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7450U -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7450U
CN219517450U CN202320603974.3U CN202320603974U CN219517450U CN 219517450 U CN219517450 U CN 219517450U CN 202320603974 U CN202320603974 U CN 202320603974U CN 219517450 U CN219517450 U CN 219517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upporting
inner cavity
nasal cavities
na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39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哲
肖伟
来丽
陈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6039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7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7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7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包括用于分别填充两个鼻腔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腔的轮廓与所述支撑架的外轮廓相同,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片,所述支撑弹片呈弧形设置,以便于撑起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架内腔设置得与支撑架的外部轮廓相同,并且尽可能的加大内腔的体积,通过支撑弹片的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内腔能一直保持支撑的状态,内腔内容纳更多的鼻腔异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鼻腔的异物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及耳鼻喉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背景技术
鼻中隔主要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将鼻腔分为左右二腔。当鼻中隔发生畸形或遭受外部创伤时往往需要手术将鼻中隔内的软骨切除。切除时,需要先将软骨两侧的粘膜与软骨分离,在将软骨切除后,将两侧粘膜组织对合复位,然后在粘膜表面贴上可吸收止血棉片,为防止止血棉脱落,通常在鼻腔内塞进棉纱条对止血棉固定。采用该处理方式,病人往往会感觉憋闷、呼吸不畅,严重者发生头晕、头痛现象。
现有辅助鼻腔的通气装置主要在鼻腔内设置支撑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20210331603的专利)将鼻腔支撑顶起,然后在支撑装置内设置细管,通过细管辅助呼吸。考虑到实际情况,由于细管各处的截面积几乎相同,当鼻腔内出现异物例如流血后,血小板会沉积凝固成块状时,极易造成细管截面积堵塞,起不到帮助呼吸的作用。除此之外,随着患者较长时间的使用,由于患者呼吸作用,细小的粘稠鼻腔异物会逐渐粘附在细管的内壁,进而造成细管的有效截面积减小,导致患者仍会出现呼吸不顺畅的问题。
鉴于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技术领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辅助鼻腔的通气装置内部所设置的气管各处截面相同且气管较细,在患者吸气作用下,使得鼻腔内的异物容易进入通气装置内部气管造成气管堵塞,进而造成患者呼吸不顺畅甚至呼吸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包括用于分别填充两个鼻腔的支撑架1;
所述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内腔2,所述内腔2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腔2的轮廓与所述支撑架1的外轮廓相同,所述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弹片3,所述支撑弹片3呈弧形设置,以便于撑起支撑架1。
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片3包括支撑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
所述支撑部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部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的支撑弹片3,并且,所述支撑部31具弹性;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朝向内腔2,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的预定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1,用于将两个鼻腔内的所述支撑架1缝合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嵌套件4,所述嵌套件4上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嵌套件4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嵌套件4的一端与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嵌套件4的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凸出部41,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内壁设置有卡槽21,所述凸出部41与所述卡槽21相匹配,所述凸出部41卡入卡槽21内,以便于所述嵌套件4与所述支撑架1卡接。
优选的,所述嵌套件4的中空通道呈喇叭形,靠近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的开口小于远离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嵌套件4为玻璃材质,所述嵌套件4的内壁呈光滑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片3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1的长度为2.5cm-3.5cm。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内腔2,内腔2用于呼吸,内腔2的轮廓与支撑架1的轮廓相同,并且内腔2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片3,在支撑弹片3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能拥有更大的沉积空间,使得内腔2内部能容纳更多的沉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鼻腔的异物堵塞的问题;此外,内腔2的轮廓与支撑架1的轮廓相同,内腔2各处的有效截面积不相同,并且,内腔2内部的有效截面积大于鼻腔内侧的吸气口,当鼻腔内部异物在鼻腔内侧的吸气口沉积时,由于内腔2内部具有加大的空间,患者通过挤压支撑架1时,形成高压抽气的效果,使得堵塞到吸气口处的异物更容易进入患者食道内,然后从口腔内排出,进而能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呼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插入鼻腔内部的正面剖示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支撑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支撑弹片自然状态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嵌套件的侧面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内腔所设置的卡槽位置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嵌套件与支撑架连接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的装配结构剖示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支撑架;11-连接孔;2-内腔;21-卡槽;3-支撑弹片;31-支撑部;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4-嵌套件;41-凸出部;5-鼻中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如图1a-1b所示,其中,图1a表示辅助呼吸器件侧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