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7903U -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7903U
CN219497903U CN202320452322.4U CN202320452322U CN219497903U CN 219497903 U CN219497903 U CN 219497903U CN 202320452322 U CN202320452322 U CN 202320452322U CN 219497903 U CN219497903 U CN 219497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battery assembly
cells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23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晨
严天曈
公绪斌
张中林
周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23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7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7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7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电池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排布,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导热件,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多个电芯的一侧,且所述换热器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热胶适于在所述电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进行热传导。由此,在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设置导热件,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件传递至位于多个电芯一侧的换热器进行换热,以降低电芯的温度,保持电池组件的化学性能和充放电能力,提高电池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池组件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导热件,以实现对电池组的降温,但是难以对电池组件中在电芯堆叠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电芯的面进行冷却,电池组件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组件,可以增加电芯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电池组件的用电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排布,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导热件,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多个电芯的一侧,且所述换热器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热胶适于在所述电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进行热传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在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设置导热件,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件传递至位于多个电芯一侧的换热器进行换热,以降低电芯的温度,保持电池组件的化学性能和充放电能力,提高电池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适于将所述导热胶限定在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换热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设有导热垫,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导热垫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导热垫为一体成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覆盖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限位件覆盖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粘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和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多个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多个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在所述电芯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另一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于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所述隔热件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热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在所述隔热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止抵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部设在所述隔热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止抵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电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的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弧形或者多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电芯具有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设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电芯设于换热器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和换热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Q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N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换热器;
21、电芯;211、电极端子;
31、第一限位件;32、第二限位件;
50、导热垫;
60、隔热件;61、第一支撑部;62、第二支撑部;70、导热件;
A、长度方向;B、厚度方向;C、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换热器、多个电芯21。电池组件包括的电芯具有长度方向A、宽度方向C和厚度方向B,其中,电芯21的厚度方向B的尺寸小于等于电芯21的长度方向A的尺寸以及宽度方向C的尺寸。
具体而言,如图1-图2所示,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芯21,多个电芯21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排布,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之间设有导热件70,换热器10设在多个电芯21的一侧,且换热器1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延伸,导热件70适于在电芯21和换热器10之间进行热传导。
导热件70适于在电芯21和换热器10之间进行热传导,可以是导热件70直接在电芯21和换热器10之间进行热传导,也可以是导热件70和其它部件如导热垫配合以在电芯21和换热器10之间进行热传导。
多个电芯21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也即电芯21保持侧立的状态排布,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保持间隔设置,这里以每两个相邻的电芯21之间均形成间隙且设置有导热件70为例,导热件70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延伸,且能够充分使电芯1与导热件70接触,增加导热件70与电芯21的接触面积,以使电芯2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件70快速热传导至换热器,保证电池组件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在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设置导热件70,电芯21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件70传递至位于多个电芯21一侧的换热器10进行换热,以降低多个电芯21的温度,保持电池组件的化学性能和充放电能力,以提高电池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可以是指电池包、电池模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换热器10为大致的长方体结构,特别是当换热器10为大致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时,换热器1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延伸可以理解为换热器10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在的大面平行于电芯21的厚度方向B;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延伸可以理解为换热器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与电芯21的厚度方向B相同。换热器10在其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其在厚度方向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70包括导热胶,例如,导热件70为导热胶,在使用导热胶时可以利用导热胶的流动性,以使导热胶能够很好的填充在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保证电芯21与导热胶能够充分接触,增加电芯21的散热效率,实现电芯21的均匀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适于将导热胶限定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电芯21之间。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分布,且位于电芯21长度方向A的端部,在两个电芯21之间设置的导热件70设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之间,也即两个相邻的电芯21在电芯21的厚度方向B上形成对导热件70的限位,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在电芯21的长度方向A上形成对导热件70的限位。由此,导热件70限定在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之间,便于导热件70的安装和限位件对导热件70的限位,便于电芯21的散热,以使电芯21的充放电更加高效,稳定性更强,且电芯21能够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性能,提高电池组件的工作效率,增加电池组件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换热器10为换热板。当换热器10为换热板时,换热板可以沿电芯21的宽度方向C设于电芯21的一侧,换热板与导热件70可止抵,且电芯21沿电芯21的宽度方向C与换热板垂直,导热件70可以将电芯21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板,提高电池组件的散热能力,增加电芯21的散热能力,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安装的可靠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电芯21和换热器10之间设有导热垫50,导热件70设于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和导热垫50之间。导热垫50沿电芯21的宽度方向C设于电芯21的一侧,导热垫50可以在电芯21的宽度方向C封闭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的空隙,导热垫50、相邻的两个电芯21以及设于电芯21长度方向A两端的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共同限定出一个空间,可以容纳导热件70。由此,导热件70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1、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以及导热垫50之间,可以便于导热件70的设置,以使电芯21能够通过导热件70散热,提高电芯21的性能,且在导热件70为导热胶时,可以有效避免导热胶向其他位置流动,减少导热胶的使用,保证多个电芯21内的其他系统不受导热胶的影响。
