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9386U -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9386U
CN219529386U CN202223465074.1U CN202223465074U CN219529386U CN 219529386 U CN219529386 U CN 219529386U CN 202223465074 U CN202223465074 U CN 202223465074U CN 219529386 U CN219529386 U CN 219529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pening
inflator
pump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50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650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9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9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9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在需要充气时,电动充气泵以出气口(13)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7)中,电动充气泵工作时令出气口(13)的压力推动单向阀打开以向充气产品(19)内充气,在需要放气时,电动充气泵反向轴向取出后再以抽气口(12)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7)中,抽气口(12)同时设有顶开部,该顶开部用于在抽气口(12)与通气口(9)对接时推动单向阀打开,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可通过抽气口(12)、出气口(13)将充气产品(19)内的空气排出;该内置充气装置放气效率较高,并且可以放较干净,另外结构还比较简单;还提出一种充气产品,采用前述的内置充气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沙发、充气床等充气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充气沙发、充气床等充气产品的充气由充气泵完成,充气泵分为外置和内置两种,外置即需要充气时,拿充气泵过来通过接头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拿掉充气泵用盖子盖上充气口,而内置主要指充气泵可塞在充气产品的连接充气泵的连接口中,即充气泵可安装在充气产品中,当需要充气时,只要启动充气泵即可充气,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548418U所公开的一种气垫床,其采用的充气装置即内置充气装置,该产品虽然使用方便,省却了单独携带充气泵的麻烦,想用的时候只要启动充气泵即可使用,但是该产品中所采用的方案是在厂里组装后是无法将充气泵拆下的,需要放气的时候就比较麻烦,放气效率不高,并且无法放的很干净。
而有的内置充气装置则设计为可拆卸的方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845416U所公开的一种可拆卸内置电动充气泵,它包括充气泵外盖、外盖密封圈、塑料接头、单向阀支架、单向阀密封圈、单向阀、电源线接插端子、充气泵右壳、充气泵左壳、电机和风叶,充气泵左壳和充气泵右壳固定连接,外盖密封圈设在充气泵外盖内侧,塑料接头外侧高频焊接在充气产品上,塑料接头内侧与单向阀支架通过螺纹连接,单向阀和电源线接插端子设在单向阀支架上,单向阀支架和单向阀密封圈分别和充气泵左壳、充气泵右壳相连接,电机和风叶固定于充气泵左壳和充气泵右壳之间。所述的可拆卸内置电动充气泵可广泛应用于充气床等充气产品。该可拆卸内置电动充气泵的特点是可拆卸,并且为了充气时的密封考虑,将单向阀设置在进气口,因此需要放气时,需要完全拆卸电动充气泵,并且同样放气效率不高,并且无法放的很干净,另外结构还很复杂。
还有的方案在电动充气泵单独开设有放气口,该放气口与充气产品内部直接连通,需要放气的时候,打开该放气口实现放气,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838072U所公开的一种内置气泵充气产品,该产品的气泵1前端具有放气口7和充电口8,放气口7上盖有放气口密封盖9,充电口8上盖有充电口密封盖10,结合其图2、6、7、8所示可知,放气口7直接连通充气产品内部,因此在拿到放气口密封盖9时,就实现放气目的,但是同样的放气效率不高,并且无法放的很干净,另外结构还很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放气效率较高,并且可以放较干净,另外结构还比较简单;还提出一种充气产品,采用前述的内置充气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动充气泵,壳体用于与充气产品连接,电动充气泵与壳体可拆式轴向插接连接,壳体底部设有通气口,通气口设有单向阀,电动充气泵包括泵体和沿轴向并同轴设于泵体两端的抽气口和出气口,抽气口用于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将空气抽入电动充气泵,出气口用于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将抽气口抽入的空气排出电动充气泵,在需要充气时,电动充气泵以出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并且出气口与通气口对接,电动充气泵工作时令出气口的压力推动单向阀打开以向充气产品内充气,在需要放气时,电动充气泵反向轴向取出后再以抽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并且抽气口与通气口对接,抽气口同时设有顶开部,该顶开部用于在抽气口与通气口对接时推动单向阀打开以使充气产品经通气口放气,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可通过抽气口、出气口将充气产品内的空气排出。
