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9699U -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09699U CN219509699U CN202320351976.8U CN202320351976U CN219509699U CN 219509699 U CN219509699 U CN 219509699U CN 202320351976 U CN202320351976 U CN 202320351976U CN 219509699 U CN219509699 U CN 219509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heating
- catalytic reduction
- urea mixing
- urea
- mix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单元、尿素混合结构、催化还原单元依次排布,V型卡箍连接电加热单元和尿素混合结构,V型卡箍连接尿素混合结构和催化还原单元;数个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分别分布在尿素混合结构的前端位置以及催化还原单元的后端位置,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上安装温度氮氧传感器;催化还原单元结构为蜂窝陶瓷结构,并且涂覆催化剂层。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单元,提高排气温度;从而使得发动机冷启动时后处理也可以进行工作,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排气污染物;装置中的尿素混合结构将尾气和尿素水解后氨气混合的更加均匀;有利于两者充分反应;同时对尿素进行破碎,降低尿素结晶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发动机尾气排放净化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自2021年7月1日起,重型柴油发动机国六排放法规计划已经全面实施。但是随着机动车市场的日益扩大以及国家“碳中和”政策要求,出台更加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法规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需要新的进步的技术方案以进一步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含量 。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目的在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的降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含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电加热单元、尿素混合结构、催化还原单元依次排布, V型卡箍连接电加热单元和尿素混合结构,V型卡箍连接尿素混合结构和催化还原单元;数个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分别分布在尿素混合结构的前端位置以及催化还原单元的后端位置,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上安装温度氮氧传感器;催化还原单元结构为蜂窝陶瓷结构,并且涂覆催化剂层。
进一步,电加热单元伸出两个电极,内部布置加热丝。
进一步,尿素混合结构由Z型板和旋流混合管组成。
进一步,电加热单元、尿素混合结构、催化还原单元均为双层保温结构。
进一步,尿素混合结构内部具有扰流结构。
进一步,尿素混合结构前后两端的V型卡箍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尿素混合结构前布置有温度和氮氧传感器底座。
进一步,催化还原单元结构为蜂窝陶瓷结构,并且涂覆催化剂层,使得尾气和氨气的混合气反应的更加迅速。
有益效果
1、通过电加热单元对尾气进行加热,提高排气温度;从而使得发动机冷启动时后处理也可以进行工作,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排气污染物;
2、V型卡箍连接使尿素混合结构是可拆卸更换结构的,可以方便清理和更换;
3、温度及氮氧传感器底座分布在尿素混合结构的前端位置以及催化还原单元(SCR)的后端位置,温度氮氧传感器可以时时探测排气温度及NOX含量,反馈给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电加热单元;2:尿素混合结构;3:催化还原单元;4:温度及氮氧传感器底座;5 :V型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技术方案,电加热单元1、尿素混合结构2、催化还原单元(SCR)3依次排布,通过V型卡箍5连接到一起,也即V型卡箍5连接电加热单元1和尿素混合结构2,V型卡箍5连接尿素混合结构2和催化还原单元(SCR)3。V型卡箍5均为可拆卸结构的V型卡箍。
电加热单元1位于尿素混合结构2前端,并且伸出两个电极,内部布置加热丝。尿素混合结构由Z型板和旋流混合管组成。电加热单元1、尿素混合结构2、催化还原单元(SCR)3均为双层保温结构。
催化还原单元(SCR)3结构为蜂窝陶瓷结构,并且涂覆催化剂层。
数个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6分别分布在尿素混合结构2的前端位置以及催化还原单元(SCR)3的后端位置,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6上安装温度氮氧传感器。
在使用时:
整个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可以作为整体件和发动机耦合到一起;减少整车布置空间。
在处理尾气时,气流首先依次经过电加热单元1、尿素混合结构2、催化还原单元(SCR)3。
发动机冷启动时,因排气温度较低,后处理催化还原单元无法起作用;通过本装置中的电加热单元1,可以提高尾气的温度,从而使得发动机冷启动时催化还原单元(SCR)3也可以进行工作,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排气污染物;同样经过电加热单元1对尾气的加热,可以加快尾气和尿素在催化还原单元(SCR)3的反应速度。
催化还原单元(SCR)3结构为蜂窝陶瓷结构,并且涂覆催化剂层,可以使得尾气和氨气的混合气反应的更加迅速。
装置中的尿素混合结构2内部具有扰流结构,可以将尾气和尿素水解后氨气混合的更加均匀,有利于两者充分反应;同时对尿素进行破碎,降低尿素结晶的风险;提高气流到催化还原单元(SCR)3的前端的均匀性。
数个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6分别分布在尿素混合结构2的前端位置以及催化还原单元(SCR)3的后端位置,其上安装的温度氮氧传感器可以监测前后温度及NOx值,反馈给发动机系统,对尿素喷射量及电加热功率值进行调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单元、尿素混合结构、催化还原单元依次排布,V型卡箍连接电加热单元和尿素混合结构,V型卡箍连接尿素混合结构和催化还原单元;数个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分别分布在尿素混合结构的前端位置以及催化还原单元的后端位置,温度氮氧传感器底座上安装温度氮氧传感器;催化还原单元结构为蜂窝陶瓷结构,并且涂覆催化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单元伸出两个电极,内部布置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尿素混合结构由Z型板和旋流混合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单元、尿素混合结构、催化还原单元均为双层保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尿素混合结构内部具有扰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尿素混合结构前后两端的V型卡箍为可拆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混合结构前布置有温度和氮氧传感器底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1976.8U CN219509699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1976.8U CN219509699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09699U true CN219509699U (zh) | 2023-08-11 |
Family
ID=8752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51976.8U Active CN219509699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09699U (zh) |
-
2023
- 2023-03-01 CN CN202320351976.8U patent/CN2195096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59826B2 (ja) | 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 |
US7818960B2 (en) | SCR cold start heating system for a diesel exhaust | |
EP234243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d star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3565035B2 (ja) | 燃焼排ガス用NOx還元システム | |
JP5508546B2 (ja) | 排気システムを有する圧縮点火エンジン | |
US2007028929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x Reduction | |
US20090293450A1 (en) | Cold-start control system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WO2010125659A1 (ja) |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 |
CN214660453U (zh) | 双催化剂尾气处理系统 | |
WO2011125089A1 (ja) |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 |
CN219509699U (zh) | 一种电加热排气后处理装置 | |
KR20210005503A (ko) | 배출 가스 후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4263517B (zh) | 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车辆 | |
CN215890140U (zh) | 一种满足重型车超低排放的后处理系统 | |
CN112943425B (zh) | 后处理电加热控制系统 | |
US6568174B2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warm-up emissions of a direct injec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20090308056A1 (en) | Procedure and device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exhaust gas | |
KR101836287B1 (ko) | 촉매 히팅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221568634U (zh) | 一种用于提升scr转换效率的电加热装置 | |
CN217233625U (zh) | 一种柴油机白烟净化装置 | |
CN114622970B (zh) | 一种pna耦合ehc的后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514421B (zh) | 一种基于电加热的超低NOx排放的柴油车双SCR装置 | |
JPH10141048A (ja) | ディーゼル機関の排ガス中のNOxの浄化方法及び装置 | |
JPH0354312A (ja) | 排気ガスの浄化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CN116906155A (zh) | 车用scr尾气热管理的电加热系统及电加热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