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5113U -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5113U
CN219515113U CN202320988363.5U CN202320988363U CN219515113U CN 219515113 U CN219515113 U CN 219515113U CN 202320988363 U CN202320988363 U CN 202320988363U CN 219515113 U CN219515113 U CN 219515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bullfrog
frame
funnel
vib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83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新红
王君
余智明
刘泽宇
许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3209883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5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5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5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蛙宰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包括漏斗和斜槽,漏斗与斜槽相连通,漏斗内设置有若干个槽杆,若干槽杆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结构,网格结构用于对投入漏斗中的若干牛蛙进行分流,且斜槽上设置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用于驱动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且斜槽上设置有出料端,在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时,斜槽引导牛蛙朝出料端运动。在本申请中,本申请的振动槽能够防止牛蛙在网格结构上的堆积,从而实现了牛蛙的分流,使牛蛙更分散地落入斜槽中,并且还降低牛蛙的堵塞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蛙宰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背景技术
牛蛙属于集食用、药用和皮用于一身的大型经济蛙类,其有着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牛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爱,同时蛙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健康食品,蛙肉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滋补解毒的功效,牛蛙的内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水解生成复合胺基酸,其中精胺酸、离氨酸含量较高,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和滋补品,蛙皮是制作外科手术线、乐器线的优良原料。
牛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以牛蛙为主的美食多种多样,如小炒牛蛙、水煮牛蛙、酱爆牛蛙等,在食用牛蛙前,通常需要对牛蛙进行宰杀,传统的手工宰杀方式是:将牛蛙固定后使用刀具对牛蛙进行去头操作,接着将牛蛙的腹部划开,并将其内脏掏出,再用水冲洗牛蛙体内的残渣,接着剥离牛蛙的外皮,以此完成牛蛙的宰杀操作;宰杀牛蛙是一项高频重复的工作,容易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从而降低了宰杀牛蛙的效率,同时牛蛙的宰杀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宰杀牛蛙的效率,同时保证宰杀牛蛙的质量,通常需要借助机械设备以完成对牛蛙的宰杀。
针对这一情形,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牛蛙自动宰杀加工设备,如申请号为CN202111480762.2的中国专利,该牛蛙自动宰杀加工设备包括送料机构、摆正定位装置、夹切机构、解剖掏挖装置、皮肉分离装置和加工平台,通过此加工设备,可以实现牛蛙自动宰杀。
然而,虽然该牛蛙自动宰杀加工设备有如上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其送料机构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在于:
牛蛙从入口到达送料机构位置,需要靠牛蛙自身重力作用滑到送料机构入口处,大量牛蛙从入口倒入,牛蛙相互之间存在挤压,存在牛蛙堵塞的风险,导致该牛蛙自动宰杀加工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基于上述不足,目前亟需设计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以便对牛蛙进行分流,以降低牛蛙的堵塞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牛蛙自动宰杀加工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以便对牛蛙进行分流,以降低牛蛙的堵塞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包括漏斗和斜槽,所述漏斗与所述斜槽相连通,所述漏斗内设置有若干个槽杆,若干所述槽杆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用于对投入所述漏斗中的若干牛蛙进行分流,且所述斜槽上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且所述斜槽上设置有出料端,在所述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时,所述斜槽引导牛蛙朝所述出料端运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漏斗包括第一通框和第二通框,所述第一通框呈敞开状结构,所述第二通框呈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通框与所述第二通框相连通,在向所述漏斗投放牛蛙时,牛蛙依次经所述第一通框和第二通框落入所述漏斗内。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框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拼接成所述第二通框,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互为相对面;
所述槽杆包括横向槽杆和纵向槽杆,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与所述横向槽杆相配合,使所述横向槽杆搭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
