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6589U -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6589U
CN219486589U CN202320357355.0U CN202320357355U CN219486589U CN 219486589 U CN219486589 U CN 219486589U CN 202320357355 U CN202320357355 U CN 202320357355U CN 219486589 U CN219486589 U CN 219486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fixed seat
belt
fusion spli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73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满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573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6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6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6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包括可充电的独立电源、端面加热机构与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其中独立电源与端面加热机构进行连接,端面加热机构包括隔热棒、加热片,加热片安装在隔热棒上,通过独立电源为端面加热机构供电,端面加热机构安装在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上减少可接驳管带装夹的时间,提高O带加工效率,O带的装夹比较的简单,便于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带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背景技术
O带是常用的可接驳管带,O带主要是将可接驳管带两端热熔,然后通过挤压的方式将可接驳管带两端进行熔接,这样形成O型带;
专利申请号为:202110668040 .3,专利名称为便携式PU圆带快速熔接工具,上述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两个所述钳体(1)的夹持端分别设有第一接口固定器(2)和第二接口固定器(3),所述第一接口固定器(2)和第二接口固定器(3)用于放置待接驳PU圆带,所述第一接口固定器(2)和第二接口固定器(3)分别设有固定螺孔(25),还包括松紧螺丝(5),所述松紧螺丝 (5)与固定螺孔(25)螺纹配合,所述松紧螺丝(5)用于对待接驳PU圆带的松紧固定;上述专利将可接驳管带两端伸入第一接口固定器(2)和第二接口固定器(3)内的时候需要通过拧紧螺栓进行固定,同时还要通过钳口合拢进行贴合,这样对可接驳管带伸入到第一接口固定器(2)和第二接口固定器(3)长度也有要求(即为当第一接口固定器(2)和第二接口固定器(3)合拢的时候,可接驳管带两端刚好接触),这样工作人员操作要求比较的高,这样可接驳管带安装在熔接设备上的时间长,这样降低O带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减少可接驳管带装夹的时间,提高O带加工效率,O带的装夹比较的简单,便于进行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包括可充电的独立电源、端面加热机构与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其中独立电源与端面加热机构进行连接,端面加热机构包括隔热棒、加热片,加热片安装在隔热棒上,通过独立电源为端面加热机构供电,端面加热机构安装在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上;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包括固定座与滑动组件,在固定座上设置有可以在固定座上进行滑动的滑动组件,在滑动组件与固定座之间设置对可接驳管带端部进行装夹的钳口,在滑动组件与固定座设置有对端面加热机构进行让位的缺口,隔热棒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加热片可以伸入/离开到缺口,加热片伸入到钳口内对可接驳管带两端进行加热熔融。
优选地,固定座即为平板,固定座的一端向上卷曲形成弯钩;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板与导向槽,在固定板顶面上设置导向槽,滑动板位于固定座的上方且滑动板的两侧嵌入到导向槽内进行滑动,在滑动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形成斜面,其中滑动板的斜面嵌入到固定座的弯钩内,这样滑动板的斜面与固定座的弯钩形成钳口。
优选地,在固定座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滑动组件包括限位槽与升降板,在滑动板的一端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竖向升降的升降板,在固定座上开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当钳口对可接驳管带进行夹紧的时候,升降板与限位槽上下设置且升降板下降伸入到限位槽内进行限位。
优选地,滑动板远离斜面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安装有隔热棒。
优选地,在安装板上开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内穿过有隔热棒,隔热棒沿着导向孔进行滑动,隔热棒通过滑动将加热片伸入到缺口内。
优选地,在隔热棒上套有弹簧,隔热棒套有两个限位套环且限位套环固定在隔热棒上,弹簧与导向孔位于两个限位套环之间,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限位套环与安装板上。
优选地,隔热棒通过旋转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上,在隔热棒上套有扭簧,通过扭簧实现将隔热棒向上摆动。
优选地,在隔热棒上安装有挂钩,在安装板上开有供挂钩挂进去的通孔,当加热片伸入到缺口内的时候,挂钩挂在通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在于:减少可接驳管带装夹的时间,提高O带加工效率,O带的装夹比较的简单,便于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滑动座与滑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滑动座与滑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隔热棒与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隔热棒与安装板的示意图。