可选地,参照图3,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和导热垫50为一体成型件。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与导热垫50使用的材料可以相同,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分别由导热垫50的一部分向上翻折形成,例如,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以及导热垫50可以通过一体冲压成型,即一块导热垫50经过冲压成型工艺形成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所形成的结构为一个整体,便于导热垫50形成的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在电芯21长度方向A对导热件70的限位以及对相邻的两个电芯21端部的密封。由此,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以及导热垫50为一体成型件,可以提高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的结构强度,以能够更好实现对导热件70的限位,形成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的方法简单,可以提高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形成的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件31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覆盖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限位件32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覆盖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这里外表面可以为电芯21长度方向A的端面。例如,沿电芯21的排布方向,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的宽度大于等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的间隙,这里以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限位件的宽度大于间隙的宽度为例。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在电芯21的长度方向与间隙相对,沿电芯21的排布方向在电芯21的端部、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的至少部分覆盖电芯21的端部的一部分,也即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限位件的正投影与相邻的两个电芯21的正投影部分重合。由此,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在电芯21的厚度方向B覆盖部分电芯21的端部,可以便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对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的间隙的密封,便于导热件70的设置,同时,以使导热件70从电芯21宽度方向C的两端散热,有助于提高电池组件散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1与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的外表面粘接,第二限位件32与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的外表面粘接。也即在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邻近电芯21的一侧与电芯21之间设有粘接剂,在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与电芯21装配时,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电芯21的外表面上,保证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与电芯21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避免导热胶从限位件与电芯2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由此,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与电芯2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外表面粘接,粘接的方式简单可靠,便于限位件与电芯21的连接,以使在设置导热件70时可以保证导热件70位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之间,可以增加限位件与电芯21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31和多个第二限位件32,多个第一限位件31沿多个电芯2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限位件32沿多个电芯2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均可以设置一个第一限位件31和一个第二限位件32。多个第一限位件31与多个第二限位件32在电芯21的长度方向一一对应。由此,多个第一限位件31和多个第二限位件32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依次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限位件31与多个第二限位件32与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的间隙相对,每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均设有导热件70可以提高电芯21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设在电芯21宽度方向C的一侧,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分别设在电芯21的长度方向A的两端。由此,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设于电芯21长度方向A的两端可以在电芯21长度方向A实现对导热件70的限位,便于导热件70的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31设在相邻两个电芯21的一端之间,第二限位件32设在相邻两个电芯21的另一端之间。也即在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且位于电芯21长度方向A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可以在电芯21的端部形成对导热件70的限位,便于结合相邻的两个电芯21和导热垫50形成安装导热件70的空间。
当然,多个第一限位件31和多个第二限位件32之间可彼此连接,多个连接后的第一限位件31为一个整体位于电芯21长度方向A的一端,多个连接后的第二限位件32为一个整体位于电芯21长度方向A的另一端,连接后的多个第一限位件31、连接后的多个第二限位件32上可以形成有开口,以使开口与电芯21长度方向A的两端的极性柱相对,便于多个电芯21之间通过开口串联多个电芯21的极性柱形成电池组,降低限位件对用于串联的连接件的干涉。或者,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与电芯21止抵,多个电芯21在限位件邻近电芯21的一侧实现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电池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热件60,隔热件60设于至少两个相邻电芯21之间,隔热件6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的两侧分别设有导热件70。也即,在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设有导热件70和隔热件60,隔热件60将两个电芯21之间的间隙分隔成两部分,隔热件6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的两侧均设有导热件70,导热件7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设于隔热件60和电芯21之间,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可以设有两个导热件70,相邻的两个电芯21通过与彼此接触的导热件70将热量散发出去。隔热件60的导热性能较差,可以隔绝两边的导热件70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隔热件60两侧的电芯21的散热能力。由此,隔热件60的设置可以有助于电芯21上散发出的热量经导热件70传出,以使散热的效率更高,同时,可以避免不发热的电芯21受发热电芯21散发的热量的影响,防止电芯21之间的热蔓延,降低相邻的两个电芯21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增加电芯2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结合图5和图6,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61、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62,第一支撑部61设在隔热件60的一侧,第一支撑部61止抵在隔热件60和电芯21之间;第二支撑部62设在隔热件60的另一侧,第二支撑部62止抵在隔热件60和电芯21之间。也即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在隔热件60与电芯2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用于止抵隔热件60和电芯21,以使相邻的两个电芯21距离隔热件60的距离相同,保证隔热件60位于两个相邻的电芯21之间,且隔热件60距离两个电芯21的距离相同。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可以与隔热件6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由此,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的设置,可以便于限定电芯21与隔热件60之间的距离,以使电芯21距离隔热件60的距离相等,保证相邻的两个电芯21的散热能力相同,增加电池组件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件6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61和多个第二支撑部62,多个第一支撑部61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支撑部62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支撑部61和多个第二支撑部62可以与隔热件60一体成型制造,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多个第一支撑部61和多个第二支撑部62分别位于隔热件60的两侧,且第一支撑部61与第二支撑部62一一对应。或者,第一支撑部61与第二支撑部62在隔热件60的两侧错位分布。由此,多个第一支撑部61和多个第二支撑部62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在隔热件60沿电芯21的厚度方向B的两侧间隔设置,可以便于在电芯21的长度方向A上均匀的形成对电芯21的止抵,以使相邻的两个电芯21在电芯21的长度方向上与隔热件60的距离保持相等,受力均匀。
