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7235U -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7235U
CN219497235U CN202320371288.8U CN202320371288U CN219497235U CN 219497235 U CN219497235 U CN 219497235U CN 202320371288 U CN202320371288 U CN 202320371288U CN 219497235 U CN219497235 U CN 219497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ositioning
locating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12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郜鹏飞
魏文峰
曹彦星
谢鹏辉
孟兆政
高红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Lu Xiang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Lu Xiang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Lu Xiang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Lu Xiang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12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7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7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7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涉及路基模型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模型本体以及用于放置模型本体的模型基座,其中,模型基座包括模型基板和模型底座,所述模型本体放置在所述模型基板上,所述模型基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板,所述模型底座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尺寸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定位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模型底座的两侧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将所述定位板定位在不同高度。本申请能够依据不同的操作状态来调节模型基板的高度,从而使不同状态下的操作者都能处于一个相对便捷的操作高度,改善了传统公路设计模型操作便捷性较差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路基模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背景技术
公路是指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包括已经建成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的公路。
在公路设计中,需要辅助模型来展示道路的设计理念;传统的模型包括模型本体以及用于放置模型本体的底座。
使用上述模型时,当需要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模型本体进行操作,或需要坐着和站着模型本体进行操作时,该模型不能为每个操作状态下的操作者都提供一个相对便捷的操作高度,导致其操作的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传统公路设计模型操作的便捷性较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包括模型本体以及用于放置模型本体的模型基座,其中,模型基座包括模型基板和模型底座,所述模型本体放置在所述模型基板上,所述模型基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板,所述模型底座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尺寸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定位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模型底座的两侧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将所述定位板定位在不同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在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定位板调节模型基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然后能够通过定位组件将定位板定位在所需高度,即可将模型基板定位在相应高度,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节模型基板的高度,以满足于不同高度的操作需求,改善了传统公路设计模型不能满足不同高度的操作需求,操作便捷性较差的缺陷。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所述模型底座两侧开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板两侧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能够穿设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将定位杆插入到对应高度的定位槽内,将定位板定位在所需高度;具体地,通过定位孔的设置,能够在定位孔内滑动设置定位杆;通过定位杆以及若干个定位槽的设置,能够将定位板定位在任意一个定位槽内,从而能够将定位板定位在竖直方向上的所需高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内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定位杆限位在定位孔内,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定位杆从定位孔内脱落。
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内靠近所述定位槽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一卡槽,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第一卡槽内转动,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将限位块移动至第一卡槽内转动至与限位槽交错的位置,从而能够将定位杆限位在对应的定位槽内,从而起到增强稳定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内远离所述定位槽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卡槽,所述限位块也能够在所述第二卡槽内转动,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将限位块移动至第二卡槽内转动至与限位槽交错的位置,从而能够将定位杆限位在定位孔内,从而能够便于将定位板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块的长度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拉杆来调节定位杆在定位孔内的位置,且能够通过转动拉杆来转动限位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每个所述定位杆两侧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重量均不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位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内时,能够在自身重力差的作用下转动至与限位槽交错的位置,从而避免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进一步增强了其稳定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模型基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提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手提杆调节模型基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定位板、滑槽和定位组件的设置,能够通过在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定位板调节模型基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然后能够通过定位组件将定位板定位在所需高度,即可将模型基板定位在相应高度,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节模型基板的高度,以满足于不同高度的操作需求,改善了传统公路设计模型不能满足不同高度的操作需求,操作便捷性较差的缺陷;
2.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通过将定位杆插入到对应高度的定位槽内,将定位板定位在所需高度;
3.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设置,能够通过将限位块移动至第一卡槽内转动至与限位槽交错的位置,从而能够将定位杆限位在对应的定位槽内,增强其稳定性,还能够通过将限位块移动至第二卡槽内转动至与限位槽交错的位置,从而能够将定位杆限位在定位孔内,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型本体;2、模型基座;21、模型基板;211、手提杆;22、模型底座;221、滑槽;222、定位孔;223、限位槽;224、第一卡槽;225、第二卡槽;3、定位组件;31、定位杆;32、限位块;33、拉杆;4、定位板;4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参照图1,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以及用于用于放置模型本体1的模型基座2,其中,模型基座2包括模型基板21和模型底座22,模型基板21沿竖直方向与模型底座22滑动连接,模型底座22两侧设有用于将模型基板21定位在不同高度的定位组件3。
参照图1和图2,模型底座22的横截面呈矩形,模型基板2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板4,定位板4竖直设置;模型底座22的顶面两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与定位板4正对设置的滑槽221,滑槽221的深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滑槽221的尺寸与定位板4的尺寸相互适配,定位板4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槽221内;模型基板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手提杆211,便于调节模型基板21的高度。