AA′表示以侧面作为剖示面进行剖示,图1b表示辅助呼吸器件侧面的剖示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包括用于分别填充两个鼻腔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内腔2,所述内腔2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腔2的轮廓与所述支撑架1的外轮廓相同,所述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弹片3,所述支撑弹片3呈弧形设置,以便于撑起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形状与人体鼻腔的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架1用于填充鼻腔,因此支撑架1的外部轮廓与鼻腔内部轮廓(侧视图类似纺锤形)相同;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内腔2,内腔2用于呼吸,内腔2的轮廓与支撑架1的轮廓相同(侧视图类似纺锤形),并且内腔2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片3,在支撑弹片3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能拥有更大的沉积空间,使得内腔2内部能容纳更多的沉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鼻腔的异物堵塞的问题;此外,内腔2的轮廓与支撑架1的轮廓相同,内腔2各处的有效截面积不相同,并且,内腔2内部的有效截面积大于鼻腔内侧的吸气口,当鼻腔内部异物在鼻腔内侧的吸气口沉积时,由于内腔2内部具有加大的空间,患者通过挤压支撑架1,可以形成高压抽气的效果,使得堵塞到吸气口处的异物更容易进入患者食道内,然后从患者口腔内排出,进而能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呼吸。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制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将支撑架1内部的内腔2空间设置得足够大,以便于能容纳更多的沉积物;此外,支撑架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橡胶材质;为了适应患者的鼻腔,通常支撑架1的整体长度为2.5cm-3.5cm之间。
为了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完整的方案,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做详细的描述。为了更好的撑起支撑架1,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支撑弹片3包括支撑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所述支撑部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部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的支撑弹片3,并且,所述支撑部31具弹性;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朝向内腔2,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的预定位置上。
如图2所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入鼻腔内部的正面结构剖视简图,其中BB′表示剖面为平行于患者两个鼻孔组成的平面,图2中有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呼吸器件(每个鼻孔内设置一个),为了呈现出支撑弹片3的结构,使用支撑弹片3的侧面示意图表示支撑弹片3剖面图。图2中以鼻中隔5为中心,左右两侧分别为一个鼻腔,每个鼻腔内插入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吸器件,为了呈现出支撑弹片3的结构,图2中仅呈现出支撑弹片3的设置形态,其它的结构并未呈现出。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支撑弹片3人为的划分为支撑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三个部分,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支撑弹片3采取一体成型设置。支撑部31具有弹性,当患者揉搓鼻子时,间接挤压支撑弹片3的支撑部31,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呼吸器件发生形变,待患者停止揉搓鼻子时,支撑弹片3的支撑部31发生回弹,使得本实用新型回复原状,使得内部的内腔2能处于一个撑起的状态,保证患者顺畅地呼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朝向内腔,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将第一连接部32设置在底壁内,将第二连接部33设置在侧壁内,使得通过揉搓鼻子,造成支撑弹片形变时,不至于因为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的末段戳破、甚至划伤患者的鼻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将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都设置为接触面积足够大的圆形结构(参阅图4,当圆形的结构以一定的角度呈现时,图像中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会呈现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弹片3通常采用金属材质进行制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通常将支撑弹片3镶嵌在支撑架内(参阅图1b和图2),因此剖示图中理论上看不到完整的支撑弹片3结构,为了呈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弹片3,本实用新型对于侧面AA′为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图6、图7和图8)内,使用虚线表示支撑弹片3(如图1b、图6和图7)。患者在揉搓鼻子时,通常会挤压鼻子的侧壁,通过力的传递作用,使得会使得支撑弹片3沿着内腔2的方向发生挤压形变,为了避免挤压的过程支撑弹片3的端部扎破支撑架1,甚至划伤患者鼻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弹片3内的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朝向内腔2,即支撑弹片3内的两端均朝向内腔2。当患者揉搓鼻子时,支撑安排。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弹片3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成类似卷尺的形状,将端部尖锐部分进行卷曲,也可以避免支撑弹片3端部扎破支撑架1,甚至划伤患者鼻子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1b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1,用于将两个鼻腔内的所述支撑架1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支撑架1上设置多个连接孔11,在贯穿鼻中隔5后,利用连接孔11将两个支撑架1缝合连接,通过支撑架1的压迫作用,使得鼻中隔5黏膜伤口快速愈合,从而防止鼻中隔5血肿的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嵌套件4,所述嵌套件4上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嵌套件4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嵌套件4的一端与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连接;并且,所述嵌套件4为玻璃材质,所述嵌套件4的内壁呈光滑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呼吸器件设置在鼻腔后,支撑架1内腔2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为了便于描述,将位于鼻孔近端内腔2开口侧称为内腔2的外侧端口,位于鼻孔远端的内腔2开口称为内腔2的内侧端口。当患者通过吸气将异物堆积在内腔2的内侧端口造成堵塞时,患者吸气使得内腔2的内侧端口两侧形成高压抽气效果,嵌套件4为玻璃材质,且内壁呈光滑设置(摩擦力越小,越加利于异物的移动),使得堆积在嵌套件4端口处的异物能更加顺利的进入食道内,从而保证患者能顺畅的呼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嵌套件4的中空通道呈喇叭形,靠近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的开口小于远离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的开口(嵌套件4的另一端端口指的是未与支撑架1内腔2连接的端口)。