可选地,第一支撑部61、第二支撑部62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弧形或者多边形。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根据电芯21实际排布的方式进行选择,保证相邻的两个电芯21距离隔热件60的距离相等,以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21散热均衡,避免温度对电芯21使用寿命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和图6,换热器10设在电芯21宽度方向C的一侧,每个电芯21具有电极端子211,电极端子211设于电芯21的长度方向A的至少一端。例如,电极端子211位于第一限位件31所在的一端,多个电极端子211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件31之间的间隙相对,多个电芯21之间的电极端子211串联。由此,电极端子211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设置,可以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便于多个电芯21之间的串联,降低电芯21对电池组件内部空间的占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增加电池组件的电容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组件为电池包。
结合图1-图6,在换热器10上设置导热垫50,导热垫50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设有多个第一限位件31和多个第二限位件32,且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朝向导热垫50设有电芯21的一侧翻折,每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沿电芯21的长度方向A位于电芯21的端部,且位于两个电芯21之间,导热件70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1、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和导热垫50之间,以使导热件70能够将电芯2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部的换热器10,实现对电芯21的散热,保证电芯21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设置限位件以便于在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设置导热件70实现对电芯21的散热,限位件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形成对导热件70的限位,且在相邻的电芯21之间设置隔热件60和支撑部以使相邻的两个电芯21距离隔热件60距离相等,避免相邻的两个电芯21之间相互影响,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性,以使电池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高、更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池组件。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也可以是储能设备或3C等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可以通过改善电池组件内部的结构,便于导热件的设置增加电池组件的散热,避免电池组件热失控,增加用电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排布,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导热件;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多个电芯的一侧,且所述换热器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热件适于在所述电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进行热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适于将所述导热胶限定在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换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设有导热垫,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导热垫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导热垫为一体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覆盖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限位件覆盖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粘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和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多个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多个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在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另一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于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电芯之间,所述隔热件的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热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在所述隔热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止抵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电芯之间;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在所述隔热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止抵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电芯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的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弧形或者多边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电芯具有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设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
17.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
CN202320452322.4U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19497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322.4U CN219497903U (zh)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322.4U CN219497903U (zh)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7903U true CN219497903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2322.4U Active CN219497903U (zh)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7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8133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stability-improved structure and high cooling efficiency
EP2763214B1 (en) Battery module
EP2479835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installed thereon, and medium or larg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203351708U (zh) 电池组
EP2853436B1 (en)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indirect air cooling structure
CN210123771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EP2933861A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 ability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EP2595238A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compact structure
KR102072765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KR20120016590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US20230119288A1 (en) Cell lead-out piece,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KR20150037335A (ko) 냉각 부재를 활용한 전지모듈
CN212587583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KR20140037452A (ko) 전지모듈
CN219497903U (zh)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N217823040U (zh) 电池装置
CN217822993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8182418U (zh) 一种电池
CN107808940B (zh) 一种锂电池
CN21662439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WO2022104547A1 (zh) 电池、使用电池的装置、电池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CN112072214A (zh) 电芯加热模块、电池模组及加热方法
CN218827416U (zh) 一种电池组件和云台相机
CN218039423U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集装箱
CN218242161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