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8396U -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8396U
CN219508396U CN202320537726.3U CN202320537726U CN219508396U CN 219508396 U CN219508396 U CN 219508396U CN 202320537726 U CN202320537726 U CN 202320537726U CN 219508396 U CN219508396 U CN 219508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diagonal bracing
clamp
hinged
form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77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保成
吴联定
王庆春
李佳伟
马未
苏雨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77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8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8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8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涉及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对拉模板体系对高架桥防撞墙实施修复施工时,存在对拉杆布置困难,外侧临空面模板无支撑,以及易产生漏浆的问题。它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底模板、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的内、外两侧并相铰接,模板斜撑一端与内模板顶部铰接,其另一端连接并支撑于高架桥桥面,夹具斜撑设置于内模板和外模板顶部,夹具斜撑的一端与外模板铰接,其另一端与内模板铰接,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均为长度可调节的斜撑。

Description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运营时间的增长,高架桥防撞墙会产生墙体裂缝、表皮脱落等病害,需采取表面剔除翻新,或者完全敲除重新浇筑等修复方法。由于高架桥防撞墙位于道路边缘,具有内侧邻路及外侧临空的特点,采用现有对拉模板体系对高架桥防撞墙实施修复施工时,存在对拉杆布置困难,外侧临空面模板无支撑,以及易产生漏浆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采用现有对拉模板体系对高架桥防撞墙实施修复施工时,存在对拉杆布置困难,外侧临空面模板无支撑,以及易产生漏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它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底模板、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的内、外两侧并相铰接,模板斜撑一端与内模板顶部铰接,其另一端连接并支撑于高架桥桥面,夹具斜撑设置于内模板和外模板顶部,夹具斜撑的一端与外模板铰接,其另一端与内模板铰接,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均为长度可调节的斜撑。
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它是由内模板、外模板和底模板相铰接而成的高架桥防撞墙修复模具,内模板通过模板斜撑连接并支撑于高架桥桥面,通过调节模板斜撑的长度调整内模板的竖向角度;外模板通过夹具斜撑与内模板铰接,使得外模板悬挂并可靠支撑于内模板,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调节夹具斜撑的长度使得外模板能够整体绕其与内模板之间的销轴连接节点转动,进而调节外模板的安装精度,并实现了模板系统的自平衡;施工过程中无需搭设对拉模板体系,提高了夹具式模板系统的机械自动化程度及施工便利性,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板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内侧,它包括与高架桥防撞墙内侧相匹配的第一面板,竖向且间隔设置于第一面板内侧的多根内模板夹具肋,以及水平连接于第一面板底部的横肋,内模板夹具肋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加劲肋,加劲肋高于第一面板的延伸端沿竖向设有两个轴孔一,分别用于与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铰接,横肋锚固于高架桥桥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板的横肋底部还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板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外侧,它包括与高架桥防撞墙外侧相匹配的第二面板,竖向且间隔设置于第二面板外侧的多根竖肋二及多根外模板夹具梁,外模板夹具梁包括纵梁、水平梁和连接板,两根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并通过水平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板固接,纵梁顶部设有高于第二面板的竖直端,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水平梁分别垂直连接于两根纵梁的竖直端,竖直端顶部和水平梁端部均设有轴孔二,水平梁与内模板加劲肋下部的轴孔一位置相对应,外模板与内模板铰接,且外模板能够绕其与内模板之间的铰接连接节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板包括