且单个所述纵向槽杆与多个所述横向槽杆相连。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槽杆的两端部螺纹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进行挤压,以使所述横向槽杆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固定;
且所述横向槽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配合孔,所述纵向槽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孔,任意所述第一配合孔能与任意所述第二配合孔相配合,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通过连接件相连。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所述第一配合孔为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二配合孔为通孔结构,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配合孔后与所述第一配合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槽包括斜槽底板,所述斜槽底板相对水平面呈倾斜状,所述斜槽底板用于盛接所述漏斗下落的牛蛙,且所述出料端位于所述斜槽底板的水平最低处。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斜槽底板上的中部区域,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机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面为斜面,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面的倾斜程度与所述斜槽底板的倾斜程度适配,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斜槽底板上,所述振动机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所述振动机经振动后带动所述连接块和斜槽振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槽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为竖向,且所述滑槽内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滑轨用于固定在机架上,在所述振动装置带动所述斜槽振动时,所述斜槽和滑轨用于限定所述斜槽的振动方向,使所述斜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振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槽上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于使所述漏斗和斜槽形成单出入口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漏斗和斜槽,并且在漏斗内设置有若干个槽杆,若干槽杆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结构,同时设置振动装置,使得振动装置驱动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如此,在将若干牛蛙投放至漏斗后,网格结构能对倒入的牛蛙进行分流,在牛蛙落至网格结构上时,部分牛蛙直接通过网格结构并落入斜槽,还有部分牛蛙位于网格结构上,使得网格结构托住牛蛙,此时在网格结构的自身振动下,被网格结构所托住的牛蛙随网格结构一同振动,使得被振动的牛蛙能相对网格结构发生位移,从而使得牛蛙在调整自身位置后通过网格结构并落入斜槽中,能够防止牛蛙在网格结构上的堆积,从而实现了牛蛙的分流,使牛蛙更分散地落入斜槽中,并且还降低牛蛙的堵塞风险;
2. 通过将第一通框设置成敞开状结构,其敞开状结构扩大了入口面积,有利于单次投入更大量的牛蛙,能够防止牛蛙投放过程中牛蛙的撒出,同时第二通框呈矩形框架结构,能够便于第二通框与槽杆间的配合;
3. 通过使横向槽杆搭在两个第一侧板上,在竖向方向上,能够对横向槽杆的移动进行限定,能够防止横向槽杆沿竖向运动,从而提高了横向槽杆设置在第一侧板上时的稳固性,并且使单个纵向横杆与多个横向槽杆相连,以便使多个纵向槽杆和多个横向槽杆形成一体式结构,能够提高所形成的网格结构的稳固性;
4. 进一步的,使连接件穿过第二配合孔后于第一配合孔螺纹连接,如此,当需要调节网格结构上的流通空间的大小时,只需要拧下螺钉,让纵向槽杆上的第二配合孔重新适配横向槽杆上的第一配合孔,再拧紧螺钉,所形成的网格结构即可被固定,从而提高了分流的灵活性;
5. 斜槽底板相对水平面呈倾斜状,当牛蛙从漏斗落入斜槽后,在牛蛙自身重力作用下,倾斜状的斜槽底板使牛蛙受到平行于斜槽底板向下的作用力,牛蛙会沿斜槽底板向下运动,直至到达出料端,从而便于牛蛙在斜槽内的运输;
6. 斜槽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为竖向,滑槽内连接有滑轨,滑轨能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滑轨固定在机架上,在振动装置的作用下,滑槽沿滑轨做竖向方向的振动,使得斜槽及网格结构沿竖向方向振动,使得被网格结构所托住的牛蛙在受振时更易于沿竖向运动,使得被网格结构托住的牛蛙受振后被抬起以及下落,更易于改变牛蛙与网格结构的相对位置,从而更便于经振动后的牛蛙穿过网格结构下落至斜槽中,从而进一步降低牛蛙堵塞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的装配轴侧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的装配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的局部装配爆炸放大图;
图中标示:1-漏斗,2-斜槽,3-槽杆,4-振动装置,7-机架,8-盖板,11-第一通框,12-第二通框,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11-通槽,21-斜槽底板,211-出料端,22-滑槽,23-滑轨,31-横向槽杆,32-纵向槽杆,311-第一配合孔,321-第二配合孔,33-挡块,34-连接件,41-连接块,42-振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参见图2-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包括漏斗1和斜槽2,所述漏斗1与所述斜槽2相连通,所述漏斗1内设置有若干个槽杆3,若干所述槽杆3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用于对投入所述漏斗1中的若干牛蛙进行分流,且所述斜槽2上设置有振动装置4,所述振动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斜槽2和网格结构振动,且所述斜槽2上设置有出料端211,在所述斜槽2和网格结构振动时,所述斜槽2引导牛蛙朝所述出料端211运动。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漏斗1和斜槽2,并且在漏斗1内设置有若干个槽杆3,若干槽杆3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结构,同时设置振动装置4,使得振动装置4驱动斜槽2和网格结构振动,如此,在将若干牛蛙投放至漏斗1后,网格结构能对倒入的牛蛙进行分流,在牛蛙落至网格结构上时,部分牛蛙直接通过网格结构并落入斜槽2,还有部分牛蛙位于网格结构上,使得网格结构托住牛蛙,此时在网格结构的自身振动下,被网格结构所托住的牛蛙随网格结构一同振动,使得被振动的牛蛙能相对网格结构发生位移,从而使得牛蛙在调整自身位置后通过网格结构并落入斜槽2中,能够防止牛蛙在网格结构上的堆积,从而实现了牛蛙的分流,使牛蛙更分散地落入斜槽2中,并且还降低牛蛙的堵塞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漏斗1包括第一通框11和第二通框12,所述第一通框11呈敞开状结构,所述第二通框12呈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通框11与所述第二通框12相连通,在向所述漏斗1投放牛蛙时,牛蛙依次经所述第一通框11和第二通框12落入所述漏斗1内。