其中,1、独立电源,2、端面加热机构,2.1、隔热棒,2.2、加热片,3、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3.1、固定座,3.2、弯钩,3.3、滑动组件,3.4、滑动板,3.5、导向槽,3.6、斜面,3.7、钳口,3.8、缺口,4、锁止组件,4.1、限位槽,4.2、升降板,5、安装板,5.1、导向孔,5.2、弹簧,5.3、限位套环,5.4、扭簧,5.5、挂钩,5.6、通孔。
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包括可充电的独立电源1、端面加热机构2与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3,其中独立电源1与端面加热机构2进行连接,通过对独立电源进行充电后便于进行携带移动,这样在熔接O带的时候不用被插座限制,端面加热机构2包括隔热棒2.1、加热片2.2,加热片2.2(加热片2.2采用PTC加热片,这样产生的温度高,这样便于O带两端快速熔融)安装在隔热棒2.1上,在隔热棒2.1的一端上开有卡入加热片2.2的卡口,将加热片2.2卡紧隔热棒2.1的卡口内,这样加热片2.2不容易掉落,通过独立电源1通过导线与端面加热机构2进行连接且独立电源1为端面加热机构2进行供电加热,端面加热机构2可以移动,端面加热机构2安装在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3上;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3包括固定座3.1与滑动组件3.3,在固定座3.1上设置有可以在固定座3.1上进行滑动的滑动组件3.3,所述的滑动组件3.3在固定座3.1上进行左右滑动,在滑动组件3.3与固定座3.1之间设置对可接驳管带端部进行装夹的钳口3.7,将可接驳管的两端卡设在钳口3.7内,可接驳管两端中间为加热片2.2,通过加热片2.2对可接驳管的两端进行加热熔融,然后将加热片2.2退出可接驳管两端之间,将可接驳管两端向中间挤压,这样熔接形成O带,在滑动组件3.3与固定座3.1开设有对端面加热机构2进行让位的缺口3.8,隔热棒2.1安装在滑动组件3.3上,加热片2.2可以伸入/离开缺口3.8,加热片2.2伸入到钳口3.7内对可接驳管带两端进行加热熔融,加热片2.2离开可接驳管的时候,将可接驳管已经熔融的两端相中间挤压贴合,这样实现可接驳管两端的熔接形成O带。
固定座3.1即为平板,固定座3.1的右端向上卷曲形成弯钩3.2,将可接驳管折弯并将可接驳管两端嵌入到弯钩3.2内;滑动组件3.3包括滑动板3.4与导向槽3.5,在固定座3.1顶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导向槽3.5,所述的导向槽3.5位于固定座3.1前后两侧上且导向槽3.5槽口朝内,滑动板3.4位于固定座3.1的上方且滑动板3.4的两侧嵌入到导向槽3.5内进行左右滑动,在滑动板3.4的右端向下倾斜形成斜面3.6,其中滑动板3.4的斜面3.6嵌入到固定座3.1的弯钩3.2内,这样滑动板3.4的斜面3.6与固定座3.1的弯钩3.2形成钳口3.7,将可接驳管两端嵌入到弯钩3.2内,滑动板3.4向右移动,这样滑动板3.4右端的斜面3.6与弯钩3.2将可接驳管两端夹紧。
在固定座3.1与滑动板3.4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4,滑动组件3.3包括限位槽4.1与升降板4.2,在滑动板3.4的一端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竖向升降的升降板4.2,这样升降板4.2在滑动板3.4上进行升降,在固定座3.1前后两侧边缘上开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4.1,当钳口3.7对可接驳管带进行夹紧的时候,升降板4.2与限位槽4.1上下设置且升降板4.2下降伸入到限位槽4.1内进行限位,固定座3.1的前后两侧通过折弯形成挡板,限位槽4.1开设在挡板上,当滑动板3.4向左移动的时候,升降板4.2的底部抵在挡板的顶部,这样没有形成锁止状态,滑动板3.4可以进行左右滑动,当滑动板3.4向右移动,当斜面6对可接驳管两队安进行抵紧的时候,升降板4.2与限位槽4.1上下相对,这样升降板4.2由于重力的原因向下落并卡在限位槽内,这样滑动板3.4在升降板4.2没有离开限位槽4.1的时候无法左右移动,可接驳管两端被卡紧,这样可接驳管两端快速装夹。
滑动板3.4远离斜面3.6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安装板5,在安装板5上安装有隔热棒2.1,滑动板3.4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槽体的滑块且滑块的槽体卡设在安装板5的前后两侧上,这样滑动板通过滑块进行上下移动。
在安装板5上开有导向孔5.1,在导向孔5.1内穿过有隔热棒2.1,隔热棒2.1沿着导向孔5.1进行滑动,隔热棒2.1通过滑动将加热片2.2伸入到缺口3.8内,当隔热棒2.1向右下方向滑动的时候,加热片2.2伸入到缺口3.8内,通过高温将可接驳管两端进行熔融,在可接驳管进行装夹的时候,可驳接管两端的间隙即为加热片的厚度,当熔融完毕后,隔热棒2.1向左上方向滑动离开缺口3.8,将滑动块3.4向左移动,同时将可驳接管的两端挤紧,将滑动块3.4向右移动,对可驳接管压紧进行熔接,当熔接完毕后,将滑动块3.4向左移动,可以快速将O带拿出来。
在隔热棒2.1上套有弹簧5.2,隔热棒2.1套有两个限位套环5.3(限位套环5.3半径大于隔热棒2.1)且限位套环5.3通过胶水固定在隔热棒2.1上,弹簧5.2与导向孔5.1位于两个限位套环5.3之间,弹簧5.2的两端分别抵在限位套环5.3与安装板5上,通过按压的方式将加热片2.2伸入到缺口3.8内,当无需熔融的时候,松开隔热棒2.1可以实现快速回弹,这样加热片2.2快速离开缺口3.8;在隔热棒2.1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挂钩5.5,在安装板5上开有供挂钩5.5挂进去的通孔5.6,当加热片2.2伸入到缺口3.8内的时候,挂钩5.5挂在通孔5.6上,这样实现加热片2.2持续在缺口3.8内,无人工持续按压,需要加热片2.2离开缺口3.8的时候,将挂钩5.5与通孔5.6分离即可。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除以下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外,其他结余实施例一致,隔热棒2.1通过旋转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5上,所需的旋转连接即为在安装板5上开有通孔,隔热棒2.1外壁上通过一体加工成型的方式固定有转轴,隔热棒2.1穿过通孔,转轴伸入通孔内壁并进行旋转,这样隔热棒2.1也可以进行旋转,在隔热棒2.1上套有扭簧5.4,扭簧5.4的一端安装在隔热棒2.1上,扭簧的另外一端安装在安装板5上,通过扭簧5.4实现将隔热棒2.1向上摆动,当隔热棒2.1向下摆动的时候,加热片2.2伸入到缺口3.8内进行熔融,当隔热棒2.1向上摆动的时候,加热片2.2离开到缺口3.8;在隔热棒2.1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挂钩5.5,在安装板5上开有供挂钩5.5挂进去的通孔5.6,当加热片2.2伸入到缺口3.8内的时候,挂钩5.5挂在通孔5.6上,这样实现加热片2.2持续在缺口3.8内,无人工持续按压,需要加热片2.2离开缺口3.8的时候,将挂钩5.5与通孔5.6分离即可。

