测圆台,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检测圆台上设有若干圆柱孔;圆柱孔中心位置设有柱芯。
更具体地,治具主体与连接器的结构相互匹配,治具在对接连接器时,如果连接器质量不合格,如治具圆柱孔内出现多料、变形等问题,都会让治具与塑件对配过程出现干涉,无法接触到底。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柱孔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安装柱芯的通孔。通孔有多重规格,一一与待测的连接器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芯为T字圆柱体,一端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等,另一端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的柱芯位于检测圆台和底座之间。柱芯由直径较小的一端插入通孔中,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检测主体上的凹槽嵌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为圆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直径大于等于治具主体与底座固定连接一端的直径,优选地,底座的直径等于治具主体与底座固定连接一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柱孔包括第一圆柱孔、第二圆柱孔、第三圆柱孔和第四圆柱孔;所述的第一圆柱孔、第二圆柱孔、第三圆柱孔和第四圆柱孔均轴对称分布在检测圆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圆柱孔有2个;所述的第二圆柱孔有1个;所述的第三圆柱孔有5个;所述的第四圆柱孔有1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孔的直径;所述第三圆柱孔的直径等于第四圆柱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芯包括第一柱芯、第二柱芯、第三柱芯和第四柱芯;所述的第一柱芯位于第一圆柱孔中,第二柱芯位于第二圆柱孔中,第三柱芯位于第三圆柱孔中,第四柱芯位于第四圆柱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柱芯的直径大于第二柱芯的直径;所述的第二柱芯的直径大于第三柱芯的直径;所述的第三柱芯和第四柱芯的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检验治具简化了现有连接器的测量手段,避免了因连接器的复杂结构而导致多次切换测量工具,提升了检验效率,效率提升约60%;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检验治具与连接器精准定位,提高了产品的位置精度,有效排查出不合格产品,从而提升了产品品质;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检验治具大大减少了刨切塑件测量误差和的成本,降低了不良率和成本,可降低约30%;由于该检验治具的采用,模具开发和生产制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检验治具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检验治具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检验治具的侧放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检验治具的正放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治具主体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治具主体的侧放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底座的侧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中各种柱芯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中检验治具与连接器塑件对配后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中标号所示:1-检验治具;11-治具主体;111-检测圆台;112-第一圆柱孔;113-第二圆柱孔;114-第三圆柱孔;115-第四圆柱孔;12-底座;13-第一柱芯;14-第二柱芯;15-第三柱芯;16-第四柱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该检验治具1包括用于检验连接器的治具主体11和用于支撑治具主体11的底座12,本实施例中的充电座连接器为充电枪。
如图5、图6所示,治具主体11用于连接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检测圆台111,另一端与底座12固定连接;检测圆台111上设有若干圆柱孔;圆柱孔中心位置设有柱芯,圆柱孔中心位置处还设有用于安装柱芯的通孔。
如图7、图8所示,底座12为圆柱。底座12的直径等于治具主体11与底座12固定连接一端的直径。
如图1、图2所示,圆柱孔包括第一圆柱孔112、第二圆柱孔113、第三圆柱孔114和第四圆柱孔115;第一圆柱孔112、第二圆柱孔113、第三圆柱孔114和第四圆柱孔115均轴对称分布在检测圆台111上。第一圆柱孔112有2个;第二圆柱孔113有1个;第三圆柱孔114有5个;第四圆柱孔115有1个。第一圆柱孔112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孔113的直径,第二圆柱孔113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孔114的直径;第三圆柱孔114的直径等于第四圆柱孔115的直径。
柱芯为T字圆柱体,一端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等,另一端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柱芯位于检测圆台111和底座12之间。图9为第一柱芯正视图(a)和侧视图(b)、第二柱芯的正视图(c)和侧视图(d)、第三柱芯的正视图(e)和侧视图(f)、第四柱芯的正视图(g)和侧视图(h)。柱芯包括第一柱芯13、第二柱芯14、第三柱芯15和第四柱芯16;第一柱芯13位于第一圆柱孔112中,第二柱芯14位于第二圆柱孔113中,第三柱芯15位于第三圆柱孔114中,第四柱芯16位于第四圆柱孔115。第一柱芯13的直径大于第二柱芯14的直径;第二柱芯14的直径大于第三柱芯15的直径;第三柱芯15和第四柱芯16的直径相等。
工作原理:
1)图10为实施例中检验治具与连接器塑件对配后正视图(a)和侧视图(b);如图10所示,在质检时,把检测治具与充电枪塑件对接,如果塑件圆柱孔内出现多料,变形等问题,都会让治具与塑件对配过程出现干涉,接触不到底,说明此类产品影响功能、组装;
2)当塑件的孔径在上限时(+0.4mm),对配力度小,治具与塑件轻松对配,治具在塑件中就会有点轻微松动,但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验表明,可以正常组装;