通过将第一通框11设置成敞开状结构,其敞开状结构扩大了入口面积,有利于单次投入更大量的牛蛙,能够防止牛蛙投放过程中牛蛙的撒出,同时第二通框12呈矩形框架结构,能够便于第二通框12与槽杆3间的配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框12包括两个第一侧板121和两个第二侧板122,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1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122拼接成所述第二通框12,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1互为相对面;
所述槽杆3包括横向槽杆31和纵向槽杆32,所述第一侧板121上设置有通槽1211,所述通槽1211用于与所述横向槽杆31相配合,使所述横向槽杆31搭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1上;
且单个所述纵向槽杆32与多个所述横向槽杆31相连。
通过使横向槽杆31搭在两个第一侧板121上,在竖向方向上,能够对横向槽杆31的移动进行限定,能够防止横向槽杆31沿竖向运动,从而提高了横向槽杆31设置在第一侧板121上时的稳固性,并且使单个纵向横杆32与多个横向槽杆31相连,以便使多个纵向槽杆32和多个横向槽杆31形成一体式结构,能够提高所形成的网格结构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槽杆31的两端部螺纹连接有挡块33,所述挡块33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1进行挤压,以使所述横向槽杆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121固定;
且所述横向槽杆3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配合孔311,所述纵向槽杆32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孔321,任意所述第一配合孔311能与任意所述第二配合孔321相配合,且所述第一配合孔311和第二配合孔321通过连接件34相连。
若干横向槽杆31上的第一配合孔311与若干纵向槽杆32上的第二配合孔321通过连接件34相连,形成稳定的网格,且若干横向槽杆31通过挡块33固定在第一侧板121上,如此,在第二通框12上形成稳定的网格,在牛蛙通过第二通框12时,网格不会变形,保证了牛蛙的分流。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34为螺钉,所述第一配合孔311为与所述连接件34相配合的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二配合孔321为通孔结构,所述连接件34穿过所述第二配合孔321后与所述第一配合孔311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使连接件34穿过第二配合孔321后于第一配合孔311螺纹连接,如此,当需要调节网格结构上的流通空间的大小时,只需要拧下螺钉,让纵向槽杆32上的第二配合孔321重新适配横向槽杆31上的第一配合孔311,再拧紧螺钉,所形成的网格结构即可被固定,从而提高了分流的灵活性。
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斜槽2包括斜槽底板21,所述斜槽底板21相对水平面呈倾斜状,所述斜槽底板21用于盛接所述漏斗1下落的牛蛙,且所述出料端211位于所述斜槽底板21的水平最低处。
斜槽底板21相对水平面呈倾斜状,当牛蛙从漏斗1落入斜槽2后,在牛蛙自身重力作用下,倾斜状的斜槽底板21使牛蛙受到平行于斜槽底板21向下的作用力,牛蛙会沿斜槽底板21向下运动,直至到达出料端211,从而便于牛蛙在斜槽2内的运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装置4位于所述斜槽底板21上的中部区域,所述振动装置4包括振动机42和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的顶面为斜面,且所述连接块41的顶面的倾斜程度与所述斜槽底板21的倾斜程度适配,所述连接块41固定在所述斜槽底板21上,所述振动机42与所述连接块41相连,所述振动机42经振动后带动所述连接块41和斜槽2振动。
连接块41的设置使振动机42对斜槽2的作用力在竖直方向,在振动机42提供的振动作用下,斜槽2做竖直方向的振动,在斜槽2竖直方向的振动及牛蛙自身重力作用下,牛蛙受到平行于斜槽底板21向下的作用力,牛蛙会沿斜槽底板21向下运动,直至到达出料端211,实现牛蛙的分流前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斜槽2上设置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长度方向为竖向,且所述滑槽22内连接有滑轨23,所述滑轨23能沿所述滑槽22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滑轨23用于固定在机架7上,在所述振动装置4带动所述斜槽2振动时,所述斜槽2和滑轨23用于限定所述斜槽2的振动方向,使所述斜槽2沿所述滑槽22的长度方向往复振动。
斜槽2上设置有滑槽22,滑槽22的长度方向为竖向,滑槽22内连接有滑轨23,滑轨23能沿滑槽22的长度方向滑动,滑轨23固定在机架7上,在振动装置4的作用下,滑槽22沿滑轨23做竖向方向的振动,使得斜槽2及网格结构沿竖向方向振动,使得被网格结构所托住的牛蛙在受振时更易于沿竖向运动,使得被网格结构托住的牛蛙受振后被抬起以及下落,更易于改变牛蛙与网格结构的相对位置,从而更便于经振动后的牛蛙穿过网格结构下落至斜槽2中,从而进一步降低牛蛙堵塞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斜槽2上还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用于使所述漏斗1和斜槽2形成单出入口结构。
