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9114U - 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9114U
CN219499114U CN202320674519.2U CN202320674519U CN219499114U CN 219499114 U CN219499114 U CN 219499114U CN 202320674519 U CN202320674519 U CN 202320674519U CN 219499114 U CN219499114 U CN 219499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art
flow channel
drive motor
spiral flow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45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昭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CHANG MACHINE ELEC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CHANG MACHINE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CHANG MACHINE ELEC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HENG CHANG MACHINE ELECTRON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9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9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一马达壳体及至少一发泡金属。该马达壳体,包括一体形成的一第一、二壳部及一由第一、二壳部共同界定的流道。前述第一壳部还包括一轴孔,而前述第二壳部还包括连通流道与外部的一流体输入孔与一流体输出孔。该发泡金属,容置于流道中。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利用多孔隙的发泡金属增加热交换面积,当热交换流体进入流道中,除了与流道表面进行热交换外,还与多孔隙的发泡金属进行热交换,用以提升热交换的效率。

Description

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马达产品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驱马达利用电动势,令马达定子与马达转子彼此互动,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进而达成提供驱动动力的目的。
上述能量转换过程中,必然产生损耗,而这些损耗很多都会反应生成热源,造成马达整体工作温度上升,也由于马达工作温度上升,进而降低马达工作效率,以及相关组件使用年限。
因此,如何能维持马达工作温度,一直都是业界所欲克服的问题。常见的不外是利用散热鳍片等结构设置于马达外壳,利用空气的流动,与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但这种结构设计的效率低,又会被环境温度所影响,在高温或空气流动不佳环境,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热效果。
再者,马达的散热鳍片与马达壳一体形成,其材质与马达壳体相同,其本身的热传导效率即不高,又散热鳍片设于马达外侧远离热源,故热交换的热源只能带走散热鳍片表面的热源,其内部热源却无法快速传导到散热鳍片表面,但导致内部热源不断累积。
为此,如何能兼顾散热效率,又能确保散热成本,其马达壳体的散热结构,实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艺的问题与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借由结构的创新设计解决先前技艺的缺失。
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包括:
一马达壳体,由一体形成的一第一壳部及一第二壳部所构成,且该第一壳部与该第二壳部之间共同界定出一头、尾不相连通的流道,其中:
该第一壳部,具有一贯穿该第一壳部形成的轴孔;
该第二壳部,具有贯穿该第二壳部形成,且连通该流道与外部,并配置于该流道的头端与尾端位置的一流体输入孔与一流体输出孔;
该流道,配置于该轴孔径向位置;以及
一发泡金属,容置于该流道中。
进一步地,该流道预设端面设有至少一散热丘。
进一步地,该流道是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壳部外侧面。
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包括:
一马达壳体,包括:
一第一壳部,具有一贯穿该第一壳部形成的轴孔、一沿该第一壳部外环侧表面凹陷形成,配置于该轴孔径向位置,且头、尾不相连通的螺旋流道;
一第二壳部,组设于该第一壳部外周侧,并封闭该螺旋流道开放端的截面,具有贯穿该第二壳部形成,且连通该螺旋流道与外部,并配置于该螺旋流道的头端与尾端位置的一流体输入孔与一流体输出孔;以及
一发泡金属,容置于该螺旋流道中。
进一步地,该螺旋流道预设端面设有至少一散热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利用多孔隙的发泡金属增加热交换面积,当热交换流体进入流道中,除了与流道表面进行热交换外,还与多孔隙的发泡金属进行热交换,用以提升热交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壳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壳体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剖面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100:马达壳体
12:第一壳部
121:轴孔
122:流道
123:散热丘
14:第二壳部
141:流体输入孔
142:流体输出孔
200:发泡金属
600:马达壳体
62:第一壳部
621:轴孔
622:螺旋流道
64:第二壳部
641:流体输入孔
642:流体输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参照相关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的实施例。实施例中各种不同对象是按适用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合先叙明。且余下实施例中相同和对称配置的组件皆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另外,下文所列各实施例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方向性术语,是按照指定的视图方向做表示,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解释。
请参阅图1至5所示,揭示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包括一马达壳体100、以及至少一发泡金属200。
上述马达壳体100,是由一体形成的一第一壳部12及一第二壳部14所界定。
所述第一壳部12,具有一轴孔121、一流道122、以及至少一散热丘123。
前述轴孔121,是贯穿第一壳部12形成,提供定子300与转子400、以及传动轴套500等构件容置。
前述流道122,沿第一壳部12外环侧表面凹陷形成,配置于轴孔121径向位置,且头、尾不相连通(略呈一C字形)。
前述散热丘123,是凸设于流道122预设端面,用以增加流道122的表面积。
所述第二壳部14,是设于第一壳部12外周侧并封闭流道122开放端的截面,具有一流体输入孔141与一流体输出孔142。
前述流体输入孔141与流体输出孔142,分别贯穿第二壳部14形成,且连通第一壳部12的流道122,并配置于流道122的头端与尾端位置。提供热交换的流体(图中未示,可为水或空气)进入沿流道122运动后流出。
上述发泡金属200,是容置于流道122中,为一多孔隙的金属物。利用金属材质所组成的骨架及由骨架分隔成大量密集且微小空隙的结构,使得热交换的流体(例如水或空气)可以通过。其整体的形态略呈一菜瓜布。
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较佳实施例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各部构件及组装方式的介绍,兹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动特点介绍如下。
实施时,流体输入孔141与流体输出孔142分别与一流体供应器连接(图中未示),让流体供应器提供一冷却流体自流体输入孔141进入流道122,沿流道122穿经发泡金属200的孔隙,并进行热交换,再由流体输出孔142回流到流体供应器。
冷却流体进入流道122,会分别与流道122及散热丘123(表面积)进行接触而达成热交换外。进一步会流经多孔隙的发泡金属200本身,并与发泡金属200(表面积)形成热交换。
通过发泡金属200本身微小空隙的表面,可进一步增加流道122内冷却流体的热交换效果,使得冷却流体能带走更多的热源。
请参阅图6至8所示,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包括一马达壳体600、以及至少一发泡金属200。
上述马达壳体600,包括独立的一第一壳部62及一第二壳部64所组成。
所述第一壳部62,具有一轴孔621及一螺旋流道622。
前述轴孔621,是贯穿第一壳部62形成。
前述螺旋流道622,沿第一壳部62外环侧表面凹陷形成,配置于轴孔621径向位置,且头、尾不相连通。
所述第二壳部64,是组设于第一壳部62外周侧并封闭螺旋流道622开放端的截面,具有连通螺旋流道622与外部的一流体输入孔641与一流体输出孔642。
上述发泡金属200,是容置于螺旋流道622中,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多作赘述。
上述构件组成的结构,其作动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多作赘述。
以上所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意在明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以及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熟知的改变,仍应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马达壳体,由一体形成的一第一壳部及一第二壳部所构成,且该第一壳部与该第二壳部之间共同界定出一头、尾不相连通的流道,其中:
该第一壳部,具有一贯穿该第一壳部形成的轴孔;
该第二壳部,具有贯穿该第二壳部形成,且连通该流道与外部,并配置于该流道的头端与尾端位置的一流体输入孔与一流体输出孔;
该流道,配置于该轴孔径向位置;以及
一发泡金属,容置于该流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流道预设端面设有至少一散热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流道是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壳部外侧面。
4.一种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马达壳体,包括:
一第一壳部,具有一贯穿该第一壳部形成的轴孔、一沿该第一壳部外环侧表面凹陷形成,配置于该轴孔径向位置,且头、尾不相连通的螺旋流道;
一第二壳部,组设于该第一壳部外周侧,并封闭该螺旋流道开放端的截面,具有贯穿该第二壳部形成,且连通该螺旋流道与外部,并配置于该螺旋流道的头端与尾端位置的一流体输入孔与一流体输出孔;以及
一发泡金属,容置于该螺旋流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流道预设端面设有至少一散热丘。
CN202320674519.2U 2022-07-22 2023-03-30 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Active CN2194991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7622 2022-07-22
TW111127622A TWI804397B (zh) 2022-07-22 2022-07-22 直驅馬達快速散熱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9114U true CN219499114U (zh) 2023-08-08

