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5108U -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5108U
CN219525108U CN202320377684.1U CN202320377684U CN219525108U CN 219525108 U CN219525108 U CN 219525108U CN 202320377684 U CN202320377684 U CN 202320377684U CN 219525108 U CN219525108 U CN 219525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ross beam
roller
book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76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军
黄烨
林晓松
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ndar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ndar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ndar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ndar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5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5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书交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之间设有辊筒,且辊筒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均转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方且平行于第一支架的第一横梁,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方且平行于第二支架的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与第一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横梁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条,连接条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底部,且连接条垂直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本实用新型可有效保护图书,防止其书页被戳坏,且便于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图书。

Description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书交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背景技术
图书在印刷、装订完成后往往还需要经过分拣、贴标、盖章、折页识别、馆藏码印制和扫描电子本等步骤才会进入市场销售或进行馆藏,且市面上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对图书进行分拣、贴标、盖章、折页识别、馆藏码印制和扫描电子本操作。
由于我国图书出版量巨大,因此上述过程通常是需要在流水线上进行加工。在对图书进行一个程序加工后需要切换到另一个加工程序或是直接取下,为了便于批量操作,在切换加工程序或直接取下时通常会在固定的位置设置图书交接位。现有的图书交接位与其他输送位置的结构几乎相同,图书交接位仅仅起到定位作用,即仅仅将输送线上某个位置定为图书交接位,然后再图书交接位安排工作人员或机器人将流水线传送带上的图书取下或转移至其他加工程序。但现有的图书交接位仍然存在如下缺陷:无图书保护结构,在拿取图书时容易戳坏书页,且输送装置为常规输送带或输送滚轮,不便于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图书。
因此,本领域亟需对现有的图书交接位进行改进,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其可有效保护图书,防止其书页被戳坏,且便于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图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之间设有辊筒,且辊筒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均转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方且平行于第一支架的第一横梁,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方且平行于第二支架的第二横梁;
第一横梁与第一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横梁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条,连接条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底部,且连接条垂直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上还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位置与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缝隙相对应。
进一步地,每根连接条位于一个辊筒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靠近第二支架一端的辊筒上设有一个齿轮;靠近第二支架一端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均设有一个传动带,传动带与齿轮接触的内侧还设有与齿轮相匹配的锯齿,传动带与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靠近第二支架的一端,且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任意一个带有齿轮的辊筒靠近第二支架的一端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梁,且连接条均匀分布在第二横梁下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其中,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横梁超出第二横梁长度的部分,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横梁的任意位置。
进一步地,每根连接条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宽度大于连接条底部的宽度,且小于辊筒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连接条配合形成整体固定在辊筒上方的挡架,可起到阻挡作用,防止从上方掉落的物体砸中图书,可有效保护图书;还可以将图书隔离在挡架下方,防止图书交接过程被干扰。
2、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条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底部一方面可以在两根连接条之间形成缝隙,机器人拿取时图书时,先将抓取手爪定位在两根连接条之间形成缝隙位置,然后再进行抓取,避免直接戳中图书后进行抓取而戳坏书页。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上开设凹槽的作用在图书下方形成一定抓取空间,方便工作人员或机械手爪伸入图书下方的位置进行抓取。