第三面板及间隔设置并垂直固接于其底部的多个密肋板,密肋板呈H形,其一侧翼板与第三面板刚性连接,其另一侧翼板上设置至少两个通孔,外模板的竖肋二底部设有长条形槽孔,螺栓分别贯穿密肋板的两个通孔和长条形槽孔并锁紧固定,使得底模板可拆卸式连接于外模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板的第三面板与高架桥防撞墙底梁之间还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斜撑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外连接板、螺杆和内连接板,横截面呈U形的内连接板套设于内模板夹具肋的延伸端外侧并与其铰接,外连接板嵌设于外模板夹具梁的竖直端内侧并与其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斜撑包括主杆,分别设置于主杆两端并与主杆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杠,支座及固接于主杆中部的手柄,支座由底板和垂直连接于底板的一对耳板组成,底板锚固于高架桥桥面,两个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个丝杠的端部均设有定位孔,一个丝杠与内模板夹具肋的延伸端铰接,另一个丝杠与支座的一对耳板铰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一实施例中内模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一实施例中外模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外模板夹具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一实施例中底模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具斜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模板斜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座的示意图;
图1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修复高架桥防撞墙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施工车1;悬臂梁2;作业平台3;高架桥防撞墙5;
内模板10;第一面板11;竖肋一12;加劲肋14;轴孔一15;横肋16;
外模板20;第二面板21;竖肋二22;长条形槽孔24;外模板夹具梁25;纵梁251;竖直端252;水平梁255;连接板254;轴孔二257;底模板30;第三面板31;底模板肋32;通孔33;模板斜撑40;主杆41;丝杠42;手柄44;支座45;底板451;耳板452;夹具斜撑50;螺杆51;外连接板53;内连接板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它包括:内模板10、外模板20、底模板30、模板斜撑40和夹具斜撑50;内模板10和外模板20分别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5的内、外两侧并相铰接,模板斜撑40一端与内模板10顶部铰接,其另一端连接并支撑于高架桥桥面,夹具斜撑50设置于内模板10和外模板20顶部,夹具斜撑50的一端与外模板20铰接,其另一端与内模板10铰接,模板斜撑40和夹具斜撑50均为长度可调节的斜撑,即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调节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它是由内模板10、外模板20和底模板30相铰接而成的高架桥防撞墙5修复模具,内模板10通过模板斜撑40连接并支撑于高架桥桥面,通过调节模板斜撑40的长度调整内模板10的竖向角度;外模板20通过夹具斜撑50与内模板10铰接,使得外模板20悬挂并可靠支撑于内模板10,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调节夹具斜撑50的长度使得外模板20能够整体绕其与内模板10之间的销轴连接节点转动,进而调节外模板20的安装精度,并实现了模板系统的自平衡;施工过程中无需搭设对拉模板体系,提高了夹具式模板系统的机械自动化程度及施工便利性,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对有病害的高架桥防撞墙5进行表面修复或重新浇筑施工,实现城市道路更新的目的。
如图4所示,所述内模板10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5内侧,它包括与高架桥防撞墙5内侧相匹配的第一面板11,竖向且间隔设置于第一面板11内侧的多根内模板夹具肋,以及水平连接于第一面板11底部的横肋16。内模板夹具肋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加劲肋14,加劲肋14高于第一面板11的延伸端沿竖向设有两个轴孔一15,分别用于与模板斜撑40和夹具斜撑50铰接,横肋16上均布有多个定位孔,地锚螺栓穿过定位孔将内模板10锚固于高架桥桥面。为提高内模板10整体的结构强度,内模板10内侧还均布多根间隔设置的竖肋一12,且第一面板11、内模板夹具肋、横肋16及竖肋一12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另外,为提高内模板10与高架桥桥面之间的密封性,内模板10的横肋16底部还设有密封条。
如图5所示,所述外模板20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5外侧,它包括与高架桥防撞墙5外侧相匹配的第二面板21,竖向且间隔设置于第二面板21外侧的多根竖肋二22及多根外模板夹具梁25;如图6所示,外模板夹具梁25包括纵梁251、水平梁255和连接板254,两根纵梁251平行且间隔设置,并通过水平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板254固接,纵梁251顶部设有高于第二面板21的竖直端252,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水平梁255分别垂直连接于两根纵梁251的竖直端252,竖直端252顶部和水平梁255端部均设有轴孔二257,水平梁255与内模板10加劲肋14下部的轴孔一15位置相对应,外模板20与内模板10铰接,且外模板20能够绕其与内模板10之间的铰接连接节点转动。上述第二面板21、竖肋二22及外模板夹具梁25之间均为刚性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底模板30包括第三面板31及间隔设置并垂直固接于其底部的多个密肋板,密肋板呈H形,其一侧翼板与第三面板31刚性连接,其另一侧翼板上设置至少两个通孔33,外模板20的竖肋二22底部设有长条形槽孔24,螺栓分别贯穿密肋板的两个通孔33和长条形槽孔24并锁紧固定,使得底模板30可拆卸式连接于外模板20的底部,而且,通过放松或旋紧螺栓可使底模板30沿长条形槽孔24移动,进而根据施工需要对底模板30的安装高度进行灵活调节。