3)当塑件的孔径在下限时(-0.4mm),对配力度大,治具与塑对配件出现轻微阻力,但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试验表明,可以正常组装。
上述±0.4mm为尺寸公差带,因塑件生产会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合理的公差控制。超出公差带尺寸,会导致塑件功能失效。例如:一尺寸理论值为45.5±0.3;实测值45.73(上限)或45.16(下限)时此尺寸在控制范围内,不影响功能,可以接受。超出公差带,可能有脱落或无法对配等功能失效影响。
同时,由于治具与塑件各个孔的固定对配结构,避免了多种测量方式时导致圆柱晃动而出现的位置偏差,保证了塑件精确的位置尺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检验治具(1)包括用于检验连接器的治具主体(11)和用于支撑治具主体(11)的底座(12):
所述的治具主体(11)用于连接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检测圆台(111),另一端与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的检测圆台(111)上设有圆柱孔;圆柱孔中心位置设有柱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孔中心位置处设有用于安装柱芯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芯为T字圆柱体,一端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等,另一端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的柱芯位于检测圆台(111)和底座(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2)为圆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直径大于等于治具主体(11)与底座(12)固定连接一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孔包括第一圆柱孔(112)、第二圆柱孔(113)、第三圆柱孔(114)和第四圆柱孔(115);
所述的第一圆柱孔(112)、第二圆柱孔(113)、第三圆柱孔(114)和第四圆柱孔(115)均轴对称分布在检测圆台(1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柱孔(112)有2个;所述的第二圆柱孔(113)有1个;所述的第三圆柱孔(114)有5个;所述的第四圆柱孔(115)有1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孔(112)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孔(113)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孔(113)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孔(114)的直径;所述第三圆柱孔(114)的直径等于第四圆柱孔(115)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芯包括第一柱芯(13)、第二柱芯(14)、第三柱芯(15)和第四柱芯(16);
所述的第一柱芯(13)位于第一圆柱孔(112)中,第二柱芯(14)位于第二圆柱孔(113)中,第三柱芯(15)位于第三圆柱孔(114)中,第四柱芯(16)位于第四圆柱孔(1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柱芯(13)的直径大于第二柱芯(14)的直径;所述的第二柱芯(14)的直径大于第三柱芯(15)的直径;所述的第三柱芯(15)和第四柱芯(16)的直径相等。
CN202320098363.8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Active CN219531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8363.8U CN219531859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8363.8U CN219531859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1859U true CN219531859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3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8363.8U Active CN219531859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1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6108B (zh) 一种薄壁环形机匣类零件提高装配精度的加工方法
CN21953185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直流交流充电座连接器的检验治具
CN210486761U (zh) 一种产品轮廓度检测治具
CN201348480Y (zh) 检测灯头内玻璃深度的专用量具
CN112033261B (zh) 一种内球面球心与端面距离测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3714170U (zh) 一种测量端面到孔中心距离的检具
CN205066738U (zh) 一种机壳垂直度检测工具
CN205342663U (zh) 数控机床对刀仪
CN210220922U (zh) 一种专用于批量检测光学镜头高精度接口尺寸的塞规
CN211042049U (zh) 一种精确测量沟槽位置检具
CN114526663A (zh) 一种直线度检测工装和检验方法、检测方法
CN208125094U (zh) 一种悬臂毛坯页片高度检测装置
CN218349378U (zh) 箱体零件外圆弧检具
CN109724497B (zh) 在线检测内球面半径值的方法
CN105619000A (zh) 一种cnc机加工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7254B (zh) 一种电主轴夹头检测装置
CN218973365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控制器acu上壳体检具
CN216523584U (zh) 一种测量汽车零件加工产品尺寸的内径治具
CN219265189U (zh) 一种电泳零件的异形穿线孔新型手持检具
CN218566354U (zh) 一种一体式尺寸偏差检查工装
CN205879042U (zh) 一种后保险杠装饰件检具
CN211740087U (zh) 一种成型刀具型面检测工具
CN216094975U (zh) 一种快速检测异形零件内孔尺寸的检具
CN215447650U (zh) 一种收割机转换器零件位置度的检具
CN218238607U (zh) 定位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