4、本实用新型靠近第二支架一端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均设有一个传动带可以是在一个辊筒转动的情况下带动其他辊筒同时转动且各个辊筒转速相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且传动带和齿轮采用啮合连接具有传递效率较高、传动平稳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每根连接条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挡板的目的是可对图书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书页翘起后不慎翻开。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保护壳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1处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2处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齿轮与传送带配合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辊筒;103.第一横梁;104.第二横梁;105.第一连接件;106.第二连接件;107.连接条;108.凹槽;109.齿轮;110.传动带;111.驱动电机;112.挡板;113.固定装置;114.竖向支撑架;115.第一传动轮;116.第二传动轮;117.同步带;118.保护壳;119.固定架;120.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第一支架100和第二之间设有辊筒102,且辊筒102与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之间均转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00上方且平行于第一支架100的第一横梁103,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101上方且平行于第二支架101的第二横梁104;
第一横梁103与第一支架1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105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04与第二支架10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106固定连接;
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之间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条107,连接条107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底部,且连接条107垂直于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101和滚筒配合构成输送机构,且该输送机构与现有的辊筒输送结构原理相同,如公开号为CN113247607A的专利中公开的辊筒输送线的结构与原理。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可通过其他连接机构固定在机床上,还可以直接固定在机床上,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计,能够起到输送作用即可。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用于固定连接条107,且横梁形状为常见的棱柱横梁,还可以采用圆柱状横梁。第一连接件105和第二连接件106的作用是分别将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固定在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上。
连接条107设置在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底部可以在两根连接条107之间形成缝隙。机器人拿取时图书时,先将抓取手爪定位在两根连接条107之间形成缝隙位置,然后再进行抓取,避免直接戳中图书后进行抓取而戳坏书页。此外,第一横梁103、第二横梁104以及连接条107配合形成整体固定在辊筒102上方的挡架,可起到阻挡作用,防止从上方掉落的物体砸中图书,可有效保护图书;还可以将图书隔离在挡架下方,防止图书交接过程被干扰。此外,连接条107底部还可对图书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防止其书页翘起后不慎翻开。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架100上还开设有凹槽108,且凹槽108位置与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的缝隙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支架100所在的一侧为图书的交接的一侧,即在第一支架100所在的一侧进行图书的拿取。在第一支架100上开设凹槽108的作用在图书下方形成一定抓取空间,方便工作人员或机械手爪伸入图书下方的位置进行抓取。在进行图书铰接时,书脊的一侧靠近第一支架100,书口的一侧靠近第二支架101,可进一步保证在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图书时是从书脊一侧进行抓取,防止其戳到书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凹槽108之间的第一支架100上开设有辊筒102安装位,辊筒102安装位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弧形。在第一支架100一端进行安装时,可将轴承置于在半圆弧内,然后再在轴承外部采用固定装置113进行固定,固定装置113可以为带状金属固定条,带状金属固定条沿着第一支架100上表面轮廓覆盖,然后在凹陷的位置采用螺栓将带状金属固定条固定在第一支架1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01上开设有对应的辊筒102安装位,在第二支架101一端进行安装时,可将轴承置于在半圆弧内,然后在上方采用带有半圆弧的固定梁进行固定,固定梁与第二支架101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每根连接条107位于一个辊筒102的正上方。每根连接条107位于一个辊筒102的正上方的目的是使得相邻两根连接条107之间的缝隙与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的缝隙相对应,便于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辊筒102上设有一个齿轮109;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均设有一个传动带110,传动带110与齿轮109接触的内侧还设有与齿轮109相匹配的锯齿,传动带110与齿轮109啮合连接。
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均设有一个传动带110的目的是:使得在一个辊筒102转动的情况下带动其他辊筒102同时转动各个辊筒102,且保证各个辊筒102转速相同,从而平稳输送,具有传递效率较高和可靠性高的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驱动电机111,驱动电机111固定在靠近第二支架101的一端,且驱动电机111输出端与任意一个带有齿轮109的辊筒102靠近第二支架101的一端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均通过连竖向支撑架114固定在机床上。驱动电机111固定在第二支架101下方,且驱动电机111输出轴平行于辊筒102,输出轴末端设有第一传动轮115,第二支架101上设有与任意一个辊筒102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轮116,第二传动轮116和第二传动轮116之间通过同步带11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115和第二传动轮116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锯齿,并且同步带117为齿形同步带117,齿形同步带117上的锯齿与第一传动轮115和第二传动轮116上的锯齿相匹配。驱动电机111工作时,其输出端带动第一传动轮115转动,第一传动轮115在同步带117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传动轮116转动,第二传动轮116带动与之相连的辊筒102转动,由于相连两个辊筒102之间均设有传动带110,在一个辊筒102转动的情况下上其他辊筒102也同步转动,从而起到驱动辊筒102转动进行输送图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115和第二传动轮116外部还设有保护壳118。具体地,在第二支架101上设有固定架119,固定架119上部固定在第二支架101上,下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传动轮115的通孔;且在固定架119上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柱120,保护壳118与固定架119通过连接柱120固定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在连接柱120上开设螺纹孔,在保护壳118上开设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将保护壳118上的通孔图连接柱120螺纹孔对应后采用螺栓将两者固定连接即可。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横梁103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梁104,且连接条107均匀分布在第二横梁104下方;第一连接件105和第二连接件106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其中,第一连接件105设置在第一横梁103超出第二横梁104长度的部分,第二连接件106设置在第二横梁104的任意位置。