更进一步,所述底模板30的第三面板31与高架桥防撞墙5底梁之间还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底模板30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夹具式模板系统整体的密封性,避免了高架桥防撞墙5修复施工中的漏浆现象。
如图8所示,所述夹具斜撑50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外连接板53、螺杆51和内连接板52,横截面呈U形的内连接板52套设于内模板夹具肋的延伸端外侧并与其铰接,外连接板53嵌设于外模板夹具梁25的竖直端252内侧并与其铰接,由于夹具斜撑50的两端分别与内模板10、外模板20铰接,在旋转螺杆51调整夹具斜撑50的长度时,能够间接带动外模板20绕其与内模板10之间的铰接连接节点转动,进而调节外模板20的安装精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模板斜撑40包括主杆41,分别设置于主杆41两端并与主杆41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杠42,支座45及固接于主杆41中部的手柄44。支座45由底板451和垂直连接于底板451的一对耳板452组成,底板451通过地锚螺栓锚固于高架桥桥面,两个丝杠42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个丝杠42的端部均设有定位孔,一个丝杠42与内模板夹具肋的延伸端铰接,另一个丝杠42与支座45的一对耳板452铰接。在转动主杆41时,带动两个丝杠42相向或相对运动,间接改变模板斜撑40的长度,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铰接为螺栓连接或销轴连接等。
所述高架桥防撞墙的修复方法包括表面修复和重新浇筑两种,下面结合图11说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实施表面修复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剔除损坏处高架桥防撞墙5表面一定深度的混凝土层并凿毛处理,在高架桥防撞墙5内侧地面弹线作为内模板10安装的位置参照;
施工作业车在高架桥防撞墙5内侧地面就位,作业平台3安装于高架桥防撞墙5的临空侧,在内模板10的第一面板11内侧涂刷脱模剂,使用吊装绳吊装内模板10沿悬臂梁2移动,并参照地面弹线位置使内模板10准确就位,对内模板10进行临时固定,使用地锚螺栓将支座45固定于桥面,架设模板斜撑40,且模板斜撑40的两端分别与支座45和内模板10铰接,调节模板斜撑40的长度,调整内模板10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精度;
将底模板30和外模板20进行临时安装固定,在外模板20的第二面板21和底模板30的第三面板31上涂刷脱模剂,使用吊装绳吊装外模板20和底模板30并沿悬臂梁2移动,将外模板20的水平梁255铰接于内模板10肋板的延伸端,夹具斜撑50的两端分别与外模板20纵梁251竖直端252和内模板10肋板延伸端铰接,调节夹具斜撑50的长度,使得外模板20能够绕水平梁255和延伸端之间的铰接连接节点旋转,直至外模板20的第二面板21贴紧高架桥防撞墙5的临空面;
在作业平台3上进行作业,将密封条安装于底模板30第三面板31和高架桥防撞墙5底梁之间,通过放松或旋紧螺栓,调节底模板30在外模板20竖肋二22上的位置,直至底模板30的第三面板31贴紧密封条;
在保证高架桥防撞墙5凿毛表面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在外模板20和内模板10的上方灌注流动性和强度良好的混合砂浆,待混合砂浆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夹具式模板系统,并移动到下一个待修复段进行重复修复施工。
上述高架桥防撞墙5的修复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底模板30,在高架桥防撞墙5的重新浇筑施工过程,不需要使用底模板30。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底模板、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的内、外两侧并相铰接,模板斜撑一端与内模板顶部铰接,其另一端连接并支撑于高架桥桥面,夹具斜撑设置于内模板和外模板顶部,夹具斜撑的一端与外模板铰接,其另一端与内模板铰接,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均为长度可调节的斜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内侧,它包括与高架桥防撞墙内侧相匹配的第一面板,竖向且间隔设置于第一面板内侧的多根内模板夹具肋,以及水平连接于第一面板底部的横肋,内模板夹具肋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加劲肋,加劲肋高于第一面板的延伸端沿竖向设有两个轴孔一,分别用于与模板斜撑和夹具斜撑铰接,横肋锚固于高架桥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的横肋底部还设有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设置于高架桥防撞墙外侧,它包括与高架桥防撞墙外侧相匹配的第二面板,竖向且间隔设置于第二面板外侧的多根竖肋二及多根外模板夹具梁,外模板夹具梁包括纵梁、水平梁和连接板,两根纵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