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9184U -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9184U
CN219509184U CN202320730994.7U CN202320730994U CN219509184U CN 219509184 U CN219509184 U CN 219509184U CN 202320730994 U CN202320730994 U CN 202320730994U CN 219509184 U CN219509184 U CN 219509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templates
wall
side walls
flat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09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多宣
刘宇昌
刘飞
梅闪
黄宇昊
胡宇飞
李勇
章跃
周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the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the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the Fifth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09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9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9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9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平窗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第二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与两个第二模板均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底面均相互连接。本申请具有改善现浇混凝土结构无法实现复杂线条施工情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窗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背景技术
高层住宅建筑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非结构使用的外墙装饰材料,出现大面积脱落等问题。
目前外立面线条的施工实现途径主要分为EPS、GRC、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但现浇混凝土结构通常存在对于复杂线条无法施工,仅能完成常规的矩形线条或采用定型化模板施工异形线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所述墙壁主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第二模板,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与两个第二模板均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模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相互匹配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两个第三模板的底面均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横截面均呈L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外立面线条进行施工时,由于外立面线条的结构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此时,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一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与开窗孔相对的两个内壁平齐。随后,工作人员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相互来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与墙壁主体相互连接。随后,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二模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模板对第二模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溢出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三模板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二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平齐,即可对第三模板的位置进行精确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工作人员只需使上模板与第三模板的上表面相互连接,并使下模板与第三模板的底面相互连接,即可使多个模具组成封闭的空腔。最后,工作人员只需向该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即可实现复杂线条的施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以及两个第二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开窗孔的内壁平齐,所述第一模板的底面与开窗孔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位置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侧壁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注入混凝土时模板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模板以及两个第二模板靠近开窗孔的侧壁上均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只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相互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或第二模板与墙壁主体相互连接,无需工作人员持续对第一模板施加使其保持稳定的作用力,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远离开窗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杂物与模具直接接触的概率,从而降低了模具上形成复杂线条的空腔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固定片远离开窗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护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保护壳时,工作人员只需使保护壳抵紧固定片,并使螺栓与第二连接孔相互连接,即可使保持壳保持稳定状态,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运输模型的过程中模型发生损坏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均为采用钢以及铝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钢模结合一次现浇异形构件相比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每立方可节约成本约为2325元,采用铝木模结合一次现浇异形构件相比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每立方可节约成本约为2075元,但是木模周转次数较低,故选择钢铝模经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外立面线条进行施工时,由于外立面线条的结构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此时,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一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与开窗孔相对的两个内壁平齐。随后,工作人员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相互来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与墙壁主体相互连接。随后,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二模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的上表面以及底面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模板对第二模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溢出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三模板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二模板相互远离的侧壁平齐,即可对第三模板的位置进行精确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工作人员只需使上模板与第三模板的上表面相互连接,并使下模板与第三模板的底面相互连接,即可使多个模具组成封闭的空腔。最后,工作人员只需向该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即可实现复杂线条的施工;
2、本申请中,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位置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本申请中,提高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上模板以及下模板的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注入混凝土时模板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板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孔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壁主体;11、开窗孔;2、第一模板;3、第二模板;4、第三模板;5、上模板;6、下模板;7、加强板;8、第一连接孔;81、固定片;9、第二连接孔;91、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下模板6、加强板7以及固定片81。墙壁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11,第一模板2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墙壁主体1的侧壁上,两个第一模板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开窗孔11的内壁平齐,且第一模板2的底面与开窗孔11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第二模板3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2的上表面以及底面,两个第二模板3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开窗孔11的内壁平齐。第三模板4设有两个并相互对称,两个第三模板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模板2相互远离的侧壁上,且第三模板4与两个第二模板3均相互连接。