Family

ID=8660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4519.2U Active CN219499114U (zh) 2022-07-22 2023-03-30 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2375U (zh)
CN (1) CN219499114U (zh)
TW (1) TWI80439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2950B2 (en) * 2004-07-25 2010-06-08 Ts Heatronics Co., Ltd. Linear or curved mobile motor and its radiator
CN10368363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庄嘉明 具散热鳍片部的基座、成型方法、及具有该基座的马达
EP3695487A1 (en) * 2017-10-10 2020-08-19 Zero E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and stabi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735803A (zh) * 2018-07-18 2020-01-31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发泡金属结构的风扇壳体及具有该风扇壳体的风扇
JP7028152B2 (ja) * 2018-12-14 2022-03-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2375U (ja) 2023-06-09
TWI804397B (zh) 2023-06-01
TW202406276A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03695B2 (ja) 水冷ラジエータ
CN101951069A (zh) 电机壳体冷却水路结构
CN112460047A (zh) 一种两级离心式压缩机和氢燃料电池系统
CN110594170B (zh) 离心式压缩机和氢燃料电池系统
CN219499114U (zh) 直驱马达快速散热结构
CN105471131B (zh) 一种用于油浸式电机中的定子的冷却机构
CN212055196U (zh) 一种高效率低噪音风扇
CN219643715U (zh) 发电机双风道散热结构
CN210693690U (zh) 一种电机内部风路及水路双循环冷却结构
CN218526172U (zh) 具有双重散热的直线电机
CN211792641U (zh) 电机控制器用高性能散热器
CN114179123A (zh) 一种恒温机器人机械臂
CN208796183U (zh) 一种电脑cpu专用散热装置
TWM633242U (zh) 直驅馬達快速散熱結構
WO2009039594A2 (en) A fan cover for a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209896827U (zh) 一种分体式水冷新能源电机壳体
CN221003214U (zh) 一种微型气泵
CN215113450U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216044639U (zh) 一种泵用导风罩及水泵
CN219322225U (zh) 一种风冷内循环电动机散热机构
CN220273423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机结构
CN215071942U (zh) 一种用于内转子dd马达的水冷组件
CN212867832U (zh) 一种多方向快速散热的空压机
CN215979787U (zh)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CN216895070U (zh) 一种气悬浮鼓风机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