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3913U -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3913U
CN219513913U CN202223594216.4U CN202223594216U CN219513913U CN 219513913 U CN219513913 U CN 219513913U CN 202223594216 U CN202223594216 U CN 202223594216U CN 219513913 U CN219513913 U CN 219513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ing plate
box body
plate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42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纪归
李永红
威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42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3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3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3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散热器,所述箱体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能够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散热器的气流进口端,并自所述散热器的气流出口端流出;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一引风板组件引导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自所述气流出口端进入并自所述气流进口端流出。通过在箱体中插入第一引风板组件,从而使内部的风道发生改变,进入的气流可沿与散热模式下相反的方向进入散热器,以便吹扫堆积、堵塞在散热器的内部散热风道中的灰尘等异物。清理完毕后需要进行散热时,又可以将第一引风板组件取出,恢复到散热模式下的风道。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散热器应用广泛,散热器包括风冷散热器,风冷散热器设置有散热风道,供气流通过。当散热器安装在多沙、异物多及杨絮多的环境下,外部异物会通过进风口进入到散热器内部的散热风道中,在散热风道中堆积,进而堵塞散热风道,最终影响整机散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散热器,所述箱体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能够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散热器的气流进口端,并自所述散热器的气流出口端流出;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一引风板组件引导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自所述气流出口端进入并自所述气流进口端流出。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所述第一引风板封住所述气流进口端和所述进气口的通路,所述第二引风板封住所述气流出口端和所述出风口的通路,且所述第一引风板和所述气流进口端、所述第二引风板和所述气流出口端均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引风板、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所述箱体、所述第二引风板形成气流通道。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侧设有散热器挡风板,所述第一引风板、所述散热器挡风板、所述箱体、所述第二引风板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开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一开口,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还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引风板自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引风板自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二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三引风板、第四引风板,所述第三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气流进口端,所述第四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气流出口端和所述出风口;
且,所述第三引风板自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四引风板自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壁板设有第三导轨、第四导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所述第一引风板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五导轨滑动,所述第二引风板沿所述第六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滑动;所述第三引风板沿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四引风板沿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滑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引风板、所述第三引风板、所述第四引风板的端部均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并与能够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端板设有把手。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二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三引风板、第四引风板,所述第三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气流进口端,所述第四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气流出口端和所述出风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电设备,包括发电机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本申请通过在箱体中插入第一引风板组件,从而使内部的风道发生改变,进入的气流可沿与散热模式下相反的方向进入散热器,以便吹扫堆积、堵塞在散热器的内部散热风道中的灰尘等异物。清理完毕后需要进行散热时,又可以将第一引风板组件取出,恢复到散热模式下的风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引风板组件的第三引风板、第四引风板从箱体中抽出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三引风板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四引风板的视图;