作为改进,抽气口设有顶板,通气口设有弹性顶杆和单向阀片,单向阀片与弹性顶杆连接,在抽气口与通气口对接时,弹性顶杆伸入抽气口中与顶板接触,并且在对接到位后,顶板将弹性顶杆沿轴向顶动一段距离以使弹性顶杆带动单向阀片打开。
作为改进,抽气口与通气口轴向套接,并且抽气口与通气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改进,电动充气泵与壳体之间设有防呆结构,该防呆结构用于保障电动充气泵在充气和放气时的准确插入壳体。
作为改进,防呆结构包括设于壳体的扁口,电动充气泵外壳设置为与该扁口对应的扁状外壳。
作为改进,防呆结构包括相对壳体为横向偏置设置的通气口,相应的,抽气口和出气口也同样为横向偏置设置。
作为改进,电动充气泵的外壳内轴向依序设有风室和电机室,风室和电机室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作为风室的底板,该底板上设有轴向连通风室和电机室的若干通气孔,风室内设有风轮,电机室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经底板与风轮连接,抽气口、风轮、隔板、电机、出气口沿电动充气泵的外壳的轴向依序设置,并且抽气口位于风室的顶端,出气口位于电机室的底端。
作为改进,底板凸出设置,底板的周向设有通气孔。
作为改进,泵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部,操作该控制部可用于启动/关闭电动充气泵。
作为改进,控制部采用开关,开关设于泵体的两端的端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公开的方案中,壳体用于与充气产品连接,壳体相当于作为可拆式连接在充气产品上的基座,本公开的方案中利用电动充气泵一进一出进行工作的特点,即具有抽气口和出气口,并且设置为沿轴向并同轴设于泵体两端的抽气口和出气口,因此,在需要充气时,电动充气泵以出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并且出气口与通气口对接,电动充气泵工作时令出气口的压力推动单向阀打开以向充气产品内充气,在需要放气时,电动充气泵反向轴向取出后再以抽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并且抽气口与通气口对接,抽气口同时设有顶开部,该顶开部用于在抽气口与通气口对接时推动单向阀打开以使充气产品经通气口放气,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可通过抽气口、出气口将充气产品内的空气排出,不仅不影响充气功能,而且在需要放气时,可对充气产品进行抽气排出,从而放气效率较高,并且可以放较干净。另外,结构还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方案以出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前(画有膜材料部分)的主视图。
图2为本公开方案以出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前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方案以出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安装到位后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方案以抽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前的主视图(画有膜材料部分)。
图5为本公开方案以抽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前的半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方案以抽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安装到位后的主视图。
图7为本公开方案以抽气口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中安装到位后的半剖视图。
图8为壳体去掉单向阀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电动充气泵的风室去掉罩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1-线路板、2-电机、3-风轮、4-风室、5-电机室、6-隔板、7-壳体、8-开关、9-通气口、10-顶杆、11-单向阀片、12-抽气口、13-出气口、14-顶板、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7-通气孔、18-电线、19-充气产品、20-罩壳、21-弹簧、22-可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现有的充气产品19一般由可充气的主体构成,主体一般由膜材料制作,这是公知的。如图1所示,因为充气产品19体积较大,而本公开提出内置充气装置为其中的一部分,为了表达简洁清晰,本例中取主体的安装有内置充气装置的这部分,壳体7与该部分的图1所示的膜材料部分连接,例如超声波焊接,从而使壳体7与膜材料牢固密封的连接在一起。