盖板8的设置使得牛蛙从漏斗1进入至斜槽2后,再从出料端211流出,以此使漏斗1和斜槽2形成单出入口结构,便于限制牛蛙在申请的振动槽内的运动路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和斜槽,所述漏斗与所述斜槽相连通,所述漏斗内设置有若干个槽杆,若干所述槽杆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用于对投入所述漏斗中的若干牛蛙进行分流,且所述斜槽上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且所述斜槽上设置有出料端,在所述斜槽和网格结构振动时,所述斜槽引导牛蛙朝所述出料端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包括第一通框和第二通框,所述第一通框呈敞开状结构,所述第二通框呈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通框与所述第二通框相连通,在向所述漏斗投放牛蛙时,牛蛙依次经所述第一通框和第二通框落入所述漏斗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框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拼接成所述第二通框,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互为相对面;
所述槽杆包括横向槽杆和纵向槽杆,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与所述横向槽杆相配合,使所述横向槽杆搭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
且单个所述纵向槽杆与多个所述横向槽杆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杆的两端部螺纹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对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进行挤压,以使所述横向槽杆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固定;
且所述横向槽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配合孔,所述纵向槽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孔,任意所述第一配合孔能与任意所述第二配合孔相配合,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通过连接件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所述第一配合孔为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二配合孔为通孔结构,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配合孔后与所述第一配合孔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包括斜槽底板,所述斜槽底板相对水平面呈倾斜状,所述斜槽底板用于盛接所述漏斗下落的牛蛙,且所述出料端位于所述斜槽底板的水平最低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斜槽底板上的中部区域,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机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面为斜面,且所述连接块的顶面的倾斜程度与所述斜槽底板的倾斜程度适配,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斜槽底板上,所述振动机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所述振动机经振动后带动所述连接块和斜槽振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为竖向,且所述滑槽内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滑轨用于固定在机架上,在所述振动装置带动所述斜槽振动时,所述斜槽和滑轨用于限定所述斜槽的振动方向,使所述斜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振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上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于使所述漏斗和斜槽形成单出入口结构。
CN202320988363.5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Active CN219515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363.5U CN21951511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363.5U CN21951511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5113U true CN21951511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8363.5U Active CN21951511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5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7973U (zh) 一种去除鱼头的鱼前处理装置
CN106615017B (zh) 剥虾切割装置及剥虾机
CN106417555A (zh) 剥虾机及虾仁加工系统
US4016625A (en) Apparatus for sizing and deheading shrimp
AU2013313382A1 (en) Fruit chunking and spear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S6143954A (ja) 屠殺された食用飼鳥類の死体部分から足を分離する装置
CN109605437B (zh) 一种豆腐干表面切割机
CN206365428U (zh) 剥虾机及虾仁加工系统
CN219515113U (zh) 一种牛蛙分流用振动槽
CN107373699A (zh) 一种猕猴桃蜜饯加工设备
CN108858324B (zh) 一种多功能蔬菜加工切断设备
CN109769905A (zh) 一种切片机
US73645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trolled portions of meat products
CN208729964U (zh) 一种红烧肉罐头切割机
CN205040551U (zh) 一种采用“井”字形纵横排刀的全自动切鱼机
CN108741170A (zh) 一种蔬菜加工用去根及切段设备
CN109227695A (zh) 一种鲜肉切片机
CN209594633U (zh) 一种斜切鱼片装置
CN219500319U (zh) 一种全自动鲈鱼加工装置
CN105537134A (zh) 一种用平动曲柄摇杆两种机构实现自动接蛋搬运的装置
CN208258897U (zh) 一种处理鳗鱼的设备
CN210011034U (zh) 一种玉米切段机
CN110637867A (zh) 一种禽类加工用高效去头装置
CN206426160U (zh) 鲜肉切片机
CN110179072A (zh) 一种小龙虾调理食品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