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目的是保证第一横向下方的图书交接位不被第一连接件105阻挡,将第一连接件105固定在第一横梁103未设置连接条107的位置,且第一横梁103未设置连接条107的位置为其端部,以便实现图书的顺利交接。由于第二横梁104下方并不是用于图书交接的一侧,因此可在第二横梁104下方设置多个第二连接件106,且第二连接连接件位置不受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105和第二连接件106可以为板状结构,还可以为杆状结构,能够起到固定连接作用即可。
如图4和图5所示,每根连接条107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挡板112,挡板112宽度大于连接条107底部的宽度,且小于辊筒102宽度。每根连接条107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挡板112的目的是可对图书起到限位作用,更进一步防止其书页翘起后不慎翻开。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第一支架(100)和第二之间设有辊筒(102),且辊筒(102)与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01)之间均转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00)上方且平行于第一支架(100)的第一横梁(103),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101)上方且平行于第二支架(101)的第二横梁(104);
第一横梁(103)与第一支架(10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105)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04)与第二支架(10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106)固定连接;
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之间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条(107),连接条(107)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底部,且连接条(107)垂直于第一横梁(103)和第二横梁(10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00)上还开设有凹槽(108),且凹槽(108)位置与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的缝隙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连接条(107)位于一个辊筒(102)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辊筒(102)上设有一个齿轮(109);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均设有一个传动带(110),传动带(110)与齿轮(109)接触的内侧还设有与齿轮(109)相匹配的锯齿,传动带(110)与齿轮(109)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辊筒(102)上设有一个齿轮(109);靠近第二支架(101)一端的相邻两个辊筒(102)之间均设有一个传动带(110),传动带(110)与齿轮(109)接触的内侧还设有与齿轮(109)相匹配的锯齿,传动带(110)与齿轮(109)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111),驱动电机(111)固定在靠近第二支架(101)的一端,且驱动电机(111)输出端与任意一个带有齿轮(109)的辊筒(102)靠近第二支架(101)的一端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111),驱动电机(111)固定在靠近第二支架(101)的一端,且驱动电机(111)输出端与任意一个带有齿轮(109)的辊筒(102)靠近第二支架(101)的一端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2、5、6或7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梁(103)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梁(104),且连接条(107)均匀分布在第二横梁(104)下方;第一连接件(105)和第二连接件(106)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其中,第一连接件(105)设置在第一横梁(103)超出第二横梁(104)长度的部分,第二连接件(106)设置在第二横梁(104)的任意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5、6或7所述的图书交接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连接条(107)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挡板(112),挡板(112)宽度大于连接条(107)底部的宽度,且小于辊筒(102)宽度。
CN202320377684.1U 2023-03-02 2023-03-03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Active CN2195251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9201 2023-03-02
CN2023203692013 2023-03-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5108U true CN219525108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5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7684.1U Active CN219525108U (zh) 2023-03-02 2023-03-03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5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08244Y (zh) 槟榔切片机自动给料机构
CN214114029U (zh) 一种居中矫正机构
CN219525108U (zh) 一种图书交接位结构
CN111805773A (zh) 阳极炭块开槽机及包括其的阳极生产线
US6540066B1 (en) Conveyor for gathering and processing printed sheets
CN115673845A (zh) 一种轴类零件自动上下料输送线
CN215709680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
CN214421475U (zh) 一种铁丝输送装置
JP3129447B2 (ja) 印刷製品の引き渡しのための装置
CN213201340U (zh) 一种可实现板材90°旋转的输送机构
CN211915190U (zh) 一种可旋转式多工位加压机
CN116040267A (zh) 一种单本图书的交接方法及系统
CN218173701U (zh) 一种用于精密数控机床中的自动化收集机构
CN215013527U (zh) 一种麻丝自动清理装置
CN216578144U (zh) 一种高效率的出版物印刷品裁切机
CN218902702U (zh) 一种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分拣设备
CN215364673U (zh) 一种印花机网框收集放置装置
CN111099272A (zh) 一种防止轴变形的滑条式送料架
CN218856301U (zh) 一种高精度双送料台
CN214135088U (zh) 一种金属加工中心
CN215315245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机械制造用上料装置
CN217920380U (zh) 适用于空心砖自动下线码垛机器人的工具
CN114800699B (zh) 一种原竹锯断设备
CN219469184U (zh) 一种裁剪限位条
CN215556920U (zh) 一种电动托盘整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