如图1至3所示,为充气使用过程示意图,图1、2中,我们可以看到轴向对准插接的一个情况,图3所示为轴向对准插接完成,此时,由于出气口13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所以从抽气口12吸入的空气可经通气口9充入充气产品19内部;如图4至7所示,为抽气使用过程示意图,图4、5中,我们可以看到轴向对准插接的一个情况,图6、7所示为轴向对准插接完成,此时,由于抽气口12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并且由于抽气口12同时设有顶开部,当抽气口12与通气口9对接时,该顶开部将推动单向阀打开以使充气产品19内部经通气口9与抽气口12连通放气,所以当电动充气泵工作时,抽气口12将充气产品19内部的空气抽出,加快放气过程。由前述可知,采用了的电动充气泵只进行了较少的改进就很方便地实现了充气和抽气的转换,并且对壳体7及单向阀部分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是由抽气口12设置的顶开部来完成单向阀的在充气和抽气不同状态的切换,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以下对其它结构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其中,如图2、5所示,电动充气泵包括泵体和沿轴向并同轴设于泵体两端的抽气口12和出气口13,抽气口12用于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将空气抽入电动充气泵,出气口13用于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将抽气口12抽入的空气排出电动充气泵。泵体大致分为风室4和电机室5,风室4和电机室5经隔板6隔开,风室4内设有风轮3,风室4安装有罩壳20以形成风室4,电机室5内设有电机2和线路板1,线路板1用于根据开关8的命令控制电机2是否开启,电机2的上端固定在隔板6上,并且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隔板6后与风轮3连接,电机2带动风轮3在风室4内高速转动,从而产生吸力,使得空气从抽气口12吸入,不管在充气还是抽气状态,电机2旋转方向不变,利用的是抽气口12位置的改变带来充气还是抽气状态的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9所示,隔板6作为风室4的底板,底板凸出设置,底板的周向设有通气孔17,这样设计后,具有更大的周向进风流量,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9所示,泵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部,操作该控制部可用于启动/关闭电动充气泵。这样设计后,方便用户使用,即两端都可以启动电机2。本例中,控制部采用开关8,开关8设于泵体的两端的端面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开关8与线路板1之间通过电线18连接。
本例中,如图2所示,采用可充电电池22为电机2供电,这样使用更便捷,不被线缆束缚。泵体上可以设置充电接口,将电动充气泵取出,将充电电线与充电接口连接,就可以给可充电电池22充电,从而方便用户给电动充气泵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8所示,抽气口12设有顶板14,通气口9设有弹性顶杆10和单向阀片11,单向阀片11与弹性顶杆10连接,在抽气口12与通气口9对接时,弹性顶杆10伸入抽气口12中与顶板14接触,并且在对接到位后,顶板14将弹性顶杆10沿轴向顶动一段距离以使弹性顶杆10带动单向阀片11打开,另外,弹性顶杆10套接有弹簧21,当撤开顶板14时,在弹簧21力作用下,弹性顶杆10带动单向阀片11复位关闭通气口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通气量,如图10所示,顶板14为辐射网格状结构,扇形网格构成通气通路。当然,顶开部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凡是适用于本公开中的顶开部结构均可应用于本公开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5、7所示,抽气口12与通气口9轴向套接,并且抽气口12与通气口9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5,从而对接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另外,同样的为了密封性,当出气口13与通气口9轴向套接时,出气口13与通气口9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6。
由于本公开的方案在不同的状态需要轴向插接,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还设有防呆设计,如图10所示,防呆结构包括设于壳体7的扁口,电动充气泵外壳设置为与该扁口对应的扁状外壳。这样,用户不容易插错。
为了进一步提升防呆设计,同时结构也需要简单,如图2、3、5、7所示,防呆结构包括相对壳体7为横向偏置设置的通气口9,相应的,抽气口12和出气口13也同样为横向偏置设置,这样,一旦插错就很难进一步插入,即插错了就很容易发现,方便用户及时发现操作错误。
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时,若有需要,上述结构可参考其它附图一并理解,这里不加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包括壳体(7)和电动充气泵,壳体(7)用于与充气产品(19)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动充气泵与壳体(7)可拆式轴向插接连接,壳体(7)底部设有通气口(9),通气口(9)设有单向阀,电动充气泵包括泵体和沿轴向并同轴设于泵体两端的抽气口(12)和出气口(13),抽气口(12)用于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将空气抽入电动充气泵,出气口(13)用于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将抽气口(12)抽入的空气排出电动充气泵,在需要充气时,电动充气泵以出气口(13)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7)中,并且出气口(13)与通气口(9)对接,电动充气泵工作时令出气口(13)的压力推动单向阀打开以向充气产品(19)内充气,在需要放气时,电动充气泵反向轴向取出后再以抽气口(12)为前端轴向插入配合在壳体(7)中,并且抽气口(12)与通气口(9