Claims (8)

1.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包括可充电的独立电源、端面加热机构与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其中独立电源与端面加热机构进行连接,端面加热机构包括隔热棒、加热片,加热片安装在隔热棒上,通过独立电源为端面加热机构供电,端面加热机构安装在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上;其特征在于,可接驳管带端部装夹机构包括固定座与滑动组件,在固定座上设置有可以在固定座上进行滑动的滑动组件,在滑动组件与固定座之间设置对可接驳管带端部进行装夹的钳口,在滑动组件与固定座设置有对端面加热机构进行让位的缺口,隔热棒安装在滑动组件上,加热片可以伸入/离开到缺口,加热片伸入到钳口内对可接驳管带两端进行加热熔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即为平板,固定座的一端向上卷曲形成弯钩;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板与导向槽,在固定板顶面上设置导向槽,滑动板位于固定座的上方且滑动板的两侧嵌入到导向槽内进行滑动,在滑动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形成斜面,其中滑动板的斜面嵌入到固定座的弯钩内,这样滑动板的斜面与固定座的弯钩形成钳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座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滑动组件包括限位槽与升降板,在滑动板的一端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竖向升降的升降板,在固定座上开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当钳口对可接驳管带进行夹紧的时候,升降板与限位槽上下设置且升降板下降伸入到限位槽内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滑动板远离斜面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安装有隔热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板上开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内穿过有隔热棒,隔热棒沿着导向孔进行滑动,隔热棒通过滑动将加热片伸入到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隔热棒上套有弹簧,隔热棒套有两个限位套环且限位套环固定在隔热棒上,弹簧与导向孔位于两个限位套环之间,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限位套环与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隔热棒通过旋转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上,在隔热棒上套有扭簧,通过扭簧实现将隔热棒向上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隔热棒上安装有挂钩,在安装板上开有供挂钩挂进去的通孔,当加热片伸入到缺口内的时候,挂钩挂在通孔上。
CN202320357355.0U 2023-03-02 2023-03-02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Active CN219486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7355.0U CN21948658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7355.0U CN21948658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6589U true CN219486589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7355.0U Active CN219486589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6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4435B (zh) 一种电动式电缆终端头专用插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85732A (zh) 一种全自动的led灯泡生产流水线
CN219486589U (zh) 一体便携式o带熔接器
CN113414572A (zh) 一种齿轮轴自动插装机
CN209881066U (zh) 双打单穿热缩管烘热一体机
CN114210879A (zh) 一种pe热熔管件接线柱脚旋压设备
CN208794098U (zh) 一种全自动的led灯泡生产流水线
CN206185278U (zh) 一种自动浸锡炉
CN112152043A (zh) 双打单穿热缩管烘热一体机
CN103331501B (zh) 自动化漆包线焊接器及焊接方法
CN209079237U (zh) 一种热缩管焊接平台
CN211891970U (zh) 一种热缩管套筒安装工装
CN210306545U (zh) 一种胶辊钢芯快速热装装置
CN210886232U (zh) 一种镀锡使用的可调式夹具
CN209649463U (zh) 一种钳子手柄套自动套装装置
CN220490719U (zh) 一种电线加工耐高温检测器
CN203409382U (zh) 一种自动化漆包线焊接器
CN206718495U (zh) 热熔机
CN214239634U (zh) 一种线圈自动套管机构
CN212115704U (zh) 一种新型履带式加热器
CN211517213U (zh) 一种生产灯罩的自动夹紧装置
CN206519632U (zh) 一种可快速拆换头的usb电烙铁
CN218227485U (zh) 一种预热装置
CN109604794A (zh) 一种加热器固定架焊接装置
CN215073032U (zh)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