参照图2,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杆31、限位块32和拉杆33,其中,定位杆31用于将定位板4定位在特定位置,限位块32用于将定位杆31限位,拉杆33用于提高操作者的操作便捷性。
参照图1和图2,模型底座22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222,滑槽221的横截面呈矩形,定位孔222的深度方向为水平方向,且其深度方向在水平面上与滑槽221横截面的长度方向相同,定位孔222靠近滑槽221的一侧与滑槽221相互连通;定位杆31的尺寸与定位孔222的尺寸相互适配,定位杆31的长度方向与定位孔222的深度方向相同,定位杆31的长度尺寸大于定位孔222的深度尺寸,定位杆31沿定位孔222的深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定位孔222内,定位杆31远离定位板4的一端始终位于定位孔222外。
参照图1和图2,定位板4两侧开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41,定位槽41的深度方向与定位孔222的深度方向平行,定位槽41的尺寸与定位杆31的尺寸相互适配,定位杆31靠近定位板4的一端能够穿设在任意一个定位槽41内。
参照图2和图3,定位孔222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槽223,限位槽223的长度方向与定位孔222的深度方向平行,每个限位槽223内沿其长度方向均滑动设置有一个与定位杆3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32,限位块32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杆31的长度方向垂直;与同一个定位杆31固定连接的两个限位块32的尺寸相同,但密度不同,使得两个限位块32的质量不等。
参照图2和图3,限位槽223靠近定位槽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一卡槽224,第一卡槽224,第一卡槽224为圆槽,且第一卡槽224的轴线方向与定位孔222的轴线方向重合,当限位块32位于第一卡槽224内时,限位块32能够在第一卡槽224内以定位孔222的轴线方向为圆心进行转动;当限位块32位于第一卡槽224内时,定位杆31靠近定位板4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槽41内。
参照图2和图3,限位槽223远离定位槽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卡槽225,第二卡槽225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卡槽224正对设置且尺寸相同,第二卡槽225也为圆槽,且第二卡槽225的轴线方向也与定位孔222的轴线方向重合,当限位块32位于第二卡槽225内时,限位块32也能够在第二卡槽225内以定位孔222的轴线为圆心进行转动;当限位块32位于第二卡槽225内时,定位杆31靠近定位板4的一端位于定位孔222内。
参照图1和图2,定位杆31远离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3,拉杆33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杆3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与限位块32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根据操作需求调节模型基板21的高度时,先将拉杆33转动至水平位置,拉杆33带动定位杆31旋转,从而带动限位块32旋转至水平位置,使得限位块32对准限位槽223;然后朝向远离定位板4的方向拉动拉杆33,拉杆33带动定位杆31和限位块32朝向远离定位板4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块32移动至第二卡槽225内,放开拉杆33,此时限位块32在自身重力差的作用下转动至竖直方向,使得限位块32与限位槽223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将定位杆31限位在定位孔222中,此时即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模型基板21;使用手提杆211在竖直方向上调节模型基板21的高度,当调节至所需高度时,再将拉杆33转动至水平方向,将拉杆33朝向靠近定位板4的方向移动,带动定位杆31穿入到相应的定位槽41内,直至限位块32进入到第一卡槽224内,转动拉杆33,带动限位块32在第一卡槽224内转动,使定位杆31靠近定位板4的一端限位在定位槽41内,完成高度的定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本体(1)以及用于放置模型本体(1)的模型基座(2),其中,模型基座(2)包括模型基板(21)和模型底座(22),所述模型本体(1)放置在所述模型基板(21)上,所述模型基板(21)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板(4),所述模型底座(22)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尺寸与所述定位板(4)相适配的滑槽(221),所述定位板(4)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221)内,所述模型底座(22)的两侧设有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能够将所述定位板(4)定位在不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杆(31),所述模型底座(22)两侧开设有与所述滑槽(221)连通的定位孔(222),所述定位板(4)两侧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41),所述定位杆(31)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孔(222)内,所述定位杆(31)靠近所述定位板(4)的一端能够穿设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槽(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22)内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23),所述限位槽(223)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3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23)内靠近所述定位槽(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一卡槽(224),所述限位块(32)能够在所述第一卡槽(224)内转动,当所述限位块(32)位于所述第一卡槽(224)内时,所述定位杆(31)靠近所述定位板(4)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23)内远离所述定位槽(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卡槽(225),所述限位块(32)也能够在所述第二卡槽(225)内转动,当所述限位块(32)位于所述第二卡槽(225)内时,所述定位杆(31)靠近所述定位板(4)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孔(2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1)远离所述定位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3),所述拉杆(3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块(32)的长度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杆(31)两侧的两个所述限位块(32)的重量均不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基板(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提杆(211)。
CN202320371288.8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Active CN219497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288.8U CN21949723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288.8U CN21949723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7235U true CN219497235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1288.8U Active CN21949723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7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13308U (zh) 一种矩形木板多角度直线切割装置
CN219497235U (zh) 一种基于公路设计的路基设计模型
CN213869752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的钻孔平台
CN210396166U (zh) 混凝土振捣器
CN217652679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平台
CN213319954U (zh) 一种新能源农机维修辅助装置
CN205075357U (zh) 一种3d打印机折叠装置
CN107470820A (zh) 反装组焊工装
CN106812325A (zh) 一种土木建筑用地基规划装置
CN218893424U (zh) 一种设备搬迁安装调节装置
CN215033416U (zh) 一种铸钢件生产用砂箱振实台
CN219604154U (zh) 一种桥梁支座垫石模板
CN204608792U (zh) 一种底盘石安装架
CN218263348U (zh) 基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高适应性找平装置
CN220813655U (zh) 一种挡水板
CN211898365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的钻桩装置
CN216361232U (zh) 一种矿山液压碎石机的底座固定装置
CN204554247U (zh) 设备机座
CN219808964U (zh) 一种光伏桩基础施工定位装置
CN219862798U (zh) 一种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装置
CN218148269U (zh) 土建施工用地面夯实装置
CN220978831U (zh)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架
CN220015258U (zh) 一种煤矸石覆岩离层用注浆封堵裂隙设备
CN214573970U (zh) 一种手工模板调平装置
CN218365524U (zh) 一种用于成型带有密封槽混凝土人防门的浇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