并通过水平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板固接,纵梁顶部设有高于第二面板的竖直端,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水平梁分别垂直连接于两根纵梁的竖直端,竖直端顶部和水平梁端部均设有轴孔二,水平梁与内模板加劲肋下部的轴孔一位置相对应,外模板与内模板铰接,且外模板能够绕其与内模板之间的铰接连接节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包括第三面板及间隔设置并垂直固接于其底部的多个密肋板,密肋板呈H形,其一侧翼板与第三面板刚性连接,其另一侧翼板上设置至少两个通孔,外模板的竖肋二底部设有长条形槽孔,螺栓分别贯穿密肋板的两个通孔和长条形槽孔并锁紧固定,使得底模板可拆卸式连接于外模板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的第三面板与高架桥防撞墙底梁之间还设有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斜撑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外连接板、螺杆和内连接板,横截面呈U形的内连接板套设于内模板夹具肋的延伸端外侧并与其铰接,外连接板嵌设于外模板夹具梁的竖直端内侧并与其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斜撑包括主杆,分别设置于主杆两端并与主杆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杠,支座及固接于主杆中部的手柄,支座由底板和垂直连接于底板的一对耳板组成,底板锚固于高架桥桥面,两个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个丝杠的端部均设有定位孔,一个丝杠与内模板夹具肋的延伸端铰接,另一个丝杠与支座的一对耳板铰接。
CN202320537726.3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Active CN219508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7726.3U CN219508396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7726.3U CN219508396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8396U true CN219508396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7726.3U Active CN219508396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8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6604A (zh) 圆筒主体结构上悬挑平台的安全施工方法
CN113463768A (zh) 120m跨预应力三角钢管桁架梁施工方法
CN113152262A (zh) 一种桥梁独柱墩加固施工方法
CN112720806A (zh) 装配式箱涵立式预制轻型模板及制作方法和箱涵预制方法
CN112282360A (zh) 一种固定剪力墙与圆柱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29493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可绿化挡土墙的加工方法
CN219508396U (zh)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的夹具式模板系统
CN109869153A (zh) 快速施工竖井衬砌的整体提升悬臂模板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047607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及行走模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4386608U (zh) 一种隧道仰拱施工工装
CN111155759A (zh) 一种新型单元桁架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72811A (zh) 用于隧道口部快速修复的装配式整体gfrp-骨架混凝土口部衬砌结构及快速修复方法
CN110700112A (zh) 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及施工方法
CN115890877A (zh) 一种可调节的横隔板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96827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及行走模架系统
CN109707152B (zh) 铝合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66842U (zh)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CN109555310B (zh) 一种墙柱的整体式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74138A (zh) 一种混凝土干挂幕墙施工方法
CN111622263A (zh) 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组合式模板体系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CN214644559U (zh) 装配式箱涵立式预制轻型模板
CN212562469U (zh) 一种新型单元桁架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模板支撑体系
CN219430537U (zh) 一种防撞墙快速施工装置
CN218758741U (zh) 一种可装卸平台模块化钢柱模
CN219386034U (zh) 一种钢混组合桁梁定位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