上模板5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二模板3的上表面,上模板5与第二模板3相互匹配,且上模板5与两个第三模板4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下模板6设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二模板3的底面,下模板6与第二模板3相互匹配,下模板6与两个第三模板4的底面均相互连接,且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横截面均呈L形。
加强板7为板状结构,加强板7设有多个并等间距设置在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侧壁上。加强板7提高了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注入混凝土时模板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两个第一模板2以及两个第二模板3靠近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8。
工作人员只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8相互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2或第二模板3与墙壁主体1相互连接,无需工作人员持续对第一模板2施加使其保持稳定的作用力,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固定片81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固定片81设有多个并分别与两个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远离开窗孔11的侧壁上相互固定。固定片81减小了杂物与模具直接接触的概率,从而降低了模具上形成复杂线条的空腔发生形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运输模型的过程中模型发生损坏的概率,固定片8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且多个固定片81远离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护壳91。
当工作人员需安装保护壳91时,工作人员只需使保护壳91抵紧固定片81,并使螺栓与第二连接孔9相互连接,即可使保持壳保持稳定状态,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运输模型的过程中模型发生损坏的概率。
为了降低成本,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均采用钢以及铝制成。采用铝钢模结合一次现浇异形构件相比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每立方可节约成本约为2325元,采用铝木模结合一次现浇异形构件相比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每立方可节约成本约为2075元,但是木模周转次数较低,故选择钢铝模经济效果显著。
本实施例中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的使用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对外立面线条进行施工时,由于外立面线条的结构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此时,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一模板2相互靠近的侧壁与开窗孔11相对的两个内壁平齐。随后,工作人员需使螺栓与第一连接孔8相互来连接,即可使第一模板2与墙壁主体1相互连接。随后,工作人员需使两个第二模板3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2的上表面以及底面相互连接,两个第一模板2对第二模板3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溢出的概率。此外,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三模板4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二模板3相互远离的侧壁平齐,即可对第三模板4的位置进行精确判断,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随后,工作人员只需使上模板5与第三模板4的上表面相互连接,并使下模板6与第三模板4的底面相互连接,即可使多个模具组成封闭的空腔。最后,工作人员只需向该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即可实现复杂线条的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包括墙壁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墙壁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窗孔(11),所述墙壁主体(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模板(2),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的上表面以及底面均设置有第二模板(3),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模板(4),所述第三模板(4)与两个第二模板(3)均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模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3)相互匹配的上模板(5),所述上模板(5)与两个第三模板(4)的上表面均相互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模板(3)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二模板(3)相互匹配的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与两个第三模板(4)的底面均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横截面均呈L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相互靠近的侧壁以及两个第二模板(3)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开窗孔(11)的内壁平齐,所述第一模板(2)的底面与开窗孔(11)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的侧壁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加强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一模板(2)以及两个第二模板(3)靠近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连接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三模板(4)、上模板(5)以及下模板(6)远离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片(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片(8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固定片(81)远离开窗孔(1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护壳(91)。
CN202320730994.7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Active CN219509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0994.7U CN21950918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0994.7U CN21950918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9184U true CN219509184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3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0994.7U Active CN219509184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9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886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模具及楼梯制造方法
CN219509184U (zh) 一种平窗部位结构模型
CN210216896U (zh) 一种预制板骨架及预制板
CN212506641U (zh) 一种排水沟定型化模具
CN214658758U (zh) 一体压铸式模板
CN212331367U (zh) 一种烟道反坎浇筑模具
CN218053173U (zh) Pc外墙板生产用侧面抗剪模具
CN219006435U (zh) 一种侧面带凹槽的预制剪力墙模具
CN115107148B (zh) 一种桥面系预制现浇一体化成型正置模具
CN218933525U (zh) 一种免拆混凝土模块墙模
CN218758726U (zh) 一种混凝土竖向构件端部防变形模具
CN214461744U (zh) 一种预制窗下构造墙
CN218990618U (zh) 一种现浇墙体与叠合楼板转角处连接结构
CN215702755U (zh) 一种预制砼钢模板倒插式梳齿板固定装置
CN204676886U (zh) 房屋立柱浇注装置
CN211517876U (zh) 一种长度自适应的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对拉连接件
CN116575696B (zh) 一种逆作法后浇带预制水平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139123U (zh) 一种混凝土梁体加强筋浇筑成型定位装置
CN214739360U (zh) 一种新型天沟梁体
CN216543861U (zh) 一种楼梯模具
CN213563302U (zh) 一种门窗预制构件模具
CN22078974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腰梁上的封锚模具
CN210552013U (zh) 一种pc预制构件加工模具
CN220100656U (zh) 一种板面预留洞模具
CN216949480U (zh) 一种卫生间防水与主体砼一次浇筑可周转定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