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本实用新型的嵌套件4与支撑架1受力发生脱落,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嵌套件4的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凸出部41,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内壁设置有卡槽21,所述凸出部41与所述卡槽21相匹配,所述凸出部41卡入卡槽21内,以便于所述嵌套件4与所述支撑架1卡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卡扣结构,将嵌套件4与支撑架1嵌套在一起,以避免嵌套件4与支撑架1之间发生脱落。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内腔2设置得与支撑架1的外部轮廓相同,并且尽可能的加大内腔2的体积,通过支撑弹片3的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内腔2能一直保持支撑的状态,内腔2内容纳更多的鼻腔异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鼻腔的异物堵塞的问题;内腔2的轮廓与支撑架1的轮廓相同,内腔2各处的有效截面积不相同,并且,内腔2内部的有效截面积大于鼻腔内侧的吸气口,当鼻腔内部异物在鼻腔内侧的吸气口沉积时,由于内腔2内部具有加大的空间,患者通过挤压支撑架1,形可以成高压抽气的效果,使得堵塞到吸气口处的异物更容易进入患者食道内,然后从患者口腔内排出,进而能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呼吸。除此之外,在患者内腔2的内侧端口处通过形成卡扣结构,将嵌套件4嵌套在支撑架1上,并且嵌套件4的内壁呈光滑设置,使得积累在嵌套件4端口处的异物能顺利的进入食道,进而能继续保证患者顺畅的呼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分别填充两个鼻腔的支撑架(1);
所述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内腔(2),所述内腔(2)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内腔(2)的轮廓与所述支撑架(1)的外轮廓相同,所述支撑架(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弹片(3),所述支撑弹片(3)呈弧形设置,以便于撑起支撑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片(3)包括支撑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
所述支撑部(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部(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的支撑弹片(3),并且,所述支撑部(31)具弹性;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朝向内腔(2),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的预定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1),用于将两个鼻腔内的所述支撑架(1)缝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件(4),所述嵌套件(4)上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嵌套件(4)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嵌套件(4)的一端与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件(4)的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凸出部(41),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内壁设置有卡槽(21),所述凸出部(41)与所述卡槽(21)相匹配,所述凸出部(41)卡入卡槽(21)内,以便于所述嵌套件(4)与所述支撑架(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件(4)的中空通道呈喇叭形,靠近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的开口小于远离所述内腔(2)的内侧端口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件(4)为玻璃材质,所述嵌套件(4)的内壁呈光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片(3)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为橡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长度为2.5cm-3.5cm。
CN202320603974.3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Active CN219517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3974.3U CN219517450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3974.3U CN219517450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7450U true CN21951745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4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3974.3U Active CN219517450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7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5099B2 (en) Tracheostoma spacer, tracheotomy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a tracheostoma spacer
US7878201B2 (en) 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8573218B2 (en) Tracheostomy tube
US5853004A (en) Pharyngeal bulb airway
US20110073115A1 (en) Tracheal cuff for providing seal with reduced pressure on the tracheal walls
JP2015530178A (ja) 削ぎ部を利用した自己位置合わせ式気管チューブ汚れ取り装置
JP2015535440A (ja) 内視鏡処置時に使用する換気バイトブロック
US8561605B2 (en) Atraumatic introducer for nasal endotracheal tubes and its method of use
CN219517450U (zh) 一种用于鼻腔的辅助呼吸器件
EP3845260A1 (en) Three-cavity flushable fish mouth type laryngeal mask airway catheter
CN215349741U (zh) 一种单向活瓣
WO2010113305A1 (ja) 閉塞型睡眠時無呼吸症候群解消チューブ
WO2019183338A1 (en) Medical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an endotracheal tube
CN211068576U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211068575U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219208546U (zh)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CN217218969U (zh) 一种可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吸唾咬口器
US20230084589A1 (en) Suction-target guide pipe and suction-target suction system
CN215780710U (zh) 一种辅助医美麻醉用口咽通气道
CN213347297U (zh) 一种新生儿cpap无创呼吸支持导管固定帽
CN215606031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一次性鼻咽通气止血管
CN219814938U (zh) 一种口咽通气管
CN215459297U (zh) 耳后穿孔置入式中耳留置管
CN213075783U (zh) 一种用于鼻中隔止血引流器结构
CN218739782U (zh) 一种带有吸痰和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口咽通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