图6为图2中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箱体内的第二引风板组件抽出后装入第一引风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B-B向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第一引风板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第二引风板的示意图。
图1-11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风口;2-出风口;3-后盖板;3a-第一开口;3b-第二开口;31-壁板;32-侧壁;4-底座;5-前壳体;51-壁板;6-电抗器;7-第四引风板;71-把手;72-端板;8-散热器挡风板;9-散热器;9A-气流进口端;9B-气流出口端;10-第三引风板;101-把手;102-端板;11-风机;12-第二引风板;121-把手;122-端板;13-第一引风板;131-第一翻边;132-第二翻边;133-第三翻边;13a-端口;14-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第三导轨;17-第四导轨;18-第五导轨;19-第六导轨;20-底座板;21-导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该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中的散热器9,此散热装置具体为发电设备的散热装置,箱体中还设置有发电机(图中未示出),图2中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前腔和后腔,其中后腔为箱体的背部,用于容置散热器9、电抗器6、风机11等,前腔中可以容置发电机,箱体与后腔对应的后壳体部分具体为后盖板3,后盖板3为前侧开口的壳体状,卡盖在前腔的前壳体5上,即箱体包括后盖板3和前壳体5,箱体也可以是一个箱体由隔板分隔为两部分,本实施例对箱体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制。图2中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底座4,底座4用于支撑箱体或者安装箱体到需要的设备上,在实际使用时,底座4可以位于最下方,即将图2中箱体顺时针转动90°放置,当然,本实施例对箱体设置的具体方位不做具体限定。此外,图2中,散热器9安装在前壳体5的壁板51上,与后盖板3的壁板31具有间距,前壳体5的壁板51、后盖板3的壁板31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如图1所示,箱体的左、右两端设置进风口1和出风口2,气流能够经进风口1进入并沿第一方向流经散热器9后自出风口2流出,可以在箱体的两端设置网壳,以作为进风口1、出风口2。散热器9的内部具有供气流流过的内部散热风道,则散热器9的两端分别是气流进口端9A和气流出口端9B,图1中散热器9的内部散热风道是直线型流道,第一方向是气流进口端9A指向气流出口端9B的直线方向,但本实施例所限定的第一方向并非必须是直线型,只要求在正常的散热模式下,由气流进口端9A指向气流出口端9B的方向,气流进口端9A和气流出口端9B是根据正常散热模式下的流向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箱体内设有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引风板组件,第一引风板组件引导进风口1进入的气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经散热器9,即从气流出口端9B进入,从气流进口端9A流出。此时,第一引风板组件引导气流反向流过散热器9,该模式为散热装置的清理模式。
该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还包括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引风板组件,第二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三引风板10和第四引风板7,第一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一引风板13和第二引风板12。处于散热模式,箱体内安装第二引风板组件,在清理模式,可以更换拆除第二引风板组件,装入第一引风板组件。
具体地,结合图3-5理解,图3为图1中第二引风板组件的第三引风板10、第四引风板7从箱体中抽出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三引风板10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第四引风板7的视图。
在正常工作的散热模式下,第二引风板组件设置在箱体内。如图2所示,第三引风板10和箱体配合形成第一风道,具体是和箱体的后盖板3的壁板31、前壳体5的壁板51形成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和进风口1连通,进风口1具体设置在后盖板3的右侧壁,进风口1和散热器9之间设置有风机11,第三引风板10的一侧与后盖板3的壁板31连接,第三引风板10的另一侧和散热器9的第一侧连接,散热器9的第一侧为散热器9的后侧,散热器9的第二侧为散热器9的前侧。这样,第三引风板10阻止气流从散热器9和后盖板3之间的间隙流出,进风口1的气流进入后只能经第一风道流向散热器9的气流进口端9A。
而第四引风板7和箱体配合形成第二风道,具体是和箱体的后盖板3的壁板31、前壳体5的壁板51形成第二风道,第二风道连通散热器9的气流出口端9B和出风口2,进风口1具体设置在后盖板3的左侧的侧壁,出风口2和散热器9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电抗器6,第四引风板7的一侧与后盖板3的壁板31连接,第四引风板7的另一侧和散热器9的第一侧连接,这样,第四引风板7可阻止从气流出口端9B流出的气流从散热器9和后盖板3之间的间隙回流,气流出口端9B流出的气流直接沿第二风道从出风口2流出。
请继续结合图6理解,图6为图2中散热器9的示意图。
散热器9朝向后盖板3的第一侧设置有散热器挡风板8,散热器9背离后盖板3的第二侧设置有底座板20,散热器9可以通过底座板20固定到前壳体5的壁板51。散热器挡风板8和散热器9的第一侧之间设有导轨板21,导轨板21靠近散热器9的气流进口端9A的一侧向后、向左以及向后弯折形成第一导轨14,即第一导轨14为Z形,导轨板21靠近气流出口端9B的一侧向后、向右以及向后完成形成第二导轨15,即第二导轨15为Z形。再看图2,后盖板3的壁板31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导轨16和第四导轨17,第三导轨16和第四导轨17也是Z形,这里的Z形是导轨的横截面形状。