)对接,抽气口(12)同时设有顶开部,该顶开部用于在抽气口(12)与通气口(9)对接时推动单向阀打开以使充气产品(19)经通气口(9)放气,电动充气泵工作时可通过抽气口(12)、出气口(13)将充气产品(19)内的空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气口(12)设有顶板(14),通气口(9)设有弹性顶杆(10)和单向阀片(11),单向阀片(11)与弹性顶杆(10)连接,在抽气口(12)与通气口(9)对接时,弹性顶杆(10)伸入抽气口(12)中与顶板(14)接触,并且在对接到位后,顶板(14)将弹性顶杆(10)沿轴向顶动一段距离以使弹性顶杆(10)带动单向阀片(11)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气口(12)与通气口(9)轴向套接,并且抽气口(12)与通气口(9)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充气泵与壳体(7)之间设有防呆结构,该防呆结构用于保障电动充气泵在充气和放气时的准确插入壳体(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呆结构包括设于壳体(7)的扁口,电动充气泵外壳设置为与该扁口对应的扁状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呆结构包括相对壳体(7)为横向偏置设置的通气口(9),相应的,抽气口(12)和出气口(13)也同样为横向偏置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充气泵的外壳内轴向依序设有风室(4)和电机室(5),风室(4)和电机室(5)之间设有隔板(6),隔板(6)作为风室(4)的底板,该底板上设有轴向连通风室(4)和电机室(5)的若干通气孔(17),风室(4)内设有风轮(3),电机室(5)设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经底板与风轮(3)连接,抽气口(12)、风轮(3)、隔板(6)、电机(1)、出气口(13)沿电动充气泵的外壳的轴向依序设置,并且抽气口(12)位于风室(4)的顶端,出气口(13)位于电机室(5)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凸出设置,底板的周向设有通气孔(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泵体的两端均设有控制部,操作该控制部可用于启动/关闭电动充气泵。
10.一种充气产品,包括可充气的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置充气装置。
CN202223465074.1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Active CN219529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5074.1U CN219529386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5074.1U CN219529386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9386U true CN219529386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6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5074.1U Active CN219529386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9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0882A (en) Inflator with drop-in batteries and universal adapters
US8641391B2 (en) Built-in electric air pump for use in inflatable products
CN215633856U (zh) 一种充气产品的气泵组件
CN109058063B (zh) 充气装置
CN210565235U (zh) 一种电动充气泵主体、内置式气泵和外置式气泵
CN211144858U (zh) 新型电动充气泵主体、内置式气泵和外置式气泵
CN219529386U (zh) 一种适用充气产品的内置充气装置及充气产品
CN103075357B (zh) 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泵
EP0852296A2 (en) Inflator with drop-in batteries and universal adapters
CN203161593U (zh) 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泵
CN101846054B (zh) 一种电动气泵
CN103775362B (zh) 外置式自动控制智能气泵
CN201963573U (zh) 旋转切换式气泵
CN201679677U (zh) 一种电动气泵
CN212756670U (zh) 一种脉冲型吸乳器
CN201661495U (zh) 可自动停机的智能气泵
CN201531445U (zh) 薄膜式自动感应气泵
CN210509733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气泵
CN209569174U (zh) 一种充气产品的内置泵浦
CN219176514U (zh) 一种充气床及充放气结构
CN219622830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CN213450943U (zh) 可内外置两用气泵及充气产品
CN214945087U (zh) 旋转的充吸切换式埋入泵
CN209195778U (zh) 电池泵
CN220890525U (zh) 一种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