再看图2、4、5,第三引风板10的一侧边搭接在第一导轨14上,另一侧边搭接在第三导轨16上,第四引风板7的一侧边搭接在第四导轨17上,另一侧边搭接在第二导轨15上,后盖板3的侧壁32开设有第一开口3a和第二开口3b,第三引风板10和第四引风板7可以沿第一导轨14、第二导轨15、第三导轨16、第四导轨17的延伸方向,分别从第一开口3a、第二开口3b滑入箱体内,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如图3所示,第三引风板10和第四引风板7可以抽拉式地安装到箱体中,装入或者抽出的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这种安装方式较为简便,易于拆装,但应知,第三引风板10和第四引风板7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到箱体内,比如,后盖板3设置相应的卡接结构,第三引风板10和第四引风板7插入后可以与卡接结构卡接配合,下述的第一引风板组件同理。
请继续参考图7-11理解,图7为图1中箱体内的第二引风板组件抽出后装入第一引风板组件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主视图;图9为图7的剖视图;图10为图7中第一引风板13的示意图;图11为图7中第二引风板12的示意图。
在清扫模式下,第一引风板组件从箱体中移出,装入第二引风板组件。
如图7所示,与上述第二引风板组件的装卸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引风板组件的第一引风板13和第二引风板12也是抽拉式安装到箱体。具体地,第一引风板13从第一开口3a装入或抽出,第二引风板12从第二开口3b装入或抽出。其中,第一引风板13的部分位于散热器9的气流进口端9A,以遮挡气流进口端9A,但与气流进口端9A具有一定间距,其目的是封住气流进口端9A和进气口1的通路;第二引风板12封住散热器9的气流出口端9B和出风口2的通路,且第二引风板12和气流出口端9B具有间距;第一引风板13、散热器9的第一侧、箱体、第二引风板12形成气流通道。
如图9所示,第一引风板13的一侧与第一导轨14的最上侧的侧板贴合,可沿第一导轨14滑动,第一引风板13贴合在第一导轨14最上侧的侧板的左侧,即与第一导轨14配合的部位不同于第三引风板10和第一导轨14配合的部位,这里第一引风板13与第一导轨14的配合方式更利于封住气流进口端9A和进气口1。结合图6理解,底座板20的左右两侧伸出散热器9,伸出的部分形成第五导轨18和第六导轨19,第一引风板13的另一侧支撑在底座板20的第五导轨18上。第二引风板12的一侧搭接在第四导轨17上,与第四引风板7和第四导轨17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引风板12的另一侧搭接在底座板20的第六导轨19上。
此时,气流仅能从第一引风板13、散热器挡风板8和后盖板3的壁板31之间的通道流动,向出风口2一侧流动过程中,会受到第二引风板12的阻挡,从而只能流向第二引风板12和散热器9的气流出口端9B之间的空间,并进而进入散热器9内,沿与散热模式下相反的第二方向在散热器9中流动,并最终流向第一引风板13,但由于第一引风板13的遮挡,不会回流至风机11和第一引风板13之间,可以在箱体上开设连通到第一引风板13和散热器9之间空间的通路,以将气流引出箱体。具体地,该气流可以直接从第一引风板13装入的第一开口3a流出,如图8、10所示,第一开口3a对应着第一引风板13的端口13a,气流从端口13a和第一开口3a流出,这样,气流清扫过程中带出的灰尘等异物可以排向箱体外部,达到较好的清理目的,当然,设置另外的通路以连通到外部也可以,此处利用拆装的第一开口3a作为通气口,结构更为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一引风板13大致为L形,且设置第一翻边131、第二翻边132、第三翻边133,第一翻边131沿第一导轨14滑动,第二翻边132沿第五导轨18滑动,第三翻边133可以卡在后盖板3在第一开口3a位置的侧壁32上,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翻边132朝向散热器9延伸,当从散热器9的气流进气端9A吹出的灰尘等异物时,异物可以堆积在第二翻边132的位置,方便异物吹出,而且,即便异物未被吹出,将第一引风板13取出时,也可以清理堆积的异物。第一引风板13还可以设置端板132和把手131,与第二引风板13的设置作用相同,以便于推入或者向外抽拉第一引风板13。
第二引风板12大致为Z形,包括大致平行并错开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以及连接二者的竖部,第一板部搭接在第四导轨17,第二板部搭支撑在第六导轨19上,竖部用于封挡气流,第二引风板12的端部设有端板122,端板122可以卡在后盖板3位于第二开口3b位置的侧壁32上,以起到限位的作用,还可以封住第二开口3b,以确保气流从散热器9的气流出口端9B进入散热器9内。端板122还可以设置连接孔,以便和后盖板3的侧壁32通过插入连接孔的连接件连接固定,使得工作过程中结构更为稳定,连接件可以是连接螺钉、插销等,端板122上可以设置把手121,以便于推入或者向外抽拉第二引风板12。同理,上述的第三引风板10也设置端板102和把手101,第四引风板7设置端板72和把手71,端板102、端板72也都设有连接孔。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中插入第一引风板组件,从而使内部的风道发生改变,进入的气流可沿与散热模式下相反的方向进入散热器9,以便吹扫堵塞在散热器9的内部散热风道中的灰尘等异物。清理完毕后需要进行散热时,又可以将第一引风板组件取出,恢复到散热模式下的风道。
基于此可知,上述的第一引风板组件、第二引风板组件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种具体示例,显然不限于此。比如,第一引风板组件和第二引风板组件可以包括更多的引风板,或者是只设置一个引风板,只要箱体的相应壁面、散热器9或者箱体内部的其他结构能够配合形成所需方向的风道即可,实际上,箱体内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引风板组件,箱体内部本身形成所需的散热风道,在散热模式下使用,插入第一引风板组件后,封堵部分散热发风道,迫使气流沿清扫的风道路径流动即可。
另外,该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是以设置在发电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
显然,散热装置不限于应用在发电设备中,凡是需要进行散热的设备都可以按照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进行设置。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散热器,所述箱体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能够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散热器的气流进口端,并自所述散热器的气流出口端流出;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一引风板组件引导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自所述气流出口端进入并自所述气流进口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所述第一引风板封住所述气流进口端和所述进风口的通路,所述第二引风板封住所述气流出口端和所述出风口的通路,且所述第一引风板和所述气流进口端、所述第二引风板和所述气流出口端均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引风板、所述散热器、所述箱体、所述第二引风板形成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有散热器挡风板,所述第一引风板、所述散热器挡风板、所述箱体、所述第二引风板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开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一开口,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引风板自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引风板自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风板包括端板,所述端板封住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引风板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后,所述第一开口仍连通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二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三引风板、第四引风板,所述第三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气流进口端,所述第四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气流出口端和所述出风口;
且,所述第三引风板自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四引风板自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箱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壁板设有第三导轨、第四导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所述第一引风板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五导轨滑动,所述第二引风板沿所述第六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滑动;所述第三引风板沿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四引风板沿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风板、所述第三引风板、所述第四引风板的端部均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并与能够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端板设有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引风板组件,所述第二引风板组件包括第三引风板、第四引风板,所述第三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气流进口端,所述第四引风板和所述箱体配合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气流出口端和所述出风口。
11.一种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以及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CN202223594216.4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Active CN219513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4216.4U CN21951391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4216.4U CN21951391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3913U true CN219513913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9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4216.4U Active CN21951391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3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83738B2 (ja) 制御盤
US6921328B1 (en) Cooling device for electric equipment
CN210983288U (zh) 一种低噪音式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1951391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发电设备
WO202116625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7216344U (zh) 具有散热导风板的储能变流器
CN220123286U (zh) 一种服务器机柜
CN216118658U (zh) 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服务器
CN220606423U (zh) 一种机壳及具有其的辅助逆变器
CN113068369A (zh) 导风组件、导风装置及机柜
CN217037770U (zh) 舰载机柜下进上出风扇风道
CN220985213U (zh) 一种固定架和电力机柜
CN219457781U (zh) 散热风道及箱体、电池包、用电设备
CN209964494U (zh) 一种屏蔽型放大器插箱
CN218848686U (zh) 一种服务器
CN213847414U (zh) 一种机箱及插卡设备
CN21660063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CN218451059U (zh) 一种散热电子机箱
CN216876261U (zh) 降噪组件及吸力装置
CN214223451U (zh) 一种泳池热泵机
CN212208128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导风罩结构
CN218473656U (zh) 用于盾构隧道掘进机上变频装置的风道结构
CN213694674U (zh) 可自由变换的模块化电源和电子负载的风道结构
CN214757501U (zh) 一种用于电控柜的通风机构
CN215579967U (zh) 新型降温机构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Jigui

Inventor after: Li Yongh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Weifeng

Inventor before: Feng Jigui

Inventor before: Li Yonghong

